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Loc ^(TM)180可吸收缝合线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杜善平 张静 +3 位作者 杨晓梅 王爱玲 郝崔培 王飞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探讨V-Loc^(TM)180可吸收缝合线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43),试验组术中应用V-LocTM180可吸收线缝合,对照组术中应用2-0号薇乔可吸收缝线缝合;比较2组患者手术平均... 目的:探讨V-Loc^(TM)180可吸收缝合线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43),试验组术中应用V-LocTM180可吸收线缝合,对照组术中应用2-0号薇乔可吸收缝线缝合;比较2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血红蛋白(hb)下降数值及盆腔引流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中转开腹例数、术后发热例数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指标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Hb下降数值、盆腔引流时间明显降低(P <0. 05),术后2组患者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术后中转开腹及术后发热例数,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V-LocTM180可吸收缝合线适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优于薇乔可吸收缝缝合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oc TM 180缝合线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手术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T_(1b)期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创面缝合中V-loc缝线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应龙 丁国富 +2 位作者 李强 倪钊 王勤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T1b期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创面缝合中V-loc缝线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T1b期肾癌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根据肾脏创面缝合方法分为V-loc组(20例)、传统组(28例),V-loc组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合... 目的观察T1b期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创面缝合中V-loc缝线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T1b期肾癌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根据肾脏创面缝合方法分为V-loc组(20例)、传统组(28例),V-loc组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合线分层缝合肾脏创面,传统组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loc组、传统组肾脏WIT分别为(22.8±3.5)、(25.2±4.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8.6±70.5)、(132.4±68.7)m 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7±2.5)、(7.2±2.8)d,两组肾脏WIT比较,P<0.05。两组均未出现出血、漏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T1b期肾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脏创面缝合中应用V-loc缝线能够缩短肾脏WIT,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腹腔镜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肾脏热缺血时间 v-loc缝线
下载PDF
V-Loc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妮平 赵仁峰 《微创医学》 2020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V-Loc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5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普通可吸收薇乔线缝合组(对照组)60例及V-Loc缝线缝合组(研究组)91例。各组... 目的探讨V-Loc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5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普通可吸收薇乔线缝合组(对照组)60例及V-Loc缝线缝合组(研究组)91例。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缝合技巧:连续褥式缝合(褥式法)和连续棒球式缝合(棒球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于术后第2天复查血红蛋白(Hb),并计算与术前Hb值的差值;术后3个月复查B超了解术后肌瘤残留率;随访2~5年,记录最终成功妊娠者的妊娠结局;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51例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Hb下降量、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中棒球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b下降量均明显低于褥式法,对照组中棒球法的术中出血量、术后Hb下降量均明显低于褥式法(均P<0.05)。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无肌瘤残留。随访2~5年,51例患者成功妊娠,均无子宫破裂或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V-Loc缝线及应用棒球法安全可靠,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术 v-loc缝线
下载PDF
V-Loc^(TM)单向倒刺缝线与薇乔缝线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石永柱 吴大鹏 +3 位作者 朱国栋 杨志尚 宋文斌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75-878,88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新型可吸收单向倒刺缝线(V-Loc^(TM))与传统可吸收薇乔缝线(Vicryl^(TM))在后腹腔镜肾癌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肾脏创缘的缝合效率。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新型可吸收单向倒刺缝线(V-Loc^(TM))与传统可吸收薇乔缝线(Vicryl^(TM))在后腹腔镜肾癌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肾脏创缘的缝合效率。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6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V-Loc^(TM)180缝线(美国Covidien公司)缝合肾脏创缘,另外30例患者采用Vicryl^(TM)缝线(上海强生公司)缝合肾脏创缘。比较使用上述不同缝线的两组患者在人口学数据及围手术期临床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人口学数据,包括年龄、体重指数、肿瘤直径、术前影像学R.E.N.A.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使用V-Loc^(TM)缝线组患者的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18.2±1.5)vs.(24.7±1.2)min,P=0.047]显著短于使用Vicryl^(TM)缝线组,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这种新型V-Loc^(TM)倒刺缝线线可安全、有效地被用于后腹腔镜肾癌肾部分切除术,与传统的薇乔缝线相比,可显著缩短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oc^(TM) Vicryl^(TM)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细胞癌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V-LOC缝线一期缝合、同期逆行鼻胆管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寅 杨兴业 +2 位作者 陈曦 张驰 臧金锋 《手术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同期逆行鼻胆管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同期逆行鼻胆管引流术的胆总管结石...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同期逆行鼻胆管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同期逆行鼻胆管引流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一期缝合组),另取2015年1月—2022年6月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30例(LCBDE组),及2015年1月—2022年6月行内窥镜下胆管逆行造影、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同期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EST组),比较一期缝合组与其他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进行术后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一期缝合组较LCBDE组在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上有优势(P<0.05)。一期缝合组与EST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胆道感染、并发胰腺炎等方面优势明显(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同期逆行鼻胆管引流术,安全、经济,且能保留患者乳头功能,提高患者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逆行鼻胆管引流 v-loc缝线
下载PDF
V-Loc倒刺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干晓琴 林海 +4 位作者 刘江 张凌 张强 黄利琼 张家佳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7期54-56,62,共4页
目的观察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1-0 V-Loc单向倒刺... 目的观察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1-0 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和对照组(采用1-0普通可吸收线VCP345)各32例,均采用棒球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后瘤腔及创面缝合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缝合瘤腔时间[(11±4.1)min]、手术总时间[(54±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8±5)m L]均少于对照组([(27±3.8)min、(82±11)min、(60±6)m L],(P<0.05);术后住院天数[(3.0±0.5)d、(3.2±0.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关闭瘤腔和缝合创面,能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总的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腺肌瘤 v-loc倒刺线
原文传递
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马越 李大可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2期2485-2488,共4页
目的分析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V-loc)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缝合子宫创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妇科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使用V-Loc缝合子宫创... 目的分析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V-loc)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缝合子宫创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妇科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使用V-Loc缝合子宫创面,对照组采用普通抗菌薇乔线缝合子宫创面。记录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创面缝合时间、肌瘤总重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创面缝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0.4±19.4)min比(93.5±33.1)min,(21.8±13.2)m L比(40.8±23.5)m L,(10.5±1.5)min比(17.7±2.5)min](均P<0.01),两组肌瘤总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创面缝合时间和手术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v-loc) 普通抗菌薇乔线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Use of barbed suture for peritoneal closure in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被引量:5
8
作者 Satoru Takayama Nozomu Nakai +3 位作者 Midori Shiozaki Ryo Ogawa Masaki Sakamoto Hiromitsu Takeya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2年第7期177-179,共3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the V-Loc wound closure device for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METHODS:We performed conventional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in 19 patients, including one s... AIM: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the V-Loc wound closure device for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METHODS:We performed conventional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in 19 patients, including one single incisional case using V-Loc. Except for the use of V-Loc for peritoneal closure, the procedures were the same as those used in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RESULTS:Although the operators included 2 residents who have no experience in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and intracorporeal suture, the operations were completed. We believe that V-Loc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inexperienced surgeons and the use of V-Loc reduces the operative time by a small amount but reduces operator stress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We conclude that V-Loc is the ideal peritoneal closure device for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 v-loc 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下载PDF
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嘉正 余新立 +4 位作者 廖勇彬 庞健 吴荣海 程洲平 邓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2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探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52例,实验组(n=30)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脏;对照组(n=22... 目的探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52例,实验组(n=30)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脏;对照组(n=22)采用普通薇乔缝线缝合肾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缝合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患肾GFR等,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2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8.2±12.9)min和(90.4±10.6)min(P=O.507)、平均缝合时间分别为(11.7±2.6)min和(15.5±2.9)min(P〈0.01)、平均WIT分别为(24.5±3.0)min和(28.2±4.3)min(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1±12.7)ml和(90.8±17.1)ml(P〈0.01)、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1±1.9)d和(6.7±1.9)d(P=O.251)。术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肾GFR分别为(40.7±11.9)ml/min和(32.0±8.1)ml/min(P〈0.01)。术后随访5,48个月,两组术后均无尿漏等相关并发症,无结石形成,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脏可以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热缺血时间,保护患肾功能,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OC单向倒剌可吸收线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下载PDF
“V在”的句法特征及其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向伟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28-130,共3页
文章旨在分析“V在”的句法特征及其语法化过程。首先论证了现代汉语中的“V在NL”属于动宾短语,其中的“V在”是动补短语,NL是处所宾语,“在”属于附着成分;然后描述了近代汉语里V和“在”的发展融合过程。
关键词 动补短语 “V在” 处所短语 附着成分 语法化
下载PDF
Barbed polyglyconate vs monocryl suture in vesico-urethral anastomosis during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11
作者 Devang Desai Kevin Lah +1 位作者 Charles Chabert Troy Gianduzz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2015年第2期92-96,共5页
AIM: To compare outcomes using barbed polyglyconate(V-Loc 180) vs monofilament monocryl suture in forming vesico-urethral anastomosis(VUA) during robot 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METHODS: Review of prospectively c... AIM: To compare outcomes using barbed polyglyconate(V-Loc 180) vs monofilament monocryl suture in forming vesico-urethral anastomosis(VUA) during robot 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METHODS: Review of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robot 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data between July 2011 and September 2012. VUA technique: VUA was performed using 2 cm × 15 cm 2/0 V-Loc 180 continuous sutures or 3/0 monofilament monocryl sutures. Anastomotic integrity was tested intra-operatively with a water leak test. All patients had a post-operative cystogram at day 7 to 10.RESULTS: There were 189 patients in the study with 113 in the V-Loc group and 76 in the monocryl group. Demographics were similar for both groups P > 0.05). The median operative time for V-Loc group was 130 min and monocryl group was 145 min,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01). The median blood loss for both groups was 200 m L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260). The pathology results of the 2 groups were similar(P = 0.537). Four patients in the V-Loc group and two patients in the monocryl group had radiological urinary leak. Thi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1.00) and all patients improved with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The continence rates were comparable for both groups.CONCLUSION: V-Loc sutu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operative time facilitating ease of VUA formation. Overall functional outcome and urinary morbidi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monofilament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ectomy PROSTATE cancer Robotic surgery v-loc Monocryl ANASTOMOSIS Operative time GLEASON score PROSTATE volume INCONTINENCE
下载PDF
论动后复合趋向动词和处所名词的位置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瑱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6-71,共6页
动词后复合趋向动词带处所名词时,仅有“V+Vq+N处+来/去”一种语序,且对动词V和处所宾语N处有一定限制。不少留学生对这种不对称的语序难以理解。本文在分析了该格式的动词、处所名词后指出,受谓语动词V的强移动性、广义处所词的弱处所... 动词后复合趋向动词带处所名词时,仅有“V+Vq+N处+来/去”一种语序,且对动词V和处所宾语N处有一定限制。不少留学生对这种不对称的语序难以理解。本文在分析了该格式的动词、处所名词后指出,受谓语动词V的强移动性、广义处所词的弱处所性及优先语势序列的强标记制约,“下来/下去”类复合趋向词与处所宾语共现时,只能存在“V+Vq+N处+来/去”一种语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q+N处+来/去 不对称 弱处所性 强移动性 优先语势序列
下载PDF
汉语“V在+LP”构式的论元识解功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立飞 张继东 李恬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54,共5页
"V在+LP"构式包含5个子构式,它们表达的意义均与处所有关。"V在+LP"构式作为一个论元结构构式,与汉语中其他可对相同场景进行编码的结构相比,其独特性在于它可将场景中的处所角色识解为句法上的核心论元,并成为语... "V在+LP"构式包含5个子构式,它们表达的意义均与处所有关。"V在+LP"构式作为一个论元结构构式,与汉语中其他可对相同场景进行编码的结构相比,其独特性在于它可将场景中的处所角色识解为句法上的核心论元,并成为语义表达的焦点,而不管该角色是否为事件的参与者角色。处所角色在不同动词所描绘的场景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不同的动词进入"V在+LP"结构后,整个结构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V在+LP"构式的多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识解 “V在+LP”构式 多义性 论元结构构式 处所角色 核心论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