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首例iVDPV病例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勇 严冬梅 +8 位作者 王东艳 朱贞 刘中华 赵月萍 陈晓琴 祝双利 李崇山 安洪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对分离于我国首例iVDPV病例的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进行了研究。随机选择CHN9230-F3-Ⅱ株为研究对象,将其VP1区RT-PCR产物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克隆,随机挑选4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后获得45条VP1区核苷酸序列,这45条序列... 对分离于我国首例iVDPV病例的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进行了研究。随机选择CHN9230-F3-Ⅱ株为研究对象,将其VP1区RT-PCR产物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克隆,随机挑选4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后获得45条VP1区核苷酸序列,这45条序列的VP1基因与昆明Ⅱ型疫苗株VP1基因差异13-24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44%-2.66%。45条序列在同源进化树图上分为3组,但都来源于CHN9230-F3-Ⅱ株,组成以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的病毒群,是典型的居群样存在形式。经RT-PCR后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并根据序列图中优势峰判读结果得到的CHN9230-F3-Ⅱ株核苷酸序列位于序列数量最多的第2组中,然而没有任何一条序列与之完全相同,说明它可能并不能代表具体的某一种序列,而只能是代表主序列具有的一般特征。3个组中的核苷酸序列与Ⅱ型疫苗株相比平均变异率分别为97.50%、97.93%和98.31%,根据脊灰病毒的进化率和3个组VP1区核苷酸序列的变异率推测,患者共5次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史中的前3次OPV中的Ⅱ型疫苗病毒存活下来,依照疫苗接种顺序,分别形成了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的病毒居群样存在形式。我国Ⅱ型iVDPV以复杂的居群样形式存在,由于其进化速率较快并且感染了免疫缺陷患者,使其在该患者体内形成了持续性感染,它已经并可能将在更长的时间内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一旦将来我国停止使用OPV后,iVDPV病例长期持续向外环境中排毒将对我国“维持无脊灰”带来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 免疫缺陷 居群样
下载PDF
广西大化县和周边地区Ⅰ型VDPVs的发现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庆利 黄林 +7 位作者 卓家同 谢镇国 班华国 韦一知 钟革 陈世毅 刘巍 梁富雄 《应用预防医学》 2007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对广西大化县疫苗相关的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对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进行跟踪监测,并对儿童人群进行免疫力评价。方法粪便标本用RDa和L20B细胞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和中和试验鉴定分型,然后进行VP1区... 目的对广西大化县疫苗相关的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对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进行跟踪监测,并对儿童人群进行免疫力评价。方法粪便标本用RDa和L20B细胞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和中和试验鉴定分型,然后进行VP1区序列测定。儿童血清分别用ELISA及中和试验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结果从10050病例分离到Ⅰ型VDPV,VP1区变异率为1.4%;从周围6名健康儿童分离到6株VDPVs,VP1区变异率为1.6%~2.2%。周围儿童血清脊髓灰质炎病毒IgG阳性率为77.4%,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活性显著高于Ⅰ、Ⅲ型。结论VDPV发生在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缺失儿童,VDPVs发生了短暂的循环。当地儿童Ⅰ、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血清中和抗体活性较低,应提高儿童OPV免疫覆盖率以防止VDPVs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相关脊髓灰质炎病例 VP1区 中和抗体
下载PDF
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VP1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张勇 祝双利 +6 位作者 赵蓉 李杰 陈立 侯晓辉 王东艳 张礼璧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研究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为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野毒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对 2 0 0 2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脊灰分离株 ,用PCR RFLP法及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用... 为研究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为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野毒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对 2 0 0 2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脊灰分离株 ,用PCR RFLP法及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用PCR RFLP法筛查出与疫苗株相比有异常酶切图谱的毒株共 2 4株 ,其中Ⅰ型毒株 1株 ,Ⅱ型毒株 2 1株 ,Ⅲ型毒株 2株 ;用ELISA法筛查出与疫苗株相比有不同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毒株共 2 2株 ,其中Ⅰ型毒株 7株 ,Ⅱ型毒株 4株 ,Ⅲ型毒株 1 1株 ,在 7株Ⅰ型毒株中有 3株为非疫苗类似株 (NSL) ,其余为双反应毒株 (DRV)。随后对这 4 6株毒株进行了全VP1区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2 0 0 2年脊灰分离株都是疫苗株或疫苗衍生株 ,没有发现野毒株 ,中国继续保持着“无脊灰野毒状态” ;口服减毒活疫苗 (OPV)株与其它野毒株在稳定性性质方面是类似的 ,即通常是不稳定的 ,在人体肠道内有很强的选择性 ;在人体肠道内 ,病毒复制产生的基因变异导致毒力升高 ,是引起疫苗相关麻痹病例 (VAPP)的重要原因 ,但宿主本身的因素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局部地区有疫苗株的循环或脊灰疫苗衍生株 (VDPV)的存在 ;最终消除疫苗株引起的AFP病例可能还需要脊灰灭活疫苗(IPV)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口服减毒活疫苗 0PV 基因变异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vdpv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的病毒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叶绪芳 任刚 +9 位作者 严冬梅 苏飞 刘铭 张勇 童亦兵 喻浩 王东艳 赵蓉 李杰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9-442,共4页
为及时发现和阻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 VDPVs)循环、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能够引起临床脊灰的其它脊灰疫苗相关病毒,做好贵州省无脊灰状态下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采用病毒分离、鉴定与核苷酸序列... 为及时发现和阻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 VDPVs)循环、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能够引起临床脊灰的其它脊灰疫苗相关病毒,做好贵州省无脊灰状态下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采用病毒分离、鉴定与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对贵州省贞丰县及周围10个县2003~2004年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2004年接触者粪便标本的病毒学监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对收集到的105例AFP病例和47例密切接触者的278份便标本进行了病毒学监测,结果从66例中共分离到肠道病毒(EV)66株,阳性率为43.4%,其中脊灰病毒(PV)29例,分离率为19.1%,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7例,分离率为24.3%.29例PV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24例为疫苗相似株,5例为脊灰Ⅰ型VDPVs,这5例均为2004年从贞丰县所分离到.贞丰县及周围县EV阳性检出率(43.4%)高于2003~2004年全省水平(22.9%~24.6%),2004年PV分离率比2003年高达2.6倍,29株PV中单个Ⅰ型占34.5%,明显高于往年(2000~2002年全省平均4.1%).本研究提示,Ⅰ型VDPVs在贞丰县引起了循环(cVDPVs),通过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已经阻断cVDPVs的传播.人群中PV和NPEV带毒率明显增高,非VDPVs引起的临床符合脊灰病例不容忽视;应加强脊灰病毒学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早期疫情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s)
下载PDF
贵州省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事件的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丽 栾荣生 +6 位作者 童亦滨 张大勇 邹建 喻浩 任刚 刘铭 苏飞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91-2093,共3页
目的:掌握应对2004年中国贵州省贞丰县首次Ⅰ型疫苗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cVDPV)事件主要开展的工作。方法:对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cVDPV事件现场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年发生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州... 目的:掌握应对2004年中国贵州省贞丰县首次Ⅰ型疫苗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cVDPV)事件主要开展的工作。方法:对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cVDPV事件现场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年发生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州)贞丰县发生了Ⅰ型cVDPV,在中国尚属首次。现场调查、现场诊断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本次疫情共发现实验室确诊VDPV病例2例,在2例确诊病例的3名健康儿童接触者及1例高危AFP病例的1名健康儿童接触者分离到VDPV。结论:低脊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仍然是本次cVDPV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对cVDPV事件所采取的AFP病例主动搜索、OPV强化免疫等措施是有效的,成功的阻断了cVD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丽萍 王飞霞 +4 位作者 周顺德 熊英 方晓艳 曾艳文 施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594-1595,共2页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HO扩大免疫规划和传染性疾病部《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验手册》推荐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HO扩大免疫规划和传染性疾病部《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验手册》推荐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标本送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用FIT—PCR—RFLP法和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1312例AFP病例粪便标本,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为:脊灰病毒110株,其中脊灰I型13株,Ⅱ型44株,Ⅲ型28株,PV混合15株,P+E混合10株。除Ⅱ型均为疫苗相关株外,I型1株有3个核苷酸序列变异,Ⅲ型有7株有1~6个核苷酸序列变异,未发现脊灰野毒株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193株。结论: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存在,且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控制标准,从而证实江西省消灭了脊灰野病毒。2006年脊灰Ⅲ型的核苷酸变异,提示我们要警惕疫苗变异循环的发生,一定要提高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预防VD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脊灰) 脊灰野病毒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下载PDF
西安市1995-2008年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宋立 张少华 +2 位作者 王荣 刘亚龙 张青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年第3期32-35,共4页
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s)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s)的认识,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对西安市1995-2008年检出的PV阳性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s)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s)的认识,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对西安市1995-2008年检出的PV阳性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疫苗变异PV采用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进行分子生物性状分析。西安市1995-2008年共检出PV13株,检出率4.29%。分离到的PV以II、III型为主,AFP病例散在发生,无聚集性。未全程免疫儿童(全程免疫儿童,年龄以≤1岁儿童为主(84.62%)。麻痹残留率高达84.62%。脊灰相关病例(VAPP)的发生危险性为0.24/100万。型内特征鉴定有1株为疫苗变异PV,经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未达到VDPV的分类标准。维持无脊灰阶段,存在着VDPV和发生cVDPVs的可能,在保持高水平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免疫覆盖率的同时,高质量的AFP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学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下载PDF
2004-2007年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应琼 赵春芳 +1 位作者 凌华 张敏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目的评价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方法按照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和ELISA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进... 目的评价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方法按照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和ELISA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从395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12株,其中脊灰Ⅰ型1株,Ⅱ型4株,Ⅲ型4株,PV混合1株,PV+NPEV(非脊灰肠道病毒)混合2株,所有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均为疫苗相关株,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株(VDPV)。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7株。结论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株存在,且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控制标准,表明重庆市脊灰实验室监测质量稳定,今后更要继续加强实验室的监测,保持整个监测过程的高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非脊灰肠道病毒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下载PDF
深圳市2005—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洁 黄芳 +2 位作者 张世英 杨卫红 卢紫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5—2012年残留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个案资料、病原学检测结果、V... 目的了解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5—2012年残留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个案资料、病原学检测结果、VAP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残留麻痹病例55例,其中VAPP病例8例,占15.54%;深圳市VAPP病例均为小年龄组小于6月龄的儿童,总发生率0.20/10万,无接触者VAPP病例,其中首次服苗的VAPP发生率为0.51/10万;无明显的地区和时间分布聚集性。结论 VAPP的发生是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难以克服的弱点,为减少VAPP病例及防止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的发生,应在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科学、合理地调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疫苗相关病例
下载PDF
2001-2006年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俊棉 陈玫 +3 位作者 李静 郭玉 张振国 张富斌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感染情况,为及时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提供科学依据,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分析全省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结合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结果2001... 目的了解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感染情况,为及时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提供科学依据,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分析全省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结合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有226例AFP病例分离到PV株,年均分离率9.1%,分离的PV株以Ⅱ型为主,均为脊灰疫苗株。检测到PV的AFP病例散发分布,没有聚集现象,73.9%的病例<2岁,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的病例主要集中在1岁以内儿童。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腱反射减弱或消失,60d后随访仍残留麻痹病例占47.3%。结论河北省2001-2006年未发现VDPV病例。仍需进一步提高OPV覆盖率,保持高质量AFP病例监测质量,维持无脊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下载PDF
Sabin IPV疫苗在版纳小耳猪体内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寸怡娜 蔡玮 +6 位作者 宋绍辉 周健 欧阳圣洁 胡文著 李卫东 廖国阳 马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derived from Sabin strain,s IPV)在版纳小耳猪体内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为新型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已经上市的s IPV疫苗...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derived from Sabin strain,s IPV)在版纳小耳猪体内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为新型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已经上市的s IPV疫苗,设计s IPV肌肉免疫实验组与野毒株IPV(IPV derived from wild strain,w IPV)肌肉免疫对照组,以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按0、1、2月基础免疫程序,接种版纳小耳猪,于免疫接种前及每剂免疫接种后第30天釆血,检测各组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评价免疫原性,并通过观察小耳猪的状态及体重情况,评价安全性。结果版纳小耳猪3剂免疫后,s IPV试验组与w IPV对照组Ⅰ、Ⅱ、Ⅲ型抗体阳转率均达到了100%,各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远高于1∶8保护水平。版纳小耳猪接种疫苗后体重增加,结果表明s IPV疫苗在版纳小耳猪动物模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s IPV疫苗在版纳小耳猪体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版纳小耳猪可作为评价s IPV疫苗的新型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bin株脊髓灰质灭活疫苗 版纳小耳猪 安全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2012-2015年江西省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株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庆 肖芳 +3 位作者 刘师文 李健雄 施勇 熊英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16-118,12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12-2015年分离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2... 目的了解江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12-2015年分离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2015年脊灰阳性率明显高于前3年;2013年出现1例VDPV病例,其型别为Ⅱ+Ⅲ混合型毒株,在连续采集的15份粪便标本中,主要分离得到Ⅲ型为VDPV,Ⅱ型有部分VDPV。结论 2012-2014年每年的疫苗相关株分离率较平稳,没有明显的优势株,对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s)的流行和发生,可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消灭脊灰过程中,尽早实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直至停止使用脊灰疫苗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 测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s) 流行病学 病原
下载PDF
菏泽市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应急处置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敬仓 刘景顺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评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应急处置措施的效果。方法在山东省卫生厅及山东省CDC的指导下,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制订调查提纲,研究控制措施,并深入现场调查,包括病例调查及免疫功能测定,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 目的评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应急处置措施的效果。方法在山东省卫生厅及山东省CDC的指导下,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制订调查提纲,研究控制措施,并深入现场调查,包括病例调查及免疫功能测定,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评估市、县级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采集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儿童粪便标本、血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脊髓灰质炎抗体测定,对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分离物进行血清型和型内鉴定以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接种率调查与评估等。结果病例确认为VDPV病例,免疫功能基本正常;市、县级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该VDPV病例所在村OPV3接种率为75.86%,所在乡镇及周围相邻乡镇接种率OPV3接种率为85.56%~91.01%,平均为87.78%,不同乡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当地医院未发现AFP病例漏报;适龄儿童第一轮OPV应急免疫接种率为95.05%,第二轮则为98.85%;密切接触者、健康儿童和VDPV病例粪便标本经连续监测未再发现VDPV。结论当地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监测和流行病学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指标良好;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Ⅵ级应急响应,重点开展了应急免疫活动,适龄儿童OPV应急免疫接种率达到目标,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严谨规范,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 急性弛缓性麻痹 病毒
下载PDF
河北省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14
作者 陈玫 张振国 +4 位作者 宋慧军 郭玉 张晓晔 孙印旗 张俊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2003-2004年共采集了743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例标本,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3种细胞同时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分离到脊灰病毒(PV)67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74株。从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79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8株,Ⅱ型24株,Ⅲ型20株,混合型15株,PV+NPEV7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07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04株,占97.2%,双反应株(DRV)17株,占2.8%。结论:河北省2003-2004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人性脊灰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驰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下载PDF
2003-2005年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15
作者 刘岩 张振国 +2 位作者 陈玫 郭玉 张俊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对河北省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等3种... 目的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对河北省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等3种细胞同时进行脊灰病毒(PV)和肠道病毒分离,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2003-2005年共采集了1199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脊灰病毒(PV)86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15株。从AFP病例及其高危病例的5份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V100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12株,Ⅱ型29株,Ⅲ型23株,混合型23株,PV+NPEV8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38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32株(95.7%),双反应株(DRV)5株(3.8%),非疫苗类似株(NSL)1株(0.7%)。结论河北省2003-2005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病毒
下载PDF
黔西南州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国刚 杨华 陆洪潮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8期427-429,共3页
目的了解黔西南州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找出薄弱环节,为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黔西南州共报告AFP病例67例,其中20例被贵州省脊灰诊断小组和国家AFP专家诊断为非... 目的了解黔西南州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找出薄弱环节,为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黔西南州共报告AFP病例67例,其中20例被贵州省脊灰诊断小组和国家AFP专家诊断为非AFP病例,剩余47例AFP病例中有7例被诊断为临床符合病例,7例临床符合病例中有2例为VDPV病例;除合格便采集率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达标准;首诊报告率为55.32%,村级仅为2596;病例的发病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在贞丰县有明显的聚集趋势;有40.43%的儿童未完成全程免疫,零剂次儿童占总病例的19.15%。结论黔西南州在接种率及县、乡医院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今后应加强计划免疫工作以提高脊灰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同时加强县、乡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首诊报告率;在提高AFP监测敏感度的同时提高其特异性,有效防止VDPV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分析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全程免疫
下载PDF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株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调查处置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娟 周莉薇 +2 位作者 张颖 秦东丽 曹慜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株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进行鉴定和应急处置。方法对宁夏某区2022年9月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和其同居住区的健康儿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株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进行鉴定和应急处置。方法对宁夏某区2022年9月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和其同居住区的健康儿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标本分离脊灰病毒,对分离株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和鉴定;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和脊灰疫苗接种率评估。结果从1名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株Ⅰ型脊灰病毒,该分离株与Ⅰ型Sabin疫苗株相比VP1区发生13个核苷酸变异(1.43%),鉴定为VDPV。2021-2022年该区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和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均为100%。未发现该分离株在当地循环。结论研究地区脊灰病毒分离株为健康携带者VDPV,未造成循环。宁夏需继续保持适龄儿童高水平脊灰疫苗接种率和高灵敏性的脊灰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健康携带者 急性弛缓性麻痹 监测 处置
原文传递
双重逆转录PCR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肠道病毒
18
作者 张璐 豆巧华 +6 位作者 白祎然 杨建辉 朱海明 吕宛玉 郭永豪 徐瑾 张延炀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构建双重逆转录PCR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PV)和肠道病毒(EV)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方法 从2021年河南省AFP病例中细胞分离得到的36株EV和7株PV粪便标本,利用EV VP4区引物EVP4、OL68-1和PV VP1区引物UG1、UC11... 目的 构建双重逆转录PCR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PV)和肠道病毒(EV)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方法 从2021年河南省AFP病例中细胞分离得到的36株EV和7株PV粪便标本,利用EV VP4区引物EVP4、OL68-1和PV VP1区引物UG1、UC11构建双重逆转录PCR进行检测,分析特异性和敏感性;以细胞分离培养阳性结果为参照,分析双重逆转录PCR检测的灵敏性。结果 18株EV检测为阳性,4株EV检测为弱阳性,阳性率为61.1%;5株PV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71.4%。EV以柯萨奇B组病毒3型为主,PV均为疫苗类似株。结论 本次实验构建的双重逆转录PCR可以作为PV和EV的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逆转录PCR 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类似株
原文传递
皮内免疫部分剂量组分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19
作者 李婧妍 蔡路奎 +5 位作者 马艳 温嘉纳 胡文著 廖宏玮 史荔 杨净思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17,523,共6页
目的评价皮内免疫(intradermal,ID)部分剂量组分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component pertussis and Sabin-derive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DTacP-sIPV)的免疫持久性。方法将40只W... 目的评价皮内免疫(intradermal,ID)部分剂量组分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component pertussis and Sabin-derive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DTacP-sIPV)的免疫持久性。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分别经ID部分剂量(DTacP-sIPV 1/5和1/10剂量,即1/5D和1/10D ID组)及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IM)全剂量DTacP-sIPV(全剂量IM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ID PBS)。于0、1、2月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12个月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抗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滴度,间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抗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破伤风毒素(tetanus toxin,TT)、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aemagglutinin,FHA)和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的IgG抗体滴度,并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及抗体阳性率。末次免疫后12个月,经雾化吸入百日咳杆菌气雾进行攻击,攻击时间为30 min,于气雾攻击后2、5、14 d检测各组大鼠白细胞数及肺、气管、鼻部位的菌落克隆形成数(colony-forming unit,CFU)。结果与全剂量IM组比较,1/5D和1/10D ID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空白对照组各型抗体阳性率均为0。1/5D、1/10D ID及全剂量IM组DT、TT、PT、FHA和PRN的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空白对照组IgG抗体阳性率均为0。与攻击后2 d比较,空白对照组大鼠经百日咳杆菌气雾攻击后5 d的白细胞数明显升高(F=3.48,P<0.05),随后开始下降;其他组均随时间的延长保持平稳(F=0.14~1.30,P>0.05)。气雾攻击后,空白对照组大鼠肺部细菌载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F=19.00~206.00,P<0.05),攻击后14 d仍可检测到百日咳杆菌;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大鼠肺部细菌载量均于攻击后5 d达峰值,14 d时基本清除,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4~1.25,P>0.05)。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气管和鼻部细菌载量略高于其他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1~3.54,P>0.05);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大鼠气管和鼻部细菌载量较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5~3.41,P>0.05)。结论ID 1/5D DTacP-sIPV可诱导大鼠产生针对疫苗各组分的持久保护性抗体,本研究为ID部分剂量DTacP-sIPV免疫策略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 部分剂量 皮内免疫 免疫持久性
原文传递
贵州省2004年一起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叶绪芳 童亦滨 +9 位作者 苏飞 任刚 刘铭 许文波 严冬梅 张勇 张丽 张大勇 邹建 喻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4-558,共5页
目的证实2004年贵州省贞丰县发生的Ⅰ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循环(cVDPVs),分析cVDPVs发生原因,及时发现脊灰野病毒(wildpoliovirus)、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VDPVs)和临床相似症状的其他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方法对疫区进行流... 目的证实2004年贵州省贞丰县发生的Ⅰ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循环(cVDPVs),分析cVDPVs发生原因,及时发现脊灰野病毒(wildpoliovirus)、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VDPVs)和临床相似症状的其他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方法对疫区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采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脊灰病毒(PV)分离鉴定与基因序列测定,并对贞丰县近几年报告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病毒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贞丰县挽澜乡2例AFP病例和3名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Ⅰ型VDPVs;发生Ⅰ型cVDPVs事件后,5例诊断为临床符合脊灰的AFP病例中有3例分离到Ⅰ型或Ⅱ型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病毒学监测结果显示,贞丰县人群中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55.1%)明显高于贵州全省水平(23.2%),2004年PV分离率(36.8%)明显高于往年,16株PV中Ⅰ型所占比例(43.8%)明显高于贵州全省平均水平(18.3%)。结论脊灰Ⅰ型VDPVs已经在贞丰县引起了循环(cVDPVs);人群中PV和非脊灰肠道病毒带毒率明显增高及疫苗接种率严重低下,是该次Ⅰ型cVDPVs发生的原因;应加强无脊灰状态下疫苗接种率的评估和早期疫情预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2004年 Ⅰ型疫苗衍生株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病学 疫苗接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