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MO/CRRT Combined Support in the Treatment of Critically Ill SARS-CoV-2 Pneumonia Patients
1
作者 Hai Zou Shengqing Li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021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with and complications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for treatmen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evere 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with and complications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for treatmen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pneumonia.Methods: The data on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s who received ECMO/CRRT at Tongji Hospital, which isaffi liated with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February and March 2020 were collected andanalyzed. All three patients were male, and the mean age was 50.6 years (range 44 – 58 years). The indications forECMO in critically ill SARS-CoV-2 pneumonia patients at our center wer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with Pa o 2 /F i o 2 below 100 mmHg under an effective protective pulmonary ventilation strategy and infl ammatory stormaccompanied by acute kidney injury. One patient,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was selected for venoarterial ECMO, andthe other two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venovenous ECMO.Results: In the three patients who received ECMO combined with bedside CRRT, the mean duration was 9.7 days(range 7 – 13 days). Fou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during ECMO/CRRT, especially thrombocytopenia. Laboratorytesting showed increased counts of leukocytes and lymphocytes and decreased levels of infl ammatory factors. LungCT was suggestive of signifi cantly absorbed and reduced lesions and interstitial fi brosis.Conclusions: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cardiopulmonary failure treated with ECMO/CRRT in whomconventional treatment failed in this group was 100%, which indicates that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ECMO and CRRT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itically ill SARS-CoV-2 pneumonia patients
下载PDF
Efficacy of probiotics or synbiotics for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被引量:5
2
作者 Kai Wang Qin Zeng +5 位作者 Ke-xun Li Yu Wang Lu Wang Ming-wei Sun Jun Zeng Hua Jiang 《Burns & Trauma》 SCIE 2022年第1期671-684,共14页
Background:Microbial dysbiosi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tality and septic complications.Probiotics and synbiotics have emerged as novel therapy on gut microbiota to prevent septic complicati... Background:Microbial dysbiosi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tality and septic complications.Probiotics and synbiotics have emerged as novel therapy on gut microbiota to prevent septic complications.However,current evidence on their effects is conflicting.This work aims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impact of probiotics or synbiotics in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Methods:A comprehensive search of the PubMed,CBM,Embase,CENTRAL,ISI,and CNKI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at evaluate probiotics or synbiotic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The quality assessment was based on the modified Jadad’s score scale and the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0.1.The major outcome measure was mortality.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incidence of septic complications,sepsis incidence,length of intensive care unit(ICU)stay,incidence of non-septic complication,and ventilator day.Data synthesis was conduct by Review Manager 5.4.Results:A total of 25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eporting on 5049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re included.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2520 participants received probiotics or synbiotics,whereas 2529 participants received standard care or placebo.Pooling data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in the treatment group[(risk ratio(RR)0.86;95%confidence interval(CI):0.78-0.95;p<0.003,I^(2)=85%)].However,in the subgroup analysis,the reduction of incidence of VAP was only significant in patients receiving synbiotics(RR=0.61,95%CI:0.47-0.80,p=0.0004,I^(2)=40%)and not significant in those receiving only probiotics(RR=0.91,95%CI:0.82-1.01,p=0.07,I^(2)=65%).Moreover,sepsis incidenc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as only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addition of synbiotics(RR=0.41;95%CI:0.22-0.72,p=0.005,I^(2)=0%).The incidence of ICU-acquired infe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synbiotics therapy(RR=0.72;95%CI:0.58-0.89,p=0.0007,I^(2)=79%).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diarrhea,or length of ICU stay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Conclusions:Synbiotics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nutrition therapy in reducing septic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However,in such patients,administration of probiotics alone compared with placebo resulted in no difference in the septic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ROBIOTICS SYNBIOTICS META-ANALYSIS Systematic review MORTALITY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原文传递
ICU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附81例报告)
3
作者 刘萌 徐文 +7 位作者 戴赟麒 谭若铭 刘嘉琳 顾飞飞 陈尔真 王晓丽 瞿洪平 邱毓祯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454-462,共9页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重症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bloodstream infection,CRKP-BSI)的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为病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重症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bloodstream infection,CRKP-BSI)的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为病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81例CRKP-BSI病人的临床特征,评估死亡危险因素及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CRKP-BSI以腹腔来源和呼吸道来源的占比较多,分别为56.79%(46例)、22.22%(18例)。CRKP-BSI病人28 d死亡率及住院死亡率分别为54.32%(44例)、65.43%(5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入院前患胆道疾病(P=0.026)、病人BSI发生时SOFA评分升高(P=0.006)为28 d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接受以替加环素为基础(44例)或以多黏菌素B(26例)为基础的抗生素治疗,两组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82%(25/44)比57.69%(15/26),P=0.943]。根据病人的年龄(≤65岁比>65岁)、性别、体质量指数(≤25 kg/m^(2)比>25 kg/m^(2))、APACHEⅡ评分(≤20分比>20分)、肾脏替代治疗及机械通气的使用分为不同亚组,各亚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OFA评分及入院前胆道疾病病史是CRKP-BSI 28 d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以替加环素为基础与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重症病人
下载PDF
重症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复方磺胺甲噁唑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欢妍 祁慧 +2 位作者 梁培 安姝润 李俐 《中南药学》 2023年第6期1653-1658,共6页
目的通过监测复方磺胺甲噁唑(SMX-TMP)治疗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血药峰浓度(C_(max))水平,评价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2年8月60例重症患者接受SMX-TMP治疗PCP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磺胺甲噁唑(SMX)C_(max)水... 目的通过监测复方磺胺甲噁唑(SMX-TMP)治疗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血药峰浓度(C_(max))水平,评价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2年8月60例重症患者接受SMX-TMP治疗PCP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磺胺甲噁唑(SMX)C_(max)水平,评估临床治疗结局,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SMX初始平均C_(max)为118.98 mg·L^(-1),浓度范围分布广泛(IQR,97.84~172.80),初始给药剂量与SMX初始C_(max)成显著正相关(r^(2)=0.099,P=0.014);治疗过程中68.33%的患者SMX C_(max)可以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水平;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为51.66%,治疗过程中无法达到目标水平是PCP患者临床治疗失败率和28d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与SMX-TMP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患者SMX C_(max)高于目标水平时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PCP患者治疗期间监测SMX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 治疗药物监测 重症患者
下载PDF
新型口腔护理用具在危重症病人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黎燕萍 莫丽 卢佳美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3期2419-2422,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口腔护理用具在危重症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0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新型口腔护理用具在危重症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0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即棉球擦拭法,观察组采用新型口腔护理用具进行冲刷式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牙菌斑指数、护理操作时间、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牙菌斑指数、护士操作时间、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新型口腔护理用具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可减少病人牙菌斑指数,缩短护理操作时间,降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效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危重症病人 口腔护理 口腔并发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在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妮妮 顾洪丽 +5 位作者 赵艳 惠康花 武彦彬 陈洪 武冰冰 吴静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986-2988,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重症患者共计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接受集束化干预,观察2组VAP发生率,机械...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重症患者共计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接受集束化干预,观察2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收治时间,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饱和度(SaO_(2))],口腔清洁评分和APACHPⅡ评分。结果研究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气指标PaCO_(2)、PaO_(2)、Sa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插管护理前口腔清洁评分及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口腔清洁评分、APACHE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患者治疗期间,集束化干预实施,可有效预防VAP发生,缩短机械通气、ICU时间,调节血气指标,临床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集束化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血气指标 APACHEⅡ
下载PDF
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性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吴玲玲 顾佳怡 +1 位作者 金恋欢 王吉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 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临床依从性及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为有效预防VAP提供参考.方法 对10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统计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预后及... 目的 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临床依从性及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为有效预防VAP提供参考.方法 对10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统计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预后及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临床依从性.结果 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后,22例(21.15%)发生VAP.患者ICU住院日为2~44(12.22±6.04)d,好转69例,恶化11例,死亡24例.80例完全落实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者VAP发生率15.00%,24例不完全依从者VAP发生率41.67%,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完全依从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依从者(P<0.01);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深静脉血栓两项措施的临床依从性对VAP发生无影响(均P>0.05).结论 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VAP并改善患者预后,但临床依从性是影响其预防效果的显著因素,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这两项措施的有效性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危重患者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集束化策略
下载PDF
每日唤醒镇静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琦 姚金兰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4期2217-2220,共4页
目的评价每日唤醒镇静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每日唤醒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 目的评价每日唤醒镇静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每日唤醒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9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每日唤醒镇静能降低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RR0.77,95%CI(0.65,0.92),P=0.003]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RR0.38,95%CI(0.25,0.56),P<0.00001],而且能提高撤机的成功率[RR1.46,95%CI(1.18,1.82),P=0.0006]。结论每日唤醒镇静能降低危重症机械通气镇静患者的死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日唤醒镇静 危重症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家娟 吕志国 +3 位作者 兰天野 王宏安 张月莹 朱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229-1232,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归属于"瘟疫",疫毒闭肺是其核心病机,发作时外感引动内邪,新感疫毒迅速传变,弥漫充斥,导致多脏受损,其危重型,当属"喘脱""厥脱"之证,内闭外脱是其病机重点,治疗要重点把握正、邪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归属于"瘟疫",疫毒闭肺是其核心病机,发作时外感引动内邪,新感疫毒迅速传变,弥漫充斥,导致多脏受损,其危重型,当属"喘脱""厥脱"之证,内闭外脱是其病机重点,治疗要重点把握正、邪二个方面,正气不脱,方可有力抗邪;攻邪要以重锤猛击,不必拘于结粪,贵在邪有去路,中医药在新冠肺炎危重型的救治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治疗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与硫糖铝对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新莉 孙晓义 刚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0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研究组应用硫糖铝混悬液2 g,3次/d鼻饲;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4... 目的探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研究组应用硫糖铝混悬液2 g,3次/d鼻饲;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40 mg,2次/d静脉滴注。记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和VAP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轻中度AUGIB(黑便和咖啡色胃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有轻中度应激性溃疡风险的患者,应用硫糖铝在较好预防AUBIG发生的同时可明显降低发生VAP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重患者 质子泵抑制剂 硫糖铝
下载PDF
老年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怀云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2091-209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危重患者医院活动性肺炎细菌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期间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老年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痰标本送检,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记录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 266例患者共培养72株病原菌,革... 目的观察老年危重患者医院活动性肺炎细菌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期间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老年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痰标本送检,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记录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 266例患者共培养7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多见;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主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但G-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高,G+细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合并基础性疾病,年龄较大,接触过肺炎患者,教育程度低,既往有吸烟、饮酒等是影响老年危重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以G-为主,G+次之,其耐药性均较高,故应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危重症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外科术后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倪红英 方强 +1 位作者 章云涛 汪宵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7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外科术后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2例确诊有微生物感染(病例组)及66例无感染(对照组)的外科手术后呼吸机脱机困难而转入ICU的危重患者的应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外科术后危重患者VA... 目的研究外科术后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2例确诊有微生物感染(病例组)及66例无感染(对照组)的外科手术后呼吸机脱机困难而转入ICU的危重患者的应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外科术后危重患者VAP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VAP的发病率为40.0%,ICU病死率是26.6%。单因素分析提示昏迷、高位颈髓损伤、先前使用抗生素、留置胃管、再次气管插管、抑酸剂、肠外营养是VAP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提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昏迷(GCS<6)、高位颈髓损伤、先前使用抗生素、留置胃管的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422(2.546~116.20)、11.548(2.51l^58.560)、11.239(2.705~76.288)、14.336(2.106~101.389)。结论昏迷(GCS<6)、高位颈髓损伤、先前使用抗生素、留置胃管是外科术后危重患者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重患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监测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冬玲 钟素娴 谢丽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监测气囊内压力在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急诊科气管插管送至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患者113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 目的探讨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监测气囊内压力在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急诊科气管插管送至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患者113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观察组采取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监测气管导管气囊内压力,对照组使用压力表监测气管导管气囊内压力,每4小时测量一次。两组患者气管导管内压力均维持在25~30 cmH_(2)O范围。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反流及气管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及气囊压力发生漏测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误吸、反流及气管黏膜损伤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囊压力的漏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机监测气囊内压力可以减少误吸、反流的发生,降低VAP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压力监测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金荣 杜惠玲 +2 位作者 李建坪 吴雪琴 董正惠 《新疆医学》 2017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ICU住院治疗期间行机械通气患者的147例,就其性别、年龄、带管时间、病原菌分布... 目的了解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ICU住院治疗期间行机械通气患者的147例,就其性别、年龄、带管时间、病原菌分布结果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47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86例,感染率为58.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天数是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及预防VAP的发生是当今医学界一个重要课题,施行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生,呼吸机集束化管理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ICU老年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加囊上吸引的护理对策和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静 俞颖 冯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6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在ICU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老年患者囊上吸引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应用囊上吸引术及气管切开术常规护理措施32例(应用组);取同期36例传统气管切开术,应用气管切开术常规护理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呼... 目的探讨在ICU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老年患者囊上吸引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应用囊上吸引术及气管切开术常规护理措施32例(应用组);取同期36例传统气管切开术,应用气管切开术常规护理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切口感染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安全、快捷的人工气道建立技术,应用囊上持续吸引及气管切开术常规护理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尤其适用于需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ICU老年危重患者 囊上持续吸引护理
下载PDF
85例危重症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志海 朱涛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3期41-42,45,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4月—2014年9月入住该院ICU的1 3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吸入性肺炎患者以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为主,高危因素为意识障碍,鼻饲,机械通气等。共...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4月—2014年9月入住该院ICU的1 3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吸入性肺炎患者以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为主,高危因素为意识障碍,鼻饲,机械通气等。共取得病原菌20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4.5%,革兰氏阳性菌9.5%,真菌6.0%;病原菌中前4位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重症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与高危因素有关,吸入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危重患者 高危因素 病原菌
下载PDF
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俏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20期3490-3491,共2页
目的研究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于危重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留置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 270例危重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数字随机方法把入住ICU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35例)和研究组(635例)... 目的研究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于危重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留置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 270例危重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数字随机方法把入住ICU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35例)和研究组(6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应用特殊的口腔护理方法:应用中间孔吸引的双面牙刷+漱口液进行刷牙+冲洗吸引的口腔护理方法,刷牙后应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洁口腔。比较两组的口腔护理结局。结果研究组者口腔异味(2.36%比6.30%)、口腔溃疡(0.94%比2.52%)及VAP发生率(6.14%比2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间孔吸引的双面牙刷+漱口液进行刷牙+冲洗吸引的口腔护理方法应用于危重患者口腔护理,可有效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及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护理 危重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春梅 杜丽华 +2 位作者 何妙珠 邓勇进 任卫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9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2020年1-4月收治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5例,统计护理操作及预后。结果:共进行纤支镜操作64次,实施安全管理,临床效果良好,4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并实...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2020年1-4月收治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5例,统计护理操作及预后。结果:共进行纤支镜操作64次,实施安全管理,临床效果良好,4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并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经过充分的操作前准备、严格的院感防控、良好的医护操作配合、优化纤支镜清洗消毒流程等管理策略,证实纤支镜操作在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镜操作 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配合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外科术后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严智慧 倪红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回顾360例外科手术后呼吸机脱机困难而转入ICU的危重病人,将144例符合VAP诊断标准患者与126例不符合VAP诊断标准的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回顾360例外科手术后呼吸机脱机困难而转入ICU的危重病人,将144例符合VAP诊断标准患者与126例不符合VAP诊断标准的对照组患者作比较,先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后退法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外科术后危重病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回归分析提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昏迷(GCS<6分)、高位颈髓损伤、留置胃管的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412(2.451~116.10)、11.511(2.421~58.560)、14.124(2.021~101.358)。结论昏迷(GCS<6分)、高位颈髓损伤、留置胃管是外科术后危重病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因素,提出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外科术后危重病人 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肠内营养途径对危重病人胃液pH值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于子荞 王莹 陈志强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1期3886-3889,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对有创机械通气病人胃液pH值影响及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一2015年11月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病人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人均...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对有创机械通气病人胃液pH值影响及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一2015年11月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病人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人均行肠内营养,并给予相同的营养制剂和抑酸剂,对照组病人采用鼻胃管经胃喂养途径,观察组病人采用胃肠双腔管经肠道喂养同时行胃液引流,对比两组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空腹状态下胃液pH值的变化及VAP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空腹状态下胃液pH值介于4.7之间,观察组胃液pH值介于4.8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_P<0.01),且观察组病人胃液潜血试验阳性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_P=0.127),而两组病人早发VAP与晚发VAP发生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_P<0.05)。[结论]使用胃肠双腔管结合胃液引流作为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经鼻胃管途径的病人,能起到更好的抑酸效果,对控制早发性VAP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胃液PH值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重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