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GBoost算法的v_(P)/v_(S)预测及其在储层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田仁飞 李山 +1 位作者 刘涛 景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63,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勘探实践中发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断层发育、断距小,类型多样且成因复杂,给勘探、开发带来了较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变得至关重要。在分析大牛地气田敏感弹...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勘探实践中发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断层发育、断距小,类型多样且成因复杂,给勘探、开发带来了较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变得至关重要。在分析大牛地气田敏感弹性参数的基础上,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纵横波速度比(v_(P)/v_(S))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地震多属性v_(P)/v_(S)预测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XGBoost算法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采用贝叶斯算法对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找到最佳的超参数组合,以确保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性能均能得到提升。将XGBoost算法应用于Marmousi 2模型进行横波速度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超过0.88,而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低于6.55×10^(-7)和4%,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应用该方法获得的v_(P)/v_(S)成功识别出含气储层,结果与实际钻井数据一致。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XGBoost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精度较高,为直接由叠后地震属性预测v_(P)/v_(S)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速度 碳酸盐岩储层 地震属性 XGBoost算法 纵横波速度比(v_(p)/v_(s))
下载PDF
深度小于30 m正常停钻V_(S30)预测公式精度分析
2
作者 聂利英 韩刘 +1 位作者 邵云澜 冯江江 《防灾减灾学报》 2024年第1期29-37,54,共10页
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由于正常停钻,我国几乎没有此类场地下深度超30 m的钻孔实测数据,故无法以同类场地大于30 m数据直接回归V_(S30)公式。国外区域数据建立的V_(S30)预测公式有区域性,其... 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由于正常停钻,我国几乎没有此类场地下深度超30 m的钻孔实测数据,故无法以同类场地大于30 m数据直接回归V_(S30)公式。国外区域数据建立的V_(S30)预测公式有区域性,其在场地特征类似才适用;针对我国深度小于30 m正常停孔下V_(S30)预测线性外插公式LEE为具有潜在可行性公式。因此,为了从已有公式中得到可靠的V_(S30)预测公式,基于地质宏观类比,在停钻深度没有到30 m数据条件下发展了对已有公式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平均剪切波速竖向分布特点的分析,提出“精度分析区间”;并在缺乏停钻深度到30 m直接验证数据的前提下,提出两种分析公式预测精度的方法:方法一中校核对象是实测数据,具有一定直接检验的特点,但仅适用于具有反算能力的公式;方法二是基于所有公式都具有的——换算深度越靠近30 m则V_(S30)预测越准确的特点提出的,适用范围广。以滇中引水工程为案例,应用两种方法于该工程中深度小于30 m的正常停钻数据,为该工程选出精度最高公式L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s30)预测公式 深度小于30 m钻孔 精度分析 平均剪切波速
下载PDF
考虑地质条件的场地V_(S30)经验估计模型的选用——以新疆地区为例
3
作者 米欣雪 张雨婷 +2 位作者 任叶飞 王宏伟 温瑞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新疆地区地震频发且强度较大,震害较为严重,因此对该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很有必要。场地效应是影响危险性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不同;常用的表征场地条件的重要参数有V_(S30),但在实际工程中通常由于... 新疆地区地震频发且强度较大,震害较为严重,因此对该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很有必要。场地效应是影响危险性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不同;常用的表征场地条件的重要参数有V_(S30),但在实际工程中通常由于经济等原因,钻孔深度无法达到30m,不能直接获取真实的V_(S30)值,因此选用合理的V_(S30)经验估计模型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得到更准确的V_(S30)估计值,本文共收集了新疆地区1 307个工程钻孔数据,针对目前常用的5种经验模型,基于地质图信息将钻孔场地划分为6类年代单元,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分析回归模型的系数,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检验方法分析钻孔的分布特征,选取各类单元最适用的模型。结果表明,相关系数检验法在最适用模型评价方面是失效的,而通过比较对数正态分布检验下的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可选取出各类地质单元最适用模型。最后根据模型选取结果,计算得到全部工程钻孔的V_(S30)值,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得出新疆地区V_(S30)值的分布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V_(S30)的潜在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辅助信息,此分析方法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V_(S30)经验估计模型的选用提供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地质年代 v_(s30) 相关系数 对数正态检验
下载PDF
An accessible strong-motion dataset(PGA,PGV,and site v_(S30))of 2022 M_(S)6.8 Luding,China Earthquake 被引量:2
4
作者 Jian Zhou Nan Xi +5 位作者 Chuanchuan Kang Li Li Kun Chen Xin Tian Chao Wang Jifeng Tian 《Earthquake Science》 2023年第4期309-315,共7页
A M_(S)6.8 earthquake occurred on 5th September 2022 in Luding county,Sichuan,China,at 12:52 Beijing Time(4:52 UTC).We complied a dataset of PGA,PGV,and site vS30 of 73 accelerometers and 791 Micro-Electro-Mechanical ... A M_(S)6.8 earthquake occurred on 5th September 2022 in Luding county,Sichuan,China,at 12:52 Beijing Time(4:52 UTC).We complied a dataset of PGA,PGV,and site vS30 of 73 accelerometers and 791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sensors within 300 km of the epicenter.The inferred v_(S30)of 820 recording sites were validated.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1)The maximum horizontal PGA and PGV reaches 634.1 Gal and 71.1 cm/s respectively.(2)Over 80%of records are from soil sites.(3)The v_(S30)proxy model of Zhou J et al.(2022)is superior than that of Wald and Allen(2007)and performs well in the study area.The dataset was compiled in a flat file that consists the information of strong-motion instruments,the strong-motion records,and the v_(S30)of the recording sites.The dataset is available at https://www.seismisite.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ing earthquake pGA pGv v_(s30) Data
下载PDF
A high resolution inversion method for fluid factor with dynamic dryrock V_(P)/V_(S) ratio squared
5
作者 Lin Zhou Jian-Ping Liao +3 位作者 Xing-Ye Liu Pu Wang Ya-Nan Guo Jing-Ye L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2822-2834,共13页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parameter of fluid identification,fluid factor has always been a concern for scholars.However,when predicting Russell fluid factor or effective pore-fluid bulk modulus,it is necessary to intr...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parameter of fluid identification,fluid factor has always been a concern for scholars.However,when predicting Russell fluid factor or effective pore-fluid bulk modulus,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a new rock skeleton parameter which is the dry-rock VP/VS ratio squared(DVRS).In the process of fluid factor calculation or inversion,the existing methods take this parameter as a static constant,which has been estimated in advance,and then apply it to the fluid factor calculation and inversion.The fluid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based on a portion of the Marmousi 2 model and numerical forward modeling test show that,taking the DVRS as a static constant will limit the identification ability of fluid factor and reduce the inversion accuracy.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we proposed a new method to regard the DVRS as a dynamic variable varying with depth and lithology for the first time,then apply it to fluid factor calculation and inversion.Firstly,the exact Zoeppritz equations are rewritten into a new form containing the fluid factor and DVRS of upper and lower layers.Next,the new equations are applied to the four parameters simultaneous inversion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nonlinear inversion(GNI)method.The testing results on a portion of the Marmousi 2 model and field data show that dynamic DVR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luid factor identification ability,effectively suppress illusion.Both synthetic and filed data tes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GNI method based on Bayesian deterministic inversion(BDI)theory can successfully solve the above four parameter simultaneous inversion problem,and taking the dynamic DVRS as a target inversion paramet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version accuracy of fluid factor.All these results completely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factor Dry-rock v_(p)/v_(s)ratio squared(DvRs) Dynamic variable Multiple parameters simultaneous inversion Generalized nonlinear inversion(GNI)
下载PDF
基于V_(P)/V_(S)波速比模型约束的张渤地震带深部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萍萍 丁志峰 +2 位作者 谭捍东 杨歧焱 王兴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16-2732,共17页
张渤地震带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活动带,获取深部精细的电性结构有助于探究该区域深部孕震环境及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为了提高大地电磁法深度分辨率,本文提出基于V_(P)/V_(S)波速比地震学模型约束的二维大地电磁反演法... 张渤地震带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活动带,获取深部精细的电性结构有助于探究该区域深部孕震环境及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为了提高大地电磁法深度分辨率,本文提出基于V_(P)/V_(S)波速比地震学模型约束的二维大地电磁反演法,通过理论模型合成数据检验了算法的可靠性.将算法应用于张渤地震带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对比分析大地电磁无约束和有约束反演结果,检验算法在张渤地震带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结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发现:反演获取的电阻率模型的电阻率梯度带与断层的空间分布吻合;唐山断裂带中上地壳表现为高阻特征,在下地壳底部有上涌的高导异常体,推测该区域深部高导区域与幔源物质侵入有关;三河—平谷断裂带浅部低阻异常与深部低阻异常不连续,地震主要分布于不连续区域;太行山山前断裂电阻率结构上表现为明显的电阻率变化梯度带,高阻异常体规模大、延伸到下地壳;张家口断裂带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区域比怀来盆地深部高导异常区域规模大,这可能暗示张家口断裂带的深部物质作用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渤地震带 大地电磁法 v_(p)/v_(s)波速比 电性结构 约束反演
下载PDF
一种建筑工程场地参数V_(S30)的外推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大任 任叶飞 +3 位作者 张雨婷 冀昆 王宏伟 温瑞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为提高覆盖土层较浅工程场地上钻孔的外推V_(S30)值精度,选取日本KiK-net台站中符合一定条件的钻孔数据,利用相关系数矩阵排除共线性问题以确定可用于回归的3个体现钻孔剖面特性的参数,通过最优子集法建立常数外推V_(S30)残差与这3个参... 为提高覆盖土层较浅工程场地上钻孔的外推V_(S30)值精度,选取日本KiK-net台站中符合一定条件的钻孔数据,利用相关系数矩阵排除共线性问题以确定可用于回归的3个体现钻孔剖面特性的参数,通过最优子集法建立常数外推V_(S30)残差与这3个参数的优选函数关系,利用调整后R^(2)、贝叶斯信息准则和k倍交叉验证3种特征选择方法确定其中的最优关系。根据修正后预测V_(S30)与实际观测V_(S30)间残差均值和标准差的分布给出推荐的常数外推模型修正函数。结果表明,该V_(S30)的外推模型能够较好提高底部常速度模型的预测精度,并且在新疆地区具有一定适用性。提出的方法可以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场地V_(S30)经验估计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参数v_(s30) 常数外推模型 修正方法 最优子集法 特征选择
下载PDF
一种场地V_(S30)经验估计最佳模型的选用方法--以新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米欣雪 张雨婷 +2 位作者 任叶飞 王宏伟 温瑞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8-292,共5页
在计算工程场地的V_(S30)值时常由于钻孔深度的限制需要依赖经验模型进行外推估计,大量学者进行了相关经验模型的研究,不同方法之间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且有些方法具有区域依赖性,如何选用一个最适用于本地区的模型至今未有研究给出合理方... 在计算工程场地的V_(S30)值时常由于钻孔深度的限制需要依赖经验模型进行外推估计,大量学者进行了相关经验模型的研究,不同方法之间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且有些方法具有区域依赖性,如何选用一个最适用于本地区的模型至今未有研究给出合理方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5种经验外推模型,以新疆地区为例,利用钻孔深度超过30 m的工程钻孔数据计算各模型在不同深度处的回归系数;接下来,利用区域地质图划分出6个地质单元,基于相同地质条件下场地钻孔的岩性剖面具有相似分布的假设,通过对不同单元下的钻孔数据进行对数正态性检验,判断5种经验模型在不同地质单元下的适用性.得到以下结果:(1)地质年代为二叠纪及二叠纪之前的工程场地在外推模型选取上宜采用翠川三郎及野木淑裕提出的双剪切参数模型(MN15);(2)中生代场地对非线性(二次)对数外推模型表现出最显著的适用性(BEA11);(3)新生代场地采用非线性对数外推模型计算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模型(BEA11).研究结果可为模型的潜在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辅助信息,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V_(S30)外推经验模型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年代 v_(s30) 模型评估 对数正态检验
下载PDF
调控Cs_(3)Bi_(2)Br_(9)@V_(O)-In_(2)O_(3)S型异质结的费米能级和内建电场促进光生电荷分离和二氧化碳还原
9
作者 张志洁 王雪盛 +2 位作者 唐慧玲 李德本 徐家跃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27-240,共14页
近年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和良好的可见光捕获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然而,单一的卤化物钙钛矿的载流子辐射复合严重,导致其电荷分离效率较低,并且对CO_(2)的捕获能力较差,进而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 近年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和良好的可见光捕获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然而,单一的卤化物钙钛矿的载流子辐射复合严重,导致其电荷分离效率较低,并且对CO_(2)的捕获能力较差,进而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实际应用.构建异质结被认为是解决单一半导体光催化剂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低等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表明,S型异质结不仅可以实现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而且其独特的光生电荷传输路径还可以使异质结体系保留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利于光催化反应进行.本文以提高Cs_(3)Bi_(2)Br_(9)钙钛矿量子点的载流子分离效率和CO_(2)吸附能力为目标,构建了Cs_(3)Bi_(2)Br_(9)@V_(O)-In_(2)O_(3)(CBB@V_(O)-In_(2)O_(3))S型异质结,并探究了氧空位在该异质结光催化还原CO_(2)中的作用.首先,将Cs_(3)Bi_(2)Br_(9)钙钛矿量子点(PQD)嵌入到介孔In_(2)O_(3)基体中,构建了CBB@In_(2)O_(3)S型异质结.然后,将氧空位(V_(O))引入到异质结的还原型半导体(介孔In_(2)O_(3))中,增大了CBB和V_(O)-In_(2)O_(3)之间的费米能级(EF)差异,进而增强了CBB@V_(O)-In_(2)O_(3)S型异质结的内建电场.电子自旋共振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结果表明,In_(2)O_(3)中成功引入了氧空位.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光电压测试结果表明,CBB@In_(2)O_(3)异质结的内建电场强度为单一CBB的4.07倍,而CBB@V_(O)-In_(2)O_(3)异质结的内建电场强度比单一的CBB提升了11.69倍,进一步证明在In_(2)O_(3)中引入氧空位可以增大两种材料的费米能级差异及内建电场强度.密度泛函理论(DFT)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氧空位的引入能够使In2O3的费米能级向上移动,使In_(2)O_(3)和CBB之间的费米能级差异增大,与实验结果相一致.这种增强的内建电场为光生载流子的定向迁移提供了更强的驱动力,从而有效提高了该S型异质结的电荷分离效率.采用UV-visDRS,Tauc曲线和莫特-肖特基图谱等分析了In_(2)O_(3)和CBB的能级结构,发现两种材料的能级位置交错排列,有利于形成S型异质结.瞬态吸收光谱、光辅助开尔文力显微镜和原位XPS等结果表明,该异质结的电荷转移模式为S型.该S型异质结的内建电场促进了电荷的高效分离,使得CBB@V_(O)-In_(2)O_(3)异质结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CO_(2)还原为CO的性能,其生成CO的产率为130.96μmolg-1h-1.此外,该CBB@V_(O)-In_(2)O_(3)S型异质结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经过10次循环实验后,其催化CO_(2)还原的性能未发生明显的下降.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研究了反应中间体和CO_(2)光转化途径.结合DFT计算发现,V_(O)-In_(2)O_(3)中的氧空位作为活性位点,能够优化反应中间体的配位模式,从而降低了光催化还原CO_(2)的活化能.综上所述,调控S型异质结的内建电场是提高异质结电荷分离效率、提升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有效策略.本文构建了Cs_(3)Bi_(2)Br_(9)@V_(O)-In_(2)O_(3)(CBB@V_(O)-In_(2)O_(3))S型异质结,并探究了氧空位在该异质结光催化还原CO_(2)中的作用,为高效S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为探索氧空位在S型异质结中的作用及人工光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异质结 内建电场 氧空位 v_(O)-In_(2)O_(3) Cs_(3)Bi_(2)Br_(9)
下载PDF
Li_(2)S doping into CZTSe drives the large improvement of V_(OC) of solar cell 被引量:1
10
作者 Zhan Shen Siyu Wang +7 位作者 Yue Liu Yali Sun Jianyu Wu Hongling Guo Kaizhi Zhang Shengli Zhang Fangfang Liu Yi 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637-644,I0015,共9页
Alkali metal doping or sulfurization are commonly applied in Cu_(2)ZnSnSe_(4) (CZTSe) solar cell to improve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VOC). However, alkali metal sulfide affording both alkali metal and sulfur is seldo... Alkali metal doping or sulfurization are commonly applied in Cu_(2)ZnSnSe_(4) (CZTSe) solar cell to improve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VOC). However, alkali metal sulfide affording both alkali metal and sulfur is seldom to be studied, which restrains the development of kesterite solar cells. In this study, we evaporate Li_(2)S during selenization process and hope to provide both alkali metal and sulfur to CZTSe film.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Li shows a gradient distribution near the surface of CZTSe film and the content of S is slight. The film quality is improved and the recombination at grain boundaries is decreased after Li_(2)S treatment. Besides, the bandgap of the absorber gets wider. Under the synergy of sulfur and lithium (mainly from lithium), the work function of the treated absorber gets higher and the conduction band offset (CBO) is in the ideal range. Combined with these contributions, the V_(OC) of the champion device treated by Li_(2)S dramatically increase by 120 mV. This study discloses that alkali metal brings the main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kesterite solar cell even an alkali metal sulfide is evaporated, which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sulfurization of CZTSe and als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kesterite so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s treatment surface passivation v_(OC)enhancement Band alignment
下载PDF
我国z<30 m正常停孔V_(s30)线性外插公式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聂利英 王康 +2 位作者 帅娇娇 冯江江 汪基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44,共11页
我国现行规范(GB 18306-2015)场地类别划分定义中覆盖土层的规定,导致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此类钻孔无法直接计算得到V_(s30),阻碍了我国借鉴和使用国外与V_(s30)相关的研究成果。观察我国... 我国现行规范(GB 18306-2015)场地类别划分定义中覆盖土层的规定,导致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此类钻孔无法直接计算得到V_(s30),阻碍了我国借鉴和使用国外与V_(s30)相关的研究成果。观察我国滇中引水工程深度小于30 m实测钻孔波速分布,得出z_(500)(即剪切波速第1次达到500 m/s土层位置)至终孔的平均剪切波速V_(sz)沿深度近似呈线性分布;进一步通过其与KiK-net台站中108组同类数据的线性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对数坐标下2个竖向深度处平均剪切波速V_(sz1)、V_(sz2)(z_(1)<z_(2)<30 m)线性外推V_(s30)的公式LEE。经验证,LEE公式z_(1)、z_(2)最小换算间距无严格要求,其为最小可能间距1 m时也有较好计算精度。由于我国正常停孔下,深度小于30 m钻孔和深度大于30 m的钻孔所对应的场地特征不同,因此以我国深度大于30 m的实测钻孔数据建立的V_(s30)预测公式会低估我国深度小于30 m钻孔的V_(s30),且计算深度越浅,低估现象越严重。由于KiK-net钻孔数据非我国直接代表性数据,且其记录方式相对粗糙,因此,文中的研究仅对我国未来V_(s30)线性外插公式的研究提供可行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s30)预测公式 线性外推 钻孔 覆盖土层
下载PDF
基于地貌单元的北京地区场地V_(S30)分类研究
12
作者 孙佳珺 孟勇琦 +2 位作者 谭晓迪 赵帅 李占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6-252,共7页
工程场地30 m等效剪切波速(V_(s30))是衡量场地放大效应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收集北京地区1:100 000精度地貌图、北京地区419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统计了每一个实测孔的V_(s30)值。对每一类地貌下包含的钻孔资料,选取高程、地形坡度和到... 工程场地30 m等效剪切波速(V_(s30))是衡量场地放大效应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收集北京地区1:100 000精度地貌图、北京地区419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统计了每一个实测孔的V_(s30)值。对每一类地貌下包含的钻孔资料,选取高程、地形坡度和到山的距离3个因素作为影响一类地貌单元V_(s30)的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地貌单元属性的区域性V_(s30)估算公式。根据估算值与实测值间的残差,通过插值得到区域性的残差分布结果。将残差分布结果与估算V_(s30)结果叠加,得到区域性V_(s30)修正结果。再根据美国国家减灾计划(NEHRP)的场地分类结果对基于回归模型的V_(s30)结果、修正后的V_(s30)结果分别进行场地分类,经对比认为修正后的场地分类结果正确率高于修正前的结果。该方法及得到的认识对于工程场地分类、地震动作用下场地放大效应的估计和震后地震灾害评估,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地貌 场地分类 v_(s30)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唐山地震高烈度区V_(s30)经验估计研究
13
作者 吴连斌 兰景岩 +1 位作者 蔡金豆 史庆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0-1286,共7页
以唐山地震高烈度区场地条件为背景,选取并整理其中701个实际钻孔的剪切波速测试资料,分别计算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场地分类指标V_(se)和V_(s30),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唐山地区V_(se)与V_(s30)的对应关系,利用Boore提出的速度梯度外推法,回... 以唐山地震高烈度区场地条件为背景,选取并整理其中701个实际钻孔的剪切波速测试资料,分别计算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场地分类指标V_(se)和V_(s30),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唐山地区V_(se)与V_(s30)的对应关系,利用Boore提出的速度梯度外推法,回归得到了唐山地区Vs30的经验模型与拟合参数,并与四个地区(北京、新疆乌鲁木齐、加利福尼亚、日本KiK-net)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场地分类指标V_(se)和V_(s30)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不同地区数据回归得到的经验公式能够得到很好的预测结果,也能对场地类别相近地区的剪切波速模型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区 v_(s30)估计 场地分类 等效剪切波速
下载PDF
日本熊本地区高频衰减参数κ与V_(s30)统计研究
14
作者 党鹏飞 夏松林 刘启方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地震工程学中高频衰减参数κ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距离为0 km处的参数κ_(0)在地震动模拟中最常用,其主要控制傅里叶谱在高频部分的衰减特征。计算了日本熊本地区矩震级M_(w)为5.0~7.1级且震中距小于250 km的81个台站水平方向的κ和V_(s3... 地震工程学中高频衰减参数κ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距离为0 km处的参数κ_(0)在地震动模拟中最常用,其主要控制傅里叶谱在高频部分的衰减特征。计算了日本熊本地区矩震级M_(w)为5.0~7.1级且震中距小于250 km的81个台站水平方向的κ和V_(s30)(距离地表30 m深度的平均剪切波速)。在不同矩震级和不同场地距离下,用线性拟合和二次拟合统计了κ与V_(s30)的关系,并与全球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κ与V_(s30)呈很强的负相关性,相关性随矩震级的增大而增大,且熊本地区的κ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矩震级较小时,二次拟合的效果好于线性拟合,建议用二次拟合的经验关系式进行κ或V_(s30)的估计。近场情况下,κ总体要小于远场,线性拟合与二次拟合的效果差异不大。对C类场地,拟合的κ与全球平均水平较接近。对B类场地,拟合的κ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远场情况下,二次拟合的效果好于线性拟合,但对B类和C类场地,κ均小于全球平均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既能在随机模拟方法中结合场地的地壳放大使用来达到提高模拟精度的目的,又能为只有钻孔信息的地区提供κ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震级 高频衰减参数 v_(s30) 随机模拟
下载PDF
雄安新区剪切波速剖面V_(S30)估算模型研究
15
作者 张肖 张合 +1 位作者 云萌 汪飞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1-408,共8页
本文基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435个钻孔剖面数据,选取其中300个钻孔剖面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剩余的135个钻孔剖面数据进行模型可靠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钻孔剖面深度小于15 m时,Boore等模型明显低估了V_(S30);当深... 本文基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435个钻孔剖面数据,选取其中300个钻孔剖面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剩余的135个钻孔剖面数据进行模型可靠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钻孔剖面深度小于15 m时,Boore等模型明显低估了V_(S30);当深度小于10 m时,本研究中对数线性模型、对数二次模型、对数三次模型存在约3%的低估现象;对数三次模型相对误差、残差标准差均较小,因此,对数三次模型更适用于估算雄安新区缺乏钻孔资料或钻孔剖面深度未达30 m的V_(S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等效剪切波速 回归分析 估算模型 v_(s30) 估算
下载PDF
雄安新区v_(S30)经验估计研究
16
作者 张肖 张合 +1 位作者 刘思宇 刘书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0-1168,1184,共10页
选用国际最常见的v_(S30)经验估算模型(常速度外推模型、速度梯度外推模型、双深度参数模型),利用雄安新区435个剪切波速剖面达30 m的钻孔数据,计算估算值v_(SE30)和实测值v_(S30)的相关性、v_(SE30)的相对误差,验证经验估算模型的适用... 选用国际最常见的v_(S30)经验估算模型(常速度外推模型、速度梯度外推模型、双深度参数模型),利用雄安新区435个剪切波速剖面达30 m的钻孔数据,计算估算值v_(SE30)和实测值v_(S30)的相关性、v_(SE30)的相对误差,验证经验估算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双深度参数模型不需要对大量场地数据做回归分析,没有区域依赖性,准确度也有显著提高。该模型更适用于雄安新区工程建设中v_(S30)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剪切波速 v_(s30)经验估算模型 适用性
下载PDF
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临床应用进展
17
作者 陈晓琴 黄锐 +5 位作者 张复贵 骆银花 苏可 田丽华 陈鑫 罗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先正而后负的特殊形态,PTFV_(1)异常是反映左心房扩大、左心功能障碍的临床指标,且可增加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先正而后负的特殊形态,PTFV_(1)异常是反映左心房扩大、左心功能障碍的临床指标,且可增加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风险。因此,现就PTFV_(1)在心房颤动、脑卒中、舒张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 心房颤动 脑卒中 舒张功能不全 肺源性心脏病
下载PDF
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联合洛桑评分对缺血性卒中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裴璐璐 柴源 +8 位作者 杨钧哲 刘凯 刘晗 张定 赵召阳 周懿芳 陈子昕 许予明 宋波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联合洛桑(ASTRAL)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发病7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 目的探讨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联合洛桑(ASTRAL)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发病7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基线信息,测量患者PTFV_(1),计算ASTRAL评分。结局事件为1年不良功能预后(改良Rankin评分>2分)。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FV_(1)对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将PTFV_(1)加入ASTRAL评分,拟合P-ASTRAL评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3399例患者,年龄(59±12)岁,年龄范围14~95岁。其中男占70.3%(2390/3399),PTFV_(1)增大的比例为8.8%(299/3399)。与改良Rankin评分≤2分的患者相比,功能预后不良患者年龄更大(t=12.40,P<0.001)、男性更多(χ^(2)=23.85,P<0.001)、有更多的危险因素[糖尿病(χ^(2)=5.54,P=0.019)、既往卒中病史(χ^(2)=56.38,P<0.001)、冠心病(χ^(2)=22.72,P<0.001)]、PTFV_(1)增大的比例更多(χ^(2)=229.65,P<0.001)及ASTRAL评分更高(χ^(2)=424.02,P<0.001)。矫正混杂因素后,PTFV_(1)增大(OR=4.168,95%CI 3.101~5.602,P<0.001)及ASTRAL评分增加(OR=1.122,95%CI 1.097~1.148,P<0.001)是会增加1年不良功能结局的风险。ASTRAL评分对1年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ASTRAL评分(AUC:0.753对0.739,Z=2.317,P=0.021)。结论PTFV_(1)是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ASTRAL评分可以提高对缺血性卒中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 洛桑评分 预测价值 不良预后
原文传递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the Hi-CLIMB seismic array in the central-western Tibetan Plateau from the improved H-κ-c method 被引量:7
19
作者 Jiangtao Li Xiaodong Song 《Earthquake Science》 2021年第3期199-210,共12页
The Hi-CLIMB seismic array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western Tibetan Plateau.The H-κ-c method(Li JT et al.,2019)was applied to receiver function data on the HiCLIMB,which corrects the back-azimuthal variations in the... The Hi-CLIMB seismic array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western Tibetan Plateau.The H-κ-c method(Li JT et al.,2019)was applied to receiver function data on the HiCLIMB,which corrects the back-azimuthal variations in the arrival times of Ps and crustal multiples caused by crustal anisotropy and dipping interfaces before performing H-κstacking.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H-κmethod,the H-κstacking results after harmonic corrections showed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s,including greatly reduced errors,significantly less scattered H(crustal thickness)andκ(crustal v_(P)/v_(S)ratio)values,and clearer patterns of H andκin different Tibetan blocks.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H-κ-c method works well even for regions with complex crustal structures,such as the Tibetan Plateau,when there are helpful references from nearby stations or other constraints.The variation in crustal thickness agrees with previous studies but tends to be relatively shallower beneath most of the plateau.Two regions with particularly high crustal v_(P)/v_(S)were observed,namely,one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 block and beneath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and the other in the Qiangtang block.Their correlation with mid-crust low S velocities from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s the possible presence of fluid or partial melt in the two regions,which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crustal flow model.In contrast,the Lhasa block had relatively lower crustal v_(P)/v_(S)and relatively higher crustal S velocity within the plateau,which is interpreted to be mechanically stronger than the Himalaya and Qiangtang blocks,and without mid-crust partial m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κ-c methodreceiver function Hi-CLIMB crustal thickness crustal v_(p)/v_(s)ratio
下载PDF
Co_(3)V_(2)O_(8)修饰玻碳电极对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检测
20
作者 张宇杰 刘琴 +2 位作者 杨琴 叶芝祥 杨迎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420,共8页
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_(3)V_(2)O_(8)纳米粒子,并将其滴涂至玻碳电极(GCE)上形成Co_(3)V_(2)O_(8)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试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并用于检测水中的对硝基苯酚。研究了Co_(3)V_(2)O_... 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_(3)V_(2)O_(8)纳米粒子,并将其滴涂至玻碳电极(GCE)上形成Co_(3)V_(2)O_(8)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试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并用于检测水中的对硝基苯酚。研究了Co_(3)V_(2)O_(8)的修饰量、电解质缓冲溶液的pH值和扫描速率对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经Co_(3)V_(2)O_(8)修饰过的电极对对硝基苯酚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33~3000μmol·L^(-1)和0.08μmol·L^(-1)。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复性与稳定性,应用于实际水样目标物的检测,回收率在95.7%~102.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3)v_(2)O_(8) 电催化 修饰电极 对硝基苯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