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苔藓Lophozia ventricosa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春风 朱天涛 +1 位作者 鲁润华 Wilfried A.Knig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8-460,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苔藓Lophozia ventricosa挥发油,用毛细管色谱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经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文献调研,共鉴定出2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苔藓Lophozia ventricosa挥发油,用毛细管色谱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经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文献调研,共鉴定出2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3%,其中含1个单萜、23个倍半萜(15个为含氧倍半萜)和1个二萜,主要成分为Maalioxide(45.6%)和Eudesma-4(15),7(11)-dien-8-one(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Lophozia ventricosa 挥发油 倍半萜 GC GC—MS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巍 董然 +3 位作者 李晓东 孙国峰 张金政 姜闯道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4-548,共5页
以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了50%遮荫条件下控释氮肥对玉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1处理(4 g控释氮肥)和N2处理(8 g控释氮肥)能够提高或显著提高玉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干物质量;能够显著... 以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了50%遮荫条件下控释氮肥对玉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1处理(4 g控释氮肥)和N2处理(8 g控释氮肥)能够提高或显著提高玉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干物质量;能够显著提高形态建成期叶绿素b(Chlb)含量,抽葶期和开花期叶绿素a(Chla)、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且显著提高各生长发育时期净光合速率(Pn)。在抽葶期和开花期,N1处理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显著高于对照,在形态建成期和开花期,N2处理Fv/Fm、ΦPSⅡ、Fv′/Fm′显著高于对照,且抽葶期Fv/Fm显著高于对照。除形态建成期N1处理外,各施氮处理qP在不同时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施氮处理NPQ在形态建成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在抽葶期和开花期显著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 控释氮肥 生长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Hosta ventricosa)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庆庆 丁继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862-1286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浸种(包括不同温度与不同时间的处理)和间歇浸种2种方式对紫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各处理浸种后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温度...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浸种(包括不同温度与不同时间的处理)和间歇浸种2种方式对紫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各处理浸种后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温度为15℃,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6.58%、42.86%和22.30%;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8 h,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10.53%、9.52%和2.70%;与间歇浸种相比,连续浸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减少3.90%、33.33%、18.30%,间歇浸种以间歇浸种1 h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紫萼种子萌发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分别为15℃和18 h。间歇浸种较之连续浸种更能提高紫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以间歇浸种1 h对紫萼种子的萌发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萼种子 浸种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下载PDF
Floral sex allocation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within inflorescences of Hosta ventricosa, a pseudogamous apomict 被引量:4
4
作者 Guo-Xing Cao Ting Xie +1 位作者 Bi-Xian Wu Chun-Ping Y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15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Aims Within inflorescences of sexually reproducing hermaphrodites,the production of ovules,fruits and seeds commonly declines from basal(early-opening)to distal(late-opening)flowers,while pol-len production remains co... Aims Within inflorescences of sexually reproducing hermaphrodites,the production of ovules,fruits and seeds commonly declines from basal(early-opening)to distal(late-opening)flowers,while pol-len production remains constant or only changes slightly,with the result that distal(late-opening)flowers become functionally male.However,few empirical studies have specifically examined whether or not changes in allocation to pollen production actually lead to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seeds sired,a more direct measure of male fitness.in pseudogamous apomicts,fitness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seeds produced;thus,a contrasting pattern of variation in the pollen-to-ovule(P/o)ratio within inflorescences might be expected.Methods We investigated floral sex allocation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within racemes of Hosta ventricosa,a pseudogamous apomictic hermaphrodite possessing flowers that open acropetally.We quan-tified variations in pollen number,ovule number,the P/o ratio and fruit and seed production,from 2007 to 2011,among flowers within racemes of four populations of H.ventricosa in southwest China.Ecological causes for fruit and seed production were evaluated by observing patterns of pollen deposition,flower removal and sup-plemental pollination.Important Findings Pollen number,ovule number and the P/o ratio declined from basal-to-distal positions in all sampled populations(years).Fruit and seed production decreased distally in most populations(years).low fruit and seed set of distal flowers was not due to pollen limitation because pollen deposition never declined distally and the low fruit and seed set of distal flowers remained even after supplementary pollination was provided.The flower-removal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inter-fruit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among flowers was common.The low P/o ratio of distal flowers in H.ventricosa might be favored because they were unable to obtain fitness by donat-ing pollen and siring seeds on other plants.our study ma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adaptive significance of sex allocation among flow-ers within inflorescences of sexually reproducing hermaphrod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ta ventricosa pollen limitation pollen-ovule ratio pseudogamous apomict ·resource limitation within inflorescences
原文传递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endophytic fungi from Hosta. Ventricosa 被引量:2
5
作者 Nan Chen Xiaoxia Liang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11-718,共8页
A total of 13 types of endophytic fungi,classified into six genera,were isolated from Hosta.ventricosa based on 18 S rDNA sequencing of ITS region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crude ex... A total of 13 types of endophytic fungi,classified into six genera,were isolated from Hosta.ventricosa based on 18 S rDNA sequencing of ITS region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crude extra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AOC,DPPH and ABTS+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ude extracts from Fusarium oxysporum(HoV1) and Epicoccum(HoV4),which presented higher phenol levels(1.90±0.03 mg/g,and 2.41±0.01 mg/g,respectively),exhibited stronger comprehensive antioxidant activities,with higher T-AOC values(63.46±0.26 U/g,and 66.05±0.71 U/g,respectively),lower EC_(50) values against ABTS~+(30.25±0.05 μg/m L,and 24.66±0.65 μg/m L,respectively) and DPPH radicals(83.42±0.24 μg/m L,and 59.136 μg/m L,respectively).Moreover,Fusarium oxysporum(Ho V8) showed excellent scavenging activity against DPPH radicals(EC_(50) = 16.02 μg/m L),which was better than BHT.All of them could be useful in the developing of new natural antioxidant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ta. ventricosa Endophytic fungi Antioxidant activities Total phenol contents
原文传递
春季温室内两种竹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景润 王彬存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08-111,共4页
利用石蜡包埋法制作金丝葫芦竹(Bambusa ventricosa kimmei)与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的石蜡切片并解剖观察其显微结构,并利用CIRAS-3光合测量仪测量2种竹类植物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及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金丝葫芦竹与佛... 利用石蜡包埋法制作金丝葫芦竹(Bambusa ventricosa kimmei)与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的石蜡切片并解剖观察其显微结构,并利用CIRAS-3光合测量仪测量2种竹类植物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及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金丝葫芦竹与佛肚竹的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存在差异。佛肚竹叶片的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均大于金丝葫芦竹;佛肚竹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强于金丝葫芦竹,但前者的蒸腾速率却不及后者。从二者光响应曲线对比发现,金丝葫芦竹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不如佛肚竹,且在高光环境下光合作用更容易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植物 金丝葫芦竹(Bambusa ventricosa kimmei) 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 解剖结构 光合特性 光响应
下载PDF
用AFLP标记来自偏凸山羊草的抗条锈病新基因YrG775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超 徐如宏 +2 位作者 思彬彬 任明见 张庆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3-678,共6页
目的研究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对条中32条锈病菌的抗性基因的数量、来源,对于抗条锈病新基因的寻找、已知抗性基因的合理使用均有重大意义。方法对西农97148×贵农775的杂交F2后代人工接种条中32条锈病菌进行抗性鉴定,并根据抗性鉴... 目的研究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对条中32条锈病菌的抗性基因的数量、来源,对于抗条锈病新基因的寻找、已知抗性基因的合理使用均有重大意义。方法对西农97148×贵农775的杂交F2后代人工接种条中32条锈病菌进行抗性鉴定,并根据抗性鉴定结果划分抗感病池用AFLP技术寻找其连锁标记。结果根据抗感病单株分离比例确定贵农775的抗病性由两对抗条锈病基因控制。从128个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与其中一个抗病基因YrG775紧密连锁的多态性标记M8P15290bp,该标记仅能在原始亲本偏凸山羊草中检测到。结论由于来源于偏凸山羊草的抗条锈病基因Yr17苗期不抗条中32条锈病菌,综合抗性鉴定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可以推断YrG775很可能是一个来自偏凸山羊草并与已知抗条锈病基因不同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偏凸山羊草 抗条锈病基因 YrG775 AFLP
下载PDF
硬粒小麦-偏凸山羊草六倍体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戴秀梅 傅大雄 +1 位作者 徐如宏 张庆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12,共5页
硬粒小麦 -偏凸山羊草六倍体类型 (简称硬偏麦六倍体类型 )来源于硬粒小麦 ( T.durum Dest,2 n=4 x=2 8,AABB)与偏凸山羊草 ( Ae.ventricosa,2 n=4 x=2 8,DDMv Mv)杂交并自然加倍的八倍体类型 ,其染色体组成还不清楚。为了研究硬偏麦六... 硬粒小麦 -偏凸山羊草六倍体类型 (简称硬偏麦六倍体类型 )来源于硬粒小麦 ( T.durum Dest,2 n=4 x=2 8,AABB)与偏凸山羊草 ( Ae.ventricosa,2 n=4 x=2 8,DDMv Mv)杂交并自然加倍的八倍体类型 ,其染色体组成还不清楚。为了研究硬偏麦六倍体的染色体组成 ,用中国春 ( AABBDD)与之杂交 ,对杂种 F1 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分析 ,观察到大多数花粉母细胞有 1 4对二价体和 1 4个单价体。进一步观察偏凸山羊草、中国春、硬偏麦六倍体类型以及杂种 F1 的体细胞核型 ,发现在硬偏麦六倍体类型和杂种 F1 中含有与偏凸山羊草 Mv染色体组相似臂比和相似着丝粒位置的染色体。进而初步判断 ,硬偏麦六倍体类型的染色体组成大致是 AABBMv Mv,而硬偏麦六倍体类型与中国春的杂种 F1 染色体组成是 AABBD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组 硬偏麦六倍体类型 核型分析 抗病性
下载PDF
偏凸-柱穗山羊草多倍双二倍体SDAU18的鉴定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玉海 张玲 +4 位作者 张光 郝元峰 张志雯 司玉君 王洪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利用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杂交人工合成了多倍多倍双二倍体SDAU18,并对SDAU18及其双亲的细胞学及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的染色体构型均为14Ⅱ;SDAU18的根尖细胞(... 利用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杂交人工合成了多倍多倍双二倍体SDAU18,并对SDAU18及其双亲的细胞学及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的染色体构型均为14Ⅱ;SDAU18的根尖细胞(RTC)染色体数目为2n=56,PMCMI的染色体构型基本上为28Ⅱ,是一个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的完全多倍多倍双二倍体;SDAU18在株高、穗长、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方面都优于其双亲,且对白粉病、条锈病表现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凸山羊草 柱穗山羊草 多倍多倍双二倍体 染色体构型
下载PDF
小佛肚竹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汤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7-650,共4页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出笋能力强,无大小年之分,笋期7.10月,达116d,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0%以上,而末期历时占笋期的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出笋能力强,无大小年之分,笋期7.10月,达116d,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0%以上,而末期历时占笋期的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序变化呈“慢一快一慢”的节律,以历时20d,平均生长量2.60cm·d^-1的高生长盛期最快,阶段高生长量占新竹高度的65.4%;各出笋期的竹笋.幼竹高生长期无显著差异,平均高生长期为62d,明显少于其他中大型丛生竹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小佛肚竹 出笋期 幼竹 高生长
下载PDF
大驳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章小丽 余正文 +2 位作者 郭芳琴 杨小生 郝小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通过对大驳骨 (Gendarussaventricosa)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解部分进行分离纯化 ,发现了两个已知成分 β 谷甾醇 (1)和西米杜鹃醇 (2 ) ,并对其低级性组分进行了GC/MS分析 ,共鉴定出 2 1个化合物。该植物成分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 大驳骨 化学成分 乙酸乙酯 分离 纯化 西米杜鹃醇 爵床科
下载PDF
日本正仓院药物“鬼臼”的生药学鉴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钟国跃 徐珞珊 +1 位作者 徐国钧 难波恒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 :鉴定日本正仓院中保存的我国唐代药物鬼臼的基原 ,考察鬼臼药用历史。方法 :对正仓院鬼臼和国产玉簪属植物玉簪及紫萼进行比较组织学研究以鉴定其原植物 ,结合基原鉴定结果与本草记载考察鬼臼药用历史。结果与结论 :正仓院鬼臼来... 目的 :鉴定日本正仓院中保存的我国唐代药物鬼臼的基原 ,考察鬼臼药用历史。方法 :对正仓院鬼臼和国产玉簪属植物玉簪及紫萼进行比较组织学研究以鉴定其原植物 ,结合基原鉴定结果与本草记载考察鬼臼药用历史。结果与结论 :正仓院鬼臼来源于玉簪的地下部分 ,系我国唐代及其之前的鬼臼正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仓院“鬼臼” 玉簪 紫萼 生药学鉴定 药用历史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紫萼玉簪根系3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庄倩倩 陈少鹏 刘洪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6,共4页
对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以及入冬自然降温过程采样的试验,测定2种低温过程中根系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低温胁迫试验中,紫... 对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以及入冬自然降温过程采样的试验,测定2种低温过程中根系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低温胁迫试验中,紫萼玉簪根系的MDA质量摩尔浓度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各项指标在0℃胁迫的变化幅度均大于4℃胁迫的。自然降温过程中,SOD活性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MDA质量摩尔浓度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变化速度较慢。当地温自然降至2~3℃时,三项指标变化趋势均趋于稳定,认为紫萼玉簪根系基本进入越冬休眠的地温温度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萼玉簪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下载PDF
药用园林植物紫萼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世仙 赵富伟 +4 位作者 王欢 黄巧琴 徐金金 王跃虎 龙春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2-667,共6页
百合科玉簪属的紫萼(Hosta ventricosa)常应用于园林造景、美化绿地,也是常用的室内观赏植物。作为一种药用植物,紫萼主要用于治疗吐血、崩漏、湿热带下、咽喉肿痛、胃痛、牙痛等。为全面了解和综合利用紫萼资源,笔者对其全草的化学成... 百合科玉簪属的紫萼(Hosta ventricosa)常应用于园林造景、美化绿地,也是常用的室内观赏植物。作为一种药用植物,紫萼主要用于治疗吐血、崩漏、湿热带下、咽喉肿痛、胃痛、牙痛等。为全面了解和综合利用紫萼资源,笔者对其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D101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硅胶等柱层析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从紫萼70%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羟基香荚兰乙酮(1),7-羟基香豆素(2),反式对羟基桂皮酸(3),(25R)-2α,3β-二羟基-5α-螺甾-9(11)-烯-12-酮(4),(25R)-2α,3β-二羟基-5α-螺甾-9(11)-烯-12-酮3-O-{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5)和(25R)-3β-羟基-5α-螺甾-9(11)-烯-12-酮3-O-{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6)。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玉簪属 观赏植物 紫萼 甾体
下载PDF
模拟酸雨与Cd对紫萼膜脂过氧化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成聪 高素萍 +3 位作者 黄丽 林啸 张硕 雷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6-341,共6页
为了解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紫萼膜脂过氧化及形态特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土培的方式,人工模拟pH分别为6.5,5.5,4.5,3.5,2.5梯度酸雨与不同浓度(0,10,30,50,100mg/kg)Cd复合胁迫紫萼,从植物形态特征,质膜过氧化,抗氧化方面的响应研究复合... 为了解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紫萼膜脂过氧化及形态特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土培的方式,人工模拟pH分别为6.5,5.5,4.5,3.5,2.5梯度酸雨与不同浓度(0,10,30,50,100mg/kg)Cd复合胁迫紫萼,从植物形态特征,质膜过氧化,抗氧化方面的响应研究复合污染对植物的生理生态影响特点。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比单一污染对植物伤害更大,二者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并非简单的加和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协同作用,高强度复合污染对紫萼的影响更大。紫萼对低强度酸雨和低浓度Cd污染有一定耐受性。Cd对植物的影响比酸雨更显著,是复合污染下造成植物伤害的主要因素。CAT活性对Cd污染比SOD敏感;Cd浓度为30mg/kg和酸雨pH=3.5是植物可见伤害的临界值。综合各指标对复合污染的响应,紫萼可作为酸雨区土壤Cd污染背景下修复植物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重金属 复合污染 生态胁迫 紫萼
下载PDF
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及性状分离特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玉海 王黎明 +6 位作者 鲍印广 崔法 郝元峰 宗浩 李兴锋 高居荣 王洪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61-1267,共7页
为探讨偏凸山羊草-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以SDAU18和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及其9个杂种世代为材料,分析不同自交和回交世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特点。结果表明,随自交世代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 为探讨偏凸山羊草-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以SDAU18和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及其9个杂种世代为材料,分析不同自交和回交世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特点。结果表明,随自交世代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更快趋近普通小麦的42条,至F5和BC3F1代,染色体数目为42的植株已分别达93.9%和92.0%。与自交世代相比,回交后代减数第一分裂中期的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构型较为简单,回交次数过多不利于外源染色体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重组,一般应以回交2~3次为宜;随自交和回交世代的增进,杂种的育性提高,至F3和BC2F1代育性基本稳定。在不同杂种世代可分离出具有矮秆、大穗、大粒、对白粉病、条锈病免疫或高抗及外观品质优良的变异类型,以F3和BC1F1代的变异类型最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凸山羊草 柱穗山羊草 双二倍体 小麦 杂种后代 染色体分离
下载PDF
主要环境因素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郭子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在田间和温室控制条件下,调查温度、水分和光照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出笋长竹的温度下,温度对丛出笋数、丛新竹数、新竹畸形秆率无影响,始出笋时间随温度的增高而提前,出笋期相对延长。水分对始出笋... 在田间和温室控制条件下,调查温度、水分和光照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出笋长竹的温度下,温度对丛出笋数、丛新竹数、新竹畸形秆率无影响,始出笋时间随温度的增高而提前,出笋期相对延长。水分对始出笋时间和出笋期有明显影响,丛出笋数、丛新竹数随水分供应间隔期缩短而递增,新竹畸形秆率随水分供应间隔期缩短而明显下降。始出笋时间、丛出笋数、丛新竹数、新竹畸形秆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提前或提高,而光照对出笋期无明显影响。研究说明水分、光照是影响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佛肚竹 环境因素 出笋 成竹 畸形秆率
下载PDF
偏凸山羊草6M^v染色体在不同四川小麦品种中的传递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琳 邓光兵 +5 位作者 易玲 李林 赵柳笛 龙海 潘志芬 余懋群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利用高抗条锈病的小麦-偏凸山羊草6Mv/6B代换系(Moisson 6Mv/6B)与高感条锈病的四川小麦绵阳26、绵阳93-124和SW3243进行杂交,并用这些品种分别与杂种F1进行正反回交,通过对其F1、F2和BC1的结实率观察、细胞学分析以及条锈病抗性反应鉴... 利用高抗条锈病的小麦-偏凸山羊草6Mv/6B代换系(Moisson 6Mv/6B)与高感条锈病的四川小麦绵阳26、绵阳93-124和SW3243进行杂交,并用这些品种分别与杂种F1进行正反回交,通过对其F1、F2和BC1的结实率观察、细胞学分析以及条锈病抗性反应鉴定,研究了偏凸山羊草6Mv染色体在不同四川小麦背景中的传递频率,分析了代换染色体6Mv代偿6B的能力.结果显示,当含6Mv染色体的F1植株作母本时,平均回交结实率为83.10%,最高可达95.51%;而含6Mv染色体的F1植株作父本时,平均回交结实率则为48.61%,最低仅为28.47%,暗示6Mv染色体可能对花粉参与受精的能力有一定不利影响,且结实率与小麦基因型相关.在与绵阳26、绵阳93-124和SW3243的所有杂交组合中,6Mv染色体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其传递率与小麦品种显著相关.另外,在单体代换植株中6Mv染色体通过自交的传递率也受小麦品种基因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小麦-偏凸山羊草6Mv/6B代换系在小麦育种上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凸山羊草 6Mv染色体 普通小麦 配子 传递率 条锈病
下载PDF
硬粒小麦与偏凸山羊草部分双二倍体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卫兵 徐如宏 张庆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硬粒小麦(AABB,2n=28)与偏凸山羊草(DDMvMv,Zn=28)杂交,今成选育出遗传上相对稳定的部分双二倍体。利用核型分析,初步鉴定出该部分双二倍体具有编凸山羊草的染色体组,从而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该部分双二倍体的获得为将... 通过硬粒小麦(AABB,2n=28)与偏凸山羊草(DDMvMv,Zn=28)杂交,今成选育出遗传上相对稳定的部分双二倍体。利用核型分析,初步鉴定出该部分双二倍体具有编凸山羊草的染色体组,从而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该部分双二倍体的获得为将硬粒小麦,特别是偏凸山羊草的优异基因向小麦转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山羊草 双二倍体 核型
下载PDF
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双二倍体杂种的形成及其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建富 丁守仁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从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杂种双单倍体F1(ABDMV)的自交和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由未减数配子融合而产生的双二倍体.其自交一代在形态和细胞学上都表现分离,单株间体细胞染色体数变动在49~55条之间,减数分裂时有较... 从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杂种双单倍体F1(ABDMV)的自交和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由未减数配子融合而产生的双二倍体.其自交一代在形态和细胞学上都表现分离,单株间体细胞染色体数变动在49~55条之间,减数分裂时有较多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存在;自交二代的植株形态和分离情况基本与自交一代相同,但群体中分离出了少量染色体数较少的植株,其形态明显不同于其它杂种单株而与普通小麦非常相近,减数分裂也接近正常,表明其后代中,能以较低频率分离出遗传上较为稳定的近似于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类型.由此讨论了这种双二倍体的不稳定性在小麦育种理论研究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草 小麦 双二倍体 减数分裂 杂种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