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3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lsalva窦瘤破入二尖瓣前叶导致呼吸困难1例报告
1
作者 王宝刚 满霞霞 +3 位作者 曲丽梅 马大实 高永生 曹殿波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596-1597,共2页
Valsalva窦瘤(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SVA)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畸形,其患者仅占全部心脏外科开胸手术患者的0.15%-1.5%[1]。最常累及右冠窦(占94%),其次是无冠窦(占5%),最少见的是左冠窦(不足1%)[2]。现报道1例特殊病例,无冠... Valsalva窦瘤(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SVA)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畸形,其患者仅占全部心脏外科开胸手术患者的0.15%-1.5%[1]。最常累及右冠窦(占94%),其次是无冠窦(占5%),最少见的是左冠窦(不足1%)[2]。现报道1例特殊病例,无冠窦向下突出,破入二尖瓣前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salva窦瘤 呼吸困难 经胸超声心动图 CTA 主动脉切口
下载PDF
不典型Valsalva窦瘤破裂临床诊治
2
作者 徐刚 刘宏威 +2 位作者 沈增熙 陈军 牟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11-12,共2页
该文通过回顾不典型Valsalva窦瘤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列举了初诊曾误诊为先心病、风心病、主动脉瓣脱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三尖瓣赘生物等不典型Valsalva窦瘤破裂的病例,指出少数病例常因缺如Valsalva... 该文通过回顾不典型Valsalva窦瘤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列举了初诊曾误诊为先心病、风心病、主动脉瓣脱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三尖瓣赘生物等不典型Valsalva窦瘤破裂的病例,指出少数病例常因缺如Valsalva窦瘤破裂时典型突然胸痛史而后出现心力衰竭、心脏听诊闻及连续性双期杂音等典型临床体征、症状,使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并就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探讨,提示了二维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Valsalva窦瘤破裂的重要手段,此病一经诊断,及时手术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 valsalva窦瘤 主动脉破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Valsalva窦瘤破裂
3
作者 何忆雯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Valsalva窦瘤破裂(RSV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的心血管畸形,多起源主动脉右窦,常破入右心室。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外科修补瘘口两端及切除窦瘤。该文详述经导管封堵治疗1例9岁RSVA患儿。 方法 全麻后行股动、静脉穿刺置鞘管,经食管超声(TEE)... Valsalva窦瘤破裂(RSV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的心血管畸形,多起源主动脉右窦,常破入右心室。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外科修补瘘口两端及切除窦瘤。该文详述经导管封堵治疗1例9岁RSVA患儿。 方法 全麻后行股动、静脉穿刺置鞘管,经食管超声(TEE)显示RSVA的部位。用4F的右冠造影导管在0.035”的导丝引导下,从升主动脉经RSVA到右心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封堵 valsalva窦瘤 破裂 心脏畸形
下载PDF
超声诊断valsalva窦瘤破裂1例
4
作者 赵长林 刁晓晴 《航空航天医药》 2000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valsalva窦瘤破裂 心血管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儿童小脑内胚窦瘤1例
5
作者 谢珊珊 陈苑 +3 位作者 李振乾 白洁 赵国桦 程敬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5-255,共1页
男性患儿,2岁,间断头痛3天;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664 ng/ml。颅脑MRI:右侧小脑半球37 mm×39 mm×35 mm T1WI等-稍低信号占位,边界清晰(图1A),T2WI呈高... 男性患儿,2岁,间断头痛3天;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664 ng/ml。颅脑MRI:右侧小脑半球37 mm×39 mm×35 mm T1WI等-稍低信号占位,边界清晰(图1A),T2WI呈高信号内见条片状混杂低信号及多发小灶样更高信号(图1B),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等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呈稍高信号;周围见斑片状水肿,小脑蚓部及小脑扁桃体受压向前或前上移位,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出口闭塞,幕上脑室系统扩张;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内见条片状及灶状无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胚 小脑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动态实景渲染技术在矢状窦旁脑膜瘤Sindou分型中的应用
6
作者 高安康 冉云彩 +3 位作者 杨頔 白洁 张勇 程敬亮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47-451,46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延迟增强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CE-3D T1MPRAGE)的动态实景渲染技术(cVRT)在矢状窦旁脑膜瘤(PS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单发PSM的病人108例,均完成CE-3D T1MPRAGE和MR静脉成像(M... 目的探讨基于延迟增强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CE-3D T1MPRAGE)的动态实景渲染技术(cVRT)在矢状窦旁脑膜瘤(PS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单发PSM的病人108例,均完成CE-3D T1MPRAGE和MR静脉成像(MRV)检查。基于CE-3D T1MPRAGE对大脑静脉系统及PSM进行cVRT可视化处理。采用cVRT对PSM进行Sindou分型,计算其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测量肿瘤邻近矢状窦窦壁及窦角,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Sindou分型PSM的矢状窦角进行比较。在cVRT和MRV上观察PSM引流静脉及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并采用McNemar’s检验比较2种检查的显示率。结果cVRT对PSM Sindou分型的诊断准确度为89.81%,对Ⅰ型和Ⅵ型的诊断敏感度(94.88%、100%)和特异度(85.45%、91.03%)均较高。Sindou 6型中,Ⅴ型与Ⅰ型的多个矢状窦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RT对PSM瘤周引流静脉、浅静脉吻合侧支的显示率(98.14%、91.67%)高于MRV(74.07%、78.70%),但cVRT对深静脉侧支的显示率(54.36%)低于MRV(85.18%)(均P<0.05)。结论基于CE-3D T1MPRAG的cVRT影像能够准确地对PSM Sindou进行分型,能较好地显示瘤周引流静脉、浅静脉吻合支,有助于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 脑膜 分型 磁共振成像 动态实景渲染
下载PDF
上颌窦间变性脑膜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7
作者 张璇 赵祥博 +2 位作者 赵海峰 翟亚楠 张皓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5期381-383,共3页
原发性异位脑膜瘤(PEM)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源于颅脑及椎管以外且无脑膜覆盖的区域。本文报告了一例67岁女性原发性上颌窦间变性脑膜瘤病例,并结合文献综述对其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本例表现为左侧上颌窦内巨大肿物,MRI增强... 原发性异位脑膜瘤(PEM)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源于颅脑及椎管以外且无脑膜覆盖的区域。本文报告了一例67岁女性原发性上颌窦间变性脑膜瘤病例,并结合文献综述对其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本例表现为左侧上颌窦内巨大肿物,MRI增强示病灶边缘花环状强化,内部存在大片坏死区域。鉴别诊断需考虑上颌窦恶性肿瘤,如颅底沟通性脑膜瘤、鳞状细胞癌等。影像学检查对于原发性异位脑膜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异位脑膜 上颌 间变性脑膜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生存质量评价
8
作者 李力 苟建军 +1 位作者 王朝山 杨丽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比较分析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动力系统吸切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2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 比较分析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动力系统吸切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2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6例为研究对象,均在鼻内镜下采取泪前隐窝入路。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动力系统吸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2个月鼻内镜评分系统(DIP)内镜评分和术后1年复发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量表(SNOT-22)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DIP内镜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年的复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恢复快,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显示出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潜在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内翻性乳头状 上颌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动力系统吸切术
下载PDF
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勇 郑新 +2 位作者 张晓青 李松 杨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06-1912,共7页
目的探讨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视镜组(22例)和显微镜组(2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视镜组(22例)和显微镜组(2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以及术者体验。结果外视镜组与显微镜组患者性别(男/女:10/12 vs 12/16)、年龄[(50.7±10.2)vs(52.3±11.1)岁]、肿瘤大小[(20.79±25.04)vs(20.60±21.38)cm^(3)]均相似;2组手术时间[(217.73±59.66)vs(220.54±56.82)min]、术中出血量[(181.82±105.27)vs(189.29±103.06)mL]、肿瘤全切率(90.9%vs 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感染率等并发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能显示显微镜难以观察到的矢状窦旁硬膜缘下等大角度区域。外视镜系统下操作的舒适度优于显微镜,术中教学展示较显微镜更好。结论外视镜下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安全有效,具有舒适的人体工程学姿势、良好的手术团队参与度、优秀的教学效果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视镜 显微镜 矢状旁脑膜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矢状窦中后1/3处侵袭性窦旁脑膜瘤手术策略
10
作者 张奇 董成祥 +3 位作者 陆岳 李峰达 华磊 范月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处涉及感觉、运动功能区及数条重要回流静脉,探讨此处侵袭性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9例上矢状窦中后1/3处侵袭性... 目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处涉及感觉、运动功能区及数条重要回流静脉,探讨此处侵袭性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9例上矢状窦中后1/3处侵袭性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Ⅰ组,显微镜下肿瘤完全切除,包括上矢状窦内肿瘤的全切除59例;Ⅱ组,显微镜下切除上矢状窦外的肿瘤,包括窦壁肿瘤,但矢状窦未切开,窦内肿瘤未处理,术后给予γ刀治疗者40例。分析Ⅰ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后5年复发率、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KPS评分为优(大于90分)患者占比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中,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肿瘤位于上矢状窦中1/3、肿瘤质地韧、瘤周引流静脉>3条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3个月KPS评分为优的患者人数比例:Ⅰ组为64.4%,Ⅱ组为6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0%,Ⅱ组为7.5%,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5年复发率为10.16%,Ⅱ组为1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矢状窦切开切除窦内肿瘤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且具有一定风险性。对于年龄≥60岁、肿瘤位于上矢状窦中1/3且侵及窦内者、瘤周静脉数量>3条、肿瘤质地韧的患者,术中不处理上矢状窦内残余肿瘤,术后行γ刀等放射治疗也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 脑膜 显微切除 Γ刀治疗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以海绵窦综合征为表现的鼻腔及鞍区占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11
作者 陈婉露 黄蓉 +2 位作者 唐凯 李珍珠 王波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全球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多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淋巴结或淋巴结外快速生长的肿瘤肿块[1]。据文献[2]报道,90%以上的鼻部淋巴瘤为NK/T细胞来源,极少见B细胞来源,但本例DLBCL患者患病部位不只有鼻腔,还...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全球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多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淋巴结或淋巴结外快速生长的肿瘤肿块[1]。据文献[2]报道,90%以上的鼻部淋巴瘤为NK/T细胞来源,极少见B细胞来源,但本例DLBCL患者患病部位不只有鼻腔,还有鞍区和海绵窦,现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71岁。因“头痛二十余天,加重5 d伴双侧眼睑下垂”于2023年2月15日入院。20多天前患者出现头部右侧间歇性胀痛,伴右侧麻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淋巴结外 患病部位 NK/T细胞 海绵综合征 双侧眼睑 鞍区占位
下载PDF
剂量分割分阶段伽玛刀治疗紧邻视路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12
作者 张茜 魏立晨 +5 位作者 丁建 戴嘉中 陈晶晶 汤旭群 吴瀚峰 潘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目的分析伽玛刀剂量分割分阶段策略治疗紧邻视路结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8年3月—2020年9月上海伽玛医院采用分阶段伽玛刀治疗紧邻视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为磁共振影像学诊断,1例为... 目的分析伽玛刀剂量分割分阶段策略治疗紧邻视路结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8年3月—2020年9月上海伽玛医院采用分阶段伽玛刀治疗紧邻视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为磁共振影像学诊断,1例为经鼻蝶手术后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10例女性患者,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40岁;肿瘤体积5.54~31.00 cm^(3),中位体积15.09 cm^(3);11例患者均完成两阶段伽玛刀治疗,2次伽玛刀间隔时间3~9个月(中位8个月);第一阶段伽玛刀处方周边剂量8~10 Gy(中位8.8 Gy),等剂量线40%~50%(中位45%);第二阶段处方周边剂量8~10 Gy(中位8.8 Gy),等剂量线40%~52%(中位46%)。结果伽玛刀治疗后随访时间25~60个月(中位40个月);第二阶段伽玛刀治疗时肿瘤体积较第一阶段缩小20.3%~85.3%(中位64.2%);随访终点所有11例患者的肿瘤均得到控制(控制率100%),分阶段伽玛刀治疗后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70.6%~92.5%(中位83.0%);90.9%的患者(n=10)在伽玛刀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随访中无辐射诱导的视路损伤或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结论剂量分割分阶段伽玛刀是紧邻视路结构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有效安全合理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海绵状血管 剂量分割分阶段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伽玛刀
下载PDF
Valsalva窦瘤破裂的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成像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俐 王新房 +4 位作者 李治安 胡纲 谢明星 吕清 王连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应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5例Valsalva窦瘤破裂病人,采用经食道旋转扫描进行图像采集,由计算机系统处理重建后以总体显示法进行动态三维显示。结果表明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能真实、直观地显示Valsalva窦瘤的形态、... 应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5例Valsalva窦瘤破裂病人,采用经食道旋转扫描进行图像采集,由计算机系统处理重建后以总体显示法进行动态三维显示。结果表明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能真实、直观地显示Valsalva窦瘤的形态、大小、方位、活动度、破裂口及分流束的起止、流程、轮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valsalva窦瘤 三维超声
原文传递
主动脉窦瘤的超声特点与漏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瑞 李杰 +2 位作者 李翠玲 林红 姚凤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4,共6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SVA)的超声特点,分析漏诊原因,探讨SVA的超声诊断技巧,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外科手术的52例SVA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手术资料,按改良Sakakibara...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SVA)的超声特点,分析漏诊原因,探讨SVA的超声诊断技巧,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外科手术的52例SVA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手术资料,按改良Sakakibara分型分为5型。【结果】52例SVA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18~66(36.1±11.6)岁。其中44例窦瘤起自主动脉右冠窦,8例起自无冠窦,未见起自左冠窦的病例。Ⅰ型、Ⅱ型和Ⅲv型为膨入右心室的窦瘤共35例,32例(91.4%)合并室间隔缺损(VSD),Ⅲa型、Ⅳ型和Ⅴ型为膨入右心房或其他部位的窦瘤共17例,仅2例(17.6%)合并VSD。各型SVA均常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因主动脉瓣病变情况较严重需要外科手术换瓣或成形者共27例(51.9%)。52例患者共有4例漏诊SVA,漏诊率为7.7%;8例漏诊VSD,漏诊率达23.5%,漏诊者多为I型SVA合并干下型VSD;各型SVA中均有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共19例,其中有2例漏诊,漏诊率为10.5%。【结论】SVA声像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膨入右心房的SVA较少合并VSD,而膨入右心室的SVA绝大多数合并VSD,但诊断具有挑战性,且SVA还易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和IE,进一步加大诊断难度。超声检查过程中必须提高警惕,灵活运用多个标准和非标准切面,减少漏诊,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漏诊
下载PDF
Valsalva窦瘤破裂的超声诊断价值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红梅 高云华 +2 位作者 钱频 王冬 杨成业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Valsalva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Valsalva窦瘤并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62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Valsalva窦瘤破裂58例(符合率93.5%),误... 目的探讨Valsalva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Valsalva窦瘤并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62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Valsalva窦瘤破裂58例(符合率93.5%),误诊为法洛四联症、三尖瓣反流各1例(3.2%),漏诊2例(3.2%);常见的合并畸形有干下室间隔缺损(33例,53.2%)、主动脉瓣发育不良伴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例,17.7%);超声报告窦瘤部位及破入腔室与手术结果一致,超声所测室间隔缺损大小明显低于手术所见。结论超声心动图对Valsalva窦瘤破裂的部位、破人心腔及主要合并畸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valsalva 主动脉破裂
原文传递
主动脉左冠窦瘤破入左心室流出道误诊为主动脉-左心室隧道1例
16
作者 王超 吴海波 武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7-798,共2页
患者男,33岁,无明显诱因胸闷、干咳1个月,2周前阵发性发热,最高体温38℃,未经处理而于数小时内降至正常,之后胸闷及干咳症状加重;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8℃,心率110次/分,血压126/62 mmHg。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心电轴左... 患者男,33岁,无明显诱因胸闷、干咳1个月,2周前阵发性发热,最高体温38℃,未经处理而于数小时内降至正常,之后胸闷及干咳症状加重;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8℃,心率110次/分,血压126/62 mmHg。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心电轴左偏,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长轴切面示左心室增大,主动脉根部前方见43.1 mm×16.0 mm囊性无回声通道,突入左心室流出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致室间隔夹层一例
17
作者 彭辉 王建华 姬冬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4期392-39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间断胸闷3 d”于2022年7月27日于我院急诊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前区憋闷感,症状轻重不一,无心悸,无气短、大汗,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短暂缓解。入院查体:脉搏64次/min,血压119/47 mmHg,神清语利,双...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间断胸闷3 d”于2022年7月27日于我院急诊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前区憋闷感,症状轻重不一,无心悸,无气短、大汗,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短暂缓解。入院查体:脉搏64次/min,血压119/47 mmHg,神清语利,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4次/min,心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双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既往史:5年前因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于当地医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未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室间隔夹层 左冠破裂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张健 张永惠 +3 位作者 曲成斌 杨傲然 胡耀峰 洪杨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效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1年1月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52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12个月,应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效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1年1月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52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12个月,应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对术后患者进行分组,KPS评分≥90分为预后良好组,KPS评分<90分为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术前症状、肿瘤特征、Simpson分级、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2例中预后良好35例,预后不良17例。术后出现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和肿瘤复发各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Simpson分级和术前运动障碍是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改善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全切率,但肿瘤直径、Simpson分级和术前运动障碍可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矢状 大脑镰 显微手术 Simpson分级 术前运动障碍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辅助中央区脑膜瘤手术切除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杨吉鹏 王同聚 +7 位作者 卢圣奎 宋燕飞 刘洪亮 孙晓枫 霍浩然 杨悦 郭丽斯 李琛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05-1310,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在中央区脑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中央区脑膜瘤患者1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镰旁脑膜瘤2例,镰旁窦旁脑膜瘤6例,凸面脑膜瘤5例。术前完善颅脑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 目的探讨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在中央区脑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中央区脑膜瘤患者1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镰旁脑膜瘤2例,镰旁窦旁脑膜瘤6例,凸面脑膜瘤5例。术前完善颅脑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利用3DSlicer、Matlab与Dsi Studio等软件建立颅骨、肿瘤、大脑皮层与上矢状窦的三维影像,参考三维全息影像制术前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术中协助肿瘤定位并辅助13例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治疗的中央区脑膜瘤患者1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肢体肌力的差异。结果术中采用弧形切口3例,马蹄形切口10例,肿瘤均定位准确;术中证实肿瘤与静脉及脑皮层的实际位置关系与术前重建影像均完全吻合;13例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8例,SimpsonⅡ级切除5例。术后1周肢体肌力正常11例,对侧上肢肌力Ⅲ级1例,对侧下肢肌力Ⅳ级1例,分别于术后第4周及第2~3周肌力恢复正常,复查颅脑CT出现脑水肿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23±0.42)d。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肢体肌力正常5例,对侧下肢肌力Ⅳ级6例,对侧肢体肌力Ⅲ级4例,复查头颅脑CT出现脑水肿7例,术后平均住院(14.07±0.92)d,2组患者术后1周肌力、脑水肿情况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全息影像技术可有效辅助中央区脑膜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及肿瘤的精准定位,有助于术中上引流静脉与功能区大脑皮层的保护,减少手术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中央区镰旁脑膜 上矢状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儿童鼻中隔鼻咽血管纤维瘤1例
20
作者 阎玉彦 王登茂 +1 位作者 权珊 张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407-40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鼻出血,量少,可自止,伴鼻塞流清涕,偶诉头晕头痛,无嗅觉减退,无恶心呕吐;3个月前家长无意中发现患儿右侧鼻腔肿物,表面光滑,无破溃,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口服药物及喷鼻等治疗,症状无...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鼻出血,量少,可自止,伴鼻塞流清涕,偶诉头晕头痛,无嗅觉减退,无恶心呕吐;3个月前家长无意中发现患儿右侧鼻腔肿物,表面光滑,无破溃,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口服药物及喷鼻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后患儿间断用药,并于2023-12-31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鼻窦CT示左侧额窦、筛窦、双侧上颌窦黏膜增厚,右侧鼻腔前下部入口可见一圆形肿物,表面光滑,后鼻孔畅(图1A);鼻咽部MRI示鼻前庭-鼻中隔前下部右旁肿物,考虑血管瘤(图1B)。建议入院手术治疗,查体:外鼻无明显青紫及肿胀,右侧鼻腔可见粉红色不规则肿物,深部无法窥及(图1C)。完善术前检查后于2023-01-06行鼻内镜下右侧鼻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来源于鼻中隔,带蒂,应用肾上腺素棉片减少出血,双极电凝完整切除肿物,并烧灼鼻中隔与肿物连接面止血,防止复发。病理回报:鼻咽血管纤维瘤(图1D),免疫组化示血管标志物SMA阳性,内皮细胞表达CD34(图1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血管纤维 嗅觉减退 圆形肿物 鼻前庭 后鼻孔 鼻咽部 外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