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 of the Verticillium dahliae thiamine transporter protein gene(VdThit)confers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in cotton 被引量:1
1
作者 Qi Wang Guoqiang Pan +4 位作者 Xingfen Wang Zhengwen Sun Huiming Guo Xiaofeng Su Hongmei C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358-3369,共12页
Verticillium wilt(VW),induced by the soil-borne fungus Verticillium dahliae(Vd),poses a substantial threat to a diverse array of plant species.Employing molecular breeding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vari... Verticillium wilt(VW),induced by the soil-borne fungus Verticillium dahliae(Vd),poses a substantial threat to a diverse array of plant species.Employing molecular breeding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varieties with heightened resistance to VW stands out as one of the most efficacious protective measures.In this study,we successfully generated two stable transgenic lines of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VdThitRNAi-1 and VdThit-RNAi-2,using 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technology to introduce double-stranded RNA(dsRNA)targeting the thiamine transporter protein gene(VdThit).Southern blot analysis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copy insertion in each line.Microscopic examination showed marked reductions in the colonization and spread of Vd-mCherry in the roots of VdThit-RNAi cotton compared to wild type(WT).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 index and fungal biomass of VdThit-RNAi-1/2 also exhibit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analysis demonstrated a substantial inhibition of VdThit expression following prolonged inoculation of VdThit-RNAi cotton.Small RNA sequencing(sRNA-Seq)analysis revealed the generation of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VdThit-specific siRNAs in the VdThit-RNAi transgenic lines.Additionally,the silencing of VdThit by the siVdThit produced by VdThit-RNAi-1/2 resulted in the elevated expression of multiple genes involved in the thiamine biosynthesis pathway in Vd.Under field conditions,VdThit-RNAi transgenic cotton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disease resistance and yield compared with WT.In summary,our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efficacy of HIGS targeting VdThit in restraining the infection and spread of Vd in cotton,thereby potentially enabl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breeding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managing V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illium dahliae thiamine transporter 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 RNAi
下载PDF
A glycine-rich nuclear effector VdCE51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suppresses plant immune responses by inhibi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GhTRXH2
2
作者 Chi Li Yingqi Huang +5 位作者 Wenjing Shang Jieyin Chen Steven J.Klosterman Krishna V.Subbarao Jun Qin Xiaoping Hu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1137-1149,共13页
Verticillium dahliae is an important soil-borne fungal pathogen that causes great yield losses in many cash crops.Effectors of this fungus are known to regulate plant immunity but the mechanism much remains unclear.A ... Verticillium dahliae is an important soil-borne fungal pathogen that causes great yield losses in many cash crops.Effectors of this fungus are known to regulate plant immunity but the mechanism much remains unclear.A glycine-rich nuclear effector,VdCE51,was able to suppress immune responses in tobacco against Botrytis cinerea and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This effector was a required factor for full virulence of V.dahliae,and its nuclear localization was a requisite for suppressing plant immunity.The thioredoxin GhTRXH2,identified a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plant immunity,was a host target of VdCE51.Our findings show a virulence regulating mechanism whereby the secreted nuclear effector VdCE51 interferes with the transcription of PR genes,and the SA signaling pathway by inhibi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GhTRXH2,thus suppressing plant i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illium dahliae Plant immunity EFFECTOR THIOREDOXIN
下载PDF
罗汉果苷V调控高糖状态巨噬细胞M1极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3
作者 叶枝茂 惠久莹 +2 位作者 钟晓霞 麦昱颖 李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68-3975,共8页
背景:糖尿病微环境会造成巨噬细胞过度M1极化,这种高糖炎症状态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从而影响糖尿病骨缺损的愈合。研究表明罗汉果苷Ⅴ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但其能否调节高糖炎症状态下巨噬细胞M1极化及骨髓间... 背景:糖尿病微环境会造成巨噬细胞过度M1极化,这种高糖炎症状态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从而影响糖尿病骨缺损的愈合。研究表明罗汉果苷Ⅴ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但其能否调节高糖炎症状态下巨噬细胞M1极化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罗汉果苷Ⅴ在高糖炎症状态下调节巨噬细胞M1型极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C57BL/6小鼠模型,从正常和糖尿病小鼠分离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分别培养于低糖和高糖培养基。使用脂多糖和干扰素γ作为炎症刺激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同时以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CD86^(+)细胞比例,q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使用低糖或高糖成骨诱导液诱导成骨分化,添加M1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作为炎症刺激,以及32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成骨诱导14 d后采用q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因子2、骨钙素、骨桥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成骨诱导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F4/80^(+)CD86^(+)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高糖炎症对照组(P<0.05);②qRT-PCR结果显示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6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③ELISA结果显示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水平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④32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后,高糖炎症状态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钙盐沉积增加(P<0.05),且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因子2和骨桥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结果表明,罗汉果苷Ⅴ可通过抑制高糖炎症状态下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及炎症因子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苷Ⅴ 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反应 成骨分化 高糖
下载PDF
Cohort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4
作者 Jiang-Yu Bian Yu-Fang Feng +1 位作者 Wen-Ting He To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have a low incidence rate,poor biological activity,suboptimal response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s,and a poor prognosis.In the previous cohor...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have a low incidence rate,poor biological activity,suboptimal response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s,and a poor prognosis.In the previous cohort study on mCRC conducted by our team,it was observed that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overall survival(OS)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Therefore,we further explored the survival benefits in the population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CRC.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 A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on patients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dmitted to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22.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cohorts.RESULTS A total of 34 cases were included,with 23 in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cohort(cohort A)and 11 in Western medicine cohort(cohort B).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as 19.9 months in cohort A and 14.2 months in cohort B,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38,hazard ratio=0.46).The 1-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95.65%(22/23),39.13%(9/23),and 26.09%(6/23)in cohort A,and 63.64%(7/11),18.18%(2/11),and 9.09%(1/11)in cohort B,respectively.Subgroup analysi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dian OS between the two cohorts in the right colon,liver metastasis,chemotherapy,and first-line treatment subgroups(P<0.05).CONCLUS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prolong the survival and reduce the risk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with more pronounced benefit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involvement,liver metastasis,combined chemotherapy,and first-lin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BRAF v600E mutat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hort study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真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桂敏 饶犇 +2 位作者 叶戋 马立新 张先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5-771,共7页
【目的】从棉花黄萎病真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中克隆木聚糖酶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研究酶学性质。【方法】通过多序列比对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出真菌V.dahliae木聚糖酶基因片段,再采用基因组步行PCR技术获得全长木聚糖酶基... 【目的】从棉花黄萎病真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中克隆木聚糖酶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研究酶学性质。【方法】通过多序列比对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出真菌V.dahliae木聚糖酶基因片段,再采用基因组步行PCR技术获得全长木聚糖酶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并结合GT-AG原则分析,该基因含有一个大小为63bp的内含子,利用DpnI介导的缺失方法对含内含子的全长木聚糖酶基因进行剪接,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将克隆到的cDNA在毕赤酵母GS115进行了表达,重组酶经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BLAST比对显示,该cDNA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和已知木聚糖酶的最高一致性为72%。测得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6,在pH5-9维持50%以上的活性,对山毛榉材木聚糖具有最好的水解效果。Mg2+和Ca2+对酶有激活作用,分别提高了33.7%和16.6%,EDTA,β-巯基乙醇和NaN3对酶的活性基本没有影响,Tween-80和DMSO使酶活性提高了28.4%和12.8%。【结论】本文从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真菌V.dahliae中克隆到的木聚糖酶基因是在GenBank上登录的第一个来自棉花黄萎病真菌的木聚糖酶基因序列。本文所用的克隆方法可以高效的从植物病原真菌和白腐真菌克隆只含一个内含子的11家族的新木聚糖酶基因,避免了摸索原始菌株酶表达诱导条件,检测酶的活性等繁琐的操作。酶学性质分析显示该酶在低聚木糖的制备,面包改良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vERTICILLIUM dahliae 毕赤酵母 基因组步行PCR 简并引物
下载PDF
棉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血清学检测——抗原处理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亚宁 魏艳敏 +2 位作者 刘大群 杨文香 张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4,共6页
分别以棉花黄萎病菌V20的菌丝研磨物、菌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Ⅱ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1、As2、As3、As4。琼脂双扩散法(ADD)和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发现这4种抗血清既可与同种的抗原发生阳... 分别以棉花黄萎病菌V20的菌丝研磨物、菌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Ⅰ、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带Ⅱ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1、As2、As3、As4。琼脂双扩散法(ADD)和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发现这4种抗血清既可与同种的抗原发生阳性反应,也可与不同种的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用异种抗原黑白轮枝菌和尖孢镰刀菌吸附这4种抗血清,排除其非特异性成分后,抗血清专化性明显提高,消除了交叉反应。特异性测定表明:经吸附后的4种抗血清可以准确地将大丽轮枝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但仍不能区分其生理型和致病类型。另外,当分别使用菌丝研磨物或菌丝蛋白为特异性测定抗原时,ADD检测的结果虽然一致,但前者阳性反应沉淀线粗糙,轮廓不清晰,后者的沉淀线较细,且清晰、明显。因此适宜选择菌丝蛋白为抗原进行抗血清的特异性测定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血清学检测 超氧化物歧化酶 e抗原 间接ELISA方法 棉花黄萎病菌 菌丝蛋白 交叉反应 抗血清 尖孢镰刀菌 抗原免疫 阳性反应 非特异性 致病类型 反应沉淀 测定试验 v20 扩散法 专化性 生理型 ADD 研磨 酶带 吸附
下载PDF
Increase of β -1, 3-Glucanase and Chitinase Activities in Cotton Callus Cells Treated by Salicylic Acid and Toxin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颖章 郑晓华 +2 位作者 唐海林 朱建伟 杨晶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7期802-808,共7页
The different resistance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cultivars to crude toxin of Verticillium dah/iae(VD)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ities of chitinase and β-1, 3-glucanase in callus cells. The activities of ... The different resistance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cultivars to crude toxin of Verticillium dah/iae(VD)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ities of chitinase and β-1, 3-glucanase in callus cells. The activities of chitinase and β-1, 3-glucanase in the callus cells treated with the VD-toxin were increased to the higher level at earlier time point in resistant cultivars than these in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s. Exogenous salicylic acid (SA) induced the accumulation of chitinase and β -1,3-glucanase, which resulted in the resistance of callus cells to the VD. toxin. Western blot using a polyclonal antibody against β -1,3-glucanase identified 28 kD protein that was induced by VD-toxin, SA, or VD-toxin plus 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ssypium hirsutum toxin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salicylic acid CHITINASE Β-1 3-GLUCANASE
下载PDF
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和V.albo-atrum)的形态、致病力变异及变异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黎 王克荣 陆家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06-109,共4页
轮枝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该菌培养形态容易发生变异,对不同寄主植物的致病力变化也很大,这些特性与病害的防治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这些问题的近期研究与进展。
关键词 轮枝菌 形态 致病力 变异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44
9
作者 田李 陈捷胤 +2 位作者 陈相永 汪佳妮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142-3153,共12页
【目的】预测并分析大丽轮枝菌基因组范围内的分泌蛋白,为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公布的大丽轮枝菌全基因组序列,组合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ignalP、TargetP、TMHMM、Big-pi和PROSITE,预测大丽轮枝菌... 【目的】预测并分析大丽轮枝菌基因组范围内的分泌蛋白,为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公布的大丽轮枝菌全基因组序列,组合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ignalP、TargetP、TMHMM、Big-pi和PROSITE,预测大丽轮枝菌基因组范围内所有分泌蛋白,定义为分泌组。统计分析分泌组中蛋白N-端信号肽特点;应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数据库和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数据库对分泌组蛋白进行注释,预测分泌组中潜在果胶酶、纤维素酶和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利用真菌激发子的保守结构域,预测分泌组中潜在的激发子蛋白集;应用BLASTP程序比较分析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分泌组,获得大丽轮枝菌相对于黑白轮枝菌特异的分泌蛋白。【结果】大丽轮枝菌分泌组共有922个蛋白。信号肽分析表明,以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的蛋白数目最多,非极性氨基酸丙氨酸的出现频率最高,而有带电侧链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出现频率最低,信号肽的-3和-1位置上的氨基酸相对保守。大丽轮枝菌分泌组含有158个潜在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其中,包括10个果胶水解酶和14个果胶裂解酶;190个潜在的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97个含有RxLx[EDQ]模体的蛋白和52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分泌蛋白;58个相对于黑白轮枝菌分泌组特异的蛋白。【结论】本文建立了预测大丽轮枝菌分泌组蛋白的方法。分泌组蛋白信号肽长度具有高度的变异性,氨基酸组成多为脂肪族氨基酸,序列在C-端结构域较为保守。分泌组中包含大量潜在的果胶降解酶、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RxLx[EDQ]模体蛋白和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蛋白等致病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分泌蛋白 信号肽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 激发子
下载PDF
有关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抗性遗传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10
作者 闵留芳 张天真 潘家驹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7-201,共5页
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问题迄今尚未获得肯定的结论。据作者等估计,这可能和寄主(棉株)和寄生物(黄萎病镰刀菌)之间的关系、黄萎病菌不同菌系间的互作以及影响抗性鉴定的正确性等问题有关。为此,必须创设有利条件,使寄主和病原菌间... 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问题迄今尚未获得肯定的结论。据作者等估计,这可能和寄主(棉株)和寄生物(黄萎病镰刀菌)之间的关系、黄萎病菌不同菌系间的互作以及影响抗性鉴定的正确性等问题有关。为此,必须创设有利条件,使寄主和病原菌间的关系得以充分表现;必须了解病原菌菌系间的互作,寄主必须有较大的群体。这一切都是为了寄主和病原物问的关系得以充分体现,为抗性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抗性遗传研究宜用单菌系接种,并且宜按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遗传方式同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得到比较确切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遗传 研究 抗病性
下载PDF
V区温度及螺杆转速对挤压膨化牛肉制品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根生 田阳 +2 位作者 李思锦 韩冰 费英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91,共7页
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加工高粱-山药-牛肉混合物料,以水溶性、吸水性、色差值、粒度、质构、膨化度、糊化度及红外光谱各基团峰值为指标,分析V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挤压膨化产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V区温度能够提高产品的红度值、... 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加工高粱-山药-牛肉混合物料,以水溶性、吸水性、色差值、粒度、质构、膨化度、糊化度及红外光谱各基团峰值为指标,分析V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挤压膨化产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V区温度能够提高产品的红度值、黄度值、硬度、脆度和咀嚼度,吸水性、水溶性、粒度、膨化度、糊化度及红外光谱各基团峰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亮度值显著下降(P<0.05);同时,随着螺杆转速的提升,产品的红度值、黄度值和糊化度显著下降(P<0.05),吸水性、水溶性、粒度和膨化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硬度、脆度、咀嚼度及红外光谱各基团峰值先下降后上升,亮度值显著下降(P<0.05)。综合理化指标确定V区温度最佳值为150℃,螺杆转速最佳值为16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理化性质 v区温度 螺杆转速
下载PDF
我国棉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电泳图谱分析(英文)
12
作者 李亚宁 魏艳敏 +1 位作者 刘大群 张汀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9-293,共5页
对24株来自不同地区、作物的不同致病类型的大丽轮枝菌,进行了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分析。结果表明,24株大丽轮枝菌苹果酸脱氢酶酶谱具有种的特异性,酯酶酶谱具有属的特异性。谷氨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可溶性... 对24株来自不同地区、作物的不同致病类型的大丽轮枝菌,进行了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分析。结果表明,24株大丽轮枝菌苹果酸脱氢酶酶谱具有种的特异性,酯酶酶谱具有属的特异性。谷氨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与病菌的致病类型有关,可将24株大丽轮枝菌分为2群,群Ⅰ包括20个菌株,均属于中等致病力或弱致病力的非落叶型菌系;群Ⅱ包括4株菌,均属于强致病力的落叶型菌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同工酶 可溶性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致病类型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缺陷突变体的筛选及其侧端序列分析
13
作者 汪敏 赵静 +3 位作者 李洪连 谷素静 马宗斌 焦睿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了获得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缺陷突变体,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大丽轮枝菌,共获得270个T-DNA随机插入突变体,从中筛选出了4个气生菌丝发达、不产微菌核的突变体,利用高效TAIL-PCR技术,获得了其侧端序列,结合生物信息... 为了获得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缺陷突变体,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大丽轮枝菌,共获得270个T-DNA随机插入突变体,从中筛选出了4个气生菌丝发达、不产微菌核的突变体,利用高效TAIL-PCR技术,获得了其侧端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4个突变体T-DNA在大丽轮枝菌基因组插入位点的基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T-DNA插入 微菌核
下载PDF
基于改进COF-YOLO v8n的油茶果静态与动态检测计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金鹏 何萌 +1 位作者 甄乾广 周宏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3,共11页
针对自然环境下油茶果存在严重遮挡、近景色、小目标等现象,使用YOLO网络存在检测精度低、漏检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对YOLO v8n网络进行改进。首先使用MPDIOU作为YOLO v8n的损失函数,有效解决因为果实重叠导致的漏检问题;其次调整网络,... 针对自然环境下油茶果存在严重遮挡、近景色、小目标等现象,使用YOLO网络存在检测精度低、漏检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对YOLO v8n网络进行改进。首先使用MPDIOU作为YOLO v8n的损失函数,有效解决因为果实重叠导致的漏检问题;其次调整网络,向其中加入小目标检测层,使网络能够关注小目标油茶以及被树叶遮挡的油茶;最后使用SCConv作为特征提取网络,既能兼顾检测精度又能兼顾检测速度。改进COF-YOLO v8n网络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7.7%、97%、99%,比未改进的YOLO v8n分别提高3.2、4.8、2.4个百分点,其中严重遮挡情况下油茶检测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5.9%、95%、98.5%,分别比YOLO v8n提高4.0、9.1、4.6个百分点。因此改进后COF-YOLO v8n网络能够明显提高油茶在严重遮挡、近景色、小目标均存在情况下的识别精度,减小油茶的漏检。此外,模型能够实现动、静态输入条件下油茶果计数。动态计数借鉴DeepSORT算法的多目标跟踪思想,将改进后COF-YOLO v8n的识别输出作为DeepSORT的输入,实现油茶果实的追踪计数。所得改进模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且模型简单可以嵌入到边缘设备中,不仅可用于指导自动化采收,还可用于果园产量估计,为果园物流分配提供可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机器视觉 COF-YOLO v8n 计数 产量估计
下载PDF
基于CRV-YOLO的苹果中心花和边花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司永胜 孔德浩 +2 位作者 王克俭 刘丽星 杨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6,共9页
苹果树疏花是果园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准确高效地识别苹果中心花和边花,是研发智能疏花机器人的前提。针对苹果疏花作业中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RV-YOLO的苹果中心花和边花识别方法。本文基于YOLO v5s模型进行了如下改进:将C-Co... 苹果树疏花是果园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准确高效地识别苹果中心花和边花,是研发智能疏花机器人的前提。针对苹果疏花作业中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RV-YOLO的苹果中心花和边花识别方法。本文基于YOLO v5s模型进行了如下改进:将C-CoTCSP结构融入Backbone,更好地学习上下文信息并提高了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提高了模型对外形相似和位置关系不明显的中心花和边花的检测性能。在Backbone中添加改进RFB结构,扩大特征提取感受野并对分支贡献度进行加权,更好地利用了不同尺度特征。采用VariFocal Loss损失函数,提高了模型对遮挡等场景下难识别样本检测能力。在3个品种1837幅图像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CRV-YOLO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5.6%、92.9%和96.9%,与原模型相比,分别提高3.7、4.3、3.9个百分点,模型受光照变化和苹果品种影响较小。与Faster R-CNN、SSD、YOLOX、YOLO v7模型相比,CRV-YOLO的精确率、平均精度均值、模型内存占用量和复杂度性能最优,召回率接近最优。研究成果可为苹果智能疏花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花识别 YOLO v5s 上下文信息 中心花 边花
下载PDF
基于YOLO v8n-seg和改进Strongsort的多目标小鼠跟踪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秀英 贾学镇 +3 位作者 何磊 王翔宇 刘岩 杨万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5-305,345,共12页
多目标小鼠跟踪是小鼠行为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社交行为的重要方法。针对传统小鼠跟踪方法存在只能跟踪单只小鼠以及对多目标小鼠跟踪需要对小鼠进行标记从而影响小鼠行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网络YOLO v8n-seg和改进Strongs... 多目标小鼠跟踪是小鼠行为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社交行为的重要方法。针对传统小鼠跟踪方法存在只能跟踪单只小鼠以及对多目标小鼠跟踪需要对小鼠进行标记从而影响小鼠行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网络YOLO v8n-seg和改进Strongsort相结合的多目标小鼠无标记跟踪方法。使用RGB摄像头采集多目标小鼠的日常行为视频,标注小鼠身体部位分割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增强后训练YOLO v8n-seg实例分割网络,经过测试,模型精确率为97.7%,召回率为98.2%,mAP50为99.2%,单幅图像检测时间为3.5 ms,实现了对小鼠身体部位准确且快速地分割,可以满足Strongsort多目标跟踪算法的检测要求。针对Strongsort算法在多目标小鼠跟踪中存在的跟踪错误问题,对Strongsort做了两点改进:对匹配流程进行改进,将未匹配上目标的轨迹和未匹配上轨迹的目标按欧氏距离进行再次匹配;对卡尔曼滤波进行改进,将卡尔曼滤波中表示小鼠位置和运动状态的小鼠身体轮廓外接矩形框替换为以小鼠身体轮廓质心为中心、对角线为小鼠体宽的正方形框。经测试,改进后Strongsort算法的ID跳变数为14,MOTA为97.698%,IDF1为85.435%,MOTP为75.858%,与原Strongsort相比,ID跳变数减少88%,MOTA提升3.266个百分点,IDF1提升27.778个百分点,与Deepsort、ByteTrack和Ocsort相比,在MOTA和IDF1上均有显著提升,且ID跳变数大幅降低,结果表明改进Strongsort算法可以提高多目标无标记小鼠跟踪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小鼠社交行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行为 多目标跟踪 YOLO v8n-seg Strongsort
下载PDF
柑橘木虱YOLO v8-MC识别算法与虫情远程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善军 梁千月 +3 位作者 余勇华 陈耀晖 付慧敏 张宏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218,共9页
柑橘木虱是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发生与活动可对柑橘果园造成毁灭性后果。为实现木虱虫情的高效监测,设计了一种集诱捕拍照、耗材更新、害虫识别与结果展示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了具备诱虫胶带自动更新、虫情图像实时获取功能... 柑橘木虱是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发生与活动可对柑橘果园造成毁灭性后果。为实现木虱虫情的高效监测,设计了一种集诱捕拍照、耗材更新、害虫识别与结果展示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了具备诱虫胶带自动更新、虫情图像实时获取功能的诱捕监测装置;应用选点裁剪、Mosaic数据增强(Mosaic data augmentation,MDA)和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改进了YOLO v8木虱识别模型;开发了Web和手机APP客户端,可实现虫情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远程控制。模型测试阶段,改进后的YOLO v8-MC召回率、F1值及精确率分别达到91.20%、91%、90.60%,较基准模型分别提升5.47、5、4.64个百分点;迁移试验中,模型召回率、F1值及精确率分别达到88.64%、87%、84.78%,且系统工作状态良好,满足野外使用需求。开发的智能监测系统能有效实现果园木虱虫情的远程监测,可为此类虫害防治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虫害监测 诱捕监测装置 YOLO v8-MC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5的复杂环境下桑树枝干识别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丽 卢世博 +2 位作者 任浩 徐刚 周永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7,共9页
为实现复杂自然环境下对桑树嫩叶处枝干的识别检测,改变当前桑叶采摘设备作业过程中依赖人工辅助定位的现状,解决识别目标姿态多样和环境复杂导致的低识别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模型的桑树枝干识别模型(YOLO v5-mulberry),并... 为实现复杂自然环境下对桑树嫩叶处枝干的识别检测,改变当前桑叶采摘设备作业过程中依赖人工辅助定位的现状,解决识别目标姿态多样和环境复杂导致的低识别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模型的桑树枝干识别模型(YOLO v5-mulberry),并结合深度相机构建定位系统。首先,在YOLO v5的骨干网络中加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提高神经网络对桑树枝干的关注度;并增加小目标层使模型可检测4像素×4像素的目标,提高了模型检测小目标的性能;同时使用GIoU损失函数替换原始网络中的IoU损失函数,有效防止了预测框和真实框尺寸较小时无法正确反映预测框及真实框之间位置关系的情况;随后,完成深度图和彩色图的像素对齐,通过坐标系转换获取桑树枝干三维坐标。试验结果表明:YOLO v5-mulberry检测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4.2%,较原模型提高16.9个百分点,置信度也提高12.1%;模型室外检测时应检测目标数53,实际检测目标数为48,检测率为90.57%;桑树嫩叶处枝干三维坐标识别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为(9.4985 mm,11.285 mm,19.11 mm),满足使用要求。该研究可实现桑树嫩叶处枝干的识别与定位,有助于推动桑叶智能化采摘机器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采摘 枝干识别定位 YOLO v5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坐标转换
下载PDF
低肋与V形肋复合结构在双通道中的强化换热数值研究
19
作者 王涛 张强 +3 位作者 单怡璠 宋克伟 李海龙 武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随着燃气轮机内涡轮入口温度的升高,燃气轮机会出现热障问题,为保证燃气轮机安全运行,复合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通道的冷却性能来解决此问题。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带有低肋与V肋复合结构双通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圆形肋... 随着燃气轮机内涡轮入口温度的升高,燃气轮机会出现热障问题,为保证燃气轮机安全运行,复合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通道的冷却性能来解决此问题。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带有低肋与V肋复合结构双通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圆形肋复合结构、扇叶形肋复合结构和葫芦形肋复合结构与纯V形肋在雷诺数为10 000~60 000时的传热性能进行比较,探索出综合换热效果最佳的复合结构。发现相比于纯V形肋通道,复合结构双通道的综合传热性能均得到提升,其中葫芦形肋与V形肋组成的复合结构的综合换热效果最好。葫芦肋复合结构的Nu相比于纯V形肋提高了4.33%~6.6%,f提高了0.04%~4.48%,η最佳值达到了2.13。葫芦形肋复合结构的η比45°斜方形肋和45°斜花形肋分别增大了25.51%~32.98%和4.73%~10.51%,同时,低肋与V形肋组成的复合结构综合换热性能要优于凹坑与V形肋组成的复合结构。葫芦肋复合结构有效增强通道的换热效果且压力损失增长较小,可显著提升涡轮内部冷却通道的综合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冷却 v形肋 复合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卢若煌 邓浩斌 +2 位作者 郭新程 戴捷 甘平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口腔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传统颏下皮瓣存在供区损伤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中小型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 目的:口腔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传统颏下皮瓣存在供区损伤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中小型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8例口腔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颏下皮瓣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V型折叠组(17例)和传统组(11例),V型折叠组采用V型折叠颏下皮瓣进行术后软组织修复,传统组采用传统颏下皮瓣进行修复,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比较2组皮瓣存活情况、皮瓣修复时间以及皮瓣修复效果。结果:2组皮瓣存活率、皮瓣大小、制瓣时间、修复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V型折叠组无抬头困难和下唇外翻,无皮肤“猫耳”畸形,疤痕隐藏于下颌骨下缘处,创面美观度、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V型折叠颏下皮瓣具有设计灵活、制备简单、血供可靠、保护供区等优点,可以有效维持颏部美观和避免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折叠颏下皮瓣 黏膜缺损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