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soluble 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 of monoclonal antibody MC3 被引量:13
1
作者 Feng-Tian He Rong-Fen Li Yun-Sheng Kang Yan Zhang,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China Yong-Zhan Nie Bao-Jun Chen Tai-Dong Qiao Dai-Ming Fan,Institute of Digestive Disease,Xijing Hospital,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Shaanxi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58-262,共5页
AIM: To generate soluble 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 (ScFv) of monoclonal antibody MC3 recognizing colorectal and gastric carcinomas.METHODS: mRNA was isolated from the hybridoma cell lineproducing MC3 and the DNA... AIM: To generate soluble 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 (ScFv) of monoclonal antibody MC3 recognizing colorectal and gastric carcinomas.METHODS: mRNA was isolated from the hybridoma cell lineproducing MC3 and the DNAs encoding variable domains ofheavy and light chains(VH and VL) oftthe antibody wereamplified separately byRT-PCR and assembled into ScFvDNA with a linker DNAThe ScFv DNA was iigated into thephagemid vector pCANTAB5E and the ligated sample wastransformed into E. coil TG1. The transformed cells wereinfected with M13KO7 helper phage to yield recombinantphages. After two rounds of panning with gastric carcinomacell line AGS highly expressing MC3-binding antigen, thephage clones displaying ScFv fragments of the antibodywere selected by ELISA. 4 phage clones showing strongsignal in ELISA were used to infect E. coil HB2151 toexpress soluble ScFvs. The soluble ScFve were identified byDot blot and Western blot, and their antigen-binding activitywas assayed by ELISA. The VH and VL DNAs of the ScFvDNA derived from phage clone 19 were sequenced.RESULTS: The VH, VL and ScFv DNAs were about 340 bp,320 bp and 750 bp respectively. After two rounds of panningto the recombinant phages, 18 antigen-positive phageclones were selected from 30 preselected phage clones byELISA. All the soluble ScFvs derived from the 4 out of the 18antigen-positive phage clones were about Mr 32 000 andconcentrated in periplasmatic space under the given culturecondition. The soluble ScFvs could bind the antigen, andthey shared the same binding site with MC3. The sequencesof the VH and VL DNAs of the MC3 ScFv showed that thevariable antibody genes belonged to the IgG1 subgroup,κ-type.CONCLUSION: The soluble ScFv of MC3 is successfullyproduced,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a possible novel targetingvehicle for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y on associated cancers,but also offers the anuibody a stable genetic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MC3 重组可溶性单链可变片段 表达 识别
下载PDF
<i>Mycoplasma hominis</i>Variable Adherence-Associated Antigen: A Major Adhesin and Highly Variable Surface Membrane Protein
2
作者 Rebecca J. Brown Victoria J. Chalker Owen B. Spiller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4年第11期736-746,共11页
Mycoplasma hominis is a member of the genus mycoplasma and has only been isolated from humans. It is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from the urogenital tract in the absence of symptoms, but has been isolated from wounds, br... Mycoplasma hominis is a member of the genus mycoplasma and has only been isolated from humans. It is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from the urogenital tract in the absence of symptoms, but has been isolated from wounds, brain abscess, inflamed joints, blood and placenta from pregnancy with adverse outcomes (especially preterm birth and occasionally term stillbirth). Controversy surrounds whether this organism is a commensal or a pathogen;however, Mycoplasma hominis has been shown to induce preterm birth and foetal lung injury in an experimental primate model as a sole pathogen. These bacteria are known to exist as a parasitic infection, due to a number of missing synthetic and metabolism pathway enzymes from their minimal genome;therefore, the ability to adhere to host cells is important. Here we provide a review that clarifies the different nomenclature (variable adherence-associated antigen and P50) that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surface adhesin for this organism, as well as reported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urning off its expression. Vari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this protein can be used to separate strains into six categories, a method that we were able to use to distinguish and characterise 12 UK strains isolated from between 1983 and 2012. We propose that the Vaa should be used in further investigations to determine if commensal populations and those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utilise different forms of this adhesin, as this is under-studied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determinants is overdue for this org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oplasma hominis variable-Adherence Associated Antigen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surface Expressed proteins
下载PDF
小波勒山地区1:5万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异常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小敏 张晓军 +2 位作者 华杉 张翰夫 罗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1-686,共6页
以小波勒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确定研究区成矿元素组合为Pb-Ag-Zn-Cu-Bi(铅多金属成矿组合)和Mo-W-Sn(钼多金属成矿组合),以线性方法构置组合变量F1(Pb-Ag-Zn-Cu-Bi)、F2(Mo-W-Sn),组合变量中的... 以小波勒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确定研究区成矿元素组合为Pb-Ag-Zn-Cu-Bi(铅多金属成矿组合)和Mo-W-Sn(钼多金属成矿组合),以线性方法构置组合变量F1(Pb-Ag-Zn-Cu-Bi)、F2(Mo-W-Sn),组合变量中的各元素权重根据该元素对主成矿元素的相关性强度来确定;运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圈定研究区两个组合变量的异常图。结果显示,根据组合变量所圈定的综合异常与研究区已知矿化地段重合性很强。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对所圈定异常进行评价,确定出具Ⅰ级找矿潜力异常区3个,Ⅱ级、Ⅲ级找矿潜力异常区各2个,为研究区下一步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 趋势面 组合变量 小波勒山地区
下载PDF
乳酸杆菌表层蛋白基因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关晓燕 罗卫东 +2 位作者 李丽丽 董颖 顾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9-684,共6页
乳酸杆菌对宿主的黏附性是其发挥益生作用的基础,而其黏附性与自身的表层蛋白密切相关。乳酸杆菌表层蛋白具有相对分子质量低、高等电点、结构和基因的多样性等特点。国内外学者对于乳酸杆菌的表层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从乳酸杆... 乳酸杆菌对宿主的黏附性是其发挥益生作用的基础,而其黏附性与自身的表层蛋白密切相关。乳酸杆菌表层蛋白具有相对分子质量低、高等电点、结构和基因的多样性等特点。国内外学者对于乳酸杆菌的表层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从乳酸杆菌表层蛋白的基因结构和特性、和生物学功能几个方面对乳酸杆菌表层蛋白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表层蛋白 结构域 基因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3 位作者 刘天佳 杨德琴 庄姮 李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0.15)组。以所选细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表面蛋白V区编码基因SrV+,经DdeI酶切分型,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细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两组均有4种基因型(A、B、C、D)并且在构成比上都以A、B型占多数,C、D型所占比例较少且存在明显差异;2)在WSG组主要基因型的分布出现差异:合成量高的以A型为主占50%,B型占33.33%,C型占11.11%;合成量低的以B型为主占50%,A型占30.77%,C型19.15%。5)在WIG组A、B型的分配基本相似,均在40~48%之间。结论: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的基因型分布与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未见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可变区(V^+) 葡聚糖 基因型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V区、P区及C末端遗传多态性与龋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庄姮 刘天佳 +3 位作者 刘建国 杨德琴 何奎芳 李颂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V区、P区及 C末端遗传多态性与其粘附性能的关系。方法 实验菌株选自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所获得的粘附力较强和较弱的血清 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 ,提取全菌 DNA ,经PCR分别扩增表面蛋白 V区、P区编码基因...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V区、P区及 C末端遗传多态性与其粘附性能的关系。方法 实验菌株选自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所获得的粘附力较强和较弱的血清 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 ,提取全菌 DNA ,经PCR分别扩增表面蛋白 V区、P区编码基因 spa P- pv(2 0 6 0~ 315 7bp)、C末端编码基因 spa P- c(4 0 0 3~ 4 85 1bp)后 ,用限制性内切酶 Alu 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两组不同粘附力的变形链球菌 (血清 c型 )临床分离株全菌 DNA扩增产物 spa P- pv经 Alu 酶切后 ,出现了两种基因型 a、b。两种基因型在不同粘附力菌株的分布不同 (P<0 .0 5 ) ,a型在低粘附力菌株中的比例高于高粘附力菌株 ,而 b型在高粘附力菌株中的比例高于低粘附力菌株。 spa P- c经 Alu 酶切后 ,共呈现两种基因型 c、d。 d型在高、低粘附力的菌株中各占 1例 ,其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pa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V区、P区及C末端 基因型 粘附力
下载PDF
鼠源性抗人HAAH mAb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单链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汪桦 薛小平 +4 位作者 雷迎峰 宋凯 呼延霆 王伟 杨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从分泌抗人类天冬氨酰基β-羟化酶(HAAH)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G3/F11中,克隆出鼠源an-ti-HAAH mAb重、轻链可变区基因,构建Anti-HAAH的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scFv基因的蛋白表达。方法:提取杂交瘤细胞G3/F11的总RNA,通过RT-... 目的:从分泌抗人类天冬氨酰基β-羟化酶(HAAH)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G3/F11中,克隆出鼠源an-ti-HAAH mAb重、轻链可变区基因,构建Anti-HAAH的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scFv基因的蛋白表达。方法:提取杂交瘤细胞G3/F11的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VH和VL基因;再利用重叠延伸PCR(SOE-PCR),通过设计在引物上的linker序列,将VH和VL拼接为完整anti-HAAHscFv基因。将测序正确的scFv基因克隆入pHEN1载体,并利用E.coliHB2151进行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其表达状况,ELISA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出鼠源anti-HAAHVH-linker-VLscFv基因,且VH、VL均具有完整正确的小鼠抗体骨架区和互补决定区结构,所得的scFv基因片段全长744bp,编码248个氨基酸。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pHEN1-anti-HAAH在E.coliHB2151可表达为Mr约27000的可溶性scFv蛋白,表达量为7.8%。间接ELISA检测显示,可溶性鼠源anti-HAAHscFv蛋白具有较高的抗原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扩增出的鼠源anti-HAAHmAbVH区和VL区基因,并构建为anti-HAAHscFv基因。然后,利用pHEN1载体对anti-HAAHscFv基因进行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天冬氨酰基β-羟化酶 单链抗体 抗体可变区 单克隆抗体 蛋白表达
下载PDF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蛋白质及油脂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6-573,共8页
蛋白质和油脂是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掌握大豆种质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地方品种408份、国内育成品种145份、国外育成品种77份,合计76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测定蛋白质和油脂含... 蛋白质和油脂是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掌握大豆种质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地方品种408份、国内育成品种145份、国外育成品种77份,合计76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测定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在南京同一环境下全国野生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变幅分别为39.2%~54.2%、7.5%~17.5%和47.3%~64.6%,地方品种38.8%~51.5%、11.5%~22.5%和55.6%~69.0%,国内育成品种41.7%~49.4%、12.9%~22.9%和55.6%~68.6%。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人工选育后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有大幅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平均数和变异度则有减小,说明以往人工进化着重在油脂含量的改进。三个性状各群体在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区平均间差异并不大,各区都有优良变异。野生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并未发现相关;栽培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油脂含量与地理纬度出现显著正相关;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与地理纬度还出现显著负相关;野生自然状态下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之间无相关,而栽培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依次增强了负相关;形成这种相关的原因在于地区间油脂含量人工进化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lycinesoja Sieb.etZucc.) 栽培大豆(Glycinemax(L.)Merr.) 蛋白质含量 油脂含量 遗传变异 生态区域
下载PDF
抗新城疫病毒HN蛋白单抗可变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路希山 黄艳艳 +5 位作者 胡北侠 李士娟 于周 李相钊 王金宝 张秀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5期25-28,共4页
提取抗新城疫HN蛋白单克隆抗体C3-B7杂交瘤细胞总RNA,进行RT-PCR,扩增出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凝胶回收纯化后与pMD-18T载体连接,重组载体转化于宿主菌DH5α,筛选出阳性重组子,菌液PCR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显示,VH基因全长357 bp,编码119... 提取抗新城疫HN蛋白单克隆抗体C3-B7杂交瘤细胞总RNA,进行RT-PCR,扩增出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凝胶回收纯化后与pMD-18T载体连接,重组载体转化于宿主菌DH5α,筛选出阳性重组子,菌液PCR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显示,VH基因全长357 bp,编码119个氨基酸;VL基因全长332 bp,编码110个氨基酸。这为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HN蛋白 可变区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7,共9页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在南京同一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以及各亚基组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但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著相关。从中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这些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sojaSieb.etZucc.) 栽培大豆(G.max(L.)Merr.) 11S蛋白质 7S蛋白质 11S/7S比值 蛋白质亚基组 遗传变异 生态区
下载PDF
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面蛋白A区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连冰洁 刘震华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高龋和无龋儿童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面蛋白A区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其黏附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菌贴壁法进行维吾尔族儿童高龋组(dmft≥5)和无龋组(dmft=0)变链菌临床株黏附试验。选取黏附能力较强和较弱的菌株,提...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高龋和无龋儿童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面蛋白A区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其黏附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菌贴壁法进行维吾尔族儿童高龋组(dmft≥5)和无龋组(dmft=0)变链菌临床株黏附试验。选取黏附能力较强和较弱的菌株,提取细菌DNA,经PCR扩增其表面蛋白A区编码基因spaP-a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高龋组黏附能力(33.92±8.79)%强于无龋组(27.5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aeⅢ酶切后,高黏附力组和低黏附力组变链菌均出现了A、B两种基因型,且在两组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不同,A基因型在高黏附力组居多,B基因型在低黏附力组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证实spaP-a基因的特异性碱基突变引起酶切位点改变而产生基因多态性。结论: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链菌临床株spaP-a基因具有得遗传多态性可能是其黏附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儿童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A区 黏附能力 基因型
下载PDF
HIV-1 CRF01_AE重组型gp120 V1/V2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楚鹰 宫祥丹 +5 位作者 高建伟 苏艾荣 陈德燕 宋红勇 吴喜林 吴稚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0-545,共6页
目的真核表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RF01_AE重组型gp120蛋白的V1/V2结构域,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抗原反应性。方法构建pTriEx-3-V1/V2CNE55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V1/V2-His融合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 目的真核表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RF01_AE重组型gp120蛋白的V1/V2结构域,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抗原反应性。方法构建pTriEx-3-V1/V2CNE55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V1/V2-His融合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ELISA筛选分泌抗V1/V2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型别以及效价进行鉴定。结果制备并获得一株稳定分泌抗HIV-1 AE亚型V1/V2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测定腹水效价高达1∶81 000,单克隆抗体类型属于IgG1/κ型。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单克隆抗体同样能够识别不同亚型的HIV gp120蛋白。结论成功制备出抗HIV-1 AE重组型gp120蛋白V1/V2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 gp120可变区1/2 单克隆抗体 真核蛋白表达 疫苗
下载PDF
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的基础研究 Ⅰ.变形链球菌pac基因唾液粘附区植物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1
13
作者 蒋少云 凌均启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构建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基因 (pac)唾液粘附区的植物表达质粒pROP1和pRPB1。方法 :用PCR扩增的含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唾液粘附区P1片段 (184- 1946bp)与植物的高效表达质粒pROKCP结合 ,构建pROP1表达质粒 ;且将此质粒与Bar基因 (... 目的 :构建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基因 (pac)唾液粘附区的植物表达质粒pROP1和pRPB1。方法 :用PCR扩增的含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唾液粘附区P1片段 (184- 1946bp)与植物的高效表达质粒pROKCP结合 ,构建pROP1表达质粒 ;且将此质粒与Bar基因 (抗除草剂基因 )连接 ,构建表达质粒pRPB1,酶切电泳检测。结果 :从pPC41中扩增的P1片段整合到pROKCP的适当部位 ,构成重组质粒pROP1,从pPBar分离出的Bar基因整合到pROP1,构成重组质粒pRPB1。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携带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唾液粘附区的植物表达质粒pROP1和pRP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表达质粒 唾液粘附区 龋齿 pac蛋白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3 位作者 刘天佳 庄姮 杨德琴 潘乙怀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V+)的遗传状况,分析其基因中存在的变异,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遗传信息。方法:选择临床最常见的血清型c、f型菌株117株(包括7株参考株),提取DNA,行PCR扩增...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V+)的遗传状况,分析其基因中存在的变异,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遗传信息。方法:选择临床最常见的血清型c、f型菌株117株(包括7株参考株),提取DNA,行PCR扩增,获得SrV+区片段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DdeI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并与部分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归类。从所占比例较多的基因型中,各选一代表株的PCR产物分别测序,将测序结果用Clone3.1version软件比较各型酶切位点。结果:117株菌株共分出5种基因型(A、B、C、D、E型);血清f型OMZ175为其中的一种;A型48株,B型45株,C型20株,D、E型则分别只有1株和3株,显示出明显差异;以参考株基因型为准,分别将A、B、C型定为p1样、spaP样或sr样、pac样;D型只有1株临床株,不排除实验过程中突发变异的可能;E型的3株也为临床株,尚无参考株与其相对应。结论: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呈多态性分布,有5种基因型,分布较为集中者分别为p1样、spaP或sr样、pac样,且血清f型属于血清c型的spaP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c、f型) 表面蛋白V^+区 基因型 PCR—RFLP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1中A区和P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慧 张向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变异链球菌是龋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对细菌在牙面的初始黏附及菌体之间的聚集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表面蛋白抗原Ⅰ/Ⅱ的阳性免疫与抗蛋白P1单克隆抗体的阴性免疫都能抑制变异链球菌致龋,因此表面蛋白P1已被看作龋... 变异链球菌是龋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对细菌在牙面的初始黏附及菌体之间的聚集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表面蛋白抗原Ⅰ/Ⅱ的阳性免疫与抗蛋白P1单克隆抗体的阴性免疫都能抑制变异链球菌致龋,因此表面蛋白P1已被看作龋病疫苗开发的潜在抗原[1]。该文就P1结构中的脯氨酸富集区(P区)、丙氨酸富集区(A区)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P1的免疫原性、稳定性和表面表达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表面蛋白 脯氨酸富集区 丙氨酸富集区
下载PDF
地下水位的两种估值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振放 李金荣 +1 位作者 张骏 李金玲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6-80,共5页
 对于许多区域水资源问题,用数值方法(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进行地下水水流模拟时,通过各种插值方法计算出每个节点上地下水位值,若插值方法选取的不正确,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其误差很大。首先简单介绍了趋势面方法,然后着重阐...  对于许多区域水资源问题,用数值方法(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进行地下水水流模拟时,通过各种插值方法计算出每个节点上地下水位值,若插值方法选取的不正确,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其误差很大。首先简单介绍了趋势面方法,然后着重阐述了克立格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下水位估值中的应用,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用趋势面方法模拟地下水位时其误差较大,而用克立格方法计算地下水位时其误差较小,克立格方法优于趋势面方法。因此说克立格方法是一种最优、线性、无偏的模拟空间变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估值 趋势面方法 区域化变量 变异函数 最优估计
下载PDF
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表面蛋白基因高免疫原性区片段的克隆及其表达
17
作者 党志胜 罗建勋 +3 位作者 蒋锡仕 黄孝玢 白启 殷宏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根据环形泰勒虫TaA12 72 1株裂殖体表面抗原 (TaSP)基因的序列设计了 1对引物 ,用PCR扩增出该基因长为 393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 (SBxp)。将扩增产物连接到 pGEM TEasy载体上 ,转化入大肠埃希氏菌JM 10 9中进行克隆。随后将重组质粒 pG... 根据环形泰勒虫TaA12 72 1株裂殖体表面抗原 (TaSP)基因的序列设计了 1对引物 ,用PCR扩增出该基因长为 393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 (SBxp)。将扩增产物连接到 pGEM TEasy载体上 ,转化入大肠埃希氏菌JM 10 9中进行克隆。随后将重组质粒 pGEM SBxp和表达载体 pGEX 4T 1分别以BamHⅠ、XhoⅠ酶切后 ,将酶切的目的片段SBxp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 pGEX 4T 1 SBxp ,并将其转化到BL2 1宿主菌中。提取重组质粒经BamHⅠ、XhoⅠ酶切、PCR鉴定和测序确证后 ,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收集不同时间的菌液进行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 ,SBxp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成功表达 ,其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 4 3ku的融合蛋白 ,该产物能被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热带泰勒虫病 环形泰勒虫病 裂殖体 表面蛋白 基因 高免疫原性区 克隆 表达 重组质粒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变异的研究
18
作者 周宗安 王永山 +5 位作者 邓小昭 刁振宇 高健 赵新泰 李锦军 罗函禄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8-82,共5页
为了了解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的变异现状 ,并为研究高效疫苗打下基础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SDS PAGE和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析IBDV病毒RNA ,结构蛋白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 :⑴ 3种不同源IBDV均由双节段RNA组成 ,大小... 为了了解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的变异现状 ,并为研究高效疫苗打下基础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SDS PAGE和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析IBDV病毒RNA ,结构蛋白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 :⑴ 3种不同源IBDV均由双节段RNA组成 ,大小基因片段的电泳迁移率各病毒间无差异 ;⑵不同源IBDV的结构蛋白带谱相同 ,但各蛋白带的百分含量有差异 ;⑶IBDV血清Ⅰ型不同亚型的JS3和JS4毒株主要保护性抗原VP2高变区核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达 98% ,与已发表的vvIBDV ,IBDV变异株 ,IBDV经典株及IBDV弱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 92 %~ 98%之间。根据IBDV的大开放读框推导出该片段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JS3和JS4的同源性最高达 97% ,与上述其它毒株的同源性在 91%~ 97%之间 ;七肽区的氨基酸序列 ,在强毒株完全相同 ,而在弱毒株有一个丝氨酸突变成其它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结构蛋白 比较 VP2基因高变区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重组表面蛋白(rA-P)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其活性检测
19
作者 李富祥 张雅丽 +3 位作者 丁世才 张以芳 王泽华 马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1-204,208,共5页
目的从PDNA5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变形链球菌重组表面蛋白的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将其表达制备非融合单链抗体,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变形链球菌重组表面蛋白rA-P包被免疫试管,对pDAN5噬菌体抗体库进行5轮亲和免疫筛选制备抗rA-P蛋白... 目的从PDNA5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变形链球菌重组表面蛋白的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将其表达制备非融合单链抗体,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变形链球菌重组表面蛋白rA-P包被免疫试管,对pDAN5噬菌体抗体库进行5轮亲和免疫筛选制备抗rA-P蛋白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并将其感染大肠杆菌HB2151,用IPTG诱导表达非融合性单链抗体,非融合性单链抗体包涵体复性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筛选得到13株抗rA-P蛋白的噬菌体单链抗体;用HB2151表达的非融合性单链抗体分子量为30kD,表达量达菌体蛋白的30%,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复性后的非融合性单链抗体能与rA-P蛋白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证明表达的非融合性单链抗体有生物活性。结论成功地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表达制备有生物活性的抗变链菌表面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重组表面蛋白 噬菌体抗体库 单链抗体
下载PDF
重组变形链球菌V+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0
作者 甘晓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 (V +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诱导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进一步纯化。方法 将V +基因以C端融合 6个组氨酸的形式在E .coliBL2 1(DE3 )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His6 融合表达产物经金属离子(Ni2 +)配体亲... 目的 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 (V +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诱导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进一步纯化。方法 将V +基因以C端融合 6个组氨酸的形式在E .coliBL2 1(DE3 )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His6 融合表达产物经金属离子(Ni2 +)配体亲和层析分离纯化 ,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结果 SDS PAGE分析确定有与His6 融合表达产物 (His6 rV + )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一致的诱导表达条带 ,其表达量占全菌蛋白的 2 0 %左右 ,表达产物以可溶形式存在。进一步纯化目的蛋白 ,纯度可达 90 %。Western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His6 融合表达载体可以高效地表达和纯化重组V +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表白质可变区 基因融合 基因表达 龋齿 龋齿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