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型克山病血管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能变化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相有章 王林 +4 位作者 管淑芬 屈福荣 王秀红 马玉琴 刘俊清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观察慢型克山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能变化,探讨在克山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型克山病39例,并以病区30例健康人作对照,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i、NOS和cNOS)活... 目的观察慢型克山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能变化,探讨在克山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型克山病39例,并以病区30例健康人作对照,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i、NOS和cNOS)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RBC SOD)及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RBC 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克山病患者ET及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越重升高越明显(P<0.01)。NOSi、NOS和c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OS和iNOS活性与ET及NO相一致(P<0.05)。克山病患者RBC GSH-Px及RBC SOD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慢Ⅱ组低于慢Ⅲ、Ⅳ组(P<0.01);LPO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GSH-Px/LPO及SOD/LPO比值变小(P<0.01)。结论克山病血管内皮功能与抗氧化功能降低,这种改变在克山病心肌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型克山病 血管内皮功能 抗氧化功能 NO含量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杨崇贵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1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抗凝、降血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脂联素(APN)、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及血液流变学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两组患者APN、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TNF-α、hs-CRP、ET、TXB2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恶心、呕吐、乏力、腹泻、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能有效降低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TNF-α、hs-CRP、ET、TXB2水平,升高APN、NO水平,发挥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血瘀阻型 丹红注射液 麝香保心丸 血管内皮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雷米普利联用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于华 蔡尚郎 李天东 《齐鲁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92-494,496,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雷米普利联用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55例住院病人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及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的基础上随机分为4组治疗。一般治疗组(A组,38例)继续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雷米普利联用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55例住院病人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及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的基础上随机分为4组治疗。一般治疗组(A组,38例)继续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B组,38例)、雷米普利(C组,38例)和阿托伐他汀与雷米普利联合治疗组(D组,41例)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雷米普利5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10mg和雷米普利5mg每日1次,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内径和血流量,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肱动脉加压前后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变化百分率,以此作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参数。结果治疗后B组、C组、D组与A组相比,D组与B、C组相比肱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变化在加压后有显著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3.17、385.90,q=17.77~56.50,P〈0.01);B组治疗后肱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变化在加压后和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1.58、0.4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雷米普利均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雷米普利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冉静 胡蕖 +3 位作者 张群 高燕 邓娟 徐峰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776-778,共3页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情况。方法选取9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疾病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肱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血浆一氧化氮(NO)、...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情况。方法选取9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疾病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肱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脂及血压水平。结果疾病组血浆NO、EDD及NEDD均低于对照组,而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疾病组TC、TG、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亚临床甲减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可以为疾病的早期发现、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