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ssociations for Vaginal Point Doses of Vaginal Stenosis in Image-Guided Brachytherapy
1
作者 Ekkasit Tharavichitkul Rungtip Jayavasti +8 位作者 Razvan M. Galalae Damrongsak Tippanya Sukon Prasitwattanaseree Wannapa Nobnop Somvilai Chakrabandhu Pitchayaponne Klunklin Wimrak Onchan Somsak Wanwilairat Imjai Chitapanarux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4年第9期823-829,共7页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s for vaginal dose points of vaginal stricture in image-guided brachytherapy.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nty-six patients of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were treated with Image-...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s for vaginal dose points of vaginal stricture in image-guided brachytherapy.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nty-six patients of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were treated with Image-Guided Brachytherapy (IGBT) with the dose at least 7 Gy per fraction to the D90 of 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 (HR-CTV). The vaginal dose points of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merican Brachytherapy Society (ABS) were added into the plan and cumulative dose to these points was evaluated in Equivalent Dose of 2 Gy (EQD2) concepts. Results: The mean doses to right vaginal dose point (VR), left vaginal dose point (VL) and average dose of VR/VL ((VR + VL)/2) were 101.5 Gy, 98.2 Gy and 99.8 Gy in EQD2 concepts, respectively. Volume-based plann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umulative dose in EQD2 concepts at vaginal points. At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of 22 months, grade-2 vaginal stricture was observed in two patients. The incidences of vaginal stricture were not differed between the cumulative dose to vaginal dose points in EQD2 concepts of ≤90 Gy versus >90 Gy (P = 1.000) and ≤100 Gy versus >100 Gy (P = 0.815). Conclusion: No association for cumulative vaginal doses and events of vaginal stricture was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GUIDED brachytherapy vaginal DOSE POINT vaginal STRICTURE Associations
下载PDF
阴道填塞溻渍法治疗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后阴道损伤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齐子威 袁香坤 刘琼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填塞溻渍疗法治疗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后阴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近距离放疗后出现放射性阴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中药阴道溻渍填塞治疗,每日1次,每次3 h。对照组予以三乙醇胺乳膏...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填塞溻渍疗法治疗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后阴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近距离放疗后出现放射性阴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中药阴道溻渍填塞治疗,每日1次,每次3 h。对照组予以三乙醇胺乳膏阴道涂抹,每次3 mg,每日1次,均14天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阴道疼痛评分及阴道组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阴道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创面完全疗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特色填塞溻渍疗法在治疗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后阴道损伤方面有效果,且在改善患者阴道疼痛评分、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阴道炎 中医溻渍疗法 三乙醇胺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三维后装插植放疗治疗阴道残端复发肿瘤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小青 廖晓红 +4 位作者 何静 陈元平 蔡璐 李泽蕾 黄碧芳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83-585,59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后装插植放疗治疗阴道残端复发肿瘤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宫颈癌手术后1年阴道残端复发肿瘤的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阴道残端复发肿瘤,体外放疗结束后,所有患者采用三维后装插植放射治... 目的探讨三维后装插植放疗治疗阴道残端复发肿瘤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宫颈癌手术后1年阴道残端复发肿瘤的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阴道残端复发肿瘤,体外放疗结束后,所有患者采用三维后装插植放射治疗,观察靶区(CTV)剂量以及累及器官受量、不良反应(局部出血、感染、下腹痛)。结果后装插植包裹靶区(GTV)剂量V90为(6.08±1.27)Gy,GTV剂量V95为(6.02±1.31)Gy,符合计划治疗要求,具有高度靶区适形度;三维后装插植放疗在膀胱、直肠、乙状结肠1cm^3、2 cm^3、3 cm^3不同体积中插植放疗剂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10例阴道残端复发肿瘤患者经三维后插植放疗治疗后3个月后有1例患者出现中度下腹痛,采取止痛、消炎后疼痛改善,其余患者未见局部出血、感染及下腹痛等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三维后装插值放疗治疗不良反应较少,但远期效果需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肿瘤 复发 三维后装插植放疗
下载PDF
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近距离放疗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晶 曹春娟 姚文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8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RMS)近距离放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为10例儿童阴道RMS患儿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对放疗前后的观察、护理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对10例患儿全部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10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 目的探讨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RMS)近距离放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为10例儿童阴道RMS患儿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对放疗前后的观察、护理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对10例患儿全部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10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可减轻阴道RMS患儿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横纹肌肉瘤 患儿 近距离放射治疗 肿瘤护理
下载PDF
3D打印阴道模型塞插植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文翠 赵林 王小龙 《癌症进展》 2022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阴道多通道个体化模型塞插植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接受常规腔内治疗(ICBT),作为ICBT组,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宫颈癌患者接受3D打印插植治疗(3D...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阴道多通道个体化模型塞插植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接受常规腔内治疗(ICBT),作为ICBT组,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宫颈癌患者接受3D打印插植治疗(3DP-ISBT),作为3DP-ISB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剂量学结果[高危临床靶体积(HR-CTV)D_(90)和膀胱、直肠、乙状结肠D_(2cc)],并评价近期疗效。结果肿瘤直径5~6 cm、肿瘤直径≥7 cm、阴道侵犯﹥2/3及有宫旁侵犯的3DP-ISBT组宫颈癌患者HR-CTV D_(90)均明显高于ICB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DP-ISBT组患者直肠、乙状结肠的D_(2cc)均低于ICB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ISBT组患者1年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6.2%,高于ICBT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传统腔内治疗相比,3D打印多通道个体化阴道模型塞插植治疗宫颈癌具有更好的剂量学优势,且近期疗效较好,但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3D打印阴道模型塞 组织间插植治疗 剂量学 局部控制率
下载PDF
TH与乳腺疼痛的相关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虓 刘志英 +1 位作者 孙祝生 刘会岭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7期3-4,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乳腺疼痛分级、乳腺厚度、腺体增生程度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以乳腺疼痛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女性患者,分析患者乳腺疼痛程度分级、乳腺厚度、腺体增生程度与促...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乳腺疼痛分级、乳腺厚度、腺体增生程度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以乳腺疼痛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女性患者,分析患者乳腺疼痛程度分级、乳腺厚度、腺体增生程度与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原氨酸(T3)、四碘甲状原氨酸(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Anti—TSHR)以及乳腺腺体是否紊乱、是否伴有甲状腺疾病之间有无相关。结果:乳腺增生程度与血清T3、T4、TPO、TG、Anti-TSHR水平无关(P〉O.05),与血清TSH水平相关(P=0.002,P〈0.05),随着血清TSH浓度升高,乳腺增生程度加重。乳腺疼痛程度与乳腺腺体厚度、乳腺腺体紊乱、是否有甲状腺疾患之间无明显关系(P〉O.05)。乳腺增生程度与乳腺腺体结构紊乱之间无明显关系(P〉O.05),与是否有甲状腺疾患有关,有甲状腺疾患者乳腺增生程度较重(P〈0.05)。结论:血清TSH升高可引起乳腺增生,乳腺疼痛程度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无关。中重度乳腺增生患者往往合并甲状腺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疼痛 甲状腺相关激素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调强近距离后装治疗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慧灵 林娴 +1 位作者 陈文娟 潘建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7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调强近距离后装治疗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均行放射治疗,24例联合全身化疗。放射治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调强近距...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调强近距离后装治疗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均行放射治疗,24例联合全身化疗。放射治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调强近距离后装治疗。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顺铂+5-FU。结果随访时间为6~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随访率100%。完全有效率CR及部分有效率PR分别为80.00%(24/30)、93.33%(28/30)。4例出现I^II度放射性直肠炎。结论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插植调强近距离后装治疗疗效满意,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手术治疗 阴道断端 复发 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近距离后装治疗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腔内放疗期间阴道冲洗加碘伏纱条填塞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朱楚玉 朱楚云 陈画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0期1435-1437,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腔内放疗期间阴道冲洗加碘伏纱条填塞对阴道清洁度及阴道粘膜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阴道冲洗,观察组在传统阴道冲洗基础上加碘伏纱条于穹窿部填塞...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腔内放疗期间阴道冲洗加碘伏纱条填塞对阴道清洁度及阴道粘膜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阴道冲洗,观察组在传统阴道冲洗基础上加碘伏纱条于穹窿部填塞,观察两组患者在腔内放疗后的第2、3、4周阴道清洁度及阴道粘膜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阴道清洁度及阴道粘膜反应在第2、3、4、周Hc分别为25.584,15.717,14.875; 6.571,6.662,8.091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内放疗期间阴道冲洗加碘伏纱条填塞明显提高阴道清洁效果,减轻阴道粘膜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腔内放疗 阴道冲洗 碘伏纱条填塞
下载PDF
手算方式计算^(192)Ir应用于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放置时间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朝晟 吴嘉明 任益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研究近距离同时治疗子宫体及阴道壁以及用手算方式决定^(192)Ir放置时间。材料与方法:首先测量^(192)Ir在水中2.0 cm处的绝对剂量及一套^(192)Ir在子宫体及阴道壁施源器的实测剂量率数据,之后回归一个可描述此数据的方程式,根据^(1... 目的:研究近距离同时治疗子宫体及阴道壁以及用手算方式决定^(192)Ir放置时间。材料与方法:首先测量^(192)Ir在水中2.0 cm处的绝对剂量及一套^(192)Ir在子宫体及阴道壁施源器的实测剂量率数据,之后回归一个可描述此数据的方程式,根据^(192)Ir源和距给予剂量点的距离,综合利用此方程式逐一计算各点要满足所给予剂量时该停留的时间。结果:此手算的计算系统和现今使用的治疗计划系统所算出的时间比较误差在1.0%内,而且可以手算评估宫颈口的累计剂量,以避免过高剂量导致宫颈口糜烂。结论:在高度依赖计算机的时代,此方法提供近距离治疗的手算计算方式,在治疗计划系统出现故障或是系统太老旧无法符合临床所需时使用。此方法的实务操作更可提供给医师及医学物理师作为一个良好的训练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治疗 宫颈癌 子宫体 阴道壁 同时治疗 手动计算
下载PDF
阴道冲洗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对宫颈癌腔内放疗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王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7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冲洗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对宫颈癌腔内放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宫颈癌腔内放疗的患者行阴道冲洗后使用抗菌离子膜对阴道深部喷雾,时间为60天,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使用... 目的:探讨阴道冲洗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对宫颈癌腔内放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宫颈癌腔内放疗的患者行阴道冲洗后使用抗菌离子膜对阴道深部喷雾,时间为60天,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使用阴道冲洗后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可保持阴道清洁,减少宫颈癌腔内放疗引起的腔内感染和阴道炎的发生,增加放疗效果。结论:阴道冲洗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具有有效性,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冲洗 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 宫颈癌腔内放疗
下载PDF
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60 Co高剂量率三维后装治疗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查元梓 陆冬青 +1 位作者 张松方 蒋马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60 Co高剂量率三维后装在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放疗中的应用流程,并从剂量学角度分析可行性。方法选取5例已行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放疗患儿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3种治疗计划:计划A为3DCRT外照射,计划B为后装治疗,计划 C为后... 目的:探讨60 Co高剂量率三维后装在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放疗中的应用流程,并从剂量学角度分析可行性。方法选取5例已行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放疗患儿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3种治疗计划:计划A为3DCRT外照射,计划B为后装治疗,计划 C为后装治疗联合外照射。根据EQD2评估CTV和OAR剂量学参数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计划 A相比,计划 C的 CTV的D90、D50、Dmean更高(P=0.00),直肠、膀胱和股骨头剂量低,卵巢剂量略高(P=0.00)。与计划B相比,计划C的CTV 的D90更高,D50、Dmean较低,卵巢剂量较低,直肠、膀胱和股骨头剂量略高。计划B的直肠、膀胱D2 cm3最低。结论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的放疗需根据原发肿瘤位置及手术后是否残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CT引导的60 Co高剂量率三维后装治疗方式流程简单快捷,患儿耐受性好,靶区剂量高,正常组织保护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横纹肌肉瘤/放射疗法 阴道横纹肌肉瘤/近距离疗法 剂量学
原文传递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原发性阴道癌51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孔为民 孙建衡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评价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疗 )原发性阴道癌的效果 ,并与传统腔内镭疗进行比较。方法 对 1989年 1月~ 1999年 12月期间接受了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的原发性阴道癌患者 5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国际妇产科联盟 (FI... 目的 评价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疗 )原发性阴道癌的效果 ,并与传统腔内镭疗进行比较。方法 对 1989年 1月~ 1999年 12月期间接受了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的原发性阴道癌患者 5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Ⅰ期 10例 ,Ⅱ期 13例 ,Ⅲ期 2 3例 ,Ⅳ期 5例。 5 1例患者均接受了以放疗为主的治疗。体外照射予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MV或 8MVX线盆腔前后野垂直轮流照射 ,照射剂量为盆腔正中平面 40~ 5 0Gy ;有 3例患者辅助双侧腹股沟野照射 ,照射剂量 45~ 5 0Gy ;2例辅助外阴野照射 ,照射剂量 30~ 40Gy。腔内治疗应用WD HDR18治疗机 ,11例在阴道盒治疗时部分应用了Buchler治疗机。治疗时 ,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厚度等情况分别或联合应用阴道盒、阴道塞子、宫腔管或组织间插植针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的总 5年生存率为 5 8 8% ,其中Ⅰ期 80 0 % ,Ⅱ期 76 9% ,Ⅲ期 6 5 2 % ,Ⅳ期 5例中 0例。各期 5年生存率均高于本院报道的传统的以腔内镭疗为主治疗原发性阴道癌的疗效。结论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单独应用或与体外照射等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阴道癌可取得不低于传统腔内镭疗的疗效 ,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肿瘤 高能放射疗法 近距离放射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单通道和六通道柱状施源器三维近距离照射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晓荣 于浪 +10 位作者 单书灿 胡克 沈捷 连欣 孙帅 晏俊芳 刘志凯 杨波 邱杰 张福泉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比较单通道和六通道柱状施源器2D、3D治疗计划靶区和正常组织照射剂量,评估三维近距离治疗在子宫内膜癌术后阴道内照射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早期子宫内膜癌10例,分别置入六通道和单通道柱状施源器,CT模拟定位扫描后做治疗计划.CTV定... 目的 比较单通道和六通道柱状施源器2D、3D治疗计划靶区和正常组织照射剂量,评估三维近距离治疗在子宫内膜癌术后阴道内照射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早期子宫内膜癌10例,分别置入六通道和单通道柱状施源器,CT模拟定位扫描后做治疗计划.CTV定义为阴道上段3 cm,黏膜下5 mm区域,处方剂量为5 Gy/次,共6次.分别制定不同施源器2D和3D治疗计划.比较两种施源器2D与3D计划CTV和OAR的剂量.结果 两种施源器2D、3D治疗计划均能很好满足CTV剂量要求.使用单通道施源器时3D计划可显著降低直肠D0.1cm^3、D1.0cm^3、D2.0cm^3约18.2%、12.4%和10.7%.使用六通道施源器时,3D计划可显著降低直肠D0.1cm^3、D1.0cm^3、D2.0cm^3和Dmean约36.6%、24.8%、20.4%和6.1%,并降低了膀胱和尿道Dmean.与单通道施源器3D计划相比,六通道施源器3D计划进一步降低了直肠、膀胱和小肠的照射剂量.结论 使用单通道或六通道柱状施源器进行阴道内照射时,2D和3D治疗计划均取得了很好的靶区剂量分布.3D治疗计划与2D治疗计划相比,能降低以直肠为主的OAR受量,六通道施源器3D计划进一步降低了直肠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近距离疗法 阴道柱状施源器 CT引导的三维治疗计划
原文传递
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阴道不良反应与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菲 赵红福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99-1003,共5页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和术后放射治疗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道与宫颈相邻的解剖位置关系以及阴道施源器放置于膀胱和直肠之间的阴道内, 决定了阴道吸收剂量极度不均匀和难以评估。本文综述了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和术后放射治疗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道与宫颈相邻的解剖位置关系以及阴道施源器放置于膀胱和直肠之间的阴道内, 决定了阴道吸收剂量极度不均匀和难以评估。本文综述了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阴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阴道剂量评估方法、剂量不良反应相关性和剂量限值, 以期为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阴道剂量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493例Ⅰ-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光荣 冉立 +4 位作者 吉维 余淼 常建英 李凤虎 李杰慧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出现阴道残端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07-2016年间收治初诊的Ⅰ-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493例随访至 2018 年5月30日,随访率96.6%(474/493),...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出现阴道残端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07-2016年间收治初诊的Ⅰ-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493例随访至 2018 年5月30日,随访率96.6%(474/493),中位年龄 45 岁,高发年龄40~50岁。451例(91.48%)无复发,平均无残端复发时间51.2个月,中位无残端复发时间44.8个月。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外照射、后装治疗是阴道残端复发的影响因素(P=0.000、0.000),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及盆腔外照射是影响总生存的因素(P=0.045、0.022、0.000)。结论盆腔外照射及近距离治疗对降低Ⅰ-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阴道残端复发的风险尤其重要,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盆腔外照射是影响Ⅰ-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总生存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外科学 根治术 阴道残端复发 宫颈肿瘤/盆腔外照射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原文传递
^(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对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的疗效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丹 吕晓鸣 +6 位作者 陈鹏 石妍 黄明伟 郑磊 赵卫红 马晓莉 张建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500-1505,共6页
目的分析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对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PMRMS)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33例PMRM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对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PMRMS)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33例PMRM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3例患儿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12岁,中位年龄4岁。胚胎型17例,腺泡型9例,多形型7例。原发PMRMS 26例,复发PMRMS 7例。颞下-乳突区15例,鼻腭-鼻旁区6例,咽旁-颌下区12例。美国儿童横纹肌肉瘤(RMS)协作组分期为Ⅲ期28例,Ⅳ期5例;中危组28例,高危组5例。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33例儿童PMRMS的1、3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9%、58.6%和49.9%,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60.5%和47.5%。咽旁-颌下区患儿的5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100%,鼻腭-鼻旁区患儿的5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均为83.3%,颞下-乳突区患儿的3年局部控制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7.5%和21.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于颞下-乳突区是影响PMRMS患儿5年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HR=38.40,95%CI:4.87~302.52,P=0.001)。粒子植入后3个月内,全组患儿的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8%(28/33)。21例(63.6%)患儿出现1级急性放疗反应,7例(21.2%)患儿出现2级急性放疗反应。无3级及以上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粒子植入3个月后,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均有明显缓解,无皮肤溃疡、唾液腺纤维化等3级及以上远期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无严重颅颌面畸形发生。结论 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临床疗效肯定,肿瘤位于咽旁及鼻腭区的预后优于颞下-乳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近距离放疗 脑膜旁 儿童 预后 随访
原文传递
宫颈癌术后阴道三维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两种施源器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文 晏军 +2 位作者 刘军 王琳 谭榜宪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根治术后行阴道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采用单通道柱状、双卵圆球两种施源器的剂量学差异,为宫颈癌术后行阴道三维腔内近距离放疗选择施源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完成阴道三... 目的:比较宫颈癌根治术后行阴道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采用单通道柱状、双卵圆球两种施源器的剂量学差异,为宫颈癌术后行阴道三维腔内近距离放疗选择施源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完成阴道三维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20例,每例患者均在接受宫颈癌根治手术后因有术后放疗指征,进行术后三维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每例患者分别采用单通道柱状施源器、双卵圆球施源器行后装治疗各1次,不分先后。利用患者放疗时40个实际CT定位资料,按照统一的靶区勾画标准重新勾画靶区(靶体积及危及器官)后制作近距离腔内放射治疗计划。分别统计两种施源器近距离治疗计划中靶区体积、D90、D100和膀胱、直肠体积及其D2c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两种施源器在宫颈癌术后三维近距离治疗中靶区、危及器官剂量。结果:阴道柱状施源器组和双卵圆球施源器组平均临床靶区体积分别为:(29.56±4.51)cm3、(31.68±3.16)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柱状施源器组D90、D100分别为(611.60±8.70)cGy和(414.38±47.16)cGy;双卵圆球施源器组D90、D100分别为(608.19±7.30)cGy与(359.54±38.13)cGy,两组CTV D90约为6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D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柱状施源器组与双卵圆球施源器组直肠体积分别为(53.03±10.70)cm3、(52.37±8.87)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直肠D2cc分别为(375.77±62.10)cGy、(341.57±38.43)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膀胱体积分别为(129.31±18.90)cm3、(123.14±13.15)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膀胱D2cc分别为(391.13±62.94)cGy、(356.42±27.12)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阴道三维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中,与双卵圆球施源器相比,使用单通道柱状施源器靶区剂量分布更优,但膀胱、直肠受照剂量更高。因此在临床上,当直肠膀胱外照射受量较高、副反应较重时可选择双卵圆球施源器,反之可选择单通道柱状施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阴道三维后装放射治疗 施源器 剂量学
原文传递
Outcomes of intermediate-risk to high-risk stage I endometrial cancer: 10-year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using in-house multi-channel applicators in a single center 被引量:1
18
作者 Xiao-Rong Hou Lang Yu +1 位作者 Ke Hu Fu-Quan Zh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6期1935-1941,共7页
Background: There are only very few reports on clinical outcomes using multi-channel applicators (MCA) for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EC) in China.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ing inter... Background: There are only very few reports on clinical outcomes using multi-channel applicators (MCA) for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EC) in China.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ing intermediate-risk (IR) to high-risk (HR) stage I EC using in-house made multi-channel applicators (IH-MCA) in a single institution.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ninety patients with stage I IR to HR EC were treated with hysterectomy and adjuvant radiotherapy from 2003 to 2015. All patients received post-operative vaginal cuff brachytherapy (VBT) alone or as a boost after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EBRT). The prescriptions were 500 cGy per fraction for a total of 5 to 6 fractions with brachytherapy alone or 400 to 600 cGy per fraction for 2 to 3 fractions if it was combined with EBRT. Two types of applicators including a traditional rigid IH-MCA and a recent model custom-made with 3 dimension printing technology were used for treatment. The 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survival rate. Results: Follow-up rate was 92.8% and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48 months (range 4–172 months).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s for all patients were 96.3%, 92.1%, 2.9%, and 4.8% respectively. Two patients had isolated relapse in vagina outside the irradiated volume. Th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nd grade we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correlated with OS (hazard ratio: 0.36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131–1.035, P = 0.048;hazard ratio: 0.576, 95% CI: 0.347–0.958, P = 0.026,). 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IR to HR stage I EC, adjuvant VBT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EBRT using IH-MCA led to excellent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rates. Age and grade we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correlated with 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etrial cancer HIGH-RISK Intermediate-risk MULTI-CHANNEL applicator vaginal cuff brachythera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