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血清中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关系
1
作者 蒋雷 陈燕凌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5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中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原发性肝癌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志愿者组,...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中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原发性肝癌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志愿者组,应用定量ELISA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VEGF的含量,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50例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为(326.32±76.3)pg/ml,正常志愿者组30例体检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为(82.43±26.3)pg/ml,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志愿者组体检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生肺转移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肺转移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VEGF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肝癌患者发生肺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清中vegf的表达 肺转移 关系
下载PDF
小夹板固定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VEGF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瑛 邹季 +1 位作者 熊勇 李勇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32-3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夹板局部外固定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探讨骨折固定的方式与VEGF、TGF-β1及骨折... 目的:通过观察小夹板局部外固定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探讨骨折固定的方式与VEGF、TGF-β1及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选用45只健康家兔,在左侧胫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复制3mm标准横形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组、B组、C组。A组与B组用石膏固定5d后改成小夹板外固定,将压力传感器置于夹板内侧骨折断端,但A组与B组夹板包扎松紧不一致,A组扎带上下移动3mm,B组移动7mm,此时读出A组压力传感器读数是18kPa,B组压力传感器读数是12kPa;C组钢板内固定;术后14d,24d,34d分批取死兔子,取胫骨标本作骨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检验三组模型中VEGF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骨痂组织中TGF-β1和VEGF表达量多,颜色深,VEGF、TGF-β1表达基本呈同步关系,即TGF-β1表达强时,VEGF亦表达强。结论:A组缩短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B组和C组骨折愈合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板外固定 骨折愈合 TGF-Β1 vegf的表达
下载PDF
VEGF表达与卵巢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冬燕 韩凤娟 +2 位作者 闫忠鑫 吴效科 侯丽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2期1091-1093,共3页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不超过30%。较低的生存率提示卵巢癌的治疗需要新的突破。近年来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在体内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强,并且其表达受卵巢癌的临床病理、血管及淋巴转移和腹水形成...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不超过30%。较低的生存率提示卵巢癌的治疗需要新的突破。近年来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在体内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强,并且其表达受卵巢癌的临床病理、血管及淋巴转移和腹水形成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为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vegf的表达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物理抗菌敷料对术后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谢振年 安晓静 +5 位作者 李东冰 桑洁 贾小强 赵卫兵 权隆芳 曹威巍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物理抗菌敷料对大鼠创面的修复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24只,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药膏组和敷料组。建立大鼠背部皮肤损伤模型,在术后7和14 d分别对创面进行取材,比较各组皮肤溃疡形成的创面... 目的探讨物理抗菌敷料对大鼠创面的修复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24只,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药膏组和敷料组。建立大鼠背部皮肤损伤模型,在术后7和14 d分别对创面进行取材,比较各组皮肤溃疡形成的创面愈合程度、创面血管的变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术后7 d时,相对于阴性对照组来说,敷料组和药膏组炎性渗出层变薄,肉芽组织厚度增加,毛细血管增生活跃;在14 d时,敷料组和药膏组较阴性对照组相比,创面肉芽组织更趋于成熟现象,表现为血管数量减少,炎细胞减少,纤维细胞数目增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创面愈合的早期(7 d)时,VEGF的表达在药膏组和敷料组中较阴性对照组强;14 d时,VEGF的表达在药膏组和敷料组中较阴性对照组减弱。结论物理抗菌敷料可以和抗菌药物发挥类似的作用,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抗菌敷料 创面修复 vegf的表达 血管增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