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so CT在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荣举 王君 +6 位作者 曹向宇 皮成慧 刘新峰 杜志华 田成林 邸海 于生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11-514,550,共5页
目的探讨Vaso CT检查的影像特征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的风险评估、指导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患者,术前均行全脑DSA确认椎-基底动脉结合部... 目的探讨Vaso CT检查的影像特征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的风险评估、指导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患者,术前均行全脑DSA确认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采用Vaso CT测量闭塞血管长度及其两端血管走形,根据结果评估手术风险并指导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结果 14例患者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血管长度为2.56~19.09 mm,平均(4.5±2.1)mm,对其中13例患者行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术,12例患者血管成功开通,并均于血管开通后行支架置入术,其中置入Solitaire支架8枚及Wingspan支架4枚;1例患者因闭塞长度较长(19.09 mm)而未进行血管开通术。所有手术患者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Vaso CT可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开通术的手术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并可指导手术路径,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闭塞 椎-基底动脉 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 再通术 vaso CT
下载PDF
VasoCT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牛晓旺 郑娟 +5 位作者 杜世伟 聂庆彬 甘慢慢 李冬梅 张友平 毛更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索VasoCT支架显影技术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于武警总医院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20例患者(23个动脉瘤),术毕均行VasoCT扫描,分别对所得图像行支架重建,在Xper... 目的探索VasoCT支架显影技术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于武警总医院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20例患者(23个动脉瘤),术毕均行VasoCT扫描,分别对所得图像行支架重建,在XpertCT模式下以容积成像及最大密度投影两种方式观察所得图像,并按支架显影清晰度将所得图像分为非常清晰、欠清晰、不清晰。结果 22个由支架辅助栓塞的动脉瘤中,16个完全栓塞,6个不全栓塞,所有支架完全撑开并释放至预定位置;其中11个动脉瘤支架显影清晰,9个动脉瘤显影欠清晰,2个动脉瘤显影不清晰。结论 VasoCT可用于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的效果评估,能够清晰显示支架精微结构、位置、与血管壁的关系及支架与弹簧圈的关系。支架显影清晰度与填塞弹簧圈直径相关,同时受金属伪影投射方向及填塞弹簧圈致密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支架 vasoCT 伪影
下载PDF
Tramadol use in pediatric sickle cell disease patients with vaso-occlusive crisis
3
作者 Mary P Borgerding Randall K Absher Tsz-Yin S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13年第4期65-69,共5页
AIM: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addition of scheduled oral tramadol to intravenous morphine and intravenous ketorolac reduces morphine requirements.METHODS: This single-centered,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approved, retr... AIM: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addition of scheduled oral tramadol to intravenous morphine and intravenous ketorolac reduces morphine requirements.METHODS: This single-centered,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approved, retrospective study at Moses Cone Memorial Hospital included pediatric patients who were ≥ 2 years old with vaso-occlusive crisis(VOC) caused by sickle cell disease(SCD), were on morphin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 and had scheduled oral tramadol added to their standard pain regimen.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admitted between March 2008 and March 2011.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electronic records and included age, weight, morphine use, tramadol use, hemoglobin, pain scores, number of days on PCA,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respiratory rate,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use. Thirty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s independent admissions and seven patients as paired admissions. RESULTS: Eighteen pediatric SCD patients with VOC received morphine PCA and intravenous ketorolac and twelve patients received morphine PCA and intravenous ketorolac and scheduled oral tramadol.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between both group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average weight, which was greater in the tramadol group than in the morphine group. The average morphine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the use of tramadol were similar, both for the independent admissions [0.58 mg/kg per day vs 0.65 mg/kg per day(P = 0.31)] and the paired admissions [0.71 mg/kg per day vs 0.77 mg/kg per day(P = 0.5)]. The daily polyethylene glycol requirement was less in the tramadol group for both the independent [0.5 g/kg per day vs 0.6 g/kg per day(P = 0.64)] and paired admissions analyses [and 0.41 g/kg per day vs 0.55 g/kg per day(P = 0.67)].CONCLUSION: The addition of scheduled tramadol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ncomitant morphine and ketorolac demonstrates a trend toward decreased morphine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IATRICS SICKLE cell TRAMADOL MORPHINE vaso-occlusive CRISIS
下载PDF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Parents in the Vaso-Occlusive Crises of the Sick Children in Brazzaville
4
作者 A. R. Okoko M. T. Eouolo +5 位作者 J. Kambourou E. Moyen G. Ekouya-Bowassa B. Diall A. Mbika-Cardorelle G. Moyen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7年第3期205-213,共9页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parents’ knowledge of vaso-occlusive crises, to identify their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Method: a retrospective, transversal,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study carried out between January a...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parents’ knowledge of vaso-occlusive crises, to identify their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Method: a retrospective, transversal,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study carried out between January and June 2016 at the HUC of Brazzaville. The parents of sickle cell children aged 2 to 17 years, followed for at least one year, were interviewed. Results: a total of 319 parents were interviewed, including 221 women (69.3%) and 98 men (30.7%) with a mean age of 40.8 ± 9 years. They were unschooled 65 cases (20.4%), had primary education 41 cases (12.9%), secondary 149 cases (46.7%) and higher level 64 cases (20.1%). They had one child sickle cell 258 cases (80.9%). They knew sickle cell disease 283 cases (88.7%), its genetic transmission 249 cases (78.1%).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was a health worker 211 cases (66.1%). They had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vaso-occlusive crisis 101 cases (31.7%). In a vaso-occlusive crisis, they used a health facility 207 cases (64.8%), self-medicated 66 cases (20.7%). Their home practices were good 99 cases (31%), fairly good 135 cases (42.3%) and bad 85 cases (26.5%). Parents aged 25 to 34 (OR = 1.8 95% 1 - 3), secondary (OR = 1.7 95% 1 - 2.7) and with good practices (OR = 4.5 95% 2.7 - 7.5) are those wh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vaso-occlusive crises. Conclusion: The importance and severity of vaso-occlusive crises in the sickle-cell child’s life experience, the crucial role played by parents in their care requires that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se children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kle-Cell Disease vaso-Occlusive Crises CHILDREN KNOWLEDGE ATTITUDES Practices BRAZZAVILLE
下载PDF
Benefits of Simple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Sickle Cell Disease (HbSS) with Vaso-Occlusive Crisis Not Responding to Standard Therapy
5
作者 Dibyajyoti Sahoo Rabindra Kumar Jena +1 位作者 Sudha Sethy Sambit Kumar Behe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Sickle cell disease i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genetic disease. Vaso occlusive crisis (VOC) is frequently seen in such patients. Painful VOC is usually recurrent, of variable severity due to many factors and its manage... Sickle cell disease i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genetic disease. Vaso occlusive crisis (VOC) is frequently seen in such patients. Painful VOC is usually recurrent, of variable severity due to many factors and its management poses important challenge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Few patients do not respond to standard therapies and continue to suffer severe pain for prolonged period or land to serious life threatening situation. The red cell exchange by aphaeresis is presumed to be one efficient alternative in this situation which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HbS below 40% - 50%. However, it is costly and not available everywhere. Both circumstances are common in our state where incidence of sickle cell disease is quite high. In such situations simple red cell exchange i.e. removing 1 unit (350 ml) of blood manually (by phlebotomy) and replacement with one unit normal red cell is effective. All of our four cases of SCA with severe acute VOC, are not responding to standard therapy but responded efficiently to this simple red cell exchange transfusion. Our present observation may pave the way of one simple, affordable, and effective measure to reduce the pain of severe acute VOC not responding to standard therapy. Moderate reduction of HbS by 8% - 14% by simple red cell exchange transfu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relief of pain of acute VOC;a new observation was reported in all our 4 cases which need to be validated by larger controlled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o Occlusive Crisis Simple Red Cell Exchange Transfusion SCA (HbSS)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与脑组织加压素相关性研究及巴曲酶的影响 被引量:64
6
作者 匡培根 张凤英 +3 位作者 李振洲 刘洁晓 陶沂 吴卫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5期261-264,共4页
本工作研究了巴曲酶对结扎左侧颈总动脉沙土鼠的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以及时脑组织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发现巴曲酶可减轻卒中症状及降低脑组织AVP含量、卒中指数与脑组织AVP含量呈正相关。提示AVP可... 本工作研究了巴曲酶对结扎左侧颈总动脉沙土鼠的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以及时脑组织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发现巴曲酶可减轻卒中症状及降低脑组织AVP含量、卒中指数与脑组织AVP含量呈正相关。提示AVP可能在减轻脑卒中症状中起重要作用,以及巴曲酶能降低AVP可能为其对于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巴曲酶 精氨酸加压素
下载PDF
血瘀证兔模型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变化及血府逐瘀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5
7
作者 王奇 陈云波 +2 位作者 梁伟雄 温泽淮 赖世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1-34,共4页
用牛血清白蛋白和去甲肾上腺素损伤而造成血瘀证兔模型,并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其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兔比较,造型兔血浆中内皮素(ET)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明显增高(0... 用牛血清白蛋白和去甲肾上腺素损伤而造成血瘀证兔模型,并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其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兔比较,造型兔血浆中内皮素(ET)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明显增高(0.01),前列环素(PGI2)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血府逐瘀汤治疗后,造型兔血浆ET含量明显减少(P<0.01),PGI2含量显著增加(P<0.01),并恢复到正常水平;tPA活性明显升高(P<0.01),PAI活性明显降低(P<0.01)。上述结果提示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瘀证 因管内皮细胞 疾病模型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用血瘀证兔模型血清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奇 陈云波 +2 位作者 赖世隆 梁伟雄 温泽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用血瘀证兔模型血清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阐明该方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正常组、血瘀模型组、血瘀 +中药组和高脂血症组兔血清加入同批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 ,作用2 4h后 ...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用血瘀证兔模型血清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阐明该方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正常组、血瘀模型组、血瘀 +中药组和高脂血症组兔血清加入同批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 ,作用2 4h后 ,观察细胞液中ET、NO的含量和t PA、PAI及AT Ⅲ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血清组相比 ,血瘀血清组细胞液中的ET和NO含量都明显升高 ,PAI活性也明显升高 ,AT Ⅲ活性则明显降低 ,t PA活性虽有下降趋势 ,但无显著性意义 ;而血瘀 +中药血清组细胞液中的ET和NO含量以及t PA、PAI和AT Ⅲ活性都未有明显改变。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调节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内皮细胞ET/NO的释放平衡作用和降低其对抗凝、纤溶功能的影响 ,对内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管 内皮 细胞培养 中药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对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卫彦 寇吉友 陈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EH)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EH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人迎穴组40例、传统针刺组40例和口服卡托普利片组40例,通过对患者血压的测定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3组患者的血清ET、NO、ET... 目的:研究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EH)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EH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人迎穴组40例、传统针刺组40例和口服卡托普利片组40例,通过对患者血压的测定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3组患者的血清ET、NO、ET/NO进行检测。结果:针刺人迎穴治疗EH有效率达86.84%,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和西药组,经Ridi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针刺人迎穴治疗EH对血清ET、NO、ET/NO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疗前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刺人迎穴治疗EH疗效肯定,而且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为研究人迎穴治疗EH的作用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针刺 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内源性活性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政德 李鑫辉 +1 位作者 谢雪姣 张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心肌IRI家兔炎症因子与内源性活性因子影响,以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心肌IRI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血瘀证家兔IRI模型,观察活血化瘀药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2)、内源性活性因子(TXB2和6-酮-PGF1α),以及心肌酶(...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心肌IRI家兔炎症因子与内源性活性因子影响,以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心肌IRI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血瘀证家兔IRI模型,观察活血化瘀药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2)、内源性活性因子(TXB2和6-酮-PGF1α),以及心肌酶(LDH和CK-MB)的含量变化。结果:IRI组TNFα、IL-2、TXB2、LDH和CK-MB水平明显升高,6-酮-PGF1α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P<0.01);丹参和川芎嗪组可以对抗TNFα、IL-1、TXB2、LDH和CK-MB水平升高,提高6-酮-PGF1α的水平,与IRI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活血化瘀药可以调节内源性血管活性因子TXA2/PGI2平衡,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是其保护心肌IRI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源性活性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牛磺酸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燕 胡建民 +1 位作者 杨建成 杨群辉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0-483,共4页
将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高血压组(10只)、牛磺酸组(12只)和对照组(13只)。高血压组大鼠饮水中加入200g/L果糖使其成为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模型,牛磺酸组大鼠饮水中加入200g/L果糖和10mL/L牛磺酸,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测量各组大鼠血压... 将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高血压组(10只)、牛磺酸组(12只)和对照组(13只)。高血压组大鼠饮水中加入200g/L果糖使其成为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模型,牛磺酸组大鼠饮水中加入200g/L果糖和10mL/L牛磺酸,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测量各组大鼠血压、血糖水平及血浆胰岛素、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并用李氏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表明,果糖使高血压组大鼠血压升高,血糖、胰岛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一氧化氮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牛磺酸可明显逆转上述改变,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血脂 胰岛素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高血压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兴莉 胡建民 +1 位作者 杨建成 杨志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高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制备高血压模型,测量各实验组尾动脉收缩压、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结...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高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制备高血压模型,测量各实验组尾动脉收缩压、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结果:高血压组血压显著高于牛磺酸组和对照组,L-NAME可使血浆ET、NPY、AngⅡ、MDA、ACE水平显著升高,使血清NO、NOS、SOD含量显著减少。应用牛磺酸预防后可明显逆转上述指标的变化,使血压下降。结论:牛磺酸能有效预防大鼠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高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大鼠 NO
下载PDF
软肝方合麝黄膏敷脐及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贺劲松 周大桥 +6 位作者 童光东 程晶 高辉 邱梅 郑颖俊 陈亮 张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软肝方合麝黄膏敷脐及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频率为两周1次,疗... 目的:观察软肝方合麝黄膏敷脐及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频率为两周1次,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黄膏外敷脐部,1贴/次,1次/d,疗程为1个月,同时加服软肝中药颗粒,1包/次,2次/d,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腹水消退、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浆内毒素、NO(一氧化氮)和ET(内皮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腹水消退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和1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ALT(丙氨酸转氨酶)、TB il(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ALT、TB il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在PT(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善上,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均可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和NO、ET含量(P<0.05或P<0.01);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对照组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而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NO、ET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软肝方配合麝黄膏敷脐及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能有效地消退腹水,减轻内毒素血症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防止腹水的短期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腹水 肝硬化 麝黄膏/敷脐 内毒素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刺五加复方口服液提高冷习服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义军 杨成君 +2 位作者 陈悦 张伟健 姜在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 :研究刺五加复方口服液对提高冷习服能力的作用 ,为应用药物提高冷习服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 ,在 0± 2℃饲养 ,每天灌胃刺五加复方口服液 2ml·只 - 1,分别灌胃 1、7、14、2 1d ,在不同的时间点断头取血 ,进行... 目的 :研究刺五加复方口服液对提高冷习服能力的作用 ,为应用药物提高冷习服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 ,在 0± 2℃饲养 ,每天灌胃刺五加复方口服液 2ml·只 - 1,分别灌胃 1、7、14、2 1d ,在不同的时间点断头取血 ,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人员观察对象为寒区某部战士 ,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 ,在冬季参加室外训练 ,每天 6h连续 2 0d为冷暴露条件 ,当时室外平均气温为 - 18.6℃ ,观察期间 ,服药组每天服用刺五加复方口服液 4 0ml,2次·d ,在服药第 10、2 0d抽血检测各项指标。结果 :大鼠冷暴露给药组的各项指标在某些时间点上均较单纯冷暴露组有明显的变化 ;而在人员观察给药组尿中香草基扁桃酸 (VMA)、寒冷血管反应指数 (VRCI)在服药后第 10、2 0d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且抗疲劳指数和血乳酸在服药 2 0d后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 ;血液流变学指标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结果提示刺五加复方口服液能增强冷暴露机体的能量代谢 ,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活性 ,改善机体局部微循环功能 ,并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习服 寒冷血管反应指数 刺五加复方口服液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在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5
15
作者 卢晨 王友京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4-309,共6页
本文对 1 998年来有关血管活性物质在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针灸对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栓素A2 、前列环素、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及神经降压素等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可能... 本文对 1 998年来有关血管活性物质在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针灸对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栓素A2 、前列环素、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及神经降压素等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可能参与了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物质 心脑血管疾病 针灸治疗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内皮素
下载PDF
高血压病证候与内皮功能失调及自由基损伤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小兵 冼绍祥 洪永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不同证候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及自由基损伤关系。方法观察高血压病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证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计...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不同证候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及自由基损伤关系。方法观察高血压病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证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计算SOD MDA值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高血压病各证候组ET、NO、CGRP、SOD、MDA、SOD MDA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ET、MDA含量升高(P<0.01);NO、CGRP、SOD、SOD MDA降低(P<0.05~0.01)。这些指标在不同证候之间的改变不尽相同。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自由基代谢失衡,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失常。证候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及自由基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认为ET、CGRP、SOD、MDA、SOD MDA的变化可作为EH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证候 血管内皮功能 自由基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TCD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涛 李定君 +5 位作者 徐宏 周增俊 李政 吴小明 邹林波 陈晨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4期3644-36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81例TBI和216例SAH患者,应用CT、CTA及TCD等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并筛选出存在CVS者,对TCD发现的CVS患者...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81例TBI和216例SAH患者,应用CT、CTA及TCD等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并筛选出存在CVS者,对TCD发现的CVS患者按血管痉挛程度(VmMCA值)分为轻、中、重三组。每天1次行TCD监测。比较两组CVS发生率、开始时间、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 381例TBI患者中共发生CVS 210例,发生率为55.12%;CVS发生在伤后2~3 d,持续10~14 d。而216例SAH患者CVS发生151例,发生率为69.91%,发生时间在发病后3~7 d,持续14~21 d。两组CVS发生率、发病高峰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D对CVS能准确进行临床诊断;创伤性脑损伤所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但发生时间早,发生程度轻,持续时间短,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经颅多普勒 诊断
下载PDF
耐寒锻炼对不同地区青年寒冷反应指数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旭辉 杨义军 +6 位作者 蒋彤 于宁 杨成君 周义新 王继群 王红兵 石文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57-1358,共2页
目的研究来自不同地区的青年耐寒锻炼前后机体冷适应能力。方法不同地区当年入伍新兵,分为2组,Ⅰ组为南方新兵50人,Ⅱ组为北方新兵50人。按照新兵训练大纲进行耐寒锻炼。分别于锻练前、锻炼1个月和锻练2个月测定寒冷血管反应指数(VRCI)... 目的研究来自不同地区的青年耐寒锻炼前后机体冷适应能力。方法不同地区当年入伍新兵,分为2组,Ⅰ组为南方新兵50人,Ⅱ组为北方新兵50人。按照新兵训练大纲进行耐寒锻炼。分别于锻练前、锻炼1个月和锻练2个月测定寒冷血管反应指数(VRCI)。结果耐寒锻炼前,Ⅱ组VRCI高于Ⅰ组;经过1个月的耐寒锻炼后,Ⅰ、Ⅱ组的VECI明显提高,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练2个月后,2组VRCI水平巩固提高。结论初入寒区南方青年耐寒能力较低,经过耐寒锻炼,南北方青年耐寒能力明显提高,南方青年提高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伍新兵 耐寒锻炼 寒冷血管反应指数(VRCI)
下载PDF
高血压病的中药治疗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魏国 张立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6期1225-1228,共4页
高血压病(EH)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各国医学研究者的大量研究表明其机制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钙通道的运转、血管反应性增高和管壁增厚、血管扩张激素、神经肽... 高血压病(EH)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各国医学研究者的大量研究表明其机制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钙通道的运转、血管反应性增高和管壁增厚、血管扩张激素、神经肽、胰岛素抵抗等有关。我国利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历史悠久,特别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学的有机结合研究,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发展提供了广阔思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途径主要从一下几个环节入手:改变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机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调节血管活性物质、调控细胞膜钙通道的机能以及抑制胰岛素抵抗等。大量研究展示了中药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可通过以上途径对机体进行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已经被临床实践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 血管活性物质 钙离子通道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部队人员冷习服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姜在福 张是敬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本标准规定了部队人员冷习服的评价方法和冷习服程度的分级。适用于陆军部队评价军人冷习服的能力。根据血管寒冷反应指数(VRCI)和冷痛反应情况,将冷习服程度分为二级。VRCI<9.5为弱习服;VRCI9.5~12.9为中... 本标准规定了部队人员冷习服的评价方法和冷习服程度的分级。适用于陆军部队评价军人冷习服的能力。根据血管寒冷反应指数(VRCI)和冷痛反应情况,将冷习服程度分为二级。VRCI<9.5为弱习服;VRCI9.5~12.9为中习服;VRCI>12.9为强习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耐寒性 寒冷习服 陆军 评价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