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释放的酚酸类物质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47
1
作者 高云霓 刘碧云 +5 位作者 王静 贺锋 梁威 徐栋 张丽萍 吴振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1-766,共6页
采用广谱性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以10 g(FW)/L的密度培养三天后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种植水,不同溶剂洗脱得到的各组分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甲醇洗脱组分抑藻活性最强.去除该组分... 采用广谱性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以10 g(FW)/L的密度培养三天后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种植水,不同溶剂洗脱得到的各组分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甲醇洗脱组分抑藻活性最强.去除该组分中的酚酸后,其抑藻活性下降了22.8%,表明酚酸参与到苦草的化感抑藻作用中.甲醇组分通过液液萃取进一步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组分进行GC-MS分析,从中检测到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乙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丙酸、香草酸、原儿茶酸、阿魏酸和咖啡酸等九种酚酸.酚酸抑藻测试的结果显示其抑藻活性与本身的结构有关,不同酚酸以毒性效应比例多维混合表现出加和抑藻效应,且随着混合种数的增多,酚酸的加和效应增强.以上结果显示苦草可以释放酚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多种化感物质的联合作用可能是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抑制蓝藻生长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分泌物 酚酸 铜绿微囊藻 化感作用
下载PDF
臭氧氧化猪场处理尾水对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俊力 陈桂发 +2 位作者 刘福兴 宋祥甫 邹国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99-2305,共7页
为了探索臭氧氧化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废水排放前的预处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用不同浓度臭氧氧化处理经生化工艺处理后的猪场尾水,以苦草为试验材料,从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系统的角度,探讨了沉水植物在臭氧氧化猪场处理尾水中的适应... 为了探索臭氧氧化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废水排放前的预处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用不同浓度臭氧氧化处理经生化工艺处理后的猪场尾水,以苦草为试验材料,从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系统的角度,探讨了沉水植物在臭氧氧化猪场处理尾水中的适应性以及臭氧氧化技术的应用对水生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臭氧氧化处理相比,臭氧氧化后(AO1 10 mg·L^(-1)、AO2 30 mg·L^(-1)、AO3 50 mg·L^(-1))猪场处理尾水中苦草的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有升高趋势;AO2处理中苦草的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对H_2O_2调节起重要作用,苦草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AsA和GSH含量增加,从而使生物量增加;AO3处理中苦草AsA含量降低,H_2O_2与抗氧化物质之间没有达到平衡,从而使生物量降低。结果显示,试验条件下,30 mg·L^(-1)的臭氧氧化应用于猪场处理尾水,能增强沉水植物的抗氧化系统,促进生长,从而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猪场尾水 沉水植物 苦草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瑄文 李三姗 +2 位作者 甘琳 何晓云 杨柳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1051,共11页
为了探究生物质炭作为生长基质对水生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选用典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作为受试植物,测定不同氮、磷营养盐浓度和不同粒径的生物质炭作用下对苦草种子萌发率、幼苗形态与生物量,同时分析水体中硝... 为了探究生物质炭作为生长基质对水生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选用典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作为受试植物,测定不同氮、磷营养盐浓度和不同粒径的生物质炭作用下对苦草种子萌发率、幼苗形态与生物量,同时分析水体中硝态氮、亚硝态氮、氨氮和正磷酸盐磷浓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存在使水体中亚硝态氮浓度低于检测限,使水体正磷酸盐磷浓度上升至1.28~2.43 mg/L,为最高添加磷浓度的3.2~6.1倍,从而改变了苦草生长环境.小粒径生物质炭(0.25~0.5 mm)组中水体最终氨氮浓度(0.05 mg/L)远远低于大粒径生物质炭(1~2 mm)组中水体最终氨氮浓度(0.39~0.85 mg/L),即生物质炭粒径大小会影响水体最终营养盐浓度和氮素赋存形态.与大粒径生物质炭组和石英砂对照相比,小粒径组苦草种子萌发率明显升高,可达80%以上,并促进苦草幼苗生长.因此,小粒径生物质炭能提高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大型水生植物恢复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粒径 苦草 萌发率 幼苗生长
下载PDF
硅酸盐矿物麦饭石对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生长的促进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骆凤 张义 +6 位作者 韩帆 刘云利 王坚 孙坚 刘子森 邹羿凌云 吴振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9-1007,共9页
沉水植物恢复是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重建的关键措施.沉水植物的生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研究了硅酸盐矿物麦饭石对苦草生长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应用于水生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麦饭石可以显著... 沉水植物恢复是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重建的关键措施.沉水植物的生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研究了硅酸盐矿物麦饭石对苦草生长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应用于水生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麦饭石可以显著促进苦草的生长.添加了麦饭石处理组的苦草的生物量、株高、叶数、根长等生长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改性麦饭石组优于麦饭石原石组.1 cm麦饭石处理组的苦草在生长旺盛期时,其光和色素、根系活力和过氧化氢酶酶活等生理生态指标的活力均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丙二醛含量有所降低.检测结果发现麦饭石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可见麦饭石可进一步应用于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饭石 苦草 生理生态 促进作用
下载PDF
基质类型对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牧食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吕超超 王家安 +1 位作者 马徐发 夏成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8-468,共11页
沉水植物和螺类都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牧食关系也是水生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而不同的基质类型可能会影响两者的生长和改变沉水植物对螺类牧食的防御策略.以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和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为... 沉水植物和螺类都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牧食关系也是水生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而不同的基质类型可能会影响两者的生长和改变沉水植物对螺类牧食的防御策略.以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和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为对象,研究基质类型、螺类牧食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及防御策略的影响,以及基质类型及沉水植物对螺类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螺类牧食和基质类型对苦草生长和元素特征具有显著的影响,存在螺类牧食时,泥沙基质和沙基质苦草的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泥沙、沙和泥基质苦草地上生物量分别减少了67.74%、58.58%和17.84%,根冠比分别升高了177.51%、217.23%和1.44%;且泥沙基质中苦草的叶片数显著低于无牧食组.不同基质类型下,牧食对苦草总碳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泥和泥沙组中,螺类牧食使苦草的总氮含量均显著降低,碳氮比均显著升高;沙基质下,螺类牧食使苦草总酚含量显著降低.基质类型对螺类的形态特征(除壳宽外)、生长及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总体来看,基质类型对耳萝卜螺牧食和苦草防御策略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螺类的生长及元素特征基本无影响.本研究可以为牧食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也可为沉水植被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提供参考,但基质类型对螺草牧食关系的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耳萝卜螺 基质类型 牧食 元素 总酚
下载PDF
动、静水条件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耿楠 王沛芳 +2 位作者 王超 祁凝 王智源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7-642,共6页
在浅水湖泊中,沉降在沉积物中的营养盐易受到水流的扰动再释放出来,而沉水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营养盐的释放.借助自主开发的生态水槽,在40 d的实验周期内检测动、静水条件下有、无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时沉积物、上覆水中... 在浅水湖泊中,沉降在沉积物中的营养盐易受到水流的扰动再释放出来,而沉水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营养盐的释放.借助自主开发的生态水槽,在40 d的实验周期内检测动、静水条件下有、无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时沉积物、上覆水中磷含量变化,旨在为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营养盐释放量的影响估算及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动水条件下,沉积物在没有苦草的保护下总磷含量下降21.8%,而有苦草的保护下总磷含量下降17.7%.苦草根系从周围沉积物中吸收磷,1~4 cm沉积物层的吸收量高于4~8 cm沉积物层.动水槽的上覆水中总溶解态磷浓度和总颗粒态磷浓度均大量增加,并且总颗粒态磷浓度相对于总溶解态磷浓度占较大比例.苦草减少了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并对上覆水中正磷酸盐有明显的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沉积物 水动力 释放
下载PDF
我国苦草属(VallisneriaL.)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熊秉红 李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00-508,共9页
关键词 苦草属植物 繁殖特征 生物量 群落生态学 水鳖科
下载PDF
IFN-γ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沙鼠血清和小肠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利芳 万启惠 +1 位作者 刘兴安 张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IFN -γ和L -NNA对感染旋毛虫沙鼠血清和小肠NO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1)给予不同浓度的IFN -γ或L -NNA作用于正常和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 ,测定血清和小肠NO生成量。 (2 )观察小肠组织病... 目的 探讨IFN -γ和L -NNA对感染旋毛虫沙鼠血清和小肠NO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1)给予不同浓度的IFN -γ或L -NNA作用于正常和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 ,测定血清和小肠NO生成量。 (2 )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1)在各期沙鼠血清和小肠中 ,IFN -γ表现为促进NO合成。 (2 )L -NNA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它抑制感染鼠血清NO生成 ,却促进正常鼠血清NO合成。在沙鼠小肠 ,L -NNA降低正常鼠及感染后 4 0d组NO水平 ,却促进感染后 7d、2 5d组NO的合成。 (3)小肠病理变化 :在给予IFN -γ或L -NNA组 ,药物低剂量组与未用药组相比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 ,可见肠组织破坏更严重 ,两种药物之间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别。结论  (1)IFN -γ能促进血清和小肠NO合成。 (2 )L -NNA对感染后不同时期沙鼠血清和小肠的NO合成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3)过高的NO产量能使小肠组织的炎症病变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l-NNA 旋毛虫感染 沙鼠 血清 小肠 γ-干扰素 NG-硝基-l-精氨酸 一氧化氮
下载PDF
IFN-γ、L-Arg及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血液及腓肠肌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万启惠 贺利芳 +1 位作者 刘兴安 张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9-192,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IFN-γ、L-Arg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血液及腓肠肌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腹腔给予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不同剂量的IFN-γ、L-Arg和L-NNA,检测沙鼠血清及腓肠肌NO的含量。观察腓肠肌的病理变化。结果IFN... 目的探讨IFN-γ、L-Arg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血液及腓肠肌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腹腔给予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不同剂量的IFN-γ、L-Arg和L-NNA,检测沙鼠血清及腓肠肌NO的含量。观察腓肠肌的病理变化。结果IFN-γ和L-Arg组沙鼠血清及腓肠肌NO含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L-NNA阴性对照组血清NO含量和感染25 d的L-NNA组腓肠肌NO含量升高,L-NNA实验组血清NO含量及阴性对照组、旋毛虫感染7 d组4、0 d组腓肠肌NO含量降低。实验组腓肠肌内囊包数较阳性对照组略有减少。结论IFN-γ和L-Arg能促进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血液及腓肠肌NO合成,L-NNA则具有增强或抑制NO合成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l-ARG l-NNA 旋毛虫 血清 腓肠肌 NO 病理
下载PDF
体外培养中IFN-γ、L-Arg及L-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万启惠 刘兴安 +1 位作者 贺利芳 张曦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中IFN γ、L Arg及L 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长爪沙鼠腹腔巨噬细胞 ,置RPMI16 4 0培养液中培养。设IFN γ组、L Arg组、L NNA组和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又分 5个不同的浓度组。分别向...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中IFN γ、L Arg及L 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长爪沙鼠腹腔巨噬细胞 ,置RPMI16 4 0培养液中培养。设IFN γ组、L Arg组、L NNA组和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又分 5个不同的浓度组。分别向含有巨噬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FN γ、L Arg及L NNA进行体外培养。培养 2 4h后 ,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NO含量。将旋毛虫幼虫分别加入上述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培养 ,观察旋毛虫幼虫的活动及损伤。结果 ①体外培养中 ,激活的巨噬细胞能产生NO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 ,这种促进或抑制NO合成的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②加入旋毛虫幼虫后 ,在IFN γ和L Arg培养体系中 ,随着NO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对虫体的抑制及杀伤作用越来越明显 ,导致其活动度减弱 ,虫体破裂 ,最终死亡 ;在L NNA培养体系中 ,L NNA浓度越高 ,对虫体的影响越小。结论 ①体外培养中 ,通过激活的巨噬细胞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给予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IFN-Γ l-ARG l-NNA 体外培养 旋毛虫
下载PDF
L-Arg及L-NNA对旋毛虫病沙鼠小肠及肝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11
作者 万启惠 刘兴安 +1 位作者 贺利芳 张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L-Arg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小肠及肝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感染旋毛虫后的早、中、晚期经腹腔给予沙鼠不同剂量的L-Arg和L-NNA,检测沙鼠小肠及肝组织NO的含量;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L-Arg组沙鼠小肠及... 目的探讨L-Arg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小肠及肝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感染旋毛虫后的早、中、晚期经腹腔给予沙鼠不同剂量的L-Arg和L-NNA,检测沙鼠小肠及肝组织NO的含量;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L-Arg组沙鼠小肠及肝NO含量均明显升高,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给予L-NNA后,小肠组织实验7d组、25d组NO量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且随L-NNA剂量的增加而升高,40d组及阴性对照组NO量则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肝组织实验组NO量普遍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且随L-NNA剂量的增加及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高剂量组小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加重。结论L-Arg能促进感染旋毛虫的沙鼠小肠及肝NO的合成,L-NNA则表现出不同的增强或抑制NO合成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 l-NNA 旋毛虫 小肠 NO 病理
下载PDF
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对城市缓流河道黑臭底泥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许宽 刘波 +3 位作者 王国祥 马久远 曹勋 周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42-2649,共8页
以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和城市缓流河道黑臭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苦草对城市缓流河道黑臭底泥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草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缓流污染河道底泥氧化还原环境.实验期间表层底泥Eh从-70 mV升高至90 ... 以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和城市缓流河道黑臭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苦草对城市缓流河道黑臭底泥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草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缓流污染河道底泥氧化还原环境.实验期间表层底泥Eh从-70 mV升高至90 mV;减少致黑物质亚铁的含量,实验组表层底泥降低25%,而对照却升高38%;促进铁、硫的自然循环,防止亚铁、H2S的累积;明显改善底泥黑臭现象,实验组表层底泥第7 d出现约3 mm厚灰黄色氧化层,氧化层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厚,第28 d厚度为11 mm.该氧化层无明显恶臭气味.对照则在实验第14 d出现1 mm氧化层并维持至实验结束,期间恶臭气味未消减;种植苦草可显著提高沉积物致密程度,降低底泥含水率,有效改善表层底泥流动状态,且在段头浜、河湾、人工湿地景观等处不影响防汛等功能,对减少河道底泥冲刷迁移和抑制黑臭物质悬浮具有积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缓流河道 黑臭底泥 理化性质 EH
原文传递
锁磷剂-苦草联用对沉积物水界面中钴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敏娟 燕文明 +4 位作者 陈翔 李琪 何翔宇 吴婧玮 郭梓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38-6845,共8页
为探究水生植物和锁磷剂(LMB)耦合作用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溶解态钴(Co)的去除效果和机制,以富营养化的太湖梅梁湾底泥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辨孔隙水采样技术(HR-Peeper)开展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对照组、锁磷剂组、苦草组及联用组),解析原位... 为探究水生植物和锁磷剂(LMB)耦合作用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溶解态钴(Co)的去除效果和机制,以富营养化的太湖梅梁湾底泥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辨孔隙水采样技术(HR-Peeper)开展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对照组、锁磷剂组、苦草组及联用组),解析原位状态下(加入修复材料后的第15,35和66d)10~-100mm间隙水中溶解态Co、Fe(II)及锰(Mn)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LMB及苦草均可显著改善沉积物剖面氧化还原环境(P<0.05);较对照组,实验组沉积物剖面中溶解态Co浓度下降了0.59%~38.18%;联用时Co的释放和迁移主要受苦草根际Fe/Mn斑吸附和锁磷剂吸附作用共同控制,且锁磷剂可促进苦草生长;表层0~2cm底泥中可提取态(F1+F2+F3)占比为54.91%~80.49%,两者联用促进了酸可提取态Co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的转化;沉积物-水界面Co的释放主要受Mn的氧化还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锁磷剂 沉积物 溶解态Co
下载PDF
铁改性竹屑生物炭的添加对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水质净化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东 石先阳 +1 位作者 邓国志 张文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68-2776,共9页
利用苦草水质净化模拟系统,通过循环批次实验考查在系统基质中添加3%的不同浓度FeCl_(3)改性竹屑生物炭对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和苦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栽种苦草提高了系统净化NH_(4)^(+)-N、TN、TP、COD的效率。随着FeCl_(3)... 利用苦草水质净化模拟系统,通过循环批次实验考查在系统基质中添加3%的不同浓度FeCl_(3)改性竹屑生物炭对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和苦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栽种苦草提高了系统净化NH_(4)^(+)-N、TN、TP、COD的效率。随着FeCl_(3)浓度的升高,系统净化NH_(4)^(+)-N的效果增强,TN的效果影响不大,而COD、TP的效果降低。添加3%的0.10 mol·L^(-1)和0.20 mol·L^(-1)FeCl_(3)改性竹屑生物炭抑制苦草生长及其光合作用,导致苦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诱导了细胞脂质过氧化;添加3%的0.05 mol·L^(-1)FeCl_(3)改性竹屑生物炭,促进苦草根系生长,提升苦草根系活力。低浓度(0.05 mol·L^(-1))FeCl_(3)改性竹屑生物炭在强化水质净化,促进苦草生长恢复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苦草 基质 水质净化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vermiculite on the growth process of submerged macrophyte Vallisneria spiralis and sediment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被引量:2
15
作者 Guoliang Bai Feng Luo +7 位作者 Yilingyun Zou Yunli Liu Rou Wang Hang Yang Zisen Liu Junjun Chang Zhenbin Wu Yi Zh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30-139,共10页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one of the hot technologi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eutrophic lake ecosystems in which the resto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ubmerged plants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step. In this paper, the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one of the hot technologi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eutrophic lake ecosystems in which the resto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ubmerged plants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step.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vermiculite on the growth process of Vallisneria spiralis and sediment microenvironment were investigated, aiming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vermiculite in aquatic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ults of growth indexes demonstrated that 5% and 10% vermiculite treatment groups statistical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Vallisneria spirali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Meanwhile, the results of ecophysiological indexes showed that photosynthetic pigment, soluble sugar content,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and catalase(CAT) activity of 5% and 10% group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while the malondialdehyde(MDA) content exhibited the opposite result(p < 0.05), which illustrated that vermiculite can improve the resistance of plants and delay the aging process of Vallisneria spiralis. In addition, result of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emonstrated 5% and 10% group has improved the sediment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create more ecological niche for microorganisms directly, and then promoted the growth of plants. The dissolu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vermiculite can dissolve the constant and trace elements needed for plant growth. Furthermore, the addition of vermiculite increased the diversity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sediments, and promoted the increase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and phosphorus-degrading bacteria.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 techniqu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vermiculite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MICUlITE vallisneria spiralis SEDIMENT Growth and eco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MICRO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对苦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佳华 慕君玲 +2 位作者 郭红岩 王晓蓉 尹大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沉水植物苦草为试验材料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长期暴露对苦草的生长状况以及丙二醛、可溶性糖、叶绿素、谷胱甘肽、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高浓度DBP长期暴露对苦草生长有... 以沉水植物苦草为试验材料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长期暴露对苦草的生长状况以及丙二醛、可溶性糖、叶绿素、谷胱甘肽、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高浓度DBP长期暴露对苦草生长有严重伤害 ,DBP对苦草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较相似 ,都有一定的起伏 在DBP胁迫下 ,苦草中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 苦草体内谷胱甘肽 (GSH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 ,且随DBP浓度的升高GSH含量下降 ,统计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生理生化指标 可溶性糖含量 叶绿素含量 生长状况 蛋白质含量 试验材料 谷胱甘肽 丙二醛 影响
下载PDF
高浓度CO_2下苦草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 被引量:11
17
作者 耿显华 于丹 +2 位作者 黄永明 谢永宏 杨永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对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spiraslisL .)在高浓度CO2 (10 0 0 μmol/mol)和对照浓度CO2 (35 0 μmol/mol)下的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验的早期阶段 ,从冬芽出苗的苦草幼株在高浓度CO2 下生长明显加快 ,但由于后... 对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spiraslisL .)在高浓度CO2 (10 0 0 μmol/mol)和对照浓度CO2 (35 0 μmol/mol)下的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验的早期阶段 ,从冬芽出苗的苦草幼株在高浓度CO2 下生长明显加快 ,但由于后期生长逐渐放慢 ,其最终总生物量比对照组仅高出 11.6 %。尽管高浓度CO2 也促进了根的生物量的累积 ,但是由于苦草叶片生物量占总株生物量比例大 ,高浓度CO2 下苦草生物量的增加主要反映为叶片生物量的增加。在实验后期阶段 ,高浓度CO2 促进了苦草冬芽的形成。实验过程中 ,苦草的根叶生物量比 (RLR)在高浓度和对照浓度CO2 下均有所降低 ,二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高浓度CO2 下苦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 ,而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CO2 苦草 生长 生理 沉水植物 叶片生物量
下载PDF
芘对苦草的生物毒性效应 被引量:38
18
作者 尹颖 孙媛媛 +1 位作者 郭红岩 王晓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28-1533,共6页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01、0.02、0.05、0.07和0.1mg·L-1)芘暴露10d后,芘在苦草中的富集,以及芘对苦草茎叶中自由基含量、抗氧化系统以及叶绿素、可溶性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芘能够大量富集在苦草叶部;自由基信号强...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01、0.02、0.05、0.07和0.1mg·L-1)芘暴露10d后,芘在苦草中的富集,以及芘对苦草茎叶中自由基含量、抗氧化系统以及叶绿素、可溶性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芘能够大量富集在苦草叶部;自由基信号强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持续升高;当污染加重时,这种升高现象有减弱的趋势,且三者有较好的相关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持续增加,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持续降低;随着芘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苦草对芘暴露比较敏感,0.01mg·L-1即已显示胁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生物富集 自由基 抗氧化防御系统
下载PDF
沉水植物腐解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43
19
作者 张来甲 叶春 +1 位作者 李春华 宋祥甫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在玻璃温室大棚内,模拟太湖的水、土、植物情况,研究了苦草在衰亡腐解过程中营养盐的释放规律以及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在初始生物量为689 g/m2的条件下,苦草衰亡与腐烂分解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呈2个阶段.第1阶段为10... 在玻璃温室大棚内,模拟太湖的水、土、植物情况,研究了苦草在衰亡腐解过程中营养盐的释放规律以及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在初始生物量为689 g/m2的条件下,苦草衰亡与腐烂分解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呈2个阶段.第1阶段为10月—翌年2月寒冷的秋、冬季节,表现为降解释放过程,但这一过程向水体及底泥中释放的碳、氮、磷较少,大部分碳、氮、磷仍保留在苦草残体中,水体pH及ρ(DO)也没有明显的变化.第2阶段为3—4月天气回暖后,苦草残体的腐解速率急剧加快,向水体及底泥释放大量营养盐;3月水体TOC、TN、TP总量较2月分别增长了216.64%、60.96%、144.40%,底泥中TOC、TN、TP总量分别增长了31.20%、9.41%、19.99%;pH增长了6.27%,ρ(DO)降低了91.5%.沉水植物腐解过程中各营养盐的赋存形态不断发生转化,并在水-底泥-植物三者间进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苦草 腐解 营养盐释放
下载PDF
“螺-草”的互利关系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宽意 文明章 +2 位作者 杨宏伟 李艳敏 刘正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427-5432,共6页
水生态系统中存在螺-草互利现象。然而,植食性螺类与水生植物之间是否存在这种互利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椭圆萝卜螺(肺螺亚纲)与铜锈环棱螺(前腮亚纲)是常见的淡水螺类,其中,椭圆萝卜螺能牧食多种水生植物的活体。通过室外实验,研究了这... 水生态系统中存在螺-草互利现象。然而,植食性螺类与水生植物之间是否存在这种互利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椭圆萝卜螺(肺螺亚纲)与铜锈环棱螺(前腮亚纲)是常见的淡水螺类,其中,椭圆萝卜螺能牧食多种水生植物的活体。通过室外实验,研究了这两种螺类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密度的椭圆萝卜螺促进了苦草的生长,螺、草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利关系,高密度时螺类对苦草植株本身的大量牧食则显著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对铜锈环棱螺而言,不同密度的螺类均明显促进了受附生生物胁迫的苦草的生长,螺-草互利关系成立。分析认为,螺-草互利关系的存在是有其限制条件的,对植食性螺类而言,只有在较低的螺类密度条件下才存在这种互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利关系 椭圆萝卜螺 铜锈环棱螺 螺密度 苦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