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切口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
1
作者 刘禹 李锴 +2 位作者 王常伟 刘霄 刘德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52-355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切口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竖切口组(49例)接受竖切口MVD,横切口组(48例)接受耳后... 目的分析不同切口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竖切口组(49例)接受竖切口MVD,横切口组(48例)接受耳后横切口MVD,观察两组手术基础指标、面部美观满意度、并发症状况以及围手术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与竖切口组相比,横切口组手术时长与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12 h横切口组VAS评分均低于竖切口组,且改善幅度大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术后12 h波间期、潜伏期以及波幅的BAEP均高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面部美观满意度高于竖切口组(P<0.05)。结论与竖切口相比,耳后横切口MVD治疗HFS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手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度,增强BAEP,减少并发症,并提升面部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切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
2
作者 陈崇毅 杨威 +3 位作者 吴波 李昌泰 孙琴丽 司马秀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血管减压术在面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收治的8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为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A组),另外40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血管减压术在面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收治的8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为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A组),另外40例患者为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的面肌痉挛强度、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B组硬膜下操作时间<30 min的占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较治疗前均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能够缩短硬膜下操作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镜血管减压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荣彬 吴学铭 +4 位作者 赵亮 韩凯伟 黄承光 于明琨 侯立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1,共6页
脑血管痉挛多见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常在出血后数天发现,1周后达高峰。其进展迅速,常引起局部脑缺血、脑梗死及神经功能障碍,是动脉瘤破裂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脑血管造影是诊断... 脑血管痉挛多见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常在出血后数天发现,1周后达高峰。其进展迅速,常引起局部脑缺血、脑梗死及神经功能障碍,是动脉瘤破裂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痉挛的金标准,但近年来经颅多普勒超声、CT脑灌注成像、近红外线光谱等非侵袭性检查手段日趋流行,便于广泛开展。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大体上分为血液动力学及药物治疗两类,早期清除血肿、舒张血管、增强脑灌注为主要研究方向,联合治疗是其今后的治疗趋势,本文就其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隙出血 动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刺五加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春奎 冯加纯 +1 位作者 吴军 饶明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刺五加 (AS)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犬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放免法测定SAH后 3 0min、2d、4d和 7d时血及脑脊液 (CSF)中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 目的 探讨中药刺五加 (AS)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犬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放免法测定SAH后 3 0min、2d、4d和 7d时血及脑脊液 (CSF)中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并于第二次注血后 3 0min静脉滴注AS注射液 ,以后每日 1次 (40mL/d)至第 7天 ,测定时间点同上。结果 AS组在第二次注血后 2d、4d、7d血浆及CSF中ET含量较对照组高 ,较单纯注血组低。而CGRP较对照组略低 ,较注血组高。结论 刺五加可以通过抑制ET升高和CGRP降低而达到防治SAH后CVS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刺五加
下载PDF
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内皮素-1水平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周任 吕健 +1 位作者 黄卫东 师蔚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内皮素 1 (ET 1 )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颅脑外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期 (伤后第 1d ,第 5d和第 1 4d)分别采集静脉血、脑脊液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 - 1浓度 ,伤后第 5d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观察脑血管...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内皮素 1 (ET 1 )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颅脑外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期 (伤后第 1d ,第 5d和第 1 4d)分别采集静脉血、脑脊液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 - 1浓度 ,伤后第 5d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观察脑血管痉挛发生与否。结果 血浆与脑脊液ET 1水平变化呈平行关系。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浆、脑脊液ET 1水平明显高于脑血管无痉挛者 ,脑血管痉挛程度越重 ,ET 1水平越高。结论 血浆与脑脊液中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颅脑外伤 内皮素-1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建军 董伟峰 +4 位作者 张俊 宣宏飞 顾水均 谢仁龙 司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不同原因所致脑血管痉挛 (CVS)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门诊经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证实有脑血管痉挛的 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在脑复康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 ,B组则加用尼莫地平 ,C组只给脑复康治...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不同原因所致脑血管痉挛 (CVS)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门诊经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证实有脑血管痉挛的 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在脑复康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 ,B组则加用尼莫地平 ,C组只给脑复康治疗。 4周后复查 TCD,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对 CVS的治疗优于 C组 (P均 <0 .0 1) ,A组对非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所致的 CVS优于 B组(P<0 .0 5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对 CVS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尤其是对非 SAH所致的 CVS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中医药疗法 脑血管痉挛 临床观察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复康 尼莫地平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小静脉异常6例患者的SWI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梅 孙庆利 +1 位作者 孙阿萍 樊东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利用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利用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静脉的显示作用,研究RPLS中静脉异常改变。结果 6例RPLS患者的SWI检查中可见局部小静脉内极低信号影,其直径大于正常小静脉直径,提示为静脉内血栓影像,以及静脉周围出血。降压治疗后异常小静脉影完全恢复正常,故考虑小静脉内血栓形成继发于小静脉痉挛造成的局部血流瘀滞。结论小静脉痉挛参与RPLS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磁敏感成像 血管痉挛
下载PDF
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防治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惠磊 李祥生 刘瑞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325-1331,共7页
目的探讨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脑底池连续泵注与鞘内注射)防治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7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7例)、脑底池组(50例)和腰大池组(50例)。... 目的探讨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脑底池连续泵注与鞘内注射)防治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7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7例)、脑底池组(50例)和腰大池组(50例)。3组均行开颅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引流;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脑底池组采用脑底池连续泵注罂粟碱;腰大池组采用腰大池经鞘内注射罂粟碱。比较3组术前及其术后1、7、14 d时术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血流峰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血流峰速度(peak 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结果脑底池组术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Vs、Vd、Vm、PI、RI)均显著低于腰大池组及对照组(P<0.01);术后14 d随访,脑底池组患者CVS及其脑积水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腰大池组及对照组(P<0.05,P<0.01);术后30 d随访,脑底池组患者临床预后显著优于腰大池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脑底池连续输注罂粟碱防治脑动脉瘤破裂术后血管痉挛,疗效优于腰大池鞘内注射及单纯的脑脊液置换+引流,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开颅术 血管痉挛 脑血流 罂粟碱 脑底池 鞘内注射
下载PDF
经导引导管持续注入尼莫地平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并发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5
9
作者 陆弘盈 谭适 +3 位作者 覃重桥 余松祚 张文佳 周铭臻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引导管持续注入尼莫地平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并发CVS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扩充血容量、升高血压、稀释血液等常规治... 目的探讨经导引导管持续注入尼莫地平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并发CVS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扩充血容量、升高血压、稀释血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经导引导管颅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7 d后改口服,疗程7 d。比较两组解痉所需时间、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疗效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结果观察组解痉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压显著降低,并且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及GOS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导引导管持续注入尼莫地平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并发CVS效果好,可缩短解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尼莫地平 导管注入 并发症
下载PDF
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倪克锋 骆燕宁 +4 位作者 王延武 葛芳 陈顺喜 楚佳梅 朱国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76-577,共2页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对中风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4组,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组,巨刺法组,持续静力牵张组,传统针刺法。Ashworth和FMA评价4组方法对中风后高肌张力...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对中风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4组,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组,巨刺法组,持续静力牵张组,传统针刺法。Ashworth和FMA评价4组方法对中风后高肌张力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4种方法均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高肌张力状态,其中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效果最好;巨刺法和持续静力牵张的效果相仿;传统针刺法效果最差。[结论]巨刺法和持续静力牵张均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的高肌张力状态,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有更好的降肌张力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刺法 持续静力牵张 脑血管意外 高肌张力 Ashworth评分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脑血管痉挛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志伟 薛辉 +4 位作者 刘军 李静艳 吕桦 于叔麒 王晓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受检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和术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变化,法舒地尔干预对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及术后血浆ET-1的影响。方法 324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2例,术前均留取静脉血进行ET-1检测,干预组术前静脉滴注法舒... 目的观察受检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和术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变化,法舒地尔干预对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及术后血浆ET-1的影响。方法 324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2例,术前均留取静脉血进行ET-1检测,干预组术前静脉滴注法舒地尔,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中观察脑血管痉挛出现的例数,术后立即留取静脉血再次进行ET-1检测。比较所有受检者术前和术后ET-1变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出现脑血管痉挛的例数及术后ET-1的差别。结果所有受检者术后血浆ET-1较术前升高,法舒地尔干预组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血浆ET-1无差别,术后低于对照组。结论法舒地尔可以降低脑血管造影术受检者术后血浆ET-1的分泌,减少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痉挛 内皮素-1 盐酸法舒地尔
下载PDF
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早期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富元 陈覃 +4 位作者 施辉 李爱民 陈军 孙维晔 马逵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对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早期手术后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108例动脉瘤手术中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和载瘤动脉暂时性阻断对术后脑血管痉挛、脑梗塞的发生和早期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50例单纯控制性低血压中,术后出...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对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早期手术后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108例动脉瘤手术中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和载瘤动脉暂时性阻断对术后脑血管痉挛、脑梗塞的发生和早期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50例单纯控制性低血压中,术后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0例;出现与脑血管痉挛相关的脑低密度区8例(15.7%)。49例使用载瘤动脉临时阻断者中,出现症状性脑血痉挛11例(22.4%);CT示脑低密度区6例(12.2%);9例控制性低血压后改用动脉暂时阻断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和脑低密度区分别为2例(22.2)和1例(11.1%),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如能正确掌握,不会对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产生负面影响。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特别是完全孤立性阻断,对脑动脉粥样硬化者应谨慎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血压 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亲情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志松 李金香 陈海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618-2620,共3页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从我院住院并在PICC门诊首次置管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从我院住院并在PICC门诊首次置管病...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从我院住院并在PICC门诊首次置管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从我院住院并在PICC门诊首次置管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护理。置管结束后对病人紧张、焦虑情绪进行评价,统计病人血管痉挛例数及一次置管成功例数,评价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紧张、焦虑发生率为14.00%,血管痉挛发生率为5.33%,低于对照组(紧张、焦虑发生率为90.67%,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67%,病人总满意度为99.33%,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2.00%,病人总满意度为9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CC置管中给予病人亲情护理,有利于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减少血管痉挛,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负性情绪 血管痉挛 满意度 护理
下载PDF
平衡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龚燕 朱国祥 曾友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08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并对平衡针刺法的疗效作出正确评价。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平衡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痉挛拮抗肌侧取穴治疗。根据治疗...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并对平衡针刺法的疗效作出正确评价。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平衡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痉挛拮抗肌侧取穴治疗。根据治疗前后评分结果,对2种方法改善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作出疗效评价。结果:平衡针刺法与传统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患者后肌张力都有下降,治疗后组间Ashworth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衡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都能较好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状态(治疗组P<0.001,对照组P<0.01);治疗后组间FM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单侧针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刺法 脑血管意外 痉挛 Ashworth评分
下载PDF
全程减压与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别小华 薛俊刚 +3 位作者 袁武军 常树林 曹磊 冯清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规面神经根部单纯血管减压和颅内段面神经全程减压的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评价全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自2009-01~2011-01西安市红会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的98例已经... 目的比较常规面神经根部单纯血管减压和颅内段面神经全程减压的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评价全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自2009-01~2011-01西安市红会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的98例已经确诊为面肌痉挛的患者分为常规减压术组(n=49)和全程减压术组(n=49),常规减压术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全程减压术组采用面神经颅内段的全程减压的手术方式,手术后通过电话访问、信访以及门诊复诊的方式,随访患者的面肌痉挛改善程度和并发症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情况:常规减压术组术后面肌痉挛消失45例,减轻4例,无效0例;全程减压术组术后面肌痉挛消失46例,减轻2例,无效1例,两组病人均无复发病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减压术组术后出现1例面瘫,1例脑脊液漏,1例耳鸣;全程减压术组术后出现3例面瘫,1例听力障碍,1例耳鸣;全程减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常规减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结论采用全程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和采用常规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并不明显,但全程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出现面瘫及听力障碍的机会较常规减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血管压迫
下载PDF
巴曲酶鞘内注射防治犬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军 周春奎 饶明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 探讨巴曲酶鞘内注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SAH DCVS)及其所致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SAH DCVS动物模型 ,采用DSA等方法动态观察了巴曲酶鞘内注射对犬SAH DCVS的脑血管口径大小的影响 ,... 目的 探讨巴曲酶鞘内注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SAH DCVS)及其所致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SAH DCVS动物模型 ,采用DSA等方法动态观察了巴曲酶鞘内注射对犬SAH DCVS的脑血管口径大小的影响 ,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结果 巴曲酶组在枕大池注血后 7d脑血管口径显著大于单纯注血组 (P <0 .0 1 ) ,而脑组织含水量则显著低于单纯注血组 (P <0 .0 1 )。结论 巴曲酶可以防治S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实验研究 脑水肿 迟发性脑缺血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面肌痉挛病因学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海舰 李善泉 +1 位作者 丁美修 王秉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建立面肌痉挛动物 (HFS)模型 ,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 方法 2 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 ,采用颞浅动脉压迫人为脱髓鞘变的外周面神经主干的方法复制HFS动物模型 ,术后 3、6周分别通过电生理技术诱发异常肌反应 (AMR... 目的建立面肌痉挛动物 (HFS)模型 ,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 方法 2 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 ,采用颞浅动脉压迫人为脱髓鞘变的外周面神经主干的方法复制HFS动物模型 ,术后 3、6周分别通过电生理技术诱发异常肌反应 (AMR)。 结果术后 3周各组动物均未诱发AMR ,术后 6周在模型组动物上诱发AMR ,而对照组动物仍无AMR。 结论动脉压迫面神经是HFS的发病原因 ;建立合适的HFS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血管压迫 病因学 发病机理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红景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川 沈利辉 王树青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 分析红景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180例SAH患者入院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红景天组,两组常规对症治疗,红景天组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脑实质循环和脑血管痉挛情况、凝血指... 目的 分析红景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180例SAH患者入院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红景天组,两组常规对症治疗,红景天组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脑实质循环和脑血管痉挛情况、凝血指标、血管内皮活性、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脑循环和末端周围循环时间均下降,大脑中动脉血管直径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抗凝血酶Ⅲ、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上升,内皮素、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血栓素、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下降(P<0.05);且红景天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红景天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景天可改善脑微循环,促进血管舒张,抑制血栓形成,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SAH后脑血管痉挛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弘盈 谭适 +3 位作者 覃重桥 余松祚 张文佳 周铭臻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cular spasm,CVS)的疗效。方法:选取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DSA)检查时发生CVS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 目的:探讨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cular spasm,CVS)的疗效。方法:选取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DSA)检查时发生CVS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3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管内经造影导管注入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速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临床疗效、再出血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1~3天,观察组MCA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7天,两组MC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8天,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vs 83.3%,P〈0.05)。两组再出血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可有效治疗SAH后CVS,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经造影导管注入
下载PDF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作士 郑烈辉 +2 位作者 蔡少明 黄正华 洪映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发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19例,开颅减压5例,死亡7例。结论颅脑损伤后如手术指征明确则须及时手术。术后注意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发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19例,开颅减压5例,死亡7例。结论颅脑损伤后如手术指征明确则须及时手术。术后注意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应积极保持脑灌注压、维持血压及血氧,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管痉挛,早期扩管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降低死残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梗死 脑灌注压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