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Micro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Tilia amurensis:In VitroMicropropagation of Mature Zygotic Embryo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lantRegeneration System
1
作者 Shijie Lin Zimo Wang +8 位作者 Hongbo Zhu Conghui Wang Hongfeng Wang Dawei Zhang Tianbing Gou Guangdao Bao Ye Luo Huaijiang He Zhonghui Zh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4年第2期277-289,共13页
Tilia amurensis is an economically valuable broadleaf tree species in Northeast China.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T.amurensis varieties at commercial scales has been greatly limited by the low germination rates.There... Tilia amurensis is an economically valuable broadleaf tree species in Northeast China.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T.amurensis varieties at commercial scales has been greatly limited by the low germination rates.Thereis thus a pressing need to develop an organogenesis protocol for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T.amurensis to alleviate ashortage of high-quality T.amurensis seedlings.Here,we established a rapid in vitro propagation system forT.amurensis from mature zygotic embryos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culture mediain different stages.We found that Woody plant medium(WPM)was the optimal primary culture medium formature zygotic embryos.The highest callus induction percentage(68.76%)and number of axillary buds induced(3.2)were obtained in WPM+0.89μmol/L 6-benzyladenine(6-BA)+0.46μmol/L kinetin(KT)+0.25μmol/Lindole-3-butryic acid(IBA)+1.44μmol/L gibberellin A_(3)(GA_(3)).The multiple shoot bud development achievedthe highest percentage(83.32%)in the Murashige and Skoog(MS)+2.22μmol/L 6-BA+0.25μmol/L IBA+1.44μmol/L GA_(3).The rooting percentage(96.70%)was highest in 1/2 MS medium+1.48μmol/L IBA.Thesurvival percentage of transplanting plantlets was 82.22%in soil:vermiculite:perlite(5:3:1).Our study is the first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organogenesis protocol for T.amurensis using mature zygotic embry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ia amurensis rupr. mature zygotic embryo MICROPROPAGATION adventitious bud multiplication ROOTING
下载PDF
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晚秋叶施^(15)N-尿素的吸收、运转、贮藏及再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管长志 曾骧 孟昭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53-158,共6页
本文研究了山葡萄对晚秋叶施^(15)N-尿素的吸收、运转、贮藏及再分配利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山葡萄幼树晚秋叶施尿素后可很快被叶吸收并运到树体各部分,Ndff从叶运到根中(距离40cm)只需48小时,且运到根中后即部分形成蛋白质。休眠期80.0... 本文研究了山葡萄对晚秋叶施^(15)N-尿素的吸收、运转、贮藏及再分配利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山葡萄幼树晚秋叶施尿素后可很快被叶吸收并运到树体各部分,Ndff从叶运到根中(距离40cm)只需48小时,且运到根中后即部分形成蛋白质。休眠期80.02%的Ndff贮藏在根中,特别是细根,52.39%Ndff以蛋白态形式贮藏。翌春葡萄开始生长后,Ndff较总N优先用于新梢和叶片等新生器官的生长。不同时期,Ndff%最高的器官不同,一般生长活跃器官的Ndff%高。次年秋季,叶中Ndff仍可部分回流到树体内,第3年春天仍有小量Ndff重新分配到新生器官。Ndff可被山葡萄重复利用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贮藏 再分配 葡萄 Ndff
下载PDF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Vitis amurensis Rupr.(Vitaceae) Germplasm Resources
3
作者 Jinghui WEN Hailin SHEN +2 位作者 Liren ZOU Lei CHEN Hongzhang LI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12年第5期27-29,共3页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Vitis amurensis Rupr. (Vitaceae) germplasm resources. [ Method ] Out of total 245 pairs of primers, 18 were selected for SSR amplification of 360 V. ...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Vitis amurensis Rupr. (Vitaceae) germplasm resources. [ Method ] Out of total 245 pairs of primers, 18 were selected for SSR amplification of 360 V. amurensi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Result] The number of bands amplified by each primer ranged from 4 to 13 with a mean of 9.44. The length of bands ranged from 150 to 1 000 bp, concentrated at 200 -750 bp. The 18 pairs of primers amplified 170 bands totally, of which 167 bands were polymorphic with a polymorphism ratio of 98.2%. The Shannon's diversity index (I) is 1. 778 051. With the SSR-PCR am- plification of 360 V. amurensis varieties ( strains), 5 specific bands were amplified by certain primers in several varieties(strains) accounting for 2.95% of the total bands. [ Conclusion] SSR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 wa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detec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V. amurensis and thereby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edigree analysis and variety identification of A. amurensis varieties(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is amurensis rupr. vitaceae) SSR Genetic diversity
下载PDF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Tilia amurensis trees in natural versus urban forests of Heilongjiang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4
4
作者 Lei Cui Li-qiang M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01-406,共6页
The deciduous linden tree (Tilia amurensis Rupr.) is protected at National Level II in China as a species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ectomycorrhi... The deciduous linden tree (Tilia amurensis Rupr.) is protected at National Level II in China as a species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T. amurensis in natural versus urban forests of centr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ercentage of T. amurensis colonisation by ectomycorrhiza was more than 60 % in urban forests, compared to 34-49 % in natural forests. Use of a combi- nation of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docu- mented 18 ECM (ectomycorrhizal) types among three sites; 12-13 ECM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natural sites versus 9 species in the urban site. Four ECM species (Boletus sp., Tuber sp., Inocybe sp.2, Leccinum sp.1) were the dominant mycorrhizal symbionts, and Cenococcum geophilum and Russula sp. were found only in the natural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ia amurensis rupr Ectomycorrhizalfungi Natural forests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下载PDF
环塔盆地不同山葡萄品种果实品质间的差异
5
作者 潘越 蒋腾 +5 位作者 王旭 王季姣 马勇 虎海防 王宝庆 孙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8-1317,共10页
为山葡萄在环塔盆地生态区域的选育、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建立8个新疆山葡萄果实综合评价体系。以2019-2021年田间表现良好的山葡萄‘北冰红’‘双红’‘左优红’‘雪兰红’‘双丰’‘北国红’‘左山1’和‘左山2’为试材,测量果... 为山葡萄在环塔盆地生态区域的选育、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建立8个新疆山葡萄果实综合评价体系。以2019-2021年田间表现良好的山葡萄‘北冰红’‘双红’‘左优红’‘雪兰红’‘双丰’‘北国红’‘左山1’和‘左山2’为试材,测量果实23项外观及理化品质指标,按照测量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主成分分析,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名。结果表明,23项果实品质指标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白藜芦醇、果形指数、Zn含量和花色苷变异程度较大,超过50%;果穗质量、原花青素、固酸比和Fe含量变异程度一般,为30%~50%;其他果实品质指标变异程度较小(<30%)。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7.839%,公因子PC1贡献率达22.154%,主要由pH、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单果体积和果穗质量决定,主要反映果实外观品质;公因子PC_(2)贡献率达20.987%,由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糖酸比、固酸比和Mn含量5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果汁的糖度;公因子PC_(3)贡献率为19.820%,由Ca、Mg和Cu含量3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矿质元素含量。公因子PC_(4)贡献率为19.117%,由花色苷、总酸和果形指数3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果汁色泽、酸度和果实形状;公因子PC_(5)贡献率为8.293%,由原花青素和总黄酮2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果实的营养状况;公因子PC_(6)贡献率为7.467%,由白藜芦醇和Zn含量2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白藜芦醇和Zn含量的高低情况。山葡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北冰红’‘左优红’‘雪兰红’‘左山2’‘北国红’‘双丰’‘双红’‘左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主成分分析 外观品质 理化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山葡萄品种CO_(2)响应模型拟合及评价
6
作者 潘越 王宝庆 +2 位作者 王季姣 马勇 李亚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为探索不同山葡萄品种叶片CO_(2)响应特征差异,以5 a生山葡萄‘北冰红’‘北国红’‘双红’和‘雪兰红’为试材,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果实膨大期山葡萄叶片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hotosynthetic CO_(2)response curve,P_(n)-C_... 为探索不同山葡萄品种叶片CO_(2)响应特征差异,以5 a生山葡萄‘北冰红’‘北国红’‘双红’和‘雪兰红’为试材,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果实膨大期山葡萄叶片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hotosynthetic CO_(2)response curve,P_(n)-C_(i))以及胞间CO_(2)浓度(intercellular CO_(2)concentration,C_i)、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_s)、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_r)等气体交换参数,基于直角双曲线模型、Michaelis-Menten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3种模型拟合山葡萄叶片P_(n)-C_(i)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山葡萄P_(n)-C_(i)响应曲线,其拟合参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可直接计算CO_(2)饱和点(CO_(2)saturation point,CSP)。随大气CO_(2)浓度(atmospheric CO_(2)concentration,C_a)的增加,4个山葡萄品种C_i呈线性递增趋势;G_s和T_r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WUE先降后升,呈“U”型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613%。综合评价‘雪兰红’得分最高,光能转化利用率最高,在低C_a环境下的适应性最佳;‘双红’在不同C_a水平下均可保持较高光合效率,排名第2。综上所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山葡萄叶片P_(n)-C_(i)响应曲线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CO_(2)响应模型 隶属函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山葡萄查尔酮异构酶(VamCHI)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娟 曹芳芳 刘海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934-2938,2967,共6页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果皮中克隆到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955 bp,包含70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04 k Da,等电点(PI)为5.21。该基...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果皮中克隆到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955 bp,包含70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04 k Da,等电点(PI)为5.21。该基因属于查尔酮超级基因家族,二级结构预测表明,随机卷曲是Vam CHI蛋白质最大量的结构元件,不具有信号肽,属于稳定的亲水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欧亚种葡萄(NP_001268033)、美洲种葡萄(ACS36662)和显齿蛇葡萄(AGO02170)的同源性较高,相似性分别为98%、98%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 c DNA克隆 查尔酮异构酶
下载PDF
PVAR对酒精所致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焦淑萍 倪海镜 杨春玫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山葡萄多酚(PVAR)对酒精所致大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酒精灌胃前给予PVAR,于实验90d检测大鼠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ix)的活性、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的含... 目的研究山葡萄多酚(PVAR)对酒精所致大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酒精灌胃前给予PVAR,于实验90d检测大鼠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ix)的活性、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酒精组比较,200,400mg/ks PVAR组大鼠睾丸组织ROS,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期慢性酒精摄入引起大鼠睾丸氧化损伤,PVAR可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抗氧化剂减轻这种氧化损伤,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多酚 氧化损伤 睾丸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紫椴花总黄酮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9
作者 高婧 王志轩 +1 位作者 冯超 曹晓宇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通过合成不同类型的低共熔溶剂,考察其对紫椴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其工艺,并对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对紫椴花总黄酮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以超声... 目的通过合成不同类型的低共熔溶剂,考察其对紫椴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其工艺,并对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对紫椴花总黄酮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溶剂含水量为自变量,紫椴花总黄酮提取率为因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根据紫椴花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判断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紫椴花总黄酮的提取最优条件为氯化胆碱-乳酸(摩尔比1:2),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30 min,含水量为50%。在此条件下,具有最高的提取率(10.61%)。紫椴花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27%和90.85%,IC_(50)值分别为0.021和0.0045 mg/m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紫椴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建立了模拟回归方程,可用于提取工艺的参数优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紫椴花总黄酮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开发新的抗氧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紫椴花 工艺优化 总黄酮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北冰红葡萄中总酚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10
作者 何文兵 李明 +3 位作者 崔艳艳 张晓燕 付安军 黄鹤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综合评价北冰红葡萄品种特性,以3个采样点(阳坡、阴坡、半阴半阳坡)5个不同采收期(T1、T2、T3、T4、T5)的北冰红葡萄为研究对象,测定单粒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以福林肖卡法重点考察了果实不同部位(果皮和果籽)总酚含量的变化,旨... 为综合评价北冰红葡萄品种特性,以3个采样点(阳坡、阴坡、半阴半阳坡)5个不同采收期(T1、T2、T3、T4、T5)的北冰红葡萄为研究对象,测定单粒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以福林肖卡法重点考察了果实不同部位(果皮和果籽)总酚含量的变化,旨在研究不同采收期北冰红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在T5时期的北冰红葡萄果实中总酚含量分别为88.48 mg/g、88.06 mg/g、78.34 mg/g,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的总酚含量,且单粒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而增长,确定了北冰红葡萄的最适采收期为T5.该研究结果将为实际生产中进一步调控酿酒葡萄总酚物质积累和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红葡萄 总酚 不同采收期 福林肖卡法
下载PDF
山葡萄品种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瑞霞 杨兴元 +1 位作者 郭锐 姜有虎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30-32,共3页
为解决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的安全越冬问题,调查了引进的酿酒型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品种在河西走廊中段嘉峪关戈壁滩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山葡萄在嘉峪关地区可不埋土安全越冬,病害少,果实成熟充分,可酿造极富产区特色的有... 为解决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的安全越冬问题,调查了引进的酿酒型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品种在河西走廊中段嘉峪关戈壁滩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山葡萄在嘉峪关地区可不埋土安全越冬,病害少,果实成熟充分,可酿造极富产区特色的有机利口酒。但坐果率低且易受晚霜冻害,产量低且年际间极不稳定,栽培发展的适宜性中等偏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品种 晚霜 引种表现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子网络联合应用技术快速鉴定川黄柏和关黄柏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道政 鄂环宇 丁国钰 《中南药学》 2023年第9期2373-2378,共6页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子网络整合技术联合应用的快速分析方法分别鉴定川黄柏与关黄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100 mm×4.5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通过三重四极杆...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子网络整合技术联合应用的快速分析方法分别鉴定川黄柏与关黄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100 mm×4.5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通过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数据,根据MS/MS碎片模式的相似性创建分子网络,在正离子模式下,将拥有相似结构的分子簇运用MSDIAL软件筛选出来。最后结合保留时间信息、高分辨质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MS/MS碎片信息,并根据相关文献和分子网络进行比对,分别对川黄柏、关黄柏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结果在川黄柏、关黄柏中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并通过质谱的积分面积确定了两者的相对峰面积比例为2.08∶1。通过分子网络分析发现川黄柏中存在很多响应较低的未被鉴定出的生物碱类成分,而木兰花碱同系物多出现于关黄柏中,并且关黄柏中的巴马汀的离子响应较川黄柏更高。结论该方法可为关黄柏、川黄柏的质量控制、基准物质以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可用于两者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分子网络 川黄柏 关黄柏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双优山葡萄叶柄内矿质营养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秦嗣军 王铭 +2 位作者 郭太君 贺红霞 王喜荣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对双优山葡萄叶柄内的 7种矿质元素在年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N、K的含量在生长期内呈下降态势 ,N在前期下降迅速 ,K在中后期含量有所回升 ;Mg、P在整个年生长期变化波动不大 ;Ca呈上升态势 ,较其他葡萄品种明显偏... 对双优山葡萄叶柄内的 7种矿质元素在年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N、K的含量在生长期内呈下降态势 ,N在前期下降迅速 ,K在中后期含量有所回升 ;Mg、P在整个年生长期变化波动不大 ;Ca呈上升态势 ,较其他葡萄品种明显偏高 ;Fe、Zn的含量呈交替变化。各元素都有相对稳定的时期 ,因此 ,在对双优山葡萄叶进行分析时 ,不同矿质元素不宜同一时期取样。各时期双优山葡萄叶柄内N、P、K、Ca、Mg比例大约在 10 0 0∶3 90∶11 4 4∶2 9 13∶5 38,建议双优山葡萄追肥以N、P、K为主 ,适当补施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优山葡萄 叶柄 矿质元素 营养 动态变化 葡萄
下载PDF
山葡萄种质RAPD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军 葛玉香 +2 位作者 包怡红 陈晓强 贺普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采用RAPD技术对山葡萄 7份种质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用 12个引物共扩增出 74个位点 ,平均每条引物产生 6个位点 ,其中 4 8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 ,多态性百分率为 6 5 %。不同引物扩增的位点数不同 ,范围在 2~ 9个之间。对 7个供试材料间遗... 采用RAPD技术对山葡萄 7份种质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用 12个引物共扩增出 74个位点 ,平均每条引物产生 6个位点 ,其中 4 8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 ,多态性百分率为 6 5 %。不同引物扩增的位点数不同 ,范围在 2~ 9个之间。对 7个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聚类 ,结果表明 :如取阈值T =0 .4 ,供试材料可分为 4组 ,第一组只有雄性山葡萄种质 1- 2 ;第二组包括雌能花山葡萄左山一和 730 93;第三组为两性花山葡萄双丰 ;第四组包括 3个雌能花山葡萄种质 75 0 2 3、左山二、730 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RAPD技术 种质资源 种质鉴定
下载PDF
酿酒葡萄新品种‘北冰红’ 被引量:61
15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5 位作者 沈育杰 金仁浩 李晓红 郭振贵 刘景宽 林兴桂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85-1085,共1页
酿酒葡萄新品种‘北冰红’是以‘左优红’旬成熟。果粒圆形,蓝黑色,单果1.30g,果穗159.5g。35.2%~37.0%,总酸1.34%~1.59%,出汁率22.0%,与‘84-26-53’杂交育成。在吉林市地区9月下12月上句采收树上冰冻果实,可溶... 酿酒葡萄新品种‘北冰红’是以‘左优红’旬成熟。果粒圆形,蓝黑色,单果1.30g,果穗159.5g。35.2%~37.0%,总酸1.34%~1.59%,出汁率22.0%,与‘84-26-53’杂交育成。在吉林市地区9月下12月上句采收树上冰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寒、抗病性强。产量高,冰红酒酒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品种 酿酒
下载PDF
山葡萄果单宁含量与酒质的关系 被引量:22
16
作者 董万超 宋润刚 +2 位作者 李昌禹 赵伟刚 赵景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7-102,共6页
以野生山葡萄83个株系及种内、种间杂交37个组合146个后代株系,共229个株系的浆果为实验材料,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浆果单宁含量。单宁含量(mg/100ml)总趋势为:野生山葡萄(90.30±0.36)>山葡萄×山葡萄(69.18±0.3... 以野生山葡萄83个株系及种内、种间杂交37个组合146个后代株系,共229个株系的浆果为实验材料,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浆果单宁含量。单宁含量(mg/100ml)总趋势为:野生山葡萄(90.30±0.36)>山葡萄×山葡萄(69.18±0.32)>(山葡萄×欧亚种葡萄)×山葡萄(46.07±0.30)>(山葡萄×欧亚种葡萄)×欧亚种葡萄(34.54±0.23)>山葡萄×欧亚种葡萄(26.02±0.26)。确定了山葡萄种内和种间种杂交育种亲本浆果单宁含量指标,为选育优良酿酒葡萄新品种提供了实验参数,保证了酿造具有独特风格和品质的山葡萄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欧亚种葡萄 杂交 单宁含量 酒质 葡萄酒
下载PDF
酿造干红葡萄酒新品种‘左优红’ 被引量:57
17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5 位作者 郭太君 刘景宽 沈育杰 林兴桂 李晓红 郭振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757,共1页
'左优红'由'79-26-18'与'74-1-326'杂交育成.在吉林市地区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粒圆形、蓝黑色,单粒1.36 g,果穗144.8 g.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8.5%~24.4%,总酸1.191%~1.447%,出汁率66.4%.干红酒质好,抗寒性强,... '左优红'由'79-26-18'与'74-1-326'杂交育成.在吉林市地区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粒圆形、蓝黑色,单粒1.36 g,果穗144.8 g.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8.5%~24.4%,总酸1.191%~1.447%,出汁率66.4%.干红酒质好,抗寒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品种 酿酒
下载PDF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F1-F4代果实酸和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宋润刚 郑永春 +5 位作者 路文鹏 李昌禹 沈育杰 李晓红 张宝香 林兴桂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3-822,共10页
1973 -2005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进行种内杂交,并与果实高糖低酸、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8种杂交模式),共73个组合,杂种苗成活10 544株。共分离出低酸高糖3 049... 1973 -2005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进行种内杂交,并与果实高糖低酸、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8种杂交模式),共73个组合,杂种苗成活10 544株。共分离出低酸高糖3 049株,占杂种苗总株数28.9%。8种杂交模式果实总酸含量(低→高)排列顺序是: (山—欧) F2×欧亚种→ (山—欧) F1×欧亚种→山葡萄×欧亚种→ (山—欧) F1× (山—欧) F1→ (山—欧) F2× (山—欧) F2→ (山—欧) F2×山葡萄→ (山—欧) F1×山葡萄→山葡萄×山葡萄。果实糖含量(高→低)排列顺序是: (山—欧) F2×欧亚种→ (山—欧) F1×欧亚种→ (山—欧) F2× (山—欧) F2→ (山—欧) F1× (山—欧) F1→山葡萄×欧亚种→ (山—欧) F1×山葡萄→ (山—欧) F2×山葡萄→山葡萄×山葡萄。遗传规律是: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F1-F4)果实总酸和糖含量性状分离,表现为连续分布,趋向于高酸和低糖亲本,杂交组合中高酸低糖亲本越多,分离出的高酸低糖单株越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已从(山—欧) F1×山葡萄、 (山—欧) F1× (山—欧) F1和(山—欧) F2× (山—欧) F2杂交模式中选育出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左优红’、品系94-7-75、94-8-168、98-17-121和酿造冰红酒新品系2002-1-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杂交 遗传
下载PDF
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 被引量:34
19
作者 林兴桂 尹立荣 +2 位作者 沈育杰 孙克娟 宋润刚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对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抗寒力、花型和果实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杂种一代抗寒力未出现分离:雌能花与雄花、雌能花与两性花的比例均接近1:1;果穗重量超亲的植株占30.12%~90.03%;果粒重量大于亲中值,趋向果粒重量大的亲本;果实含糖量... 对山葡萄种内杂交后代抗寒力、花型和果实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杂种一代抗寒力未出现分离:雌能花与雄花、雌能花与两性花的比例均接近1:1;果穗重量超亲的植株占30.12%~90.03%;果粒重量大于亲中值,趋向果粒重量大的亲本;果实含糖量趋中,并倾向含糖量低的亲本,超亲植株占10.69%~2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性状遗传 品种间杂交 杂种
下载PDF
山葡萄性别相关AFLP标记筛选及SCAR标记转化 被引量:20
20
作者 唐美玲 孔瑾 +4 位作者 许雪峰 沈育杰 王忆 李天忠 韩振海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通过AFLP分子标记方法,应用64对引物组合EcoRⅠ-NNN/MseⅠ-NNN对山葡萄雌花、雄花和两性花植株基因池进行筛选,引物E-AGC/M-CTG在雄花和两性花植株基因池DNA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283bp的特异性条带;经组池个体和其它品系验证,该特异性... 通过AFLP分子标记方法,应用64对引物组合EcoRⅠ-NNN/MseⅠ-NNN对山葡萄雌花、雄花和两性花植株基因池进行筛选,引物E-AGC/M-CTG在雄花和两性花植株基因池DNA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283bp的特异性条带;经组池个体和其它品系验证,该特异性条带能在雄株和完全植株中稳定出现。将该特异性条带回收、克隆、测序,设计SCAR标记引物,对已知性别的85份山葡萄种质进行盲测,准确率达到97·6%,表明标记转化成功。由于该SCAR标记在绝大多数山葡萄栽培品种和有育种价值的种质资源中得到验证,可利用该SCAR标记对山葡萄杂交后代在苗期进行性别鉴定,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性别 AFLP SCAR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