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拉非尼对肝癌患者VEGFR-2和PL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宪峰 窦剑 +2 位作者 李恒力 李新国 彭永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R-2)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R-2)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400mg口服,每天2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血清中VEGFR-2和PLGF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VEGFR-2水平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8577.4±2358.2)ng/L比较,实验组血清中VEGFR-2水平(6088.4±1875.0)ng/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中PLGF水平有小幅度上涨,与对照组(653.2±207.9)pg/m L比较,实验组血清中PLGF水平(475.6±141.2)pg/m 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生存时间(12.5±3.8)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7.4±3.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能够显著改善肝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R-2和PLGF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肝癌 vegfr-2 PLGF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TGF、CYR61、VEGF-C、VEGFR-2mRN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贺其图 白学琴 +13 位作者 刘学文 徐宁 卢艳 张冬霞 李静 云雁 李志芹 韩海燕 韩轩茂 马宏杰 赵志英 贾国荣 李喆 袁晓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3-659,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它们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和...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它们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初发白血病100例患者,26例完全缓解后急性白血病患者,30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应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白血病患者及对照者CTGF、CYR61、VEGF-C、VEGFR-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上述4种因子mRNA、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只有CTGF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且CTGF mRNA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不同骨髓增生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蛋白表达在白血病不同染色体核型组有差异(P<0.05),CYR61和VEGF-C蛋白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不同程度骨髓增生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L组CTGF、CYR61、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LL组CTGF和CYR6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性别、髓外浸润等因素分组比较中,上述4种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均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白血病患者上述4种因子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CTGF、CYR61、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呈正相关(P<0.05)。除了VEGFR-2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无相关性外,这些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CYR61、CTGF、VEGF-C和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在急慢性白血病中都有作用。在急性白血病(AML/ALL)中上述4种因子高表达,在CML中除了VEGFR-2外其他因子也高表达,多数因子的表达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联合阻断这些相关的血管性因子可能对白血病靶向治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CTGF CYR61 VEGF—C vegfr-2
下载PDF
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皮损β-连环蛋白、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 被引量:14
3
作者 龙剑文 皮先明 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皮损β-连环蛋白、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方法收集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23例,另取健康人15名作为对照。RT-PCR检测各组组织中β-连环蛋白、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内β... 目的研究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皮损β-连环蛋白、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方法收集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23例,另取健康人15名作为对照。RT-PCR检测各组组织中β-连环蛋白、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内β-连环蛋白、VEGF和VEGFR-2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同时,β-连环蛋白mRNA的表达和VEGF mRNA,VEGFR-2 mRNA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皮损β-连环蛋白、VEGF和VEGFR-2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β-连环蛋白、VEGF和VEGFR-2在银屑病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Β-连环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内异停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VEGF及在位内膜VEGFR-2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许家莹 张磊 +4 位作者 时燕萍 申龙树 夏亲华 吴正芳 梁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227-1230,1343,共5页
目的:评价内异停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疗效,观察内异停对EMs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在位内膜VEGFR-2的影响。方法:将76例EMs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内异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评价临床疗... 目的:评价内异停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疗效,观察内异停对EMs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在位内膜VEGFR-2的影响。方法:将76例EMs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内异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并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在位内膜VEGFR-2的变化。结果:内异停方治疗EMs总有效率达88. 00%,优于对照组桂枝茯苓胶囊(58. 33%)(P <0. 05);内异停可明显降低血清CA125及VEGF水平(P <0. 05),与对照组相当;内异停组与对照组(未用药)在位内膜VEGFR-2比较,VEGFR-2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内异停方治疗EMs有效,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值得临床运用推广。内异停方可能通过降低EMs血清VEGF水平及在位内膜VEGFR-2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异停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VEGF vegfr-2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上清液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VEGF及VEGF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宋颖 孟晓 +1 位作者 刘云鹏 杨向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上清液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β-榄香烯在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EPCs。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培养上清液诱...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上清液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β-榄香烯在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EPCs。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培养上清液诱导EPCs 12 h后,分别用0、5、10、20μg/mLβ-榄香烯干预48 h,用20μg/mLβ-榄香烯干预0、12、24、48 h。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EPCs 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β-榄香烯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EPCsVEGFR-2的表达明显下降;当β-榄香烯浓度增加至10μg/mL及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EPCs VEGF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β-榄香烯可降低EPCs VEGF及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EPCs的动员,进一步抑制EPCs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肿瘤细胞上清液 Β-榄香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骨髓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宁 贺其图 +10 位作者 卢燕 韩轩茂 马宏杰 张冬霞 刘学文 袁晓俊 贾国荣 李静 李喆 李志芹 韩海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68-1373,共6页
本研究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CYR61、CTGF、VEGF-C、VEGFR-2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为白血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白血病74例,... 本研究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CYR61、CTGF、VEGF-C、VEGFR-2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为白血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白血病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6-77岁,中位年龄45岁。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6-78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水平。结果表明,各组初发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CYR61和CTGF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39,0.025)。CTGF mRNA的表达在B-ALL组表达最高,高于AML、CML、CLL、T-ALL组(p=0.002,0.034,0.002,0.010)。AML组CYR61与CTGF、CYR61与VEGF-C、CTGF与VEGFR-2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52,0.466,0.464;p=0.045,0.038,0.039),CML组CYR61与VEGF-C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2,p=0.000)。急性白血病伴有髓外浸润者VEGF-C和VEGFR-2 mRNA的表达高于不伴有髓外浸润者(p=0.028,0.047)。AML组VEGF-C mRNA的表达与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8,p=0.034)。结论:CYR61、CTGF及VEGF-C、VEGFR-2在白血病发病中相互作用,促进白血病发展、转移及浸润;且这些因子在不同类型白血病及髓外浸润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它们可能成为检测白血病的肿瘤标记物;阻断上述因子有可能阻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消痰散结方对胃癌微血管密度及VEGF-A/VEGFR-2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唐继贵 魏品康 张映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消痰散结方对胃癌MVD及VEGF-A/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0例自愿进行单纯中药抗肿瘤治疗的胃癌患者,留取消痰散结方进行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胃癌(癌组织、癌旁近端、远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VD,... 目的研究消痰散结方对胃癌MVD及VEGF-A/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0例自愿进行单纯中药抗肿瘤治疗的胃癌患者,留取消痰散结方进行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胃癌(癌组织、癌旁近端、远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RT-PCR检测VEGF-A/VEGFR-2的表达。结果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癌旁近端组、远端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A/VEGFR-2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胃癌组消痰散结方治疗后微血管密度和VEGF-A/VEGFR-2下降幅度最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近端组、远端组治疗后微血管密度和VEGF-A/VEGFR-2略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痰散结方治疗胃癌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A/VEGFR-2信号通路降低微血管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散结方 胃癌 微血管密度 VEGF-A vegfr-2
下载PDF
小鼠卵巢玻璃化冻存过程中FSH干预对VEGF及VEGF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杰 张宁 +7 位作者 王燕蓉 裴秀英 黑常春 马会明 常青 马文智 蔡玉芳 孙苗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36-239,243+228,共6页
目的通过在玻璃化冻存不同时段给予小鼠卵巢组织重组人促卵泡刺激素(rFSH)干预,观察rFSH对VEGF以及VEGFR-2表达的影响,探索卵巢玻璃化冻存过程中最佳的FSH保护途径。方法将4周龄C57BL/6J小鼠卵巢分为新鲜对照组(FCG)、玻璃化冻存对照组(... 目的通过在玻璃化冻存不同时段给予小鼠卵巢组织重组人促卵泡刺激素(rFSH)干预,观察rFSH对VEGF以及VEGFR-2表达的影响,探索卵巢玻璃化冻存过程中最佳的FSH保护途径。方法将4周龄C57BL/6J小鼠卵巢分为新鲜对照组(FCG)、玻璃化冻存对照组(VCG)、0.3IU.mL-1FSH干预玻璃化冻存组,包括全程添加FSH组(OG-FSH)、冻存前添加FSH组(BG-FSH)以及冻存后添加FSH组(AG-FSH)。通过形态学技术观察正常卵泡百分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卵巢不同细胞VEGF以及VEGFR-2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方法观察并分析不同玻璃化冻存时段的FSH干预对卵巢VEGF以及VEGFR-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正常卵泡百分比、VEGF及VEGF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OG-FSH组各项检测指标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BG-FSH、AG-FSH组与FCG相似,高于VCG组(P<0.05)。结论玻璃化冻存全程添加FSH干预有利于提高正常卵泡数,以及VEGF、VEGFR-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卵巢 FSH 玻璃化冻存 VEGF vegfr-2
下载PDF
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VEGF-C、VEGF-D、VEGFR-2及VEGFR-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芳 宋玉琴 +9 位作者 张晨 傅志英 平凌燕 应志涛 郑文 王小沛 谢彦 林宁晶 涂梅峰 朱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84-1188,共5页
本研究检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寻找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和因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8... 本研究检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寻找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和因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86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EGF-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呈低表达水平,而在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VEGFR-2在年龄>60岁淋巴瘤患者中表达较高;VEGF-D在IPI>2分的患者组中表达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VEGF-D在IPI>2分患者组中呈低水平表达;VEGF-D、VEGF-C在无B症状组高水平表达。因子间的关联性分析表明,VEGF-D与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VEGF-C、VEGF-D、VEGFR-2、VEGFR-3在淋巴瘤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细化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了解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VEGF-C VEGF-D vegfr-2 vegfr-3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保国 马月 +2 位作者 孔红兵 贾泽坤 曹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44-49,共6页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0只。通督调神针灸组取百会穴艾灸,大椎穴刺络放血;常规针刺组选取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通心络药物组予以通心络胶囊,每日每次1.0g/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不予治疗;其余各组每日治疗1次,共28d。治疗第7、14、21、28天处死大鼠立即取脑,脑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区CD34、CD133阳性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VEGFR-2的表达。结果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量在第7天较高,随后逐渐降低;通督调神针灸法、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均可不同程度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P<0.05),且通督调神针灸法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水平高于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灸法能有效促进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通督调神针灸法 CD34 CD133 vegfr-2
下载PDF
HIF-1α、VEGF、VEGFR-1、VEGFR-2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玲 赵卫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VEGF受体(VEGFR-1、VEGFR-2)在稽留流产(MA)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究MA发生中低氧对脑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MA患者(研究组)以及32例正常早孕行人...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VEGF受体(VEGFR-1、VEGFR-2)在稽留流产(MA)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究MA发生中低氧对脑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MA患者(研究组)以及32例正常早孕行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绒毛组织的HIF-1α、VEGF、VEGFR-1、VEGFR-2的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绒毛组织中HIF-1α、VEGF、VEGFR-1、VEGFR-2均有表达。研究组中HIF-1α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VEGF、VEGFR-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HIF-1α与VEGF、VEGFR-1、VEGFR-2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研究组中HIF-1α与VEGF、VEGFR-2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与VEGFR-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HIF-1α在MA绒毛组织中表达上升,通过调节VEGF、VEGFR-2基因的转录,胎盘绒毛血管的生成减少,可能是MA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低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髋部骨折大鼠VEGF/VEGFR-2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10含量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欣 石维祥 罗晓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7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髋部骨折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42只髋部骨折大鼠建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髋部骨折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42只髋部骨折大鼠建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3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茶多酚组,造模后2周3组分别给予灌胃灌胃0.9%氯化钠溶液、5.0 mg·kg^(-1)·d^(-1)辛伐他汀与200 mg·kg^(-1)·d^(-1)茶多酚,持续4周。治疗第2周与第4周,记录并比较3组大鼠Garrett评分、血清TNF-α和IL-10含量、骨髓VEGF与VEGFR-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骨体积分数与骨表面积/体积比。结果治疗第2周与第4周,辛伐他汀组、茶多酚组的Garrett评分高于模型组,茶多酚组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与第4周,辛伐他汀组、茶多酚组的血清TNF-α和IL-10含量高于模型组,茶多酚组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与第4周,辛伐他汀组、茶多酚组的骨髓VEGF与VEGFR-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茶多酚组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与第4周,辛伐他汀组、茶多酚组的骨体积分数与骨表面积/体积比高于模型组,茶多酚组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在髋部骨折大鼠的应用能激活VEGF/VEGFR-2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TNF-α和IL-10的释放,可改善骨体积分数与骨表面积/体积比,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茶多酚 髋部骨折 VEGF/vegfr-2信号通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基于VEGF/VEGFR-2信号通路探讨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安晓晖 刘恩 +1 位作者 吕飞 冯志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5期846-849,869,共5页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观察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 SD雌性大鼠5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骨折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0 mg/kg)、穿山龙总...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观察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 SD雌性大鼠5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骨折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0 mg/kg)、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20 mg/kg)和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40 mg/kg)。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经戊巴比妥钠(0.3 m L/100 g)腹腔注射麻醉,切除双侧卵巢,建立去势骨折模型,骨折对照组只建立股骨的简单横向闭合性骨折。建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骨折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结束后,制作股骨折后骨痂处骨结构病理切片,对股骨折后骨痂处行骨密度、血管数量测定,RT-PCR、Western blotting法对股骨折后骨痂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水平测定。结果与骨折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且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P <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其机制与穿山龙总皂苷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骨痂处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激活VEGF/VEGFR-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VEGF vegfr-2 穿山龙总皂苷 去势大鼠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造血微环境中EPCs数量、微血管密度与VEGFR-2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政磊 朱萍 +5 位作者 毛文文 尹列芬 梁进 沈丽达 王存德 杨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以及骨髓活检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ML患者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及骨髓...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以及骨髓活检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ML患者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及骨髓中EPCs的数量,进行相对及绝对计数;应用常规石蜡包埋骨髓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AML患者骨髓活组织中MVD和VEGFR-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治疗前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EPCs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ML患者完全缓解(CR)组与未缓解(NR)组外周血中EP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与NR组骨髓中EPCs计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L骨髓切片上MVD和VEGFR-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EPCs绝对计数、MVD、VEGFR-2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观察外周血中EPCs绝对计数≥20个/微升以及<20个/微升两组生存曲线,以100周为观察终点,<20个/微升组生存期明显优于前者。(4)经Cox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WBC计数、VEGFR-2、β2-微球蛋白为危险因素。骨髓巨核细胞数与ECOG评分为保护因素。结论 EPCs计数结合MVD和VEGFR-2检测对评价AML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判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计数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恩度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其对VEGF与VEGFR-2及TSP-1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建淳 张国义 +1 位作者 卢秋霞 全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佛山市第一...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晚期(Ⅲ、Ⅳ)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放、化疗,观察组40例采用放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VEGF、VEGFR-2和TSP-1的表达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完全缓解(CR)与部分缓解(PR)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Ⅲ~Ⅳ黏膜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及VEGFR-2水平明显降低,TSP-1水平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VEGF及VEGFR-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P-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Ⅲ、Ⅳ期患者血清中VEGF、VEGFR-2及TSP-1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Ⅳ期患者血清中VEGF及VEGFR-2水平下降幅度、TSP-1水平增高幅度明显大于Ⅲ期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VEGF与VEGFR-2呈正相关(r=0.642,P=0.002),VEGF、VEGFR-2与TSP-1呈负相关(r=-0. 389,P<0.001;r=-0. 652,P<0.001)。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疗可获得与常规同步放化疗相同的近期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中VEGF、VEGFR-2及TSP-1的表达水平,尤其对Ⅳ期患者的疗效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小板反应蛋白-1
下载PDF
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微血管密度和CD34、VEGF、VEGFR-2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鞠玲燕 王磊 +5 位作者 王涛 王美红 徐永波 李坤 唐金元 褚海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观察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VEGF、VEGFR-2、CD34的表达,探讨残脾微血管密度(MVD)变化。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患者13例,术后切取脾组织为巨脾组,术后8年穿刺获取脾组织为残脾组,另设外伤性脾组织13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 目的:观察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VEGF、VEGFR-2、CD34的表达,探讨残脾微血管密度(MVD)变化。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患者13例,术后切取脾组织为巨脾组,术后8年穿刺获取脾组织为残脾组,另设外伤性脾组织13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对残脾MVD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残脾组红髓MVD为(12.54±1.32)个/高倍视野,脾实质为(16.64±1.10)个/高倍视野;巨脾组红髓MVD为(16.72±1.41)个/高倍视野,脾实质为(21.20±1.52)个/高倍视野;对照组红髓MVD为(9.65±1.47)个/高倍视野,脾实质为(13.56±1.14)个/高倍视野。巨脾组MVD值与残脾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脾组MVD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脾脏组织CD34表达阳性,VEGF和VEGFR-2表达阴性。结论: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MVD减少,VEGF和VEGFR-2阴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脾 脾肿大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CD34
下载PDF
罗勒多糖对HLECs中VEGFR-2/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庆均 连松刚 +2 位作者 李兰 张成博 张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研究罗勒多糖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VEGFR-2/3)表达的影响,揭示罗勒多糖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乏氧条件下体外培养HLECs,实验分为3组,A组为不加罗勒多糖处理的空白对照组,B组(罗勒多糖,200... 目的研究罗勒多糖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VEGFR-2/3)表达的影响,揭示罗勒多糖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乏氧条件下体外培养HLECs,实验分为3组,A组为不加罗勒多糖处理的空白对照组,B组(罗勒多糖,200μg·m L^(-1)),C组(罗勒多糖,400μg·m L^(-1)),观察各组HLECs体外成管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罗勒多糖处理的HLECs中VEGFR-2/3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分析VEGFR-2/3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HLECs体外成管数目分别为:29.6±5.47(A组),23.6±3.68(B组),19.2±2.00(C组);与A组比较,B、C组均能减少HLECs的体外成管数目(P<0.05)。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A组),0.59±0.25(B组),0.90±0.13(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A组),0.52±0.19(B组),0.19±0.09(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分别为:2.51±0.03(A组),2.42±0.03(B组),2.12±0.03(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VEGFR-3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分别为:3.72±0.28(A组),2.91±0.26(B组),2.82±0.20(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勒多糖可降低HLECs体外成管能力和并显著下调VEGFR-3的表达,这可能是罗勒多糖抑制淋巴管新生,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多糖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 淋巴管生成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其受体VEGFR-2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蒙玉刚 梁春燕 +1 位作者 曾雅畅 安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正常宫颈组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36例,宫颈癌组43例(无...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正常宫颈组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36例,宫颈癌组43例(无淋巴转移33例,淋巴转移10例)血清中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转移组血清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及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组织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R-2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与组织分级、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A和VEGFR-2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211,P=0.030)。结论:高水平血清VEGF-A、VEGFR-2表达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A可能在宫颈癌中通过VEGFR-2信号通道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导致肿瘤生长,并促成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A vegfr-2 宫颈癌 ELISA
下载PDF
吲哚衍生物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从头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康从民 赵绪浩 +1 位作者 于玉琪 吕英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0-554,共5页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酶的复合物进行了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这些化合物结构新颖,可能作为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本文结果为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进一步改造、设计及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有助于开发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从头药物设计 类药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伍小云 张嘉杰 吴曙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对28个氨基吡唑并吡啶二芳基脲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所得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0.681,回归系数r2=0.958,统计方差比F=64.964,影响药效的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65.7%和34...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对28个氨基吡唑并吡啶二芳基脲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所得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0.681,回归系数r2=0.958,统计方差比F=64.964,影响药效的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65.7%和34.3%。CoMFA模型的三维等值图为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氨基吡唑并吡啶二芳基脲类 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