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在创新医疗设备准入管理中的应用——以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为例
1
作者 余锦娟 郑蕴欣 +1 位作者 罗莉 俞骏仁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7期84-89,共6页
目的围绕上海某三级医院引进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配套医疗设备的有效性、安全性、适宜性、经济性开展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ospital-Based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B—HTA),探索该工具在创新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方法以欧盟HB-HTA... 目的围绕上海某三级医院引进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配套医疗设备的有效性、安全性、适宜性、经济性开展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ospital-Based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B—HTA),探索该工具在创新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方法以欧盟HB-HTA指导手册中的医疗设备新技术引进评估模板为框架开展研究。结果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治疗患者FEV1%、SGRQ、6MWD得到明显改善,不良事件能够通过标准护理得到解决;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结合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设备具备人员场地条件,符合医院学科发展规划,具有技术适宜人群,设备乐观估计6年左右收回成本,单个人的疾病负担减轻。结论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配置价值;能带动呼吸介入治疗中心发展,有助于提升重度肺气肿诊疗水平,该研究模式可为医院新技术引入提供决策证据,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病 创新医疗设备
下载PDF
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离体动物组织的汽化消融、切割和凝固作用
2
作者 郑国 潘永明 +5 位作者 黄俊杰 张辉 郁晨 陈民利 徐庆丰 黄恒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目的观察1470 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对离体动物组织的汽化切割、凝固和热损伤情况,以探讨其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分别使用HANS-D1型和ML-DD01FI型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取新鲜离体猪膀胱组织,光纤距... 目的观察1470 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对离体动物组织的汽化切割、凝固和热损伤情况,以探讨其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分别使用HANS-D1型和ML-DD01FI型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取新鲜离体猪膀胱组织,光纤距离组织0.5 cm和1 cm的条件下工作5 s,观察60、90、120、150、160 W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对组织的损伤影响;取离体犬前列腺和猪肾组织分别进行汽化消融和汽化切割,观察60、90、120、150、160 W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对组织的汽化和热损伤作用;另在凝结模式下照射离体猪肾组织5、10、15 s后,观察30、40、50 W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对组织的凝固作用。结果光纤照射距离组织1 cm时,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邻近正常膀胱组织不会产生意外损伤;但在距离0.5 cm时,120、150、160 W的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膀胱组织有轻微的损伤。另外,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60~160 W半导体激光对犬前列腺组织的汽化消融效率逐渐提高,且汽化量和消耗总能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P<0.001)。病理组织学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凝固层厚度为292.20~309.98μm,汽化层深度为1.49~4.52 mm;同类对照组的凝固层厚度为289.91~303.53μm,汽化层深度为1.88~4.43 mm,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时,汽化切割截面积为1 cm2的离体猪肾组织时,60~160 W的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肾组织的汽化切割效率随输出功率的增大而提高(P<0.05),其中实验组的凝固层厚度为496.04~514.47μm,同类对照组的凝固层厚度为489.39~518.53μm。此外,凝结模式下30、40、50 W的半导体激光对离体猪肾组织照射5、10、15 s时,随着激光输出功率的增加,凝固瘢直径、凹槽深度和凝固效率均逐渐增大(P<0.05);其中实验组和同类对照组的凝固层厚度分别为399.10~449.98μm和392.97~447.65μm,汽化层深度分别为3.05~7.09 mm和2.70~7.14 mm,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离体动物组织具有良好的汽化消融、切割和凝固作用,其效果与输出能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1470 nm半导体激光 汽化切割 凝固 热损伤 离体动物组织
下载PDF
真空蒸镀钨改性金刚石/铜硼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3
作者 吴成元 王熹 +5 位作者 周科朝 焦增凯 姚远卓 吴建杰 马莉 魏秋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93-2303,共11页
采用真空蒸镀法在平板金刚石衬底表面镀覆钨镀层,构建多层平板结构以研究热处理温度对金刚石表面钨界面层形貌结构、物相成分及其与金刚石基体间界面结合情况的影响,并为金刚石颗粒表面金属化改性提供实验指导。在此基础上,以相同真空... 采用真空蒸镀法在平板金刚石衬底表面镀覆钨镀层,构建多层平板结构以研究热处理温度对金刚石表面钨界面层形貌结构、物相成分及其与金刚石基体间界面结合情况的影响,并为金刚石颗粒表面金属化改性提供实验指导。在此基础上,以相同真空蒸镀和热处理工艺制备的钨改性金刚石颗粒作为增强体,以铜硼合金作为基体,采用气体压力浸渗法制备相应的金刚石/铜硼复合材料,探究金刚石颗粒的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热导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明显改善,同时金刚石表面钨镀层依旧连续完整,此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最高可达629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蒸镀 界面改性 钨镀层 热导率 金刚石/铜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关中地区持续性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4
作者 王瑾婷 高萌 +1 位作者 乔丹杨 刘帆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为探讨关中地区罕见持续性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和发生机理,客观分析此次过程对农业的影响情况。利用中国新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品,常规高空、地面观测以及人工观测冰雹等资料,对2021年7月一次罕见持续性强天气的天气形势、水汽通量... 为探讨关中地区罕见持续性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和发生机理,客观分析此次过程对农业的影响情况。利用中国新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品,常规高空、地面观测以及人工观测冰雹等资料,对2021年7月一次罕见持续性强天气的天气形势、水汽通量散度、假相当位温和环境参量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干旱指数、风雹对经济林果撞击深度等进行定量化客观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关中地区持续性强对流天气受大气长波调整影响,前期以高空冷平流强迫类配置为主,后期属低层暖平流强迫类;低层偏东气流输送、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明显的水汽辐合和假相当位温密集区扩大造成显著的位势不稳定,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水汽和热力条件。较大对流有效位能、不稳定层结、垂直风切变增加和适当特殊层高度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潜势。强对流天气发生为旱情缓解和有效改善土壤墒情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局地强降水和大风冰雹天气导致关中部分农作物倒伏,农田出现积水或土壤过湿现象,不利于玉米、猕猴桃等浅根系作物根部呼吸和养分输送,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关中地区多种经济林果出现0.07~0.32 cm的撞击深度,并出现脱落受损现象。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强对流 水汽 热力 探空 农业影响
下载PDF
立方砷化硼晶体生长、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媛媛 张璐 +6 位作者 程洗洗 钱麒 徐欢 徐华 杨雪舟 杨波波 邹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4-113,共10页
立方砷化硼(c-BAs)是一种间接带隙、闪锌矿结构的新型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c-BAs具有超高的热导率,从而激发了对其晶体合成和性能研究的热潮。尤其是近年来在晶体生长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通过化学气相传输(CVT... 立方砷化硼(c-BAs)是一种间接带隙、闪锌矿结构的新型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c-BAs具有超高的热导率,从而激发了对其晶体合成和性能研究的热潮。尤其是近年来在晶体生长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通过化学气相传输(CVT)法制备了毫米尺寸的高质量c-BAs单晶,室温下其热导率高达1300 W·m^(-1)·K^(-1),吸引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也进一步鼓舞了人们对其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本综述将归纳总结近年来关于c-BAs理论计算、晶体生长、物理性能以及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晶体制备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硼 晶体生长 化学气相传输 热导率 热管理材料
下载PDF
文胸罩杯透湿率测定新方法
6
作者 王兆芳 张辉 +1 位作者 丁波 张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4,共9页
针对现行的织物透湿率测试标准和方法较难测定曲面织物和厚度不均匀织物的局限,导致文胸产品缺乏系统的透湿性能测定方法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文胸罩杯透湿率的测定方法胸部模型法。首先展开理论探索,获得纯水蒸发率与空气层厚度、... 针对现行的织物透湿率测试标准和方法较难测定曲面织物和厚度不均匀织物的局限,导致文胸产品缺乏系统的透湿性能测定方法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文胸罩杯透湿率的测定方法胸部模型法。首先展开理论探索,获得纯水蒸发率与空气层厚度、倾斜角度、介质种类的关系;再进行算法程序设计和交互页面设计;最后进行设备稳定性测试和与正杯法透湿率测试方法对比实验,完成其综合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由该新型文胸罩杯透湿率测定方法测定出的不同罩杯透湿率一方面能够表征其透湿性能差异,另一方面变异系数较小,设备稳定性高;并且该方法得出的透湿率与正杯法测出的透湿率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综上得出新型文胸罩杯透湿率测定方法是一种理想的测定文胸产品透湿性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湿率 文胸 文胸透湿率测评 热湿舒适性 透湿性能
下载PDF
多元稀土掺杂YSZ热障涂层的热物理和热循环性能研究
7
作者 黄光宏 甄真 +3 位作者 王鑫 牟仁德 何利民 许振华 《真空》 CAS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4.5wt.%Gd_(2)O_(3)-5.5wt.%Yb_(2)O_(3)-10.5wt.%Y_(2)O_(3)-79.5wt.%ZrO_(2)(GdYbYSZ)稀土复合氧化物陶瓷是一类适用于更高温度下潜在应用的新型热障涂层(TBCs)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GdYbYSZ陶瓷粉体和陶瓷块材,在1 100℃和1... 4.5wt.%Gd_(2)O_(3)-5.5wt.%Yb_(2)O_(3)-10.5wt.%Y_(2)O_(3)-79.5wt.%ZrO_(2)(GdYbYSZ)稀土复合氧化物陶瓷是一类适用于更高温度下潜在应用的新型热障涂层(TBCs)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GdYbYSZ陶瓷粉体和陶瓷块材,在1 100℃和1 300℃煅烧不同时间后GdYbYSZ陶瓷粉末无相变,具有非常优异的高温相稳定性。在1 200℃时,GdYbYSZ陶瓷块材的平均热扩散系数和平均热导率分别比同等温度下YSZ陶瓷块材降低了2.1%和5.1%。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工艺在单晶合金(Ni,Pt)Al粘结层表面制备了GdYbYSZ新型热障涂层。沉积态GdYbYSZ陶瓷涂层的主相结构为立方相,有少量游离态Y_(2)O_(3)和ZrO_(2)共存,其Y和Zr元素的相对含量均比靶材中的高,而Gd和Yb元素含量相当。经1 100℃长期冷热交替循环后,GdYbYSZ陶瓷层表面出现大量规则分布的“泥巴状”微观裂纹,陶瓷层内滋长的横向裂纹已经扩展到陶瓷层与TGO层的界面处,并引起该界面退化分离。陶瓷涂层的剥落位置主要出现在TGO层上下两个临域的界面处。TGO层严重的褶皱、波动起伏、扭曲交联、凸面尖端应力积聚和快速松弛是引起GdYbYSZ/(Ni,Pt)Al热障涂层体系层间界面分离和剥落失效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热物理 热循环 剥落失效
下载PDF
MoO_(3)界面修饰提升刮涂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
8
作者 果馨 姚鑫 刘祖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在空穴传输层Spiro-OMeTAD和Ag电极之间引入三氧化钼(MoO_(3))空穴修饰层,并研究其对空气中刮涂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结合导电性测试、稳态光致发光光谱和水接触角测试等探究其影响机制。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MoO_(3)可提升空... 在空穴传输层Spiro-OMeTAD和Ag电极之间引入三氧化钼(MoO_(3))空穴修饰层,并研究其对空气中刮涂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结合导电性测试、稳态光致发光光谱和水接触角测试等探究其影响机制。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MoO_(3)可提升空穴传输能力和减小界面电阻,同时对下方的Spiro-OMeTAD及钙钛矿起到保护作用,可减缓空气中水氧侵蚀。基于MoO_(3)界面修饰层的在空气中刮涂制备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由15.14%提升至18.30%,尤其是填充因子的平均值由60%提升至76%,电池稳定性得到改善,未封装电池在400 h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三氧化钼 热蒸镀 界面修饰 空穴传输 稳定性
下载PDF
Al_(2)O_(3)改性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热障涂层的异物损伤行为及失效机理
9
作者 王梓帆 范佳锋 +7 位作者 康楷雯 吴健 刘敏 周克崧 张乾 张志波 李小强 张小锋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289-2303,共15页
由外来异物损伤引起的颗粒冲蚀是制约热障涂层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热障涂层的耐冲蚀性能,采用磁控溅射和真空热处理在PS-PVD喷涂的7YSZ热障涂层表面制备一层致密的α-Al_(2)O_(3)。系统研究热... 由外来异物损伤引起的颗粒冲蚀是制约热障涂层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热障涂层的耐冲蚀性能,采用磁控溅射和真空热处理在PS-PVD喷涂的7YSZ热障涂层表面制备一层致密的α-Al_(2)O_(3)。系统研究热障涂层的异物损伤行为,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对α-Al_(2)O_(3)/c-ZrO_(2)界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S-PVD、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热障涂层的冲蚀质量损失率分别为324、248和139μg/g,而Al_(2)O_(3)改性的PS-PVD热障涂层的冲蚀质量损失率降至199μg/g。此外,在Al_(2)O_(3)/ZrO_(2)-O的顶部构型模型中观察到的界面结合能最高(3.88 J/m^(2)),远高于ZrO_(2)/Ni(2.011 J/m^(2)),使界面结合性能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 Al_(2)O_(3)改性 外来异物损伤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基于主被动冷却耦合的棱柱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
10
作者 彭泽源 刘泽宇 金积德 《电池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6,24,共7页
随着电动汽车电池包容量的增加和电池单元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的热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电动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单个电池单元和电池模组逐级热分析的方法,在电池模组的热管理系统中,引入液冷板作为主动式制冷,同时采... 随着电动汽车电池包容量的增加和电池单元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的热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电动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单个电池单元和电池模组逐级热分析的方法,在电池模组的热管理系统中,引入液冷板作为主动式制冷,同时采用风冷和均热板作为被动式制冷。首先,通过对单个电池单元进行细致建模,计算得到不同电池单元放电倍率下的产热量。然后,对组装成的电池模组进行主动和被动热管理系统的建模。接着,分别对两种不同的热管理系统—风冷与液冷耦合系统、液冷与均热板耦合系统进行最高温度和温度均匀性的模拟仿真,并选择冷却性能更优的结构。最后,对选定的热管理系统在不同质量流量下对系统冷却效果的影响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液流量的增加,最高温度呈现下降趋势,且在2.125 L/min之后冷却效果趋于平缓。综合考虑冷却效果和系统能耗,2.125 L/min的进口流量是在液冷与均热板耦合系统下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热管理 电池单元 均热板 质量流量
下载PDF
寒冷地区外保温墙体热湿耦合特性
11
作者 郑伟花 苏园 +1 位作者 高芸 齐彩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49-4657,共9页
为了研究外保温墙体非稳态热湿耦合传递规律,降低墙体内部受潮的危害,以寒冷地区保定市典型的外保温墙体为研究对象,针对以现浇混凝土为基层和以轻质砌块为基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模拟对它们的热湿传递特性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同时从... 为了研究外保温墙体非稳态热湿耦合传递规律,降低墙体内部受潮的危害,以寒冷地区保定市典型的外保温墙体为研究对象,针对以现浇混凝土为基层和以轻质砌块为基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模拟对它们的热湿传递特性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同时从隔汽层的设置与空气层安装这两方面,分析其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寒冷地区冬季工况下,现浇混凝土墙体保温层受潮位置在靠近室外一侧,轻质砌块墙体保温层受潮位置主要在保温层中间及靠近基层墙体一侧,其中轻质砌块墙体的保温层受潮程度较为严重,保温层的最大相对湿度达到71.5%且长期高于室外环境相对湿度,容易发生湿积累。安装隔汽层后,轻质砌块系统保温层含水量下降了17.3%,保温层相对湿度下降到50%以下。安装空气层后,现浇混凝土系统的热阻提高,采暖期最冷日墙体平均温度上升了2.88℃,采暖期保温层最高相对湿度下降到了34%,但会增加夏季保温层的相对湿度,综合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传递 外墙外保温 空气层 隔汽层
下载PDF
Cooling High Power Dissip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Chips Using Refrigerant
12
作者 Waheeb Mukatash Hussameddine Kabbani +4 位作者 Jochem Marc Massalt Matthew Moscoso Merari Mejia Robles Tyler Yang Charlie Nino 《Journal of Electronics Cooling and Thermal Control》 2024年第2期35-49,共15页
High power dissip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chips require significant cooling to operate at maximum performance. Current trends regarding the integration of AI, as well as the power/cooling demands of high-per... High power dissip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chips require significant cooling to operate at maximum performance. Current trends regarding the integration of AI, as well as the power/cooling demands of high-performing server systems pose an immense thermal challenge for cooling. The use of refrigerants as a direct-to-chip cooling method is investigated as a potential cooling solution for cooling AI chips. Using a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VCRS), the coolant temperature will be sub-ambien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total cooling capacity. Coupl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direct-to-chip boiler, using refrigerants to cool AI server systems can materialize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for current AI server cooling demands. In this study, a comparison of 8 different refrigerants: R-134a, R-153a, R-717, R-508B, R-22, R-12, R-410a, and R-1234yf is analyzed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A control theoretical VCRS model is created to assess variable refrigerants under the sam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From this model,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required mass flow rate of refrigerant, work required by the compressor, and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determined for all 8 refrigerants. Lastl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provid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optimal refrigerants for cooling applications. R-717, commonly known as Ammonia, was found to have the highest COP value thus proving to be the optimal refrigerant for cooling AI chips and high-performing serve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rmal Control Server Systems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 Server Cooling
下载PDF
锅炉用甲醇燃料与柴油燃料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谢宁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43-144,157,共3页
为了解决当前石油燃料的能源短缺及其应用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在对甲醇燃料锅炉汽化燃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试验系统分别对甲醇燃料、柴油燃料在锅炉中应用的热效率、污染物排放以及综合应用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当前石油燃料的能源短缺及其应用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在对甲醇燃料锅炉汽化燃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试验系统分别对甲醇燃料、柴油燃料在锅炉中应用的热效率、污染物排放以及综合应用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甲醇燃料在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节约运行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应在未来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燃料 热效率 NOx排放浓度 柴油燃料 汽化燃烧
下载PDF
SERF原子自旋陀螺仪中的碱金属气室无磁加热高精度温度控制
14
作者 刘进容 李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88-3296,共9页
碱金属气室的温度波动与磁噪声是制约无自旋交换弛豫原子自旋陀螺仪灵敏度提升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采用激光加热方式对气室进行无磁加热,从根本上消除磁噪声,在气室加热面及相邻上下两面装载石墨烯薄膜,进行光热转换、热传导以... 碱金属气室的温度波动与磁噪声是制约无自旋交换弛豫原子自旋陀螺仪灵敏度提升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采用激光加热方式对气室进行无磁加热,从根本上消除磁噪声,在气室加热面及相邻上下两面装载石墨烯薄膜,进行光热转换、热传导以及避免杂散光干扰;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与热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碱金属气室的控温精度与稳定度。设计基于温控系统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从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方面出发设计热结构,优选石墨烯薄膜;搭建碱金属气室温控系统实验平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ADRC与热管理技术的碱金属气室温控系统的控温精度为±0.003℃,控温稳定度为6 mK。所得研究结果为后续原子自旋陀螺仪灵敏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F原子自旋陀螺仪 碱金属气室 无磁加热 线性自抗扰控制 热管理技术
下载PDF
介质物态变化对超低温阀门降温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晶 夏春文 +5 位作者 王新昊 尚玉琳 王帅帅 王守真 王帅 刘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1518,共8页
深入研究超低温阀门的关键技术,对提高我国特种阀门技术具有深远影响。在仿真模拟超低温阀门温度分布时,采用的分析方式忽略了低温介质吸收热量发生相变后,所产生的低温气体与阀门之间的热量传递。为此,以Class300-DN65超低温截止阀为例... 深入研究超低温阀门的关键技术,对提高我国特种阀门技术具有深远影响。在仿真模拟超低温阀门温度分布时,采用的分析方式忽略了低温介质吸收热量发生相变后,所产生的低温气体与阀门之间的热量传递。为此,以Class300-DN65超低温截止阀为例,研究了稳态工作过程中介质物态变化及相变产生的低温气体对阀门降温效果的影响。首先,对绝热状态下介质流动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模拟,并建立了其传热学模型,以解释热量的传递过程;然后,研究了发生热量传递时阀盖内部间隙、以及阀体内流场介质物态分布规律;最后,根据稳态流-热耦合分析了阀门的温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由液化天然气闪蒸以及汽化产生的低温气体会在阀盖内部空腔底部流动,不断与阀盖、阀杆对流换热,从而对其进行降温。未考虑低温气体对阀门结构温度场的影响时,填料函底部温度为10.6℃;考虑低温气体时,填料函底部温度仅为-0.2℃。因此,设计超低温阀门时需要考虑低温气体对阀门的降温效果,否则容易导致密封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控制阀 超低温截止阀 低温介质 相变 热量传递 流-热耦合 汽化 温度分布
下载PDF
舰载加固服务器热设计优化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锡铭 徐振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75,共4页
针对某舰载加固服务器样机高温试验过程中CPU温度过高导致的报警问题,在实测CPU传热路径的温升占比值及分析组装式热管冷板传热特征基础上,确定组装式热管冷板热阻过大是导致CPU超过允许温升的主要原因。采用蒸汽腔均热板导热柱和内外... 针对某舰载加固服务器样机高温试验过程中CPU温度过高导致的报警问题,在实测CPU传热路径的温升占比值及分析组装式热管冷板传热特征基础上,确定组装式热管冷板热阻过大是导致CPU超过允许温升的主要原因。采用蒸汽腔均热板导热柱和内外框架结构对舰载加固服务器进行热设计优化,利用Ansys Icepak建立了数值样机模型并进行网格独立性检验和热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CPU温升值降低了7.8℃,验证了热设计优化可行性,缩短了研发周期,为类似型舰载加固服务器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设计 热管冷板 蒸汽腔均热板 数值分析 可靠性
下载PDF
聚吡咯/凯夫拉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染料脱盐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星 王黎明 +6 位作者 王纯 肖长发 陈欢欢 付梦洁 曹刘奇 郝慧敏 陈扣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9-1248,共10页
以同质增强型凯夫拉(PPTA)中空纤维膜为基膜,吡咯(Py)和三氯化铁(FeCl_(3))分别为反应单体和活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结构稳定、可控的聚吡咯(PPy)/PPTA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采用FTIR、SEM、AFM、接触角测定仪以及固体表面Zeta... 以同质增强型凯夫拉(PPTA)中空纤维膜为基膜,吡咯(Py)和三氯化铁(FeCl_(3))分别为反应单体和活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结构稳定、可控的聚吡咯(PPy)/PPTA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采用FTIR、SEM、AFM、接触角测定仪以及固体表面Zeta电位仪对基膜和PPy/PPTA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亲水性、表面荷电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PPy气相沉积后,PPy/PPTA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表面形成具有图灵结构特征的分离层,并均匀覆盖膜表面。在0.6 MPa室温下,PPy/PPTA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具有较高的的脱盐性能,其顺序为R_(Na_(2)SO_(4))(93.59%)>R_(MgSO_(4))(91.58%)>R_(CaCl_(2))(83.45%)>R_(NaCl)(54.04%),同时对带负电染料表现出较高的截留率(˃98.82%)。当运行温度从25℃升高到90℃时,PPy/PPTA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的水通量较明显增加,而截留率几乎保持稳定,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为纳滤膜在更高运行温度下处理染料废水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增强 凯夫拉 (PPTA) 纳滤膜 化学气相沉积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六种新微创手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牛鑫洋 刘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男性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一种病因。当药物治疗无效或传统手术无法满足患者的某些需求时,临床上可以考虑采用新微创手术,如微创前列腺悬扩术、前列腺动脉栓塞、前列腺水蒸气消融、前列腺高能水切割术、临时植...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男性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一种病因。当药物治疗无效或传统手术无法满足患者的某些需求时,临床上可以考虑采用新微创手术,如微创前列腺悬扩术、前列腺动脉栓塞、前列腺水蒸气消融、前列腺高能水切割术、临时植入式镍钛装置、前列腺支架等。这些新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射精功能和勃起功能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大多能采用局部麻醉在门诊进行,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也更短。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每种术式的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微创手术 微创前列腺悬扩术 前列腺动脉栓塞 前列腺水蒸气消融 前列腺高能水切割术 临时植入式镍钛装置 前列腺支架 综述
下载PDF
既有裂缝对混凝土热湿物性参数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于水 李银宗 +1 位作者 姚钰锋 刘雪研 《建筑技术》 2023年第22期2787-2792,共6页
为解决既有裂缝对混凝土热湿物性参数影响的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裂缝模型,以裂缝体积与混凝土试块体积比值作为变量,针对不同裂缝体积占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吸水系数、水分扩散系数和水蒸气渗透系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导... 为解决既有裂缝对混凝土热湿物性参数影响的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裂缝模型,以裂缝体积与混凝土试块体积比值作为变量,针对不同裂缝体积占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吸水系数、水分扩散系数和水蒸气渗透系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含湿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裂缝体积占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导热系数对裂缝体积的敏感性逐渐减小。裂缝体积占比0.1%~0.3%的干燥混凝土相较于无裂缝混凝土,导热系数增大比例最小为7.96%,最大为30.9%。拟合得到混凝土吸水系数、水分扩散系数与裂缝体积占比的关系曲线,两者皆随着裂缝体积占比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不同裂缝体积占比的混凝土的水蒸气渗透系数与含湿量的变化曲线,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其随裂缝体积占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含湿量越大,水蒸气渗透系数随裂缝体积增大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裂缝 导热系数 吸水速率 水蒸气渗透系数
下载PDF
细团聚球形粉体的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工艺适配性
20
作者 何箐 邹晗 +2 位作者 由晓明 张雨生 赵乾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1-173,共13页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由于可实现涂层组织结构柔性调控及高沉积效率和高隔热、长寿命热障涂层制备而被广泛关注,但其粉体制备技术及工艺适配性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开展PS-PVD粉体材料工艺适配性研究,通过粉体成分及结构的有效...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由于可实现涂层组织结构柔性调控及高沉积效率和高隔热、长寿命热障涂层制备而被广泛关注,但其粉体制备技术及工艺适配性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开展PS-PVD粉体材料工艺适配性研究,通过粉体成分及结构的有效控制,设计并制得一种采用化学共沉淀原料的1~20μm的“双相”结构松散球形团聚8YSZ粉体,粉体具有高开孔率和一定自流动性。为了提高粉体的工艺适配性,系统研究PS-PVD工艺中不同喷涂距离、喷涂功率和偏离等离子射流中心不同位置的粉体沉积行为,发现通过粉体成分/结构的有效控制,在低喷涂功率、长喷涂距离和距离等离子射流中心的不同位置,均可实现良好的工艺适配效果及涂层气相沉积效果。通过粉体材料的优化控制可以降低气化过程中的耗能,提高粉体气相沉积效果和拓宽PS-PVD喷涂沉积适配的工艺窗口,实现在高能、高速等离子体中的高气相比例沉积。在PS-PVD用高工艺适配性粉体及其可控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系统地开展了该工艺用粉体制备及性能调控、粉体工艺适配性规律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 粉体 沉积行为 工艺适配 工艺窗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