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醛致V79细胞DNA交联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美荣 周建华 时锡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甲醛对V79细胞DNA的交联作用,探讨甲醛的基因毒作用及可能的形成机制。方法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分别暴露于浓度为75,150,300,600,1200μmol/L的甲醛溶液中1,2,4h,以紫外线照射作为标准断裂剂,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浓度、... 目的研究甲醛对V79细胞DNA的交联作用,探讨甲醛的基因毒作用及可能的形成机制。方法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分别暴露于浓度为75,150,300,600,1200μmol/L的甲醛溶液中1,2,4h,以紫外线照射作为标准断裂剂,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浓度、不同暴露时间甲醛诱导的V79细胞DNA-交联作用进行体外实验。结果在本研究所用的剂量范围内,除75μmol/L组外,其它4个浓度组3个染毒时间点甲醛均可引起显著的V79细胞DNA的交联作用,彗星尾长和彗星细胞率显著低于紫外线照射的对照组(P<0.01),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加,交联作用加强,彗星尾长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P<0.01)。且细胞暴露在甲醛中4,2h;150,300,600μmol/L浓度组彗星尾长和彗星细胞率显著低于暴露于1h的相应浓度组(P<0.01)。结论甲醛是一种DNA交联剂,具有诱导V79细胞DNA交联的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v79细胞 DNA-交联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我国温石棉与其4种代用品致V79细胞肿瘤蛋白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娅莉 王洪州 +2 位作者 董发勤 王利民 邓建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3-808,共6页
将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Cell,V79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温石棉及代用品粉体悬液中48 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V79细胞中Survivin、Cap43、Bcl-2、p16和p53肿瘤相关蛋白的分布及表达,分析我国两大主产... 将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Cell,V79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温石棉及代用品粉体悬液中48 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V79细胞中Survivin、Cap43、Bcl-2、p16和p53肿瘤相关蛋白的分布及表达,分析我国两大主产区的温石棉及4种主要人工代用品对V7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肿瘤相关蛋白谱的影响,以探讨我国温石棉及人工代用品是否是导致肿瘤的高危因素之一。结果表明:①在6种粉体中,四川新康及陕西陕南温石棉对细胞生长抑制最强,岩棉纤维粉体对细胞生长抑制最弱。各粉体对V79细胞的存活率影响不同,随着暴露粉体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呈现剂量效应关系。②各染毒组细胞的癌基因Survivin、Cap43、Bcl-2表达的蛋白上调,抑癌基因p16和p53表达的蛋白下调,以胞浆阳性为主。综合以上结果,发现我国不同地区温石棉及其代用品均不同程度抑制V79细胞生长,上调肿瘤相关蛋白Survivin、Cap43及Bcl-2,下调p16和p53,从而诱导癌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石棉 代用品 肿瘤基因 v79细胞 肿瘤蛋白谱
下载PDF
氢醌致V79细胞DNA损伤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美荣 周建华 时锡金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苯的主要代谢产物氢醌(HQ)对V79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分别用0.15,0.30,0.60,1.20,2.40mmol/L的HQ染毒V79细胞2h,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在本研究所用剂量范围内,HQ可引起V79细胞DNA的明显损伤,低剂量组(0... 目的研究苯的主要代谢产物氢醌(HQ)对V79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分别用0.15,0.30,0.60,1.20,2.40mmol/L的HQ染毒V79细胞2h,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在本研究所用剂量范围内,HQ可引起V79细胞DNA的明显损伤,低剂量组(0.15mmol/L)彗星细胞率为69%,彗星尾长(42.20±3.18)μm,高剂量组(2.40mmol/L)彗星细胞率为91%,彗星尾长(49.05±4.31)μm,但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HQ可致V79细胞DNA损伤,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醌 DNA损伤 v79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硒和维生素E对丙烯酰胺致V79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仁平 童建 洪承皎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24期2161-216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和(或)硒对丙烯酰胺(AA)染毒V79细胞的拮抗作用。方法利用细胞毒性实验(MTT法)计算细胞相对存活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0.5~10.0μmol/L的硒和(或)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和(或)硒对丙烯酰胺(AA)染毒V79细胞的拮抗作用。方法利用细胞毒性实验(MTT法)计算细胞相对存活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0.5~10.0μmol/L的硒和(或)2.5-40.0mmol/L维生素E与1.5mmol/L的丙烯酰胺作用于体外培养的V79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硒与维生素E均可降低丙烯酰胺所致的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0.75mmol/L的AA已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V79细胞的相对存活率(77.36%)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AA对V79细胞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高浓度的硒则起相反的作用;硒和维生素E共同作用,其拮抗效果明显优于硒、维生素E单独作用。结论在体外细胞培养条件下,一定浓度的维生素E和硒对AA染毒V79细胞的细胞毒性、遗传毒性有拮抗作用,且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维生素E v79细胞 MTT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阿糖胞苷对^(60)Coγ射线引起V79细胞PLDR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丁立 金一尊 +4 位作者 蔡荣妹 沈芝芬 许立明 杨家宽 郑秀龙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9-102,共4页
本文报道DNA修复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对坪期V79细胞受^(60)Coγ射线照射后潜在性致死损伤修复(PLDR)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无毒剂量(0.1μg/ml)和ID_(20)(0.5μg/ml)的阿糖胞苷对V79细胞在受10、12Gyγ射线照射后2、4和6h的PLDR有一定... 本文报道DNA修复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对坪期V79细胞受^(60)Coγ射线照射后潜在性致死损伤修复(PLDR)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无毒剂量(0.1μg/ml)和ID_(20)(0.5μg/ml)的阿糖胞苷对V79细胞在受10、12Gyγ射线照射后2、4和6h的PLDR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们的修复抑制系数(RIF)在1.15—1.8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v79细胞 Γ射线 PLDR
下载PDF
不同LET碳离子对V79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菊芳 周光明 +8 位作者 何静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李兴林 温小琼 颉红梅 卫增泉 高清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中国仓鼠肺V79细胞为材料 ,利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研究装置 (HIRFL)产生的碳离子 ,研究了不同线性能量传递 (LET)的重离子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存活效应 ,并与γ射线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不同LET碳离子引起细胞失活效应由大... 以中国仓鼠肺V79细胞为材料 ,利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研究装置 (HIRFL)产生的碳离子 ,研究了不同线性能量传递 (LET)的重离子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存活效应 ,并与γ射线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不同LET碳离子引起细胞失活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12 5、2 0 0、70 0keV/μm。碳离子表现为无肩区的存活曲线 ,属单靶单击模型 ,γ射线表现为有肩区的存活曲线 ,属多靶单击模型。LET值为 12 5、2 0 0、70 0keV/μm时得到的失活截面分别为 35、12、8μm2 。当细胞存活比率为 0 .1和 0 .37,在LET为 12 5keV/μm时得到相对生物学效应 (RBE)值为1.4 7和 2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能量传递 碳离子 v79细胞 存活效应 电离辐射 放射生物学 重离子研究
下载PDF
氟吗啉诱发V79和CHL细胞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增刚 周海涛 +4 位作者 李福才 富伟能 邱广蓉 王捷 孙开来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氟吗啉的致突变性。方法 首先测定氟吗啉对V79和CHL的细胞毒性 ,然后在非代谢活化和代谢活化条件下 ,进行氟吗啉诱发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以氟吗啉 5 0 0、10 0、2 0和 4μg mL浓度处理... 目的 探讨氟吗啉的致突变性。方法 首先测定氟吗啉对V79和CHL的细胞毒性 ,然后在非代谢活化和代谢活化条件下 ,进行氟吗啉诱发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以氟吗啉 5 0 0、10 0、2 0和 4μg mL浓度处理V79细胞 ,处理组诱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突变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以 5 0 0、2 5 0、12 5和 62 5 μg/mL浓度处理CHL细胞 2 4、48h后 ,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 ,处理组染色体畸变均小于 5 %,但在代谢活化条件下 ,处理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大于 5 %,而且呈剂量 反应关系 ,通过G 显带发现断裂集中发生于 4q上 ,是断裂热点。结论 可以认为应用氟吗啉 10 0~ 2 0 0mg/L防治植物病害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但是职业人群应注意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吗啉 诱发作用 v79 CHL细胞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HGPRT基因
下载PDF
B(α)P诱导的V79细胞HGPRT位点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毅 徐洪兰 +1 位作者 段志凯 吴启庆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在加与不加S9两种情况下,用V79中国仓鼠细胞检测了B(α)P诱导的HGPRT突变频率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无论加与不加S9混合液,B(α)P对V79细胞都具有明显毒作用,但在不加S9时,不会导致6—巯基鸟嘌呤抗性细... 在加与不加S9两种情况下,用V79中国仓鼠细胞检测了B(α)P诱导的HGPRT突变频率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无论加与不加S9混合液,B(α)P对V79细胞都具有明显毒作用,但在不加S9时,不会导致6—巯基鸟嘌呤抗性细胞发生率的明显增加.在存在S9混合液时,B(α)P诱导的HGPRT突变频率随B(α)P浓度的加大而明显增加。剂量在0.5—8μg/ml范围时,每1μg/mlB(α)P诱发的V79细胞HGPRT位点突变频率为7—24/106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变 突变 HGPRT位点 v79细胞 苯并芘
下载PDF
阿托品对中国仓鼠V79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和智君 汪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本研究以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阿托品在离体情况下作用于中国仓鼠V79细胞,通过分析V79细胞晚末期和早G1期细胞核与细胞质构型、双核细胞频率,探讨了阿托品对哺乳动物离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阿托品... 本研究以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阿托品在离体情况下作用于中国仓鼠V79细胞,通过分析V79细胞晚末期和早G1期细胞核与细胞质构型、双核细胞频率,探讨了阿托品对哺乳动物离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阿托品使V79细胞的晚末期—早G1期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构型发生显著变化、双核细胞的频率显著提高,提示阿托品可能通过M型胆碱受体阻断过程而对哺乳动物有丝分裂真实性产生影响。胆碱受体的功能异常可能为非整倍体发生的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鼠v79细胞 阿托品 有丝分裂 非整倍体
下载PDF
氯化腐殖酸对V79细胞DNA损伤与修复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遵真 衡正昌 +1 位作者 李南 拉巴卓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7-288,共2页
以氯化的商品腐殖酸溶液为实验模型,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氯化腐殖酸引起的V79细胞DNA损伤与修复作用。结果显示:氯化腐殖酸溶液在50μg/ml至800μg/ml范围内可引起V79细胞DNA损伤,平均尾长与氯化腐... 以氯化的商品腐殖酸溶液为实验模型,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氯化腐殖酸引起的V79细胞DNA损伤与修复作用。结果显示:氯化腐殖酸溶液在50μg/ml至800μg/ml范围内可引起V79细胞DNA损伤,平均尾长与氯化腐殖酸溶液的浓度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修复试验显示:孵育30分钟DNA已开始修复,2小时几乎完全修复。该研究说明:以氯化的商品腐殖酸溶液为实验模型,研究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DNA损伤与修复效应是简便易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腐殖酸 单细胞凝胶电泳 v79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对中国仓鼠V79细胞核/质分裂协调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旭 和智君 李晓琼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5,共5页
本研究以哺乳动物非整倍体诱发剂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ripterygiumHypoglau-cum(Level)Hutch,THH)处理中国仓鼠V97细胞,通过检测V79细胞末期和早G1期核/质构型变化和双核间期... 本研究以哺乳动物非整倍体诱发剂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ripterygiumHypoglau-cum(Level)Hutch,THH)处理中国仓鼠V97细胞,通过检测V79细胞末期和早G1期核/质构型变化和双核间期细胞的频率,分析了THH对哺乳动物细胞质分裂的影响。结果指出:THH能显著诱发V79细胞的异常质裂(P<0.001),并明显的提高双核细胞的频率(P<0.001-0.05)。结合以往的工作,提示THH不仅对哺乳动物染色体正常分离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对细胞质的正常分裂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受试物可能通过多途径诱发哺乳动物非整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THH v79细胞 细胞质分裂 细胞核分裂
下载PDF
d-筒箭毒碱对V79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和智君 汪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d 筒箭毒碱对V79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 :在离体情况下以受试物处理中国仓鼠V79细胞 ,通过分析V79细胞晚末期和早G1期细胞核与细胞质构型、双核细胞频率 ,探讨受试物对细胞质质裂... 目的 :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d 筒箭毒碱对V79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 :在离体情况下以受试物处理中国仓鼠V79细胞 ,通过分析V79细胞晚末期和早G1期细胞核与细胞质构型、双核细胞频率 ,探讨受试物对细胞质质裂的影响 ;研究同时探讨了活体情况下 ,该化合物对小鼠骨髓细胞的C 有丝分裂 (C———M)效应 ,分析其对哺乳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 :d 筒箭毒碱能使V79细胞的晚末期—早G1期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构型发生显著变化 (P <0 .0 0 1)、双核细胞的频率显著提高 (P <0 .0 0 1)。在小鼠骨髓细胞C———M效应分析中 ,该化合物除在低剂量组导致较明显的C—有丝分裂细胞增加外 (P <0 .0 5 ) ,其他未见异常。结论 :研究提示受试物可通过N型胆碱受体阻断过程对哺乳动物细胞质裂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同时 ,该化合物还具有影响染色体正常分离的潜在能力。对胆碱受体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非整倍体产生的各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79细胞 d-筒箭毒碱 有丝分裂 非整倍体 小鼠
下载PDF
联合处理V79细胞对旁观者效应的诱导及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原 肖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15-1216,共2页
关键词 旁观者效应 诱导 靶细胞 正常细胞 v79细胞 异常改变 中国仓鼠 遗传物质 混合培养 损伤效应
下载PDF
乏氧和营养缺乏及低pH诱发中国仓鼠V79细胞抗药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五岭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实验结果表明,乏氧、营养缺乏和低pH都能使V79细胞对亚德里亚霉素(ADR)产生抗性,提示实体瘤内此类细胞可能是影响化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乏氧细胞对活性氧的敏感性降低以及其ADR抗性不为钙通道阻断剂所逆转,说明其抗药... 本实验结果表明,乏氧、营养缺乏和低pH都能使V79细胞对亚德里亚霉素(ADR)产生抗性,提示实体瘤内此类细胞可能是影响化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乏氧细胞对活性氧的敏感性降低以及其ADR抗性不为钙通道阻断剂所逆转,说明其抗药机理可能与质膜有关,而不同于多药抗性(M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v79细胞 抗药性
下载PDF
仓鼠V79细胞对加速碳离子的辐照致死效应
15
作者 李强 周光明 +2 位作者 王菊芳 李文建 卫增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分别测定了传能线密度(LET)为125.5、200、700keV/μm碳离子辐照仓鼠V79细胞的存活曲线,由存活曲线确定了上述3种碳离子辐照时V79细胞的失活截面依次为7.86±0.17、10.44±1.11、32.32±3.58μm2。以V79细胞对6... 分别测定了传能线密度(LET)为125.5、200、700keV/μm碳离子辐照仓鼠V79细胞的存活曲线,由存活曲线确定了上述3种碳离子辐照时V79细胞的失活截面依次为7.86±0.17、10.44±1.11、32.32±3.58μm2。以V79细胞对60Coγ射线的存活响应为参考值,给出了对应于上述3种碳离子照射周%、20%、50%、80%存活水平下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结果表明125.5keV/μm碳离子的RBE值在各个存活水平下都为最大。提示:以存活为生物学终点的RBE最大值在LET值小于200keV/μm的碳离子辐照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离子 v79细胞 辐照致死效应 肿瘤治疗
下载PDF
V79细胞HGPRT位点正向突变试验方法初探
16
作者 周谷 刘玉清 +2 位作者 李寿祺 庞定国 张晓玲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89年第2期10-14,共5页
~v79细胞HGPRT位点正向突变试验具有快速、灵敏、可靠、可检测的遗传学改变多等优点,已在遗传毒理学诱变机理研究,诱变剂的检测和致癌剂的筛试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正向突变 HGPRT v79 遗传毒理学 诱变处理 细胞克隆 试验方法 诱变剂 遗传学改变 致癌剂
下载PDF
5-Aza-2'-dc预处理致敏百草枯对V79细胞活性氧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王晔 曲艳 +1 位作者 陈美琼 郝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c)与百草枯联合对V79细胞作用后的活性氧含量及抗凋亡Bcl-2蛋白和促凋亡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V79细胞经传代培养后分为5-Aza-2'-dc作用组(A组)、百草枯作用组(B... 目的研究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c)与百草枯联合对V79细胞作用后的活性氧含量及抗凋亡Bcl-2蛋白和促凋亡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V79细胞经传代培养后分为5-Aza-2'-dc作用组(A组)、百草枯作用组(B组)、5-Aza-2'-dc加百草枯作用组(C组,即先应用5-Aza-2'-dc对V79细胞进行预处理12h,然后给予百草枯作用12h)、对照组(D组).采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装载,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实验组V79细胞内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实验组V79细胞内抗凋亡Bcl-2蛋白和促凋亡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5-Aza-2'-dc与百草枯联合作用组(C组)V79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抗凋亡Bcl-2蛋白、促凋亡Bax蛋白表达与5-Aza-2'-dc组(A组)、百草枯组(B组)和对照组(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V79细胞内抗凋亡Bcl-2蛋白表达、抗凋亡Bcl-2蛋白/促凋亡Bax蛋白比值降低,活性氧含量和促凋亡Bax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5-Aza-2'-dc调控DNA甲基化可能通过活性氧代谢失衡、细胞调亡来促进百草枯对V79细胞的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2'-脱氧胞苷 百草枯 v79细胞 活性氧 BCL-2/BAX
下载PDF
V79细胞HGPRT基因位点突变实验在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18
作者 关景芳 高萍 姜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55-,共1页
目的医学研究已证明,大部分肿瘤是环境中各种致癌因素与机体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化学物质是人类肿瘤发病的主要原因。较以往动物实验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相比,V79细胞HGPRT基因位点突变实验具有快速、灵敏、可靠、可检测遗传学改变... 目的医学研究已证明,大部分肿瘤是环境中各种致癌因素与机体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化学物质是人类肿瘤发病的主要原因。较以往动物实验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相比,V79细胞HGPRT基因位点突变实验具有快速、灵敏、可靠、可检测遗传学改变等优点,已在遗传学机制研究、诱变剂的筛选、致癌剂、抗癌剂的筛选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引进对医疗器械或医用生物材料检测遗传毒性新实验方法用于医疗器械遗传毒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性 细胞 HGPRT v79 位点突变 医疗器械
下载PDF
CYP2B6cDNA导入V79、FL和CHL细胞中稳定表达及其初步鉴定
19
作者 吴健敏 董海涛 +1 位作者 余应年 朱丽君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6-206,共1页
CYP2B6cDNA导入V79、FL和CHL细胞中稳定表达及其初步鉴定吴健敏,董海涛,余应年,朱丽君(浙江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及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杭州310031)细胞色素P450是代谢活化大多数前致突变物/致... CYP2B6cDNA导入V79、FL和CHL细胞中稳定表达及其初步鉴定吴健敏,董海涛,余应年,朱丽君(浙江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及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杭州310031)细胞色素P450是代谢活化大多数前致突变物/致癌物的主要酶系,在建株细胞中这些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B6 cDNA v79细胞 FL细胞 CHL细胞 基因重组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电化学法检测氯酚类化合物对V79细胞的HGPRT基因突变
20
作者 刘继光 宋佳 +2 位作者 李秋萍 赵志宇 胡建新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90-92,133,共4页
研究电化学法检测氯酚类化合物对V79细胞的HGPRT基因突变特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2,4,6-三氯酚(TCP)和2,4-二氯酚(DCP)致V79细胞基因突变的电化学信号变化。以TCP和DCP对V79细胞致突后,自表达第三天开始,两个电化学信号峰明显高于溶剂... 研究电化学法检测氯酚类化合物对V79细胞的HGPRT基因突变特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2,4,6-三氯酚(TCP)和2,4-二氯酚(DCP)致V79细胞基因突变的电化学信号变化。以TCP和DCP对V79细胞致突后,自表达第三天开始,两个电化学信号峰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表达第五天达到最高点,出现与阳性对照组甲磺酸乙酯相同的趋势。TCP和DCP致突后,在同样浓度下,完全突变细胞TCP电化学信号峰大于DCP电化学信号峰,常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电化学两个信号峰均可反映TCP和DCP致V79细胞基因突变的变化特征,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基因突变检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79细胞 氯酚 电化学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