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控液压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靖 王子昌 +3 位作者 王毅 李洋涛 Amir Khajepour 冯仁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5,共7页
为了满足发动机设计及性能指标要求,比较分析国内外先进气门执行机构的优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压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气门驱动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计算平台搭建本系统计算仿真模型并用试验结果... 为了满足发动机设计及性能指标要求,比较分析国内外先进气门执行机构的优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压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气门驱动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计算平台搭建本系统计算仿真模型并用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保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根据系统结构,详细分析了可控性参数旋转阀相位差角及蓄压器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对气门最大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期、气门启闭时刻、气门速度及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阀相位差角通过改变气门开启持续期改变气门关闭时刻,但不影响气门开启段升程规律;蓄压器压力对气门最大升程有重要影响,但不改变气门开启持续期及启闭时刻;在不同发动机转速下,气门最大升程、关闭时刻均有改变;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气门升程断面积减小,气门关闭时刻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可变气门正时 可变气门升程 气门速度 流体控制 电控液压
下载PDF
气门机构中的液力间隙调节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雨东 陆际清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12,共8页
现代汽车发动机,尤其是轿车发动机,已普遍采用有液力间隙调节器(HLA)的气门机构。根据国外的有关文献,阐述了HLA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采用HLA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HLA的设计特点、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以及... 现代汽车发动机,尤其是轿车发动机,已普遍采用有液力间隙调节器(HLA)的气门机构。根据国外的有关文献,阐述了HLA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采用HLA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HLA的设计特点、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以及对其某些特性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机构 液力间隙调节器 汽车发动机 设计
下载PDF
四冲程内燃机气门间隙调整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新平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87,共2页
主要介绍了气门间隙大小的变化及其对内燃机工作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四冲程内燃机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
关键词 内燃机 四冲程 气门间隙 调整
下载PDF
内燃机气门间隙快速调整法的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有军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1年第6期144-145,共2页
重点介绍了内燃机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通过对常用的气门间隙调整方法——"逐缸调整法"和"双排不进"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长期的实践实验证明,此方法是一种更为快速、简便、准确的调整方法。
关键词 气门间隙 快速 调整 方法
下载PDF
电控液压可变气门驱动系统鲁棒控制器的设计(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超 黄岩军 +1 位作者 张健 Amir KHAJEPOUR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液压油粘度的变化会对液压可变气门系统(VVA)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提高内燃机的性能,应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调整最佳的气门正时及升程。该文建立了全可变气门机构的AMESim仿真模型,分析了液压油粘度对气门升程的影响。基于能量守恒定律... 液压油粘度的变化会对液压可变气门系统(VVA)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提高内燃机的性能,应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调整最佳的气门正时及升程。该文建立了全可变气门机构的AMESim仿真模型,分析了液压油粘度对气门升程的影响。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系统平均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设计了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通过调节液压泵的转速,调节气门升程,使气门工作精度提高了9.3%左右。因此,该控制器降低了液压油粘度变化带来的扰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ICE) 可变气门机构(VVA) 液压油粘度 平均模型 滑模控制(SMC)
下载PDF
直动式液力间隙调节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设计研究
6
作者 李莉 郑国璋 +2 位作者 杨庆佛 贾建荣 詹刚生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为满足现代汽车对发动机 ,尤其是轿车发动机高功率、低油耗以及低排放的要求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直动式液力间隙调节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 ,。该机构主要采用了液力间隙调节器 (HLA)和可变配气相位 (VVT)技术。概述了HLA和VVT的意义和应用 ... 为满足现代汽车对发动机 ,尤其是轿车发动机高功率、低油耗以及低排放的要求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直动式液力间隙调节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 ,。该机构主要采用了液力间隙调节器 (HLA)和可变配气相位 (VVT)技术。概述了HLA和VVT的意义和应用 ,并详细阐述了该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配气机构 液力间隙调节器 可变配气相位 汽车 基本结构 工作原理
下载PDF
发动机气门间隙快速调整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士国 程瑞 +1 位作者 邹开凤 胡新生 《价值工程》 2015年第10期179-180,共2页
介绍了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通过对常用的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快速调整法是一种更为快速、简便、准确的调整方法。
关键词 发动机 气门间隙 调整 快速
下载PDF
气门组间隙液压调节器的应用及发展
8
作者 沈文君 吴立岚 +1 位作者 吴旭初 刘靖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51,共7页
介绍了间隙补偿器研究开发的进展,对五种气门组型式的使用状况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气门 间隙 液压挺杆 内燃机 间隙调节器 汽车
下载PDF
液压配气技术对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方戟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05年第3期16-19,共4页
凸轮打开与关闭气门,是一个渐开过程,内燃机受到气门开启速度的制约,不能高效换气。通过专利技术发明的液压配气技术来驱动气门,就不受凸轮形状的限制,气门的开启曲线从正弦波变为矩形波,使内燃机的充气系数得到极大提高。该技术结构简... 凸轮打开与关闭气门,是一个渐开过程,内燃机受到气门开启速度的制约,不能高效换气。通过专利技术发明的液压配气技术来驱动气门,就不受凸轮形状的限制,气门的开启曲线从正弦波变为矩形波,使内燃机的充气系数得到极大提高。该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克服了一般电磁-液压机构反应速度迟缓的缺陷。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对该机构的液压阀套的角度微调,就能达到可变气门正时(VVT)。如使制动杆与阀套转角连动,还可达到利用发动机主动制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配气机构 气门正时 液压 液压机构 技术发明 动力性能 配气 可变气门正时 电子控制技术
下载PDF
气门机构液压间隙调节器内机油混气量的估算
10
作者 赵雨东 陆际清 仝坤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3-106,共4页
为对有液压间隙调节器 (HL A)的气门机构进行准确的动力学分析 ,应考虑 HL A高压腔内混气的影响。根据在气门机构试验中测得的气门加速度和 HL A高度变化量 ,以及从 HL A泄沉试验中得出的 HL A泄沉速度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可以推算出 HL ... 为对有液压间隙调节器 (HL A)的气门机构进行准确的动力学分析 ,应考虑 HL A高压腔内混气的影响。根据在气门机构试验中测得的气门加速度和 HL A高度变化量 ,以及从 HL A泄沉试验中得出的 HL A泄沉速度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可以推算出 HL A高压腔内混有空气的机油的体积弹性模量 ,进而算出空气的体积分数。采用这种方法对一气门机构的直动式 HL A内的混气情况进行了计算 ,将算得的高压腔机油混气量用于气门机构动力学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测气门机构动态特性基本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气门机构 液压间隙调节器 机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