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ter壶腹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秋 甘永贵 夏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ater壶腹癌的效果。方法 :对 4 9例Vater壶腹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比较分析。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 (17例 ) :围手术期死亡 1例 ,发生并发症 7例 ,术后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2 %、6 4 .7%...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ater壶腹癌的效果。方法 :对 4 9例Vater壶腹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比较分析。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 (17例 ) :围手术期死亡 1例 ,发生并发症 7例 ,术后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2 %、6 4 .7%和 35 .3%。癌肿局部切除组 (13例 ) :围手术期无死亡 ,发生并发症 1例 ,术后 1年、3年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3%、6 1.5 %和 30 .8%。二者在并发症发生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而在围手术期死亡、术后 1年、3年、5年生存率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单纯胆肠内引流术组因病情本身与前二者有不同 ,故生存时间明显较短。结论 :每一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ter壶腹肿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局部切除术
下载PDF
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术后长期存活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宁 梁寒 +4 位作者 李强 王殿昌 张汝鹏 王家仓 郝希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行局部切除术Vater壶腹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状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5例(13.2%)。全... 目的探讨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行局部切除术Vater壶腹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状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5例(13.2%)。全组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3.5%、51.4%和38.9%;中位生存时间3.35年,13例生存5年以上,2例生存10年以上。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晚和分化差是显著的预后指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选择性壶腹癌局部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生存率高,适用于直径<1cm的高分化T1期高危壶腹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ter壶腹肿瘤/外科学 预后
原文传递
扩大乏特氏乳头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何长林 吴允明 +1 位作者 崔培元 骆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 介绍扩大乏特氏乳头切除术 (extendedresectionofVaterpapilla ,ERVP) ,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1993~ 1995年间 ,按以下标准选择 12例Vater壶腹部肿瘤行ERVP :(1)术前检查无远处转移征象。 (2 )术中探查无肝脏以及腹腔转移 ... 目的 介绍扩大乏特氏乳头切除术 (extendedresectionofVaterpapilla ,ERVP) ,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1993~ 1995年间 ,按以下标准选择 12例Vater壶腹部肿瘤行ERVP :(1)术前检查无远处转移征象。 (2 )术中探查无肝脏以及腹腔转移 ,胰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活检阴性。 (3)肿瘤直径≤ 2cm ,术中病理报告为腺癌或者腺瘤 ,并且切缘阴性。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 ,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2例ERVP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 ,平均手术时间 2h 2 0min ,平均输血 433ml,平均住院时间 15 .8d。 10例Vater壶腹部腺癌中 ,5例平均存活 42个月 (36~ 6 2个月 ) ;5例无瘤健存 2 0~ 6 4个月 ,有 2例Vater壶腹部腺瘤已分别存活 42个月和 36个月。结论 ERVP手术易掌握 ,创伤小 ,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 ,但其切除范围局限 ,根治不彻底 ,建议用于老年、高危、壶腹部腺癌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ter壶腹肿瘤/外科学 vater乳头 腺癌
原文传递
Detailed deletion mapping on chromosome region 9p21 in human periampullary neoplasms
4
作者 王纯巍 陆星华 +6 位作者 刘国仰 戴理 徐彤 陈原稼 高春生 温小恒 钱家鸣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8-31,103,共5页
Objective To further define the extent of chromosome 9p21 deletion in periampullary neoplasms.Methods The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t 5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c markers on chromosome 9p21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 Objective To further define the extent of chromosome 9p21 deletion in periampullary neoplasms.Methods The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t 5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c markers on chromosome 9p21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and silver staining in 35 specimens of periampullary neoplasms and their matching blood samples.Results Fifty percent (4/8) of pancreatic cancer cases showed the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t one or more microsatellite loci, with the more frequent sites of D9S974 (37.5%) and D9S942 (28.6%), and some showing consecutive allelic loss. Sixty-two point five percent (5/8) of ampullary carcinoma cases showed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t one or more of the loci, frequent site of loss being D9S942 (42.9%) and the next most frequent being IFNA (37.5%) and D9S171 (37.5%). Loss of one locus was observed in 14.2% (1/7) of insulinoma. Conclusion The minimal common region of chromosome deletion in periampullary neoplasms is defined between the D9S974 and D9S942 loci within a 15?kb interval in 9p21, suggesting the involvement of a novel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 their carcin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ter's ampulla · pancreatic neoplasms · chromosome mapping · genetic marker · chromosome deletion · polymorphism
原文传递
以反复黄疸为临床表现的胆总管下段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曾琦惠 牛肖雅 叶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645-1647,共3页
目的总结1例以反复黄疸为临床特点的胆总管下段癌的不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方法对2020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胆总管下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诊断方法及治... 目的总结1例以反复黄疸为临床特点的胆总管下段癌的不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方法对2020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胆总管下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结果该例患者以反复黄疸为临床表现,术前常规检查诊断困难,最后经穿刺活检明确为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癌。手术时间297 min,术中出血量约200 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于术后第11天出院。术后已随访6个月,无不适症状,继续随访。文献复习显示,Vater壶腹周围肿瘤的具体分型常常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初步区分,胆总管下段癌以反复黄疸为临床表现者较为罕见,最后确诊需依靠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论胆总管下段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胆总管下段癌,难以早期明确诊断,导致治疗方式选择困难,由此可能会导致患者手术时机延误,内镜或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下段癌 vater周围肿瘤 梗阻性黄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