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眼底照相技术手术治疗V征斜视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敬伟 毕经香 郭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探讨根据眼底照相结果,指导选择手术方式,治疗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利用眼底照相技术,观察眼球有无外旋情况,判定常规检查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患者斜肌功能是否亢进,将利用眼底照相技术判定为... 目的探讨根据眼底照相结果,指导选择手术方式,治疗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利用眼底照相技术,观察眼球有无外旋情况,判定常规检查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患者斜肌功能是否亢进,将利用眼底照相技术判定为斜肌功能亢进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行下斜肌切断术。术后第2天,眼底照相观察眼球外旋情况,术后6周检查手术矫正效果。结果复查眼底照相,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矫正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眼底照相技术指导无明显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斜视手术方式的选择,能够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照相 v征斜视 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综合治疗V征斜视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敬伟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4期2151-2152,共2页
目的探讨V征斜视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V征斜视患者75例,依据三棱镜检查结果、是否存在下斜肌亢进以及亢进程度确定手术方案,术后回访6~12个月。结果下斜肌切除术,亢进3例(5.08%),外直肌切断术亢进1例... 目的探讨V征斜视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V征斜视患者75例,依据三棱镜检查结果、是否存在下斜肌亢进以及亢进程度确定手术方案,术后回访6~12个月。结果下斜肌切除术,亢进3例(5.08%),外直肌切断术亢进1例(11.11%),上直肌切断术亢进0例。下斜肌切除术、外直肌切断术及上直肌切断术间亢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46例患者无视功能,其中33例术后恢复视功能,经治疗后视功能正常62例,其中1度视功能19例,2例视功能13例,3度视功能30例。结论针对V征斜视病症,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控制手术适应证,矫正斜视眼位,尽早建立视功能,最终达到功能性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征斜视 综合疗法 下斜肌亢进
下载PDF
眼底照相应用于V征斜视疗效分析
3
作者 李敬伟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920-1920,共1页
A-V综合征是一种亚型的水平斜视,其特点为水平斜视在垂直方向上呈非共同性,临床以V征斜视较多见,目前V征斜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文献报道引起V征斜视的原因有多种,而下斜肌功能亢进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治疗时可根据下斜肌功能... A-V综合征是一种亚型的水平斜视,其特点为水平斜视在垂直方向上呈非共同性,临床以V征斜视较多见,目前V征斜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文献报道引起V征斜视的原因有多种,而下斜肌功能亢进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治疗时可根据下斜肌功能状态设计手术方式。对下斜肌功能状态的评估是手术的关键。2009至2010年,我科利用眼底照相技术客观判断下斜肌功能状态,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治疗74例V征斜视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照相 v征斜视
下载PDF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冬英 郭年波 栾丽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9期92-94,共3页
目的:对比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在斜视V征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斜视V征患者16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81例。 A组患者采用下斜肌切断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 目的:对比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在斜视V征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斜视V征患者16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81例。 A组患者采用下斜肌切断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下斜肌转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均采用手术内外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斜肌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9%,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4,P〉0.05)。A组患者下斜肌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4%,B组患者下斜肌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1,P〉0.05)。 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都能够很好的治疗斜视V征的效果,恢复患者下斜肌功能,但相比而言,下斜肌转位术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斜肌切断术 下斜肌转位术 斜视v 效果比较
下载PDF
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5
作者 陶利娟 王平 +3 位作者 王曦琅 杨慧玲 郭燕 肖志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86-2287,共2页
目的: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3-01/2007-07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V型外斜视患者,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4~27(平均13.2)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mo~4a,V征向上向下注视的斜视度之差最小为15△,最大相差100△... 目的: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3-01/2007-07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V型外斜视患者,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4~27(平均13.2)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mo~4a,V征向上向下注视的斜视度之差最小为15△,最大相差100△,其中15~50△者85例,>50△者8例,第一眼位斜视角在-20~-110△,术前行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者18例。手术根据有无斜肌异常和V征的程度,在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选择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及下斜肌部分切除并水平直肌垂直移位三种术式。结果:采用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和水平直肌附着点移位均取得满意效果,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适应于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型,垂直肌移位术适应因无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征,术后第一眼位正位者84例,V征消失者87例,双眼视功能恢复者达49例。结论:V型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常合并水平斜视,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可根据病因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手术不仅可以矫正眼位,而且有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斜视 临床特点 手术
下载PDF
内斜视V征的手术治疗和临床观察
6
作者 殷小龙 邓燕 +3 位作者 杨洋 于春红 廖瑜俊 彭小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3-854,858,共3页
目的探讨内斜视V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至2010年38例(76眼)住院手术的内斜视V征患者资料,其中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31例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不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7例分别行双眼内直... 目的探讨内斜视V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至2010年38例(76眼)住院手术的内斜视V征患者资料,其中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31例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不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7例分别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和(或)联合肌止端向闭口端移位术、外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检查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前上、下注视眼位的垂直斜视角之差为15△~40△,平均22.7△,其中15△~20△者21例(55.26%),21△~30△者14例(36.84%),≥31△者3例(7.89%);术后上、下注视眼位的垂直斜视角之差为5△~20△,平均6.8△,其中5△~14△者34例(89.47%),15△~20△者4例(10.53%);术前、术后垂直斜视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07,P<0.05)。术前水平斜视角平均18.4△,术后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4,P<0.05)。术前、术后同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0,P<0.05)。术后眼位正位、V征消失者29例(76.32%),V征缓解者5例(13.16%),V征仍然存在者4例(10.53%)。结论内斜视V征发病年龄早,多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减弱下斜肌功能可有效矫治内斜视V征。不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行内直肌后徙联合肌止端向闭口端移位术,也可有效缓解内斜视V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v 下斜肌功能亢进 双眼视功能
下载PDF
下斜肌转位术与下斜肌切断术治疗斜视V征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孙侠 赵堪兴 +2 位作者 马惠芝 郭新 陈霞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比较下斜肌转位术(AT)与下斜肌切断术在治疗下斜肌功能亢进引起的斜视v征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下斜肌转位术治疗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同时合并分离垂直性斜视(DVD)的28例斜视V征患者,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为+1~+3,... 目的比较下斜肌转位术(AT)与下斜肌切断术在治疗下斜肌功能亢进引起的斜视v征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下斜肌转位术治疗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同时合并分离垂直性斜视(DVD)的28例斜视V征患者,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为+1~+3,V征差值不超过30PD,根据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对称性以及双眼或单眼行下斜肌转位术,分为双眼AT组(15例)和单眼AT组(13例),与历史同期行下斜肌切断术治疗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不合并DVD的28例斜视v征患者进行非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根据下斜肌功能亢进对称性及双眼行对称或非对称下斜肌切断术,相应地分为对照1组(15例)和对照2组(13例),分别测量手术前后V征差值,比较手术矫正v征差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眼AT组平均矫正V征差值(15.67±4.03)三棱镜度(PD),对照1组平均矫正(15.20±3.51)P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8,P〉0.05);单眼AT组平均矫正V征差值(14.69±3.71)PD,对照2组平均矫正(14.00±3.94)P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P〉0.05)。结论下斜肌转位术与下斜肌切断术治疗下斜肌功能亢进引起的v征斜视疗效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v 下斜肌功能亢进 下斜肌转位术 下斜肌切断术
原文传递
外斜视V征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井荣 程传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9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外斜视V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济宁京华眼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外斜视V征患者,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2~35(平均23.5)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术前行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 目的探讨外斜视V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济宁京华眼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外斜视V征患者,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2~35(平均23.5)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术前行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者12例。手术根据有无斜肌异常和V征的程度,在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选择下斜肌断腱术加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同时倾斜、只做水平直肌垂直移位同时倾斜二种术式。结果有斜肌异常的采用下斜肌断腱术加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同时倾斜、无斜肌异常的只做水平直肌附着点移位及倾斜均取得满意效果;下斜肌断腱术加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同时倾斜适应于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征,垂直肌移位同时倾斜术适应因无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征。术后第一眼位正位者68例,V征消失者64例,双眼视功能恢复者达32例。结论A—V综合征是一种亚型水平性斜视,而外斜视V征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可根据病因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手术不仅可以矫正眼位,而且有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v 外直肌止点垂直移位 外直肌止点倾斜
原文传递
V型外斜视术后V征及眼球旋转状态的改变 被引量:2
9
作者 汤兆强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9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分析V型外斜视术后远期V征及眼球客观旋转状态的改变。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手术治疗的46例V型外斜视,均行对称性双眼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按照双眼下斜肌亢进(IOOA)程度之和,分为两组:≤+4(24例)(I组)和≥+5... 目的分析V型外斜视术后远期V征及眼球客观旋转状态的改变。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手术治疗的46例V型外斜视,均行对称性双眼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按照双眼下斜肌亢进(IOOA)程度之和,分为两组:≤+4(24例)(I组)和≥+5(22例)(Ⅱ组)。选取30例无斜视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双眼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FDA)之和。结果46例双眼FDA之和术前、术后1周和随访末期分别为29.24°±9.73°、10.83°±8.62°和17.13°±7.73°(F=229.19,P<0.0001),术后1周与随访末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0.19,P<0.05)。Ⅰ组及Ⅱ组术前双眼FDA之和分别为24.79°±6.16°及34.09°±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4,P=0.01);术后1周分别为8.92°±6.67°和12.91°±10.0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8,P=0.126);随访末期分别为15.25°±4.78°和19.18°±9.6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3,P=0.095)。随访末期,45例V征消失,治愈率97.83%。对照组双眼FDA之和为12.37°±2.16°。随访末期,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双眼FDA之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8,P=0.01),Ⅰ组中双眼FDA之和<15°者11例,占45.83%;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6,P=0.004),Ⅱ组中双眼FDA之和<15°者7例(31.82%)。结论下斜肌减弱术能够改变眼球的外旋转状态,随时间延长,眼球的客观旋转角度发生回退。术后远期虽然V征消失,但部分患者眼球仍处于外旋转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v 下斜肌亢进 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
原文传递
V型外斜视的远期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兆强 张丽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V型外斜视的手术设计及远期疗效。方法分析60例V型外斜视临床资料,根据其眼底是否外旋、下斜肌亢进程度以及上下注视水平斜视度差值,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愈59例(98.33%),获得双眼视功能35例(58.33... 目的探讨V型外斜视的手术设计及远期疗效。方法分析60例V型外斜视临床资料,根据其眼底是否外旋、下斜肌亢进程度以及上下注视水平斜视度差值,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愈59例(98.33%),获得双眼视功能35例(58.33%)。结论个性化手术联合术后视功能训练是治疗V型外斜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v 外旋 下斜肌亢进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