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R间质淋巴造影在VX2兔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谭红娜
王攀鸽
+4 位作者
刘洋
夏燕娜
王博
肖慧娟
高剑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8-934,共7页
背景与目的: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对乳腺癌远处转移及远期复发的预测价值与腋窝淋巴结的价值相当。IMLN在改良根治术下不能被清除,目前临床上只能对内乳区可能存在转移的患者盲目追加放疗;如何选取适合IMLN活...
背景与目的: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对乳腺癌远处转移及远期复发的预测价值与腋窝淋巴结的价值相当。IMLN在改良根治术下不能被清除,目前临床上只能对内乳区可能存在转移的患者盲目追加放疗;如何选取适合IMLN活检或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则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初步探讨MR间质淋巴造影(MR lymphography,MR-LG)检查在显示VX2兔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纯种雌性新西兰大白兔55只建立VX2兔乳腺癌动物模型,并行MR-LG检查。图像传至ISP(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自注射部位至内乳或腋窝方向的引流淋巴管上最先显像的1个或数个淋巴结定义为SLN,记录SLN及引流淋巴管显示情况,并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结果对照。结果:55只实验兔建模成功率为98.2%(54/55),最终51只荷瘤兔成功入组。在MR-LG图像上,对比剂注射后5 min扫描较注射后即刻扫描可显示更多的内乳区淋巴管(36 vs 25),且同时显示腋窝SLN及引流淋巴管效果进一步提高(45 vs 3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和P=0.040)。在内乳区MR-LG图像上,显像SLN长径为(2.64±0.59)mm,短径为(2.24±0.54)mm,引流淋巴管直径平均值为2.18 mm;肿瘤大小及腋淋巴结数目对内乳淋巴管的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和P=0.040)。11只荷瘤兔内乳区SLNB共检出内乳区SLN 15枚,位于第2~3肋间者6枚,1~2肋间者5枚,3~4肋间者2枚,而位于第10肋间和剑突旁者各1枚;对照MR-LG,共9只荷瘤兔共显示11枚内乳区SLN,其中7只(77.8%,7/9)与SLNB显示结果一致;SLNB检出的SLN长短径均大于MR-LG图像上显示的SL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LG可显像VX2兔乳腺癌内乳区SLN,但显像率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
兔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
MR间质淋巴造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淋巴管造影显示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被引量:
5
2
作者
谭红娜
彭卫军
+5 位作者
杨犇龙
刘海泉
顾雅佳
李瑞敏
赵广垠
沈茜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钆剂增强的MR淋巴管造影(MR-LG)用于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软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30只兔原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兔在肿瘤接种前后共行2次MR-LG检查(包括对比剂注射前的STIR序列扫描)。...
目的:探讨钆剂增强的MR淋巴管造影(MR-LG)用于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软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30只兔原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兔在肿瘤接种前后共行2次MR-LG检查(包括对比剂注射前的STIR序列扫描)。图像3D重建后,淋巴管引流通路上距离原发肿瘤最近的淋巴结定义为SLN,且成像效果根据3D图像上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管显像分成良好和较差两个等级;记录STIR序列扫描和MR-LG显示的所有淋巴结,并与前哨淋巴结病理对照。结果:80%(24/30)的荷瘤兔完成第二次MR-LC检查,良好3D图像为79.2%(19/24)。在MR-LG图像上,淋巴结信噪比(SNR)均高于其引流淋巴管和同层肌肉(P值均<0.05),SLN与n-SLN、引流淋巴管与同层肌肉之间的SNR无统计学差异。MR-LG图像上可清晰显示SLN和n-SLN(共26枚)的17只荷瘤兔,其STIR图像上共有28枚淋巴结,且两者淋巴结的大小无明显差异(t=0.124,P=0.902);其SLNB检查获得32枚淋巴结(SLN 18枚,n-SLN 14枚),且淋巴结大小与MR-LG图像上和STIR序列扫描所显示的淋巴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钆剂增强MR-LG可较好地显像VX2兔乳腺癌S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
vx2
肿瘤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陡脉冲电场对兔VX_2乳腺移植瘤毛细淋巴管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均
杨孝军
+2 位作者
胡丽娜
孙才新
姚陈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以细胞膜电穿孔效应为核心的电化学治疗已开展二十余年,其主要机理为脉冲电场的膜穿孔促进外源药物、抗体或基因向胞内弥散。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已证实高能陡脉冲电场能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
背景与目的:以细胞膜电穿孔效应为核心的电化学治疗已开展二十余年,其主要机理为脉冲电场的膜穿孔促进外源药物、抗体或基因向胞内弥散。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已证实高能陡脉冲电场能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直接死亡。本实验主要观察陡脉冲电场对兔VX2乳腺移植瘤毛细淋巴管的影响。方法:成功建立VX2兔移植性乳腺瘤模型,采用美蓝灌注、酶组织化学5-核苷酸碱性磷酸酶(5′-AMP-ALPase)双重染色法、电镜技术观察陡脉冲处理后瘤体局部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经美蓝灌注显示,陡脉冲处理后的癌组织边缘模糊,无线样或环状的淋巴管;双重染色显示,靶区内未见任何呈阳性染色的淋巴管,瘤体边缘仅见毛细淋巴管碎片样结构;透射电镜下见毛细淋巴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均被破坏。结论:陡脉冲电场破坏了靶区癌组织边缘的毛细淋巴管,因此可减少治疗后局部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脉冲电场
vx2
细胞株
乳腺移植瘤
毛细淋巴管
兔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间质淋巴造影在VX2兔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谭红娜
王攀鸽
刘洋
夏燕娜
王博
肖慧娟
高剑波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8-934,共7页
基金
国家青年自然基金项目(81401378)
文摘
背景与目的: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对乳腺癌远处转移及远期复发的预测价值与腋窝淋巴结的价值相当。IMLN在改良根治术下不能被清除,目前临床上只能对内乳区可能存在转移的患者盲目追加放疗;如何选取适合IMLN活检或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则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初步探讨MR间质淋巴造影(MR lymphography,MR-LG)检查在显示VX2兔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纯种雌性新西兰大白兔55只建立VX2兔乳腺癌动物模型,并行MR-LG检查。图像传至ISP(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自注射部位至内乳或腋窝方向的引流淋巴管上最先显像的1个或数个淋巴结定义为SLN,记录SLN及引流淋巴管显示情况,并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结果对照。结果:55只实验兔建模成功率为98.2%(54/55),最终51只荷瘤兔成功入组。在MR-LG图像上,对比剂注射后5 min扫描较注射后即刻扫描可显示更多的内乳区淋巴管(36 vs 25),且同时显示腋窝SLN及引流淋巴管效果进一步提高(45 vs 3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和P=0.040)。在内乳区MR-LG图像上,显像SLN长径为(2.64±0.59)mm,短径为(2.24±0.54)mm,引流淋巴管直径平均值为2.18 mm;肿瘤大小及腋淋巴结数目对内乳淋巴管的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和P=0.040)。11只荷瘤兔内乳区SLNB共检出内乳区SLN 15枚,位于第2~3肋间者6枚,1~2肋间者5枚,3~4肋间者2枚,而位于第10肋间和剑突旁者各1枚;对照MR-LG,共9只荷瘤兔共显示11枚内乳区SLN,其中7只(77.8%,7/9)与SLNB显示结果一致;SLNB检出的SLN长短径均大于MR-LG图像上显示的SL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LG可显像VX2兔乳腺癌内乳区SLN,但显像率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vx2
兔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
MR间质淋巴造影
Keywords
vx2 rabbit breast cancer
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
Sentinel lymph node
MRlymphography
分类号
R730.4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淋巴管造影显示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被引量:
5
2
作者
谭红娜
彭卫军
杨犇龙
刘海泉
顾雅佳
李瑞敏
赵广垠
沈茜刚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钆剂增强的MR淋巴管造影(MR-LG)用于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软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30只兔原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兔在肿瘤接种前后共行2次MR-LG检查(包括对比剂注射前的STIR序列扫描)。图像3D重建后,淋巴管引流通路上距离原发肿瘤最近的淋巴结定义为SLN,且成像效果根据3D图像上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管显像分成良好和较差两个等级;记录STIR序列扫描和MR-LG显示的所有淋巴结,并与前哨淋巴结病理对照。结果:80%(24/30)的荷瘤兔完成第二次MR-LC检查,良好3D图像为79.2%(19/24)。在MR-LG图像上,淋巴结信噪比(SNR)均高于其引流淋巴管和同层肌肉(P值均<0.05),SLN与n-SLN、引流淋巴管与同层肌肉之间的SNR无统计学差异。MR-LG图像上可清晰显示SLN和n-SLN(共26枚)的17只荷瘤兔,其STIR图像上共有28枚淋巴结,且两者淋巴结的大小无明显差异(t=0.124,P=0.902);其SLNB检查获得32枚淋巴结(SLN 18枚,n-SLN 14枚),且淋巴结大小与MR-LG图像上和STIR序列扫描所显示的淋巴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钆剂增强MR-LG可较好地显像VX2兔乳腺癌SLN。
关键词
兔
vx2
肿瘤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rabbit
vx2
Tumor
breast
cancer
Sentinel Lymph Node
Lymphography
MR imaging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陡脉冲电场对兔VX_2乳腺移植瘤毛细淋巴管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均
杨孝军
胡丽娜
孙才新
姚陈果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重庆大学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371619)~~
文摘
背景与目的:以细胞膜电穿孔效应为核心的电化学治疗已开展二十余年,其主要机理为脉冲电场的膜穿孔促进外源药物、抗体或基因向胞内弥散。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已证实高能陡脉冲电场能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直接死亡。本实验主要观察陡脉冲电场对兔VX2乳腺移植瘤毛细淋巴管的影响。方法:成功建立VX2兔移植性乳腺瘤模型,采用美蓝灌注、酶组织化学5-核苷酸碱性磷酸酶(5′-AMP-ALPase)双重染色法、电镜技术观察陡脉冲处理后瘤体局部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经美蓝灌注显示,陡脉冲处理后的癌组织边缘模糊,无线样或环状的淋巴管;双重染色显示,靶区内未见任何呈阳性染色的淋巴管,瘤体边缘仅见毛细淋巴管碎片样结构;透射电镜下见毛细淋巴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均被破坏。结论:陡脉冲电场破坏了靶区癌组织边缘的毛细淋巴管,因此可减少治疗后局部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可能性。
关键词
陡脉冲电场
vx2
细胞株
乳腺移植瘤
毛细淋巴管
兔子
Keywords
Steep pulsed electric fields
vx2
cell line
Implanted
breast
cancer
Lymphatic capillaries
Killing effect
rabbit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R间质淋巴造影在VX2兔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中的初步研究
谭红娜
王攀鸽
刘洋
夏燕娜
王博
肖慧娟
高剑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R淋巴管造影显示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谭红娜
彭卫军
杨犇龙
刘海泉
顾雅佳
李瑞敏
赵广垠
沈茜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陡脉冲电场对兔VX_2乳腺移植瘤毛细淋巴管的影响
李均
杨孝军
胡丽娜
孙才新
姚陈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