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k factor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rauma patients:A descriptive analysis 被引量:17
1
作者 Suresh Kumar Arumugam Insolvisagan Mudali +3 位作者 Gustav Strandvik Ayman El-Menyar Ammar Al-Hassani Hassan Al-Thani1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2018年第3期203-210,共8页
BACKGROUND:We sought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and whether the location of intubation posed a risk in trauma patients.METHODS: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fo... BACKGROUND:We sought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and whether the location of intubation posed a risk in trauma patients.METHODS: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for adult trauma patients requiring intubation for>48 hours,admitted between 2010 and 2013.Patients’demographics,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outcome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intubation location(prehospital intubation[PHI]vs.trauma room[TRI])and presence vs.absence of VAP.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predictors of VAP.RESULTS:Of 471 intubated patients,332 patien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124 had PHI and208 had TRI)with a mean age of 30.7±14.8 years.PHI group had lower GCS(P=0.001),respiratory rate(P=0.001),and higher frequency of head(P=0.02)and chest injuries(P=0.04).The rate of VAP in PHI group was comparable to the TRI group(P=0.60).Patients who developed VAP were 6 years older,had significantly lower GCS and higher ISS,head AIS,and higher rates of polytrauma.The overall mortality was 7.5%,and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intubation location or pneumonia rates.In the early-VAP group,gram-positive pathogens were more common,while gram-negative microorganisms were mo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the late VAP group.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modeling showed that the impact of the location of intubation in predicting the risk of VAP appeared only when chest injury was included in the models.CONCLUSION:In trauma,the risk of developing VAP is multifactorial.However,the location of intubation and presence of chest injury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TRAUMA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TUBATION loca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下载PDF
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 for Preventing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2
2
作者 Rong Wang Xiang Zhen +3 位作者 Bao-Yi Yang Xue-Zhen Guo Xue Zeng Chun-Yan Deng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CAS 2015年第3期133-140,共8页
Objective: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has been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hastre and Fagon, 2002; klompas, 2007) among mechanically venti- lated patients in the i... Objective: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has been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hastre and Fagon, 2002; klompas, 2007) among mechanically venti- lated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with the incidence ranging from 9% to 27% ; crude mortality ranges from 25% to 50%.1-3 A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studies was undertaken to combin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 (SSD) on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ed 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dult ICU patients. Methods: Reports of studies on SSD were identified by searching the PUBMED, EMBASE, and COCHRANCE LIBRARY databases (December 30, 2010). Randomized trials of SSD compared to usual care in adult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ICU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 Results: Ten RCTs with 2,314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SS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VAP [ relative risk (RR) =0.5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 0.42-0.64, P〈0.000 01]. When SSD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 the overall RR for ICU mortality was 1.00 (95% CI, 0.84-1.19) and for hospital mortality was 0.95 (95% CI, 0. 80-1.13). Overall, the subglottic drainage effect on the day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as -1.52 days (95% CI, -2.94 to -0.11) and on the ICU length of stay (LOS) was -0.81days (95% CI, -2.33 to -0.7). Conclusions: In this meta-analysis, when an endotracheal tube (ETT) with SSD was compared with an ETT without SSD, there was a high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VAP rate of approxi- mately 50%. Time 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 and the ICU LOS may be reduced, but no reduction in ICU or hospital mortality has been observed in published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ive care uni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META-ANALYSIS
下载PD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3
作者 Yadigar Yilmaz Camgoz Ferda Yilmaz İnal Öznur Şen 《Ope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2022年第2期44-55,共12页
The aim of 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etiologic agents and mortality rat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In a six-month period, cases who were 18 years or older, dependent on mech... The aim of 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etiologic agents and mortality rat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In a six-month period, cases who were 18 years or older, dependent on mechanical ventilator for more than 3 days and without pulmonary infection on first admission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In all cases, body temperature recordings, blood and urine culture, microbiological analyses of endotracheal aspirates, and chest X-rays were obtained and used to identify VAP. Apache II scores on admission,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length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stay and mortality were recorded. This study included 45 cases and 22 developed VAP (48%). The incidence of VAP was 25.34 per 1000 ventilator days. Univariate analyses showed that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length of ICU stay, coma and tracheotomy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AP. The mortality rate of cases with VAP (72.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ases without VAP (39.1%). The most frequent microorganisms were Acinetobacter spp.,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 our study, VAP was a very common and important com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mortality was very high. To reduce mortality, minimize morbidity, shorten the length of stay, and reduce costs, defined risk factors for VAP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an effective infection control program for the prevention of VAP should be implemented. Surveillance results should be evaluated regularly and necessary precautions should be tak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下载PDF
肺超声指导下的体位管理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黄惜华 麦晓蔚 +3 位作者 李惠怡 李琳 孟琼 梁振宇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索肺超声指导下的体位管理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且诊断为VAP的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超声指导下的体位管理组(观察组)和常规体位管理组(对照组)... 目的探索肺超声指导下的体位管理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且诊断为VAP的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超声指导下的体位管理组(观察组)和常规体位管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肺超声征象、实施方案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肺超声评分、呼吸机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背部超声评分均较胸前或侧胸评分高,干预7 d后,观察组的胸前、侧胸及背部超声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背部超声评分较胸前及侧胸评分高且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干预3、7 d的总超声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7 d后的总超声评分较干预前(首次)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第7天的氧合指数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超声可作为监测手段指导的新生儿VAP的体位管理,有助于缩短新生儿VAP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 体位管理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
下载PDF
改良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王丽 贾平 +3 位作者 张勤 郭丹阳 蒲在春 涂姣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四川省人民医院神外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220例为对照组,口腔护理方法为冲洗+擦拭+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2022... 目的探讨改良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四川省人民医院神外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220例为对照组,口腔护理方法为冲洗+擦拭+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63例为观察组,口腔护理方法为擦拭+冲洗+吸唾管连接负压吸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污垢残留、操作时口腔内污液溢出及吸唾管/吸痰管滑出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污垢残留、操作时口腔内污液溢出及吸唾管/吸痰管滑出、操作耗时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操作人员愿意选择观察组的吸唾管连接负压吸引口腔护理废液(P<0.05)。结论改良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方法,能提高口腔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口腔护理 吸唾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对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安全性与疗效的影响
6
作者 韩美玲 严颖 +2 位作者 许甜甜 王佳 陆玉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 探究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在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南通三院在2018年8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1例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重症监护室护... 目的 探究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在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南通三院在2018年8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1例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观察组41例实施风险等级防控护理措施,于干预前、干预14 d后,对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等指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后,两组动脉血气、呼吸力学指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总量(TLC)、动态顺应性(Cdyn)等指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值(PI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咳嗽、ICU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营养不良、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衰竭、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等级防控护理有助于改善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等指标,缩短机械通气、ICU治疗、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机体各器官衰竭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俯卧位通气 风险等级 防控护理 动脉血气 呼吸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联合集束化管理措施对早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
7
作者 何茵 盖恬恬 韩遵海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6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CRO)联合集束化管理措施(BM)对行机械通气(MV)的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早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38例ICU行MV的患者。根据是否使用CRO分为CRO...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CRO)联合集束化管理措施(BM)对行机械通气(MV)的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早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38例ICU行MV的患者。根据是否使用CRO分为CRO组和非CRO(NCRO)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实施BM。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早期VAP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此外,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 d)两组患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情况。结果CRO组患者早期VAP发生率低于NCRO组(P<0.05)。CRO组患者死亡率低于NCRO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O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NCRO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水平、血清PCT水平和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RO组和NCRO组血清CRP水平、血清PCT水平和WBC均显著下降(P<0.05)。此外,第7天,CRO组血清CRP水平、血清PCT水平和WBC低于NCRO组(P<0.05)。结论CRO联合BM可降低行MV的ICU患者早期VAP发生率,缩短MV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集束化管理 早期呼吸机相关肺炎 预防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预防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李花 徐娟 朱海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在预防2型糖尿病(T2DM)伴心力衰竭(HF)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T2DM伴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在预防2型糖尿病(T2DM)伴心力衰竭(HF)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T2DM伴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VAP发生率、随机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脑钠肽(BNP)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能够有效预防T2DM伴HF患者VAP的发生,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血糖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论 预见性护理策略 声门下间歇冲洗 2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炎性介质 心功能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与高侧卧位通气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刘茳 徐伟华 +3 位作者 刘杨 许翠娟 刘静 李红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研究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与高侧卧位通气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廊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与高侧卧位通气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廊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联合高侧卧位通气,比较2组患者的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及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及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氧合指数、血氧分压(PaO_(2))、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及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联合高侧卧位通气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指标及心理状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综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多学科联合保护性管理策略 高侧卧位通气
下载PDF
SHEA/IDSA/APIC实践建议:预防医院感染策略纲要(2022年更新版)
10
作者 肖园园 谭彩霞(译) +3 位作者 吴安华(审校) Yokoe DA Advani SD Anderson D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60,共9页
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美国感染病协会/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协会(SHEA/IDSA/APIC)2022年更新了“急诊医院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预防策略纲要”,内容包括“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策略”“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 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美国感染病协会/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协会(SHEA/IDSA/APIC)2022年更新了“急诊医院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预防策略纲要”,内容包括“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策略”“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预防策略”“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预防策略”“预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传播和感染的策略”“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防策略”“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呼吸机相关事件(VAE)的预防策略”“预防非呼吸机医院获得性肺炎(NV-HAP)的策略”“通过手卫生预防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策略”“实施预防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策略”九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艰难梭菌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手术部位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呼吸机相关事件 非呼吸机医院获得性肺炎 手卫生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 预防策略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肺炎目标性监测研究进展
11
作者 林小芳 熊自超 丁明丽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0-427,共8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类型。目前,VAP发病率较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及难点,因此探索VAP目标性监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类型。目前,VAP发病率较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及难点,因此探索VAP目标性监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VAP的研究文献,围绕VAP相关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生物膜、危险因素、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VA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呼吸道及机体防御系统受损、机械通气时病原菌侵入及定植。引起VAP的病原菌通常以混合细菌感染为主,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我国各级医院的VAP在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差异较大。VAP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定植、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高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高、血清白蛋白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留置胃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使用抑酸剂、侵入性操作、使用镇静药物、床头未抬高30°~45°。VAP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分为核心预防措施、一般预防措施、不常规或不推荐预防措施3类。这些结果表明,VAP的精准防控可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从而降低VAP发病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目标性监测 预防控制
下载PDF
规范化综合干预策略在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2
作者 路维玲 孙建萍 崔长红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188-2190,2194,共4页
目的 观察规范化综合干预策略在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并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呼吸机治疗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呼吸机治... 目的 观察规范化综合干预策略在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并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呼吸机治疗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以呼吸机治疗常规模式施护,试验组以规范化综合干预策略施护,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呼吸机治疗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耗时与机械通气耗时短于对照组,APACH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规范化综合干预策略应用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预防护理之中,利于其炎性反应程度与VAP发生率的减低、康复进度的加速、健康状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综合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下载PDF
建立梯度提升机模型预测RICU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13
作者 黄小芬 夏良娥 +1 位作者 赵世元 黄敏敏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构建梯度提升机(GBM)模型预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短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RICU收治的350例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10)和生存组(n=240),... 目的构建梯度提升机(GBM)模型预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短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RICU收治的350例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10)和生存组(n=240),筛选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按8∶2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80例和验证集70例,采用R语言4.2.1软件构建GBM预测RICU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的短期预后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年龄、机械通气时间、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是RICU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GBM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926(95%CI:0.894,0.958),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86.2%,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80(95%CI:0.779,0.980),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6.4%;校准曲线显示,GBM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阈概率分别在0.10~0.98、0.10~0.80。结论基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构建的GBM模型对RICU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梯度提升机模型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中药口腔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14
作者 王徐赢 金静洁 胡珍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14-116,共3页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中药口腔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中药口腔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囊上引流,观察组给予中药口腔冲洗联合囊上引流。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乳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O_(2)、PaO_(2)、pH值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aCO_(2)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O_(2)、PaO_(2)、pH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乳酸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中药口腔冲洗后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血气指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病房 机械通气 中药口腔冲洗 囊上引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改良集束化模式护理干预作用
15
作者 高云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改良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肺炎患者,共计8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改良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肺炎患者,共计8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炎性反应指标、心理状态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气分析、炎性反应指标、心理状态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改良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控制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总时间,以便保持良好心态,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肺炎 改良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何苗勃 赖鹏舒 +5 位作者 戴璐婷 张丽娇 黄玉琴 黄强 徐化强 周权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6期630-638,共9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seudomonas aeruginosa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PA-VAP)的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随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seudomonas aeruginosa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PA-VAP)的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随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PA-V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多重耐药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分析两组患者耐药特点,并使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A-VAP患者发生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30例PA-VAP患者,其中敏感组和耐药组各65例。PA-VAP患者对亚胺培南(60.0%)、左氧氟沙星(50.8%)、环丙沙星(50.8%)、头孢他啶(50.8%)耐药率较高,对多黏菌素(7.7%)和阿米卡星(16.9%)较少耐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切开[OR=6.045,95%CI(2.416,15.125)]、抗菌药物种类≥3种[OR=2.704,95%CI(1.062,6.881)]、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4.283,95%CI(1.642,11.173)]是PA-VAP患者发生多重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上三种因素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95%CI(0.752,0.896)],敏感度为0.785,特异度为0.738。结论ICU机械通气PA-VAP患者对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气管切开、抗菌药物种类≥3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增加多重耐药的发生风险,临床上需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多重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谭同淑 杨玲 刘俞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9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9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医院电子病例数据库检索诊断为AD且顺利完成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N-VAP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肺炎相关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术后是否发生VAP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6例AD患者,其中术后发生VAP的患者43例,VAP发病率为14.53%;VAP组与N-VAP组是否急诊、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是否多次气管插管、发病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患者术后是否出现VAP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是否急诊、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是否多次气管插管、发病至手术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通气时间延长、手术时间≥5 h、有多次气管插管是AD患者术后出现V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对AD患者术后VAP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评估,其中通气时间较长、多次气管插管及手术时间≥5 h是AD患者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单因素分析 LOGISTIC模型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FOCUS-PDCA模式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18
作者 魏俊霞 武坷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发现-组织领导-明确情况-分析了解-改进方案(find organize clarify understand select,FOCUS)-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 do check act,PDCA)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 目的分析发现-组织领导-明确情况-分析了解-改进方案(find organize clarify understand select,FOCUS)-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 do check act,PDCA)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根据干预时间将其分为2组,即2022年10月—2023年3月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9月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措施预防VAP,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FOCUS-PDCA模式预防VAP。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与VAP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住院费用更低(P<0.05)。研究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00%(χ^(2)=4.904,P<0.05);VAP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3.33%(χ^(2)=4.324,P<0.05)。结论FOCUS-PDCA模式能够有效降低ICU重症患者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一次性脱机成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模式 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一次性脱机成功率
下载PDF
集束化预防策略联合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对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19
作者 郭明 栾成艳 来海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预防策略联合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对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集束化预防策略联合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对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预防策略联合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P发生率、撤机失败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预防策略联合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有助于减少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预防策略 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 重症脑卒中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20
作者 袁倩倩 关玉花 +3 位作者 王娜 何玉萍 琴格乐玛 古月 《广州医药》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索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医疗机构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4月入住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机械通气>48 h、年龄>18岁的患者资料。根... 目的探索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医疗机构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4月入住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机械通气>48 h、年龄>18岁的患者资料。根据诊断标准确定20例VAP患者作为病例组,在同期住院患者筛选性别、年龄与病例匹配的20例未发生VAP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前入院诊断情况、是否手术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炎、APACHEⅡ评分、置管地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住院总日数、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护理次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增加(均P<0.05)。其中ICU中VAP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占比70%)感染为主;环境卫生学监测发现,患者周围环境、护士站及使用后的消毒物品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说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及环境消毒不彻底也是导致院内VAP发生的原因之一。病例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45207元,对照组为60745.48元,VAP造成的平均经济损失为84461.52元/例。病例组各项医疗费用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期间不适当的诊治、环境消毒不到位、手卫生依从性差可能是造成医疗机构VAP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例对照研究 机械通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