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 of Science的隔肌功能障碍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陈天超 冯悦颖 +4 位作者 柳馨怡 白云锋 赵明曦 孙湘雨 吴欣娟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67-373,共7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为护理人员开展相关临床工作或者进行进一步的危重症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11日收录的膈肌功能障碍相关文献,采用R-bibliometrix和VOS vi... 目的分析国内外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为护理人员开展相关临床工作或者进行进一步的危重症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11日收录的膈肌功能障碍相关文献,采用R-bibliometrix和VOS 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1992年—2023年共有1572篇隔肌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且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国际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关系网络,隔肌功能障碍的探索主题从肌肉衰弱的生理学机制到重症患者的隔肌功能障碍现象,超声技术检测隔肌功能障碍是最近的研究热点。丝结论当前国外膈肌功能障碍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加,在生理机制、疾病预后以及干预等多方面均有广泛的探索,我国该领域的护理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函待护理研究者深入探索,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重症患者相关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护理 隔肌功能障碍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全真一气汤对肾不纳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横膈肌细胞形态和肌张力的影响
2
作者 李大治 阮诗玮 +2 位作者 陈家卫 魏萍 黄俊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5期84-90,共7页
目的:研究全真一气汤对肾不纳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横膈肌细胞形态和横膈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汤药的治疗作用及横膈在肾不纳气证形成中的意义。方法: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实验组(予全真一气汤)、中药对照... 目的:研究全真一气汤对肾不纳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横膈肌细胞形态和横膈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汤药的治疗作用及横膈在肾不纳气证形成中的意义。方法: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实验组(予全真一气汤)、中药对照组(予六君子汤)和西药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肺和横膈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横膈组织超微结构;采用MD300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大鼠横膈组织肌张力。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模型组和西药对照组,两中药组气道上皮细胞变形坏死减轻,炎症细胞浸润缓解,肺泡融合减少,其中中药实验组优于中药对照组。两中药组横膈肌肉组织损伤减轻,其中中药实验组轻于中药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中药实验组大鼠横膈组织肌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而中药对照组大鼠横膈组织肌细胞萎缩,排列模糊紊乱,超微结构破坏情况与西药对照组、模型组相似。体外横膈肌收缩力检测,与空白组比较,肾不纳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组大鼠横膈组织肌张力明显降低,弹性变差(P <0.01),中药实验组相比较模型组和西药对照组,肌张力升高,弹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对照组与模型组、西药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方剂可以更好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肺和横膈组织损伤,膈肌功能与中医肾不纳气证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不纳气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形态 横膈 肌张力
下载PDF
针刺配合呼吸肌训练治疗卒中后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古剑珂 罗海龙 +2 位作者 李杰 曾妍 姚惠琪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呼吸肌训练治疗卒中后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卒中后膈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呼吸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呼吸肌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呼吸功能...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呼吸肌训练治疗卒中后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卒中后膈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呼吸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呼吸肌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呼吸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压、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量)、膈肌生理指标(膈肌运动度和膈肌厚度)及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氧合指数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呼吸功能指标、膈肌生理指标及氧分压、氧合指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呼吸功能指标、膈肌生理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呼吸肌训练是一种治疗卒中后膈肌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膈肌运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膈肌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 中风后遗症 呼吸肌训练
下载PDF
体外膈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膈肌功能、呼吸肌肌力、肺通气功能和躯干稳定性的影响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素霞 王传飞 刘玲玲 《内科》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究体外膈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呼吸肌肌力、肺通气功能和躯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 目的 探究体外膈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呼吸肌肌力、肺通气功能和躯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外膈神经电刺激,两组均干预6周。比较两组患者膈肌功能、呼吸肌肌力、肺通气功能、躯干稳定性。结果 干预6周后,观察组平静呼吸时膈肌位移、最大吸气时膈肌位移、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峰流速,以及Sheikh躯干控制测试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大于或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体外膈神经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地提升患者膈肌功能、呼吸肌肌力、肺通气功能,改善躯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膈神经电刺激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呼吸肌肌力 膈肌功能 肺通气功能 躯干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佳伟 焦宇倩 +3 位作者 王娴雅 何林丹 施勤 张邓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膈肌功能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膈肌功能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CV通气模式组(P组)和VCV通气模式组(V组),每组33例。麻醉诱导完成后均使用VCV通气,P组在气腹开始后切换为PCV至手术结束;V组在气腹开始后维持VCV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腹时间、气腹结束至拔管时间、苯磺顺阿曲库铵总量、拔管后即刻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前、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 min的膈肌移动度(DE)、膈肌收缩速度(DCV)、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记录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 min后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第1~3天PPCs发生率。结果与V组比较,P组拔管后即刻DE明显增快(P<0.05),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 min DCV明显增快(P<0.05),术后第1天PPC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D-RSBI、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腹时间、气腹结束至拔管时间、苯磺顺阿曲库铵总量、拔管后即刻OAA/S评分、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 min的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第2、3天PPC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与使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比较,使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不能降低术后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但可以减轻患者膈肌吸气力量的减弱,降低术后第1天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膈肌功能障碍 压力控制通气 膈肌移动度 膈肌收缩速度
下载PDF
膈肌功能障碍的超声检测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智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针对人类保持通气方面,人体呼吸肌中膈肌发挥着重要作用。膈肌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并且膈肌障碍会造成患者运动耐力下降和呼吸衰竭,但目前对膈肌功能的临床评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超声作为一种可重复、无创、低风险的检查方法... 针对人类保持通气方面,人体呼吸肌中膈肌发挥着重要作用。膈肌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并且膈肌障碍会造成患者运动耐力下降和呼吸衰竭,但目前对膈肌功能的临床评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超声作为一种可重复、无创、低风险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具有评估不同严重程度的膈肌功能障碍,预测病情转归,指导制定治疗决策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超声评估膈肌功能障碍的检测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超声 膈肌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脓毒症促内质网RyR1受体磷酸化增强导致大鼠膈肌功能障碍
7
作者 吴松林 李学欣 +4 位作者 关发升 冯建国 贾静 李京 刘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1-636,共6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兰尼碱受体1(RyR1)表达及磷酸化修饰在脓毒症相关膈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5组:Sham组、CLP-6 h组、CLP-12 h组、CLP-24 h组和CLP-24 h+KN-93组,6只/组。Sham组仅腹腔... 目的研究内质网兰尼碱受体1(RyR1)表达及磷酸化修饰在脓毒症相关膈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5组:Sham组、CLP-6 h组、CLP-12 h组、CLP-24 h组和CLP-24 h+KN-93组,6只/组。Sham组仅腹腔探查,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CLP-6 h组、CLP-12 h组、CLP-24 h组、CLP-24 h+KN-93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CLP-24 h+KN-93组于术后立即单次腹腔注射KN-93,各组分别在建模后相应时间点取膈肌标本进行指标检测。采用RM6240生物信息采集系统测量膈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计算离体膈肌疲劳指数,拟合频率收缩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膈肌CaMKⅡ、RyR1及P-Ry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脓毒症时间的延长,膈肌CMAP幅值下降,时程延长,且在24 h最为明显,CLP-24 h+KN-93组较CLP-24 h组幅值升高,时程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肌疲劳指数随脓毒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CLP-24 h+KN-93组与CLP-24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脓毒症时间的延长,膈肌各组频率收缩曲线逐渐降低,且CLP-24 h组下降最为明显,CLP-24 h+KN-93组较CLP-24 h组明显升高(P<0.05)。随脓毒症病程的发展,RyR1表达水平CLP-24 h组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5);各组P-RyR1水平随脓毒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CLP-24 h+KN-93组较CLP-24 h组明显降低(P<0.05);CaMKⅡ表达水平CLP-24 h组较Sham组明显升高,CLP-24 h+KN-93组较CLP-24 h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脓毒症提高CaMKⅡ表达促进膈肌内质网RyR1受体磷酸化增强从而导致膈肌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膈肌 RyR1 磷酸化 肌无力
下载PDF
重症康复科颈脊髓损伤合并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8
作者 董旭 冯涛 +2 位作者 刘庆 窦志娟 古建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康复科内颈脊髓损伤合并膈肌功能障碍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入选符合颈脊髓损伤合并膈肌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原发病损伤程度(损伤分级、损伤平面)...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康复科内颈脊髓损伤合并膈肌功能障碍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入选符合颈脊髓损伤合并膈肌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原发病损伤程度(损伤分级、损伤平面)、并发症情况(有无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6例和非感染组94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膈肌功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ASIA分级19例(52.8%),损伤平面C4及以上21例(58.3%)。非感染组ASIA分级A级15例(15.9%),损伤平面C4及以上73例(77.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气管切开16例(44.4%),机械通气14例(38.9%),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27.8%)。非感染组气管切开21例(22.3%),机械通气13例(13.8%),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程显示,ASIA分级A级、损伤平面C4及以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膈肌功能障碍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早期高危因素评估及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康复科 颈脊髓损伤 膈肌功能障碍 肺部感染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申丽旻 何聪 +4 位作者 任珊 杜全胜 王志刚 赵鹤龄 王显雷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2898-290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对需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患有COPD且需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28例:常规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机械通气、脏器功能支持等...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对需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患有COPD且需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28例:常规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机械通气、脏器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符合临床撤机标准后应用PSV模式进行撤机。Ⅱ组3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体外膈肌起搏,调节频率12次/min,同时调节旋钮使电刺激为患者能耐受为止,连续30 min,2次/d,符合临床撤机标准后应用PSV模式进行撤机。结果 2组第1、3、7、10天血pH值、氧合指数、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1、3天浅快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第7、10天浅快指数较Ⅰ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1、3、7、10天潮气量、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1、3天膈肌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第7、10天膈肌移动度较Ⅰ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Ⅰ组缩短、7 d内再插管率降低(P<0.05);Ⅱ组7 d拔管率较Ⅰ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缩短,拔管成功率增加。体外膈肌起搏可帮助COPD患者撤离呼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不全 体外膈肌起搏 膈肌移动度
下载PDF
膈肌超声评分预测机械通气撤机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晋豫 王强 +2 位作者 汪晓蜜 巩德成 张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评分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床旁超声检查,记录其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厚度的变化、双侧膈肌的运动幅度、膈肌相关的浅快呼吸指数(D-RSBI)。根据患者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3...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评分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床旁超声检查,记录其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厚度的变化、双侧膈肌的运动幅度、膈肌相关的浅快呼吸指数(D-RSBI)。根据患者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39例和撤机失败组25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自主呼吸试验时膈肌增厚率、膈肌运动幅度、D-RSBI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根据最佳临界值将相关的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膈肌超声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率。结果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膈肌增厚率、膈肌运动幅度、D-RS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撤机成功患者膈肌增厚率的最佳临界值53%,敏感性89.6%,特异性45.4%,约登指数0.283;膈肌运动幅度的最佳临界值11.8 mm,敏感性62.3%,特异性79.4%,约登指数0.413;D-RSBI的最佳临界值1.7 mm·min/n,敏感性58.6%,特异性81.3%,约登指数0.312。膈肌增厚率≥53%、膈肌运动幅度≥11.8 mm及D-RSBI≤1.7 mm·min/n均是呼吸机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5.982、2.966、4.356)。根据膈肌超声评分情况将25例撤机失败患者分为低危8例(0~2分)、中危11例(3~6分)和高危6例(7~8分),其撤机失败发生率分别为11.4%、52.6%、89.7%。结论膈肌超声评分可较准确地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膈肌 撤机 隔肌功能障碍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膈肌适应和损伤改变 被引量:17
11
作者 石磊 田媛 朱晓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3,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由于气流受限和持续过度充气导致膈肌负荷过重,从而使膈肌结构、代谢和收缩功能发生改变,如肌卫星细胞活化,肌纤维向I类氧化纤维移行及有氧代谢增强等改变。但是由于慢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由于气流受限和持续过度充气导致膈肌负荷过重,从而使膈肌结构、代谢和收缩功能发生改变,如肌卫星细胞活化,肌纤维向I类氧化纤维移行及有氧代谢增强等改变。但是由于慢性缺氧和细胞因子的影响,膈肌组织中乳酸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使参与膈肌能量代谢的蛋白酶功能受损,横桥循环动力不足。同时由于膈肌损伤和氧化应激激活蛋白水解途径,导致收缩蛋白的丢失,膈肌收缩力下降。最终,COPD患者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并向恶性病质发展。本文就COPD患者膈肌所发生的适应和损伤改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膈肌损伤 代谢 收缩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钰 徐建国 +1 位作者 徐敏 潘娅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ICU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按通气模式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再按脱机结果分为2组,以脱机是否成功为因变量,以有统计学意...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ICU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按通气模式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再按脱机结果分为2组,以脱机是否成功为因变量,以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为自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呼吸机撤机的影响。结果:不同通气模式组间比较,A/C模式组的机械通气时间、48 h重新插管率、ICU滞留时间显著高于SIMV模式组和PSV模式组,脱机成功率显著低于SIMV模式组和PSV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成功组的3种通气模式比例和脱机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脱机情况为因变量,以APACHEⅡ评分、ALB、通气模式等3项指标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进入法进行分析。APACHEⅡ评分、通气模式是脱机成功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IMV模式和PSV模式较A/C模式在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VIDD影响更小,撤机成功率更高。SIMV模式和PSV模式对撤机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模式 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静 黄晴 +3 位作者 韦玮 练丹 计柳玉 冯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术前及术后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改变。方法选取盆底功能障碍患者(PFD组)和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各60例,经会阴三维超声观测对照组、PFD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静息期、缩肛期及...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术前及术后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改变。方法选取盆底功能障碍患者(PFD组)和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各60例,经会阴三维超声观测对照组、PFD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大小、形态结构。结果PFD组术前的盆膈裂孔面积较对照组增大,其结构松散,形态呈圆形,PFD组术后3-6个月后盆膈裂孔面积较术前减小,结构较前完整,其内可显示强回声植入性材料。PFD组术前在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FD组术后在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均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耻骨直肠肌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膈裂孔的大小和肛提肌厚度能进行简便、准确地测量,对PFD患者的临床诊断、手术前后功能评估及术后植人性材料形态观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会阴 三维 盆膈裂孔 盆底功能障碍 肛提肌
下载PDF
电针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艳霞 蒋华 +5 位作者 吕海 陈栋 陈秋华 周海琪 裴颖皓 原萌谦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3期490-493,共4页
目的观察以“治痿独取阳明、培土生金”理论为指导的电针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疗效。方法将62例VID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电针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支持治疗,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电针治疗7 d,穴取中府、膻中... 目的观察以“治痿独取阳明、培土生金”理论为指导的电针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疗效。方法将62例VID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电针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支持治疗,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电针治疗7 d,穴取中府、膻中、曲池、足三里,每日2次,每次30 min。床旁超声测定第1天及第7天的膈肌功能,包括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和膈肌厚度变化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撤机时间及第7天撤机成功率。结果电针组第7天膈肌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7天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及膈肌厚度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撤机时间及第7天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提高VIDD患者膈肌活动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功能障碍 机械通气 电针 膈肌超声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评估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冯娅琴 谢丽丹 +1 位作者 陈方红 周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 目的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静息、缩肛时、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耻骨直肠肌宽度的变化;检测静息到瓦氏动作患者膀胱颈位置变化。结果康复组治疗后静息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189、4.024、4.385,均P<0.05),而常规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075、0.816、0.139,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3.001~4.365,均P<0.05),康复组耻骨直肠肌宽度显著高于治疗前(t=3.257,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耻骨直肠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t=0.012,P>0.05)。治疗后康复组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871、4.582、5.347、3.562,均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871、0.492、0.323、0.435,均P>0.05),且康复组治疗后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3.281、4.134、4.762、3.511,均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会阴超声能有效地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超声 康复治疗 盆底结构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膈裂孔 耻骨直肠肌
下载PDF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检测初产妇盆底肌及盆膈裂孔异常 被引量:31
16
作者 阳佩 李基增 莫春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检测盆膈裂孔及肛提肌损伤,进行盆底肌力异常分级,比较其在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PFD)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盆膈裂孔及肛提肌损伤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表法随机将270例患有PFD疾... 目的:应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检测盆膈裂孔及肛提肌损伤,进行盆底肌力异常分级,比较其在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PFD)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盆膈裂孔及肛提肌损伤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表法随机将270例患有PFD疾病的初产妇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每组135例,应用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分别检测两组盆底肌力和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及肛提肌厚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盆底肌力异常162例(占60%),阴道压力异常189例(占70%)。盆底肌疲劳度: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127例(占47%),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30例(占11%)。比较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的盆底肌力、阴道压力及肌纤维肌力的异常率均无差异。经阴道分娩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肛提肌厚度小于选择性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0,t=3.467,t=3.826,t=1.809;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经阴道分娩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肛提肌厚度小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四维超声立体成像可直观显示出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学特征,为产后PF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成像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 盆膈裂孔 初产妇
下载PDF
床旁膈肌超声技术诊断ICU获得性衰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夏婧 杨莉 +2 位作者 李美菊 刘晓雪 钱传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膈肌超声在ICU获得性衰弱(ICU-AW)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患者71例。按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机械通气组患者33例,非机械通气组患... 目的探讨床旁膈肌超声在ICU获得性衰弱(ICU-AW)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患者71例。按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机械通气组患者33例,非机械通气组患者38例。在患者入院后第1、3、7天,使用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MRC)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应用床旁超声测定患者膈肌厚度(DT)、膈肌移动度(DE)、计算膈肌厚度分数(DTF),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患者的DTF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减小(%:29.41±8.32,23.53±5.34,18.65±5.92),两两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末膈肌厚度(TEE)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变薄(cm:0.19±0.04,0.17±0.04,0.15±0.04),第1天和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时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DTF<16.30%预测及诊断患者ICU-AW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敏感度为0.86,特异度为0.80(P=0.001);利用TEE<0.17 cm变化预测及诊断ICU-AW的AUC为0.80,敏感度为0.71,特异度为0.74(P=0.019).结论对于ICU中机械通气患者,可以应用床旁膈肌超声对ICU-AW做出早期的预测及诊断,其中DTF是较为理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衰弱(ICU-AW) 膈肌超声 膈肌功能障碍 膈肌厚度分数(DTF)
下载PDF
床旁超声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和膈肌萎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建红 谢波 +3 位作者 姬晓伟 占林兵 胡北平 汪永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8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评估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患者膈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纳入气管插管患者30例,自插管首日起,每天使用超声检查检测膈肌同一位置的厚度.通过计算机械通气末日和首日的膈肌变化,比上相应的机械通气时间,获得膈肌...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评估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患者膈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纳入气管插管患者30例,自插管首日起,每天使用超声检查检测膈肌同一位置的厚度.通过计算机械通气末日和首日的膈肌变化,比上相应的机械通气时间,获得膈肌萎缩率(DAR).根据机械通气强度,将患者分为四级:Ⅰ级,自主呼吸或持续正压通气;Ⅱ级,低压支持通气,支持压力为5-12cm H2O;Ⅲ级,高压支持通气,支持压力为〉12cm H2O;Ⅳ级,控制机械通气(CMV).本研究所有患者先后共进行膈肌超声评估113次,比较分析不同等级患者之间DAR的差异.结果 机械通气强度分级越高,膈肌萎缩越明显,Ⅱ、Ⅲ、Ⅳ级患者DAR分别为(-1.1±7.0)、(-5.9±9.7)、(-7.4±10.8),而Ⅰ级患者膈肌则是增厚的,增厚率为(+2.5±6.3),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避免加速患者膈肌的萎缩,为患者成功脱机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膈肌 膈肌功能异常 呼吸监测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广林 董宇超 +1 位作者 白冲 张景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9-807,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不可逆性气流受限,过度充气常导致膈肌功能障碍。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其功能受到损害将显著影响患者预后。超声技术因其无创、方便、重复性好等优点被应用于膈肌形态及运动的观察。近年来随着超声理论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不可逆性气流受限,过度充气常导致膈肌功能障碍。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其功能受到损害将显著影响患者预后。超声技术因其无创、方便、重复性好等优点被应用于膈肌形态及运动的观察。近年来随着超声理论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得到拓展。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超声的理论基础、评估指标、检查方法、临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超声检查 膈肌 膈肌功能障碍 肺过度充气
下载PDF
应用超声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瑞 徐长松 徐明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AECOPD患者,其中根据2019版GOLD COPD指南中,收集≥2次中度急性加重或一次导致入院患者共计40例,根据mMRC及CAT评分,将患者分为C组及D组,其中...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AECOPD患者,其中根据2019版GOLD COPD指南中,收集≥2次中度急性加重或一次导致入院患者共计40例,根据mMRC及CAT评分,将患者分为C组及D组,其中C组患者24例,D组患者16例。以超声测量膈肌吸气末及呼气末厚度、膈肌吸气末及呼气末幅度,并计算出膈肌增厚分数(DTF)、膈肌移动度、膈肌收缩速度。测量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 1/FVC)。结果C组与D组膈肌增厚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D组膈肌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与膈肌移动度(r=0.42,P<0.01)、膈肌收缩速度(r=0.35,P<0.01)呈正相关性、与膈肌增厚分数呈负相关(r=-0.25,P<0.05);FEV 1与膈肌收缩速度呈正相关(r=0.30,P<0.05);FEV 1/FVC与膈肌增厚分数呈正相关(r=0.29,P<0.05)。应用膈肌增厚分数鉴别C、D组AECOPD的效果最好,AUC曲线下面积为0.86,当DTF为29.80%,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6.40%,85.40%。结论应用超声技术可以用来评价AECOPD患者膈肌的功能学变化,可以更好的进行下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功能障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超声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