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大鼠PI3K/AKT及HIF-1α/VEGF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柏森 郑舒文 +4 位作者 李晓宁 王圣治 马晓燕 闵冬雨 梁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0,I0013,I0014,共6页
目的 观察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7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应用“BSA+LPS+CCL4”联... 目的 观察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7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应用“BSA+LPS+CCL4”联合干姜建立HSPN大鼠模型,12周后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的大鼠各1只,取肾组织固定包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造模组大鼠肾组织中IgA沉积并伴有蛋白尿,正常组无上述表现,提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HSPN大鼠模型随机分模型组、紫癜肾煎剂低、高剂量(6.10、24.40 g/kg)组和西药(3.93 mg/kg)组,每组6只。给药结束后,采用溴甲酚紫法测定尿蛋白浓度,计算24 h尿蛋白定量;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D大鼠肾组织PI3K、AKT、HIF-1α、VEGF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紫癜肾煎剂可以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P<0.05),减少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方组和西药组大鼠肾组织PI3K、AKT、HIF-1α、VEGF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癜肾煎剂能减少HSPN大鼠24 h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损伤,延缓HSPN病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PI3K/AKT信号通路 HIF-1α/vegfa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VEGFA/TNF/IL-6信号通路探讨灵泽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治疗作用
2
作者 张华南 孙松 +4 位作者 冯隽龙 刘义陈 李海松 王继升 王彬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34-639,共6页
目的:基于VEGFA/TNF/IL-6通路探讨灵泽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等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灵泽片低剂量组、灵泽片中剂量组、灵泽片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各组大鼠采用非去势丙酸睾酮... 目的:基于VEGFA/TNF/IL-6通路探讨灵泽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等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灵泽片低剂量组、灵泽片中剂量组、灵泽片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各组大鼠采用非去势丙酸睾酮诱导法建立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灵泽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选用相应药物,连续灌胃给药28 d。灌胃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指数、组织结构及VEGFA/TNF/IL-6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增生明显;前列腺指数明显上升(0.84±0.01,P<0.05),组织学观察形态可见前列腺上皮组织厚度扩大和管腔区浸润现象,VEGFA(0.60±0.02,P<0.05)、TNF(0.76±0.02,P<0.05)、IL-6(0.64±0.02,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灵泽片低剂量组(0.76±0.02,P<0.05)、中剂量组(0.58±0.02,P<0.05)、高剂量组(0.52±0.01,P<0.05)大鼠前列腺指数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形态可见显著改善,WB结果显示灵泽片干预各组的VEGFA蛋白(低剂量组:0.45±0.01,中剂量组:0.35±0.01,高剂量组:0.31±0.02,各组P均<0.05)、TNF蛋白(低剂量组:0.45±0.01,中剂量组:0.33±0.01,高剂量组:0.27±0.01,各组P均<0.01)、IL-6蛋白(低剂量组:0.44±0.01,中剂量组:0.36±0.01,高剂量组:0.30±0.01,各组P均<0.01)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改善情况与灵泽片剂量呈正比。结论:灵泽片可能通过负向调控VEGFA/TNF/IL-6信号通路,下调VEGFA/TNF/IL-6蛋白表达水平,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BPH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泽片 良性前列腺增生 vegfa/TNF/IL-6通路 细胞增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人肝癌Huh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与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的相关性及华蟾素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叶明君 吴晓红 +4 位作者 陈诗雨 李白坤 王萌 朱继民 李庆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目的探究华蟾素(cinobufagin,CBG)注射液对人肝癌Huh7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自分泌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 目的探究华蟾素(cinobufagin,CBG)注射液对人肝癌Huh7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自分泌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成球实验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球能力;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对人肝癌Huh7细胞VEGFa/VEGFR2进行共定位分析,ELISA法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上清液中VEGF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中VEGFa/VEGFR2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BG注射液能显著抑制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球能力;人肝癌Huh7细胞可能存在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CBG注射液能抑制VEGFa的分泌,降低下游p-VEGFR2、p-PI3K、p-AKT及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CBG注射液可能通过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调控人肝癌Huh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肝癌 增殖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患者血清HIF-1α、VEGFA水平与痛阈值关系及交互作用
4
作者 张雪峰 李伟 +1 位作者 王士源 袁光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LDH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与痛阈值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26例LDHS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126例体检健康者...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LDH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与痛阈值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26例LDHS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12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IF-1α、VEGFA水平、痛阈值,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HIF-1α、VEGFA水平与痛阈值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HIF-1α、VEGFA水平与LDHS患者痛阈值的关系及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血清HIF-1α、VEGFA水平高于对照组,痛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HIF-1α(r=0.777,P<0.001)、VEGFA(r=0.822,P<0.001)水平与痛阈值呈中度正相关,对照组血清HIF-1α(r=0.383,P<0.001)、VEGFA(r=0.453,P<0.001)水平与痛阈值无明显相关性。不考虑交互作用,血清HIF-1α、VEGFA水平与痛阈值存在线性相关(P<0.05),拟合方程为Y=-0.409+0.004×HIF-1α+0.019×VEGFA,所有预测变量可解释因变量的74.3%的方差。考虑交互作用,痛阈值的拟合方程为Y=19.276+0.062×HIF-1α+0.047×VEGFA-0×HIF-1α×VEGFA,所有预测变量可解释因变量的74.7%的方差,VEGFA低表达时,HIF-1α表达与痛阈值的关系较强,当VEGFA高表达时,HIF-1α与痛阈值的关系减弱,直线趋于平缓。结论血清HIF-1α、VEGFA水平与LDHS患者痛阈值关系密切,在对痛阈值影响中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大黄素抑制背根神经节压迫小鼠模型STAT3、VEGFA、p-ERK蛋白表达及其镇痛作用研究
5
作者 曾锦明 范成龙 +2 位作者 邓姣 屈战利 李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583-1591,共9页
目的 研究大黄素(Emodin,ED)对背根节压迫小鼠模型的镇痛作用以及对STAT3/VEGFA/p-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damage,CCD)小鼠疼痛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瑞巴林组及ED低、中、高... 目的 研究大黄素(Emodin,ED)对背根节压迫小鼠模型的镇痛作用以及对STAT3/VEGFA/p-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damage,CCD)小鼠疼痛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瑞巴林组及ED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检测动物机械痛敏和热辐射痛敏阈值、醋酸扭体实验评价镇痛效果;ELISA检测小鼠L4-L5节段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D18等炎症因子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组织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机械痛敏、热辐射痛敏阈值显著降低(P<0.05),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增高(P<0.05),脊髓中VEGFA、STAT3、p-ERK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ED低、中、高剂量组CCD小鼠模型的机械痛敏、热辐射痛敏阈值升高(P<0.05);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降低(P<0.05);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STAT3、VEGFA、p-ERK的表达降低(P<0.05),醋酸诱导的小鼠急性疼痛中扭体次数减少(P<0.05)。结论 ED对背根节压迫小鼠模型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和STAT3/VEGFA/p-ERK介导的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 神经病理性疼痛 STAT3/vegfa/p-ERK信号通路 镇痛 炎症介质
下载PDF
猪VEGFA基因多态性与窝产仔数的关联分析
6
作者 刘巧玲 陈奎蓉 +3 位作者 张琰芳 梁靓 梁晶 兰干球 《中国猪业》 2024年第6期14-25,共12页
母猪的窝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养猪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是维持血管正常功能及内皮细胞完整性的一种分子,有研究表明,VEGFA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猪VEGFA基因的多态性与窝产... 母猪的窝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养猪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是维持血管正常功能及内皮细胞完整性的一种分子,有研究表明,VEGFA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猪VEGFA基因的多态性与窝产仔数的关联,本研究选取485头大白猪和290头巴马香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VEGFA基因SNP位点进行分型,并利用关联分析方法筛选与母猪窝产仔数性状关联的SNP位点。结果发现,在巴马香猪和大白猪群体中分别检测到7个和4个SNP位点,巴马香猪群体中VEGFA基因有6个SNP位点与第1、2、4、6胎窝产仔数均显著关联(P<0.05),在大白猪群体中VEGFA基因有4个SNP位点与第2、3胎窝产仔数显著关联(P<0.05);本研究发现VEGFA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香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存在显著关联,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a 基因 窝产仔数 SNP 关联分析 多态性 遗传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内含子多聚腺苷酸化VEGFA-VEGFR2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
7
作者 章君华 卢莹莹 +5 位作者 李磊 李雄英 应静霞 李思聪 吴玲玲 李丽菁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210-2213,2217,I0005,共6页
目的分析与子痫前期(PE)相关的转录组内含子多聚腺苷酸化(IPA)现象。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收集到90例PE相关样本的转录组数据。采用STAR比对到人类基因组hg38,利用IPAFinder软件分析比对文件中的IPA现象。Miranda软件进行miRNA靶基因预测... 目的分析与子痫前期(PE)相关的转录组内含子多聚腺苷酸化(IPA)现象。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收集到90例PE相关样本的转录组数据。采用STAR比对到人类基因组hg38,利用IPAFinder软件分析比对文件中的IPA现象。Miranda软件进行miRNA靶基因预测。差异表达基因的评估使用edgeR与对数倍数变化>1和调整的P<0.05,通过Clusterprofiler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中的基因在PE相关的IPA现象中出现富集,且VEGFA-VEGFR2通路中基因表达水平与IPA现象呈负相关。鉴定出LIN28B和AGO2是与IPA位点结合最显著的基序。分析与这些IPA现象相关的miRNA结合位点,发现miR-193b和miR-365a在IPA基因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结论VEGFA-VEGFR2信号通路可能通过IPA改变影响PE的发病,子痫前期中IPA相关miRNA和基因表达变化之间有潜在的临床相关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转录组 内含子多聚腺苷酸化 vegfa-VEGFR2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140-5p靶向调控VEGFA参与卵巢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阎臻 付晓瑞 +1 位作者 李新敏 崔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18-1123,共6页
目的:探究miR-140-5p靶向调控VEGFA基因参与卵巢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实验组织标本和细胞系,qRT-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140-5p和VEGF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A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STAT3、HIF-1α和bFGF的表达。... 目的:探究miR-140-5p靶向调控VEGFA基因参与卵巢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实验组织标本和细胞系,qRT-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140-5p和VEGF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A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STAT3、HIF-1α和bFGF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40-5p低表达,VEGFA为高表达(均P<0.05)。荧光素酶报告法确认VEGFA为miR-140-5p靶点。上调miR-140-5p表达,可降低卵巢癌细胞株CAOV3中VEGFA表达,下调miR-140-5p表达,可诱导VEGFA表达(均P<0.05)。与mimic NC+VEGFA-NC组相比,miR-140-5p mimic+VEGFA-NC组miR-140-5p表达量增加(P<0.05),而VEGFA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变化未达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miR-140-5p mimic+VEGFA-NC组相比,miR-140-5p mimic+VEGFA-siRNA组miR-140-5p表达量显著增加,VEGFA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且STAT3、HIF-1α、bFGF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P<0.05)。同时,与mimic NC+VEGFA-NC组和miR-140-5p mimic+VEGFA-NC组相比,miR-140-5p mimic+VEGFA-siRN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40-5p在卵巢癌中低表达,VEGFA高表达,miR-140-5p能特异结合VEGFA基因;上调miR-140-5p表达靶向下调VEGFA表达可降低卵巢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并诱导癌细胞凋亡,为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生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0-5p vegfa 卵巢癌 血管生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miR-206过表达靶向VEG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小明 余珊 赵晓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究miR-206过表达对人肝癌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Hep G2细胞分为四组:Hep G2空白对照组,miR-206 mimic组,pc-VEGFA组和miR-206 mimic+pc-VEGFA组。qRT-PCR检测miR-206表达和VEGFA的mRNA水平。荧光素酶实... 目的探究miR-206过表达对人肝癌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Hep G2细胞分为四组:Hep G2空白对照组,miR-206 mimic组,pc-VEGFA组和miR-206 mimic+pc-VEGFA组。qRT-PCR检测miR-206表达和VEGFA的mRNA水平。荧光素酶实验确认miR-206与VEGFA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VEGFA,抗波形蛋白,N-钙粘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结果转染miR-206 mimic后Hep G2细胞中miR-206表达显著上升,VEGFA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01)。miR-206与VEGFA存在直接靶向关系。与对照组相比,miR-206 mimic组VEGFA的蛋白水平,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痕愈合率显著下降(P<0.01)。pc-VEGFA组VEGFA的蛋白水平,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痕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pc-VEGFA组相比,miR-206 mimic+pc-VEGFA组VEGFA的蛋白水平,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0.01)。miR-206 mimic组vimentin,N-cadherin和Fibronectin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pc-VEGFA组vimentin,N-cadherin和Fibronectin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与pcVEGFA组相比,miR-206 mimic+pc-VEGFA组vimentin,N-cadherin和Fibronectin表达降低(P<0.01)。结论miR-206过表达通过靶向VEGFA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206 vegfa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株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bFGF和Ang-2表达的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平 南娜 +2 位作者 康洁 李军会 申景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649-5651,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株SO-RB50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O-RB50细胞株,分别加入6.25、12.5、25、50...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株SO-RB50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O-RB50细胞株,分别加入6.25、12.5、25、50、100μmol/L Res,对照组加等量0.5%二甲亚砜(DMSO),孵育24、48 h后,MTT方法观察Res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RT-PCR、Western印迹分别测定50μmol/L Res处理48 h后VEGFA、bFGF和An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es可显著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Res作用后VEGFA、bFGF和Ang-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es具有抗视网膜母细胞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bFGF和Ang-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视网膜母细胞瘤 vegfa BFGF ANG-2
下载PDF
miR-218-5p靶向VEGFA基因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抑制迁移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旭 徐静 +1 位作者 王笑笑 杜亚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78-1883,共6页
目的探究miR-218-5p靶向VEGFA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分为miR-NC组、miR-218-5p组、si-NC组、si-VEGFA组、miR-NC+pcDNA-VEGFA组、miR-218-5p+pcDNA-VEGF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 目的探究miR-218-5p靶向VEGFA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分为miR-NC组、miR-218-5p组、si-NC组、si-VEGFA组、miR-NC+pcDNA-VEGFA组、miR-218-5p+pcDNA-VEGF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218-5p和VEGFA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细胞淋巴瘤2(Bcl-2)、Ba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218-5p和VEGFA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宫颈上皮细胞NC104比较,宫颈癌细胞HeLa、CaSki、C33A、SiHa中miR-218-5p表达降低,VEGFA mRNA表达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迁移数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VEGFA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迁移数降低(P<0.05)。miR-218-5p靶向调控VEGFA表达,上调VEGFA表达可以逆转miR-218-5p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P<0.05)。结论miR-218-5p靶向VEGFA基因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抑制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8-5p vegfa 宫颈癌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血管新生及VEGFA、VEGF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一铮 高冬 +4 位作者 王鹤 苏孙益 秦崇涛 王虹 林凡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2775-2780,共6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从75只C57BL/6小鼠中随机取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均进行Lewis肺癌荷瘤造模。将造模成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从75只C57BL/6小鼠中随机取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均进行Lewis肺癌荷瘤造模。将造模成功的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血府逐瘀胶囊组、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组,每组15只。血府逐瘀胶囊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0.36 g/kg灌胃,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2次/d;顺铂组给予2 mg/kg的顺铂腹腔注射,2 d 1次;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组给予0.36 g/kg血府逐瘀胶囊灌胃(2次/d)和2 mg/kg的顺铂腹腔注射(2 d 1次);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各组连续干预15 d后,统计存活率,摘取瘤组织并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数量,ELISA法测定血浆VEGF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VEGFR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顺铂组和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P均<0.05);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组瘤重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抑瘤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P均<0.05),肿瘤组织中微血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P均<0.05);顺铂组瘤重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P均<0.05),抑瘤率明显高于血府逐瘀胶囊组(P<0.05),肿瘤组织中微血管数明显少于其他组(P均<0.05)。顺铂组血浆VEGFA、bFGF水平和肿瘤组织中VEGFA、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组血浆bFGF水平和肿瘤组织中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抑瘤及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VEGFA/VEGFR2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血管新生 LEWIS肺癌 vegfa VEGFR2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原核载体构建、蛋白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瑜 胡月新 +3 位作者 卢敏南 焦扬 赵洪波 刘建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克隆人VEGFA基因,与原核载体融合表达、纯化及其鉴定,并将其应用于肿瘤血管生长研究过程中.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VEGFA序列,将其克隆入p GEX-KG原核载体,获得p GEX-KG-h VEGFA重组质粒.将该质粒转化入E.coli菌株BL21(DE3),经IPTG... 目的克隆人VEGFA基因,与原核载体融合表达、纯化及其鉴定,并将其应用于肿瘤血管生长研究过程中.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VEGFA序列,将其克隆入p GEX-KG原核载体,获得p GEX-KG-h VEGFA重组质粒.将该质粒转化入E.coli菌株BL21(DE3),经IPTG诱导其表达,以GSTrap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获得了h VEGFA基因片段,经测序证实与Gen 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重组的质粒载体经过PCR、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中已成功的插入了h VEGFA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该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KG-h VEGFA.结论融合蛋白在IPTG终浓度为0.5 mmol/L、25℃条件下诱导表达,并获得纯化融合蛋白.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可检测到目的融合蛋白GST-h VEGF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a 原核载体 融合蛋白 亲和纯化
下载PDF
HAX1及VEGFA表达与脑胶质瘤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燕 夏小鹏 +1 位作者 何鑫 张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特异蛋白1相关蛋白X1(hematopoietic cell specific protein 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以及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特异蛋白1相关蛋白X1(hematopoietic cell specific protein 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以及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预后的关系。方法UALCAN数据库分析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组织中HAX1及VEGFA mRNA的表达水平;GEPIA数据库分析GBM组织中HAX1与VEGFA表达的相关性;qRT-PCR法检测30例脑胶质瘤及12例正常脑组织中HAX1及VEGFA mRNA的表达;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214例脑胶质瘤组织及86例正常脑组织中HAX1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两者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GEPIA数据库进一步分析两者表达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HAX1和VEGFA mRNA在GBM组织中均高表达(P=3.874100E-02,P=1.62436730732907E-12),且两者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呈正相关(r=0.14,P=0.00039);qRT-PCR结果显示,HAX1(1.66±0.40)和VEGFA(2.75±0.73)mRNA在脑胶质瘤组织中均高表达(t=4.744,P<0.0001;t=8.263,P<0.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脑组织相比,HAX1(67.8%,145/214)和VEGFA(72.0%,154/214)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率更高(χ^(2)=29.174,P<0.05;χ^(2)=33.477,P<0.05),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93,P<0.05);HAX1和VEGFA蛋白表达均与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组织分化程度、WHO分级、p53及Ki-67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HAX1阳性及VEGFA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5.5%、6.5%)明显低于HAX1阴性患者(62.3%、68.3%)(P<0.001),且两者均阳性的患者总生存率(4.6%)更低(P<0.001);预后分析显示,HAX1蛋白阳性(HR=1.746,P=0.026)、VEGFA蛋白阳性(HR=2.760,P<0.001)、组织中+低分化(HR=3.097,P=0.034)、WHO高分级(HR=1.533,P=0.005)及Ki-67蛋白阳性(HR=1.827,P=0.01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亦显示,HAX1(HR=1.4,P=0.004)与VEGFA(HR=4.2,P<0.01)表达与患者生存呈负相关。结论HAX1和VEGFA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其参与了脑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进展,并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HAX1 vegfa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miRNA-613靶向VEGFA调控乳腺癌细胞吉西他滨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黎 董华琼 +3 位作者 张匠 毛英 田婕丽 夏璐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3期1551-1556,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613(miRNA-613)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乳腺癌吉西他滨(GCB)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CB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建立人乳腺癌GCB耐药细胞株MDA-MB-231/GCB。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 脂质体法将miRNA-613 模拟... 目的探讨微小RNA613(miRNA-613)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乳腺癌吉西他滨(GCB)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CB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建立人乳腺癌GCB耐药细胞株MDA-MB-231/GCB。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 脂质体法将miRNA-613 模拟物(mimics)和空质粒转染至MDA-MB-231/GCB 细胞中,分别作为转染组和空质粒转染组(NC组),将未进行任何处理的MDA-MB-231/GCB 细胞作为对照组(CT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3、0.9、2.7、8.1、24.3 μmol/L)的GCB 条件下MDA-MB-231 细胞和MDA-MB-231/GCB 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MTT法、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碘化丙啶(PI)双染法、划痕实验检测GCB对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L)基因、Bcl-2 细胞死亡调节介质(BIM)基因、存活蛋白(survivin)基因mRNA 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VEGFA与miRNA-613的靶向调控关系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结果经过6个月的诱导期,成功建立体外MDA-MB-231/GCB 耐药细胞株。不同浓度(0.1、0.3、0.9、2.7、8.1、24.3 μmol/L)的GCB条件下MDA-MB-231/GCB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低于MDA-MB-231 细胞(P﹤0.01),GCB对MDA-MB-231 细胞和MDA-MB-231/GCB 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72 μmol/L 和8.791 μmol/L,MDA-MB-231/GCB 的耐药指数(RI)为4.96;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miRNA-613 相对表达量高于CTL 组和NC 组(P﹤0.05);不同浓度(0.1、0.3、0.9、2.7、8.1、24.3 μmol/L)的GCB条件下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CTL 组和NC组(P﹤0.05),GCB 对CTL 组、NC组和转染组细胞的IC50分别为8.791、8.817、3.411 μmol/L;加入3.411 μmol/L 的GCB 分别作用于CTL 组、NC 组和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后,转染组细胞的迁移活性弱于CTL 组和NC 组(P﹤0.05),GCB 对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强于CTL 组和NC 组(P﹤0.05);转染组细胞survivinmRNA、MD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TL 组和NC组(P﹤0.05);miRNA-613 mimics 转染前,MDA-MB-231/GCB 细胞VEGFA mRNA 的相对表达量高于MDA-MB-231 细胞(P﹤0.05);miRNA-613 mimics 转染后,转染组MDA-MB-231/GCB 细胞VEGFA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CTL 组和NC 组(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iRNA-613 mimics 转染后,野生型VEGFA 3'端非翻译区(3'-UTR)序列的报告基因质粒荧光酶活性弱于转染前。结论上调miRNA-613的表达量,可抑制VEGFA的表达,从而逆转MDA-MB-231/GCB细胞株对GCB的耐药性,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613 乳腺癌 吉西他滨 耐药性 vegfa
下载PDF
VEGFA,HIF1A和EPAS1基因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的相关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向喆 杨仑 +4 位作者 陈强 谭桂芳 陈剑 严国祥 潘玉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14,共8页
在梅山猪保种群和法系大白猪群体中采用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法对基因VEGFA、HIF1A和EPAS1进行了基因多态位点的寻找及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所获得的基因VEGFA的扩增片段中共检测... 在梅山猪保种群和法系大白猪群体中采用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法对基因VEGFA、HIF1A和EPAS1进行了基因多态位点的寻找及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所获得的基因VEGFA的扩增片段中共检测到17个多态位点,其中有4个位点可进行PCR-RFLP检测,分别为BstH2I-RFLP,PspEI-RFLP,Eco32I-RFLP和BcnI-RFLP,而在HIF1A和EPAS1扩增片段中未获得可进行PCR-RFLP检测的多态位点。在2个实验猪群中对VEGFA基因的4个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表明:VEGFA基因的BstH2I、Eco32I、PspEI 3个多态位点在梅山猪群体中A等位基因占优势,BcnI多态位点在梅山猪群体中B等位基因占优势,而在法系大白猪群体中VEGFA基因的BstH2I、Eco32I、PspEI和BcnI 4个多态位点的相关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极不均衡。BstH2I和PspEI多态位点相关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法系大白猪群体中为0,而Eco32I和BcnI多态位点相关的A、B等位基因频率在法系大白猪群体中不到1%。单倍体型推断结果表明VEGFA基因4个多态位点在梅山猪群体中共存在10种单倍体型,而在法系大白猪群体中只存在2种单倍体型BBBA和BBAB,且只有一个个体的单倍体型是BBAB。通过性状关联分析,发现梅山猪群体中VEGFA基因单倍体型BBBA对初产总仔数影响显著(P<0.05);单倍体型BABA对经产总仔数和经产活仔数影响显著(P<0.05);单倍体型BBAA对初生窝重影响显著(P<0.05)。使用辐射杂种克隆板将基因VEGFA定位于SSC7q11-12;基因HIF1A定位于SSC1;基因EPAS1定位于SSC3q11-14。而所获得的基因HIF1A和EPAS1的扩增片段无PCR-RFLP可识别的SNP位点。研究结果表明猪VEGFA基因具有成为影响猪繁殖性状分子遗传标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a 基因多态性 繁殖性状
下载PDF
樱桃谷鸭TYR和VEGFA基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华 谭淑雯 +2 位作者 叶定泽 谭旭茹 谭旭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1-24,共4页
本实验旨在探讨0~28日龄樱桃谷鸭的羽色变化及换羽的分子机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酪氨酸酶基因(TY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基因(VEGFA)的m RNA表达谱。结果表明:0~7日龄绒羽色由黄变浅,21~28日龄绒羽逐渐变白并被幼羽取代;随着... 本实验旨在探讨0~28日龄樱桃谷鸭的羽色变化及换羽的分子机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酪氨酸酶基因(TY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基因(VEGFA)的m RNA表达谱。结果表明:0~7日龄绒羽色由黄变浅,21~28日龄绒羽逐渐变白并被幼羽取代;随着日龄增长,TYR基因在心、肝的表达量被抑制(P〈0.05),而眼、肌肉、脑则大量表达(P〈0.01);皮肤TYR基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肺、肾的表达则是先升后降再升的波动表达。VEGFA基因在0~7日龄樱桃谷鸭的肝、皮肤、肺、肾、眼、肌肉中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心、脑降低(P〈0.05);21~28日龄,在心、肝、皮肤、肺、肾VEGFA表达下调(P〈0.01),在眼、肌肉、脑中的表达却上调(P〈0.05)。综上,0~28日龄的樱桃谷鸭羽毛颜色和换羽与TYR基因和VEGFA的抑制表达有关,两者之间有一定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谷鸭 TYR基因 vegfa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分子对接模拟太子参环肽B与VEGFA、HMGB1相互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赵立 阚永军 +2 位作者 蒋畅 庞文生 胡娟 《生物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235-240,共6页
目的:采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太子参环肽B (Heterophyllin B, HP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利... 目的:采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太子参环肽B (Heterophyllin B, HP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利用PyRx软件中的Autodock Vina模块研究太子参环肽B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PyMOL进行构像分析和绘图。结果:模拟分析确定HPB与VEGFA,HPB与HMGB1靶标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HPB与VEGFA活性位点氨基酸Tyr38、Glu86有氢键作用;HPB与HMGB1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无氢键作用,相互间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结论:本研究分析了HPB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探索其药效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环肽B 分子对接 vegfa HMGB1
下载PDF
HIF1A/VEGFA/KDR在软组织肉瘤中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王玉丽 郭志涛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HIF1A/VEGFA/KDR在软组织肉瘤中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cBioPortal网站和Xenabrowser网站获得TCGA 265例软组织肉瘤样本相关基因突变和表达量数据,通过OncoPrinter软件进行基因突变互斥和共表达分析,Spearman非参数... 目的探讨HIF1A/VEGFA/KDR在软组织肉瘤中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cBioPortal网站和Xenabrowser网站获得TCGA 265例软组织肉瘤样本相关基因突变和表达量数据,通过OncoPrinter软件进行基因突变互斥和共表达分析,Spearman非参数相关进行基因相关性分析,Xenabrowser获得基因相关性热图,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软组织肉瘤中HIF1A/VEGFA/KDR的拷贝数变化和基因突变存在互斥趋势(P>0.01),HIF1A/VEGFA/KDR表达量存在正相关(P<0.01),HIF1A/VEGFA/KDR的拷贝数扩增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显著低于无扩增患者(P<0.05)。结论靶向HIF1A/VEGFA/KDR可作为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软组织肉瘤 HIF1A/vegfa/KDR 基因组学
下载PDF
新风胶囊含药血清通过抑制VEGFA/SDF-1/CXCR4通路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机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方妍妍 刘健 +2 位作者 万磊 董文哲 文建庭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91-696,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新风胶囊(XFC)对VEGFA/SDF-1/CXCR4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小板活化的的机制。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为正常组(NC)、模型组(MC)、新风胶囊组(XFC)、AMD3100组,MTT法检测XFC最佳浓度...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新风胶囊(XFC)对VEGFA/SDF-1/CXCR4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小板活化的的机制。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为正常组(NC)、模型组(MC)、新风胶囊组(XFC)、AMD3100组,MTT法检测XFC最佳浓度,免疫荧光法检测CD62p、CD40L、PDGFA的表达,ELISA法检测TNF-ɑ、IL-1β、IL-4、IL-10、VEGFA及VEGFR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SDF-1、CXCR4、VEGF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DF-1、CXCR4、VEGFA、V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中剂量XFC在24 h时对细胞抑制作用最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D62p、CD40L、PDGFA、IL-1β、TNF-α、VEGFA、VEGFR、SDF-1、CXCR4表达均升高,IL-4、IL-10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XFC组CD62p、CD40L、PDGFA、IL-1β、TNF-α、VEGFA、VEGFR、SDF-1、CXCR4表达均降低,IL-4、IL-10升高(P<0.05,P<0.01)。结论 XFC具有类AMD3100样作用,通过抑制VEGFA/SDF-1/CXCR4通路的表达,下调IL-1β、TNF-α,上调IL-4、IL-10,调节免疫炎症反应,从而降低AS患者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新风胶囊 vegfa/SDF-1/CXCR4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