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CAM-1抗体包被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体外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倩倩 杜海涛 +2 位作者 陈峥 李毅 万军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观察包被VCAM-1抗体(Ab-VCAM)能否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特性及增加迁移率。方法①利用骨片法贴壁培养小鼠BMSCs;②利用抗体包被技术分两步将Ab-VCAM附着于BMSCs,第一步将PPG包被于BMSCs,即PPG-MSC,第二步将Ab-VCAM包被于PP... 目的观察包被VCAM-1抗体(Ab-VCAM)能否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特性及增加迁移率。方法①利用骨片法贴壁培养小鼠BMSCs;②利用抗体包被技术分两步将Ab-VCAM附着于BMSCs,第一步将PPG包被于BMSCs,即PPG-MSC,第二步将Ab-VCAM包被于PPG-MSC,即V-MSC;③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证实V-MSC的成功构建;④观察未包被BMSCs (即MSC)及V-MSC组BMSCs的形态、生长曲线及多向分化潜能;⑤利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比较体外迁移率。结果①选择浓度为100μg/mL的PPG以及1∶200的VCAM-1抗体浓度进行包被的效果最佳;②MSC组、PPG-MSC组、V-MSC组中绿色荧光数目的数值分别为(2.25±1.71)个/视野、(24.75±7.63)个/视野、(66±5.72)个/视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第四代BMSCs均可见正常细胞形态、生长情况一致、均可被诱导成脂肪细胞及成骨细胞;④两组细胞均具有迁移特性,V-MSC的迁移数量[(34.33±9.48)细胞/视野]多于MSC[(23±7.16)细胞/视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抗体包被技术成功地构建了Ab-VCAM-1靶向性干细胞,证实了抗体包被不影响BMSCs的生物学特性,并强化了BMSCs的迁移特性,可用于下一步移植治疗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包被vcam-1抗体 包被技术 迁移 靶向治疗
下载PDF
VCAM-1靶向双模态光声/超声纳米级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其体外寻靶实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夏琼 冉海涛 +2 位作者 王志刚 肖洋 张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靶向炎症内皮细胞的双模态纳米级分子探针,并对其进行体外寻靶研究。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包裹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的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粒(GNPs)、只包裹PFH的纳米粒(NPs)和只包裹金纳米棒的纳米... 目的制备一种靶向炎症内皮细胞的双模态纳米级分子探针,并对其进行体外寻靶研究。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包裹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的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粒(GNPs)、只包裹PFH的纳米粒(NPs)和只包裹金纳米棒的纳米粒(Au-NPs);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靶向血管内皮粘附因子(VCAM-1)靶向连接的纳米粒(VCAM-1-GNPs);于光镜、电镜下对GNPs基本性质进行检测;用激光辐照仪进行辐照观察GNPs、NPs和Au-NPs的光致相变情况;采用光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GNPs与靶向抗体连接情况;用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量HUVECs膜上VCAM-1的表达量;观察靶向组和非靶向组与VCAM-1-GNPs的结合情况。结果成功制备包裹金纳米棒-液态氟碳双模态靶向纳米粒,平均粒径(463.67±8.23)nm;激光辐照GNPs相变明显,而NPs和Au-NPs未见明显相变;流式仪检测GNPs和VCAM-1抗体的连接率为99.87%;10ng/ml浓度的TNF-α作用于细胞后可见VCAM-1明显表达;光镜下VCAM-1-GNPs特异性与靶向组HUVECs结合,非靶向组则未见明显结合。结论成功制备包裹金纳米棒-液态氟碳双模态靶向纳米粒,GNPs光致相变效果明显,靶向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液气相变 vcam-1抗体 光声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