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毒损脑络”探讨血管性痴呆的机理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世瑞 马云枝 《河南中医》 2015年第4期738-740,共3页
血管性痴呆(Vaseular Dementia,V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众医家提出"毒损脑络"假说,并通过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VD取得明显疗效,其中解毒补肾活血法应用最多。从毒损脑络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VD机制的研究,将为... 血管性痴呆(Vaseular Dementia,V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众医家提出"毒损脑络"假说,并通过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VD取得明显疗效,其中解毒补肾活血法应用最多。从毒损脑络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VD机制的研究,将为中医药对该病的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但目前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毒损脑络” 解毒补肾活血法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毒素的分离、提纯及生物测定 被引量:42
2
作者 章元寿 王建新 +1 位作者 刘经芬 方中达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0-147,共8页
试验用Czapek's培养液培养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不同致病力类型的5个菌株的培养滤液,经浓缩、离心和透析制成的粗毒素,再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到初提毒素,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纯毒素样品。生物活性... 试验用Czapek's培养液培养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不同致病力类型的5个菌株的培养滤液,经浓缩、离心和透析制成的粗毒素,再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到初提毒素,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纯毒素样品。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初提毒素的最低生物活性浓度为5.0—5.5μg/ml。纯毒素的最低生物活性浓度为4.0—4.5μg/ml。配制相同浓度的不同致病力类型菌株的毒素液,它们的培养滤液、粗毒素或纯毒素对棉苗的致萎能力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毒素 分离 提纯
原文传递
大丽轮枝菌毒素致萎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章元寿 王建新 方中达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9-72,共4页
测定大丽轮枝菌(Vertic illium dahliae)Kleb.)不同致病力类型的5个菌株毒素的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的毒素都含有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物质,并发现致病力强的菌株毒素所含的蛋白质和多糖的量高于致病力弱的菌株毒素,而脂类物质的量却... 测定大丽轮枝菌(Vertic illium dahliae)Kleb.)不同致病力类型的5个菌株毒素的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的毒素都含有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物质,并发现致病力强的菌株毒素所含的蛋白质和多糖的量高于致病力弱的菌株毒素,而脂类物质的量却低于弱菌株毒素。经过高温(100℃,10分钟)和蛋白酶(37℃,6小时)处理后的各菌株毒素则不能使棉花致萎,说明毒素中的蛋白质组分在毒素对棉花的致萎作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毒素 致萎活性 蛋白酶
原文传递
大丽轮枝菌毒素的多糖组份对棉花致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章元寿 王建新 周明国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毒素中的多糖组份。发现经酶处理后的5个不同致病力类型的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菌株毒素都不能影响整个毒素复合物对棉花的致萎作用,表明毒素中的多糖组份在棉花的致萎... 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毒素中的多糖组份。发现经酶处理后的5个不同致病力类型的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菌株毒素都不能影响整个毒素复合物对棉花的致萎作用,表明毒素中的多糖组份在棉花的致萎作用中不占有重量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大丽轮枝菌 毒素 致萎活性
原文传递
大丽轮枝菌毒素的脂肪组分对棉花致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章元寿 王建新 方中达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用脂肪酶(37℃,6小时)水解不同致病力类型的5个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毒素中的脂肪组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水解后的5个菌株的毒素都不影响对棉花的致萎活性,说明毒素中的脂肪组分在对棉花的致萎作用中不占重要地位。
关键词 棉花 大丽轮枝菌 毒素 致萎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