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形前缘对激波入射边界层流动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文智 李祝飞 +2 位作者 曹绕 曾亿山 杨基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88-2497,共10页
为指导V形溢流唇口下游的进气道内部流动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开展V形尖前缘对二维斜激波入射平板边界层流动的影响研究。以气流偏转角6°的二元楔面为基准激波发生器,设计了展向气流收缩角α(0°~60°,0°对应二元构型)的... 为指导V形溢流唇口下游的进气道内部流动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开展V形尖前缘对二维斜激波入射平板边界层流动的影响研究。以气流偏转角6°的二元楔面为基准激波发生器,设计了展向气流收缩角α(0°~60°,0°对应二元构型)的V形前缘构型,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V形前缘构型使得激波入射位置沿展向不均匀、流动具有明显三维特征,并且干扰区壁面压强上升、分离区尺度明显增大。在α=0°~60°范围内,干扰区流动的不均匀程度、分离区尺度随α增大单调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V形前缘构型干扰具有中间平直、侧边斜掠的耦合入射特性,体现为对称面壁面压强符合自由干扰理论,侧边斜掠入射区参数符合斜掠干扰的锥形流特征。对比二元与α=45°构型的无粘模拟结果,V形前缘会诱导展向两侧对称的斜掠激波、并在对称面相互干扰产生平直的"桥"激波,这使得激波入射位置沿展向不均匀并偏向下游。其中对称面处平直入射激波压升比(2.49)高于二元构型结果(2.24),侧边斜掠激波强度与二元构型基本一致。这些因素综合导致V形前缘构型的分离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边界层干扰 v形前缘 高超声速进气道 流动分离 激波干扰
下载PDF
局部凸起在V形钝前缘模型中的降热特性研究
2
作者 李帅 姜振华 +2 位作者 张珊 尹同 阎超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927,共13页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唇口结构通常存在复杂的激波干扰及严酷的气动热载荷,严重威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在6.0马赫的高超声速流动中,以V形钝前缘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局部凸起的被动流动控制降热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首先研究...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唇口结构通常存在复杂的激波干扰及严酷的气动热载荷,严重威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在6.0马赫的高超声速流动中,以V形钝前缘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局部凸起的被动流动控制降热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首先研究了局部凸起方案的降热能力以及降热原理,然后初步优化了局部凸起的位置、高度以及宽度等关键设计参数,最后分析了优化后的局部凸起方案的攻角、侧滑角及马赫数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凸起边缘形成的斜激波与主马赫反射结构形成的透射激波发生干扰,能够减弱其冲击壁面的强度,实现降热的目的;驻点凸起通过改变超声速射流的对撞角度,能够降低其对撞的强度,实现降热的目的.原始方案的降热能力约为37.75%,在对局部凸起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初步优化后,优化方案的降热能力将提升至44.60%.设计工况下的优化方案具有良好的攻角适用性,而高度可变的优化方案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有侧滑角及高马赫数的流动.在研究范围内,高度可变的优化局部凸起方案的降热能力均高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式进气道 v前缘 气动热 流动控制 局部凸起
下载PDF
斜激波入射V形钝前缘溢流口激波干扰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恩来 李祝飞 +1 位作者 李一鸣 杨基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7,共8页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溢流口这一关键部位所面临的三维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溢流口提炼简化为V形钝前缘平板,采用激波风洞实验观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前体斜激波与V形钝前缘溢流口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激波干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由...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溢流口这一关键部位所面临的三维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溢流口提炼简化为V形钝前缘平板,采用激波风洞实验观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前体斜激波与V形钝前缘溢流口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激波干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V形钝前缘自身的激波干扰,其驻点前弓形激波的脱体距离较大,波后存在大范围的亚声速区。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接近正激波的部分时,发生Edney第Ⅳa类激波干扰,该流动结构与V形钝前缘自身带来的三维激波干扰相互耦合,形成多处超声速射流区域;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亚声速区的声速点附近时,呈现出不同于Edney第Ⅲ类激波干扰的波系结构;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的超声速部分时,形成的波系结构与Edney第Ⅱ、Ⅵ类激波干扰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干扰 内转式进气道 v前缘溢流口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V形钝化前缘激波干扰问题
4
作者 李祝飞 王军 +1 位作者 张志雨 杨基明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针对高超声速进气道V形溢流口处极易形成复杂激波干扰,并产生严酷气动热/力载荷的问题,本文梳理和总结了近年来提炼模化出的V形钝化前缘(VBLE)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回顾了V形钝化前缘模型的提出过程,介绍了其几何及流动的主要特点,... 针对高超声速进气道V形溢流口处极易形成复杂激波干扰,并产生严酷气动热/力载荷的问题,本文梳理和总结了近年来提炼模化出的V形钝化前缘(VBLE)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回顾了V形钝化前缘模型的提出过程,介绍了其几何及流动的主要特点,分析了V形钝化前缘的激波干扰类型、气动热/力载荷以及激波振荡特性,探讨了降低局部极高气动热/力载荷及抑制激波振荡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对V形钝化前缘激波干扰现象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干扰 激波振荡 气动热 v钝化前缘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