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c-BA-NMA三元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鲁德平 杨世芳 +1 位作者 王汝兵 周艳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66-68,共3页
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醋酸乙烯酯 (VAc)—丙烯酸丁酯 (BA)—N—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三元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能 ,研究了功能性单体NMA和原料配比对乳液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对流变性能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VAc-BA -NMA三元... 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醋酸乙烯酯 (VAc)—丙烯酸丁酯 (BA)—N—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三元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能 ,研究了功能性单体NMA和原料配比对乳液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对流变性能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VAc-BA -NMA三元共聚物乳液为假塑性流体 ;随NMA含量的增加 ,乳液粘度增加 ,流动指数n减小 ;原料配比中VAc含量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ba-NMA三元共聚物 流变性能 乳液 张纸涂层剂 胶粘剂 醋酸乙烯酯
下载PDF
种衣剂用AMPS/VAc/BA三元共聚成膜剂的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亮 李布青 +2 位作者 郭肖颖 刘成扩 张漫漫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52,共4页
采用乳液共聚法,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性阴离子单体、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疏水性酯类单体,合成了种衣剂用AMPS/VAc/BA三元共聚成膜剂。考察了AMPS、乳化剂和交联剂用量等对成膜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采用乳液共聚法,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性阴离子单体、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疏水性酯类单体,合成了种衣剂用AMPS/VAc/BA三元共聚成膜剂。考察了AMPS、乳化剂和交联剂用量等对成膜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复合乳化剂)=6%{其中m[乙氧基化壬基酚磺基琥珀酸半酯二钠盐(DNS-1035)]∶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1)、W(交联剂0.5%N,N-亚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3%和W(阴离子单体AMPS)=8%且m(VAc)∶m(BA)=1∶1时,成膜剂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成膜剂 乳液聚合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丁酯
下载PDF
EA/BA/AN/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金宇 邹克琴 符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61-65,共5页
研究了 EA/ BA/ AN/ 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过程中 ,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以 KPS/ SHS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反应温度 6 0~ 70℃ ,引发剂用... 研究了 EA/ BA/ AN/ 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过程中 ,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以 KPS/ SHS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反应温度 6 0~ 70℃ ,引发剂用量1 .3% ,反应时间 2 .5 h为适宜的合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四元共聚物 接枝改性 乳液聚合 EA ba
下载PDF
核壳型PVAc/PBA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奎 屈龙 +2 位作者 张红 朱勇 王平华 《粘接》 CAS 2009年第11期51-54,共4页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壳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分阶段饥饿态加料方式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硬核软壳结构的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采用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比...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壳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分阶段饥饿态加料方式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硬核软壳结构的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采用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比为2∶1的复合乳化剂,用量为4%左右时乳液稳定;壳单体的滴加速度在5 ̄6g/h时,聚合体系稳定,且转化率高。用FT-IR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并用透射电镜表征了乳胶粒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丙乳液 核壳结构 聚合
下载PDF
VAc—BA—MMA 三元共聚乳液的研制及其耐化学腐蚀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姜焕生 邵官军 《中国胶粘剂》 CAS 1993年第4期13-14,8,共3页
介绍 VAc-BA-MMA 三元共聚乳液的制备和产品性能,讨论了 MMA 不同含量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共聚 化学腐蚀 乳浊液 制备 胶体
下载PDF
SDS-LDH和1631-MMT对P(BA-VAc)非离子型乳液共聚反应及共聚胶膜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赵春霞 孙哲 刘白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7-80,83,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了P(BA-VAc)/1631-MMT和P(BA-VAc)/SDS-LDH两种非离子型复合乳液,分析了1631-MMT和SDS-LDH对非离子乳液以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631-MMT和SDS-LDH用量小于1.0%(质量分数)时,共聚乳液的化学稳定性能以及机械... 采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了P(BA-VAc)/1631-MMT和P(BA-VAc)/SDS-LDH两种非离子型复合乳液,分析了1631-MMT和SDS-LDH对非离子乳液以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631-MMT和SDS-LDH用量小于1.0%(质量分数)时,共聚乳液的化学稳定性能以及机械稳定性能良好。原位共聚过程中引入1631-MMT或SDS-LDH后,P(BA-VAc)分子量减小,其中1631-MMT对分子量影响程度较大。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测试结果显示,P(BA-VAc)/1631-MMT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随1631-MMT引入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而P(BA-VAc)/SDS-LDH随SDS-LDH引入量的增大一直增大;1631-MMT和SDS-LDH与P(BA-VAc)界面相容性均较好。两种改性无机粒子对P(BA-VAc)性能的影响与改性无机粒子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乳液 聚(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 改性双羟基氧化物 改性蒙脱土 原位聚合
下载PDF
PHMS/BA/VAc共聚乳液的研究
7
作者 何中为 孙争光 +1 位作者 李盛彪 黄世强 《化学工程师》 CAS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采用乳液滴加法将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PHMS)、丙烯酸丁酯 (BA)和醋酸乙烯酯 (VAc)进行乳液共聚 ,制得了稳定的PHMS/BA/VAc聚合物乳液。讨论了PHMS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的用量对聚合物乳液的表面张力、离心稳定性及粒径大小的影响。... 采用乳液滴加法将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PHMS)、丙烯酸丁酯 (BA)和醋酸乙烯酯 (VAc)进行乳液共聚 ,制得了稳定的PHMS/BA/VAc聚合物乳液。讨论了PHMS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 (NMA)的用量对聚合物乳液的表面张力、离心稳定性及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PHMS用量的增加 ,乳液的表面张力减小 ,平均粒径增大 ,稳定性提高 ;随着NMA用量的增加 ,平均粒径增大 ,在一定用量范围内 ,聚合物乳液的离心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硅氧烷 丙烯酸丁酯 醋酸乙烯酯 乳液共聚 乳液滴加法 性能
下载PDF
BA/VAc/AN/AA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元武 《粘接》 CAS 2001年第4期13-14,共2页
介绍了一种丙烯酸丁酯 /醋酸乙烯酯 /丙烯腈 /丙烯酸四元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该胶具有良好的耐黄变性 ,可替代天然橡胶胶乳应用于EVA低发泡体与腈纶绒面布的复合。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酸四元共聚乳液 耐黄变性 鞋材复合 ba vac AN AA 制鞋 胶粘剂
下载PDF
VAC-BA-MAA三元乳液共聚制人造花底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永钦 《中国胶粘剂》 CAS 1996年第4期29-33,共5页
本文论述了VAC-BA-MAA为混合单体三元共聚制取乳液,乳液加增稠剂配制成胶,该胶手感柔软,光泽度高,可作人造花底胶使用。
关键词 三元共聚 人造花 底胶 胶粘剂 乳液聚合
下载PDF
VAc 在 St-BA-VAc 多元共聚乳胶粒中的分布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郑灿 吴东义 田中华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70-74,共5页
以实验为基础,用种子乳液合成技术,成功地合成了苯乙烯(St)-丁二烯(BA)-醋酸乙烯酯(VAc)多元共聚物乳液。本文考察了VAc在St-BA-VAc多元共聚乳胶粒中的分布及其对体系稳定性、涂膜耐水性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多元共聚 乳胶粒 醋酸乙烯酯 合成技术 耐水性 种子乳液 丁二烯 影响 考察 ba
下载PDF
采用核—壳技术制备P(VAC-BA)乳液的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霞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年第31期182-184,共3页
论述了核—壳聚合原理及其应用,介绍了采用核—壳技术制备醋酸乙烯—丙烯酸酯P(VAC-BA)乳液的基本方法,探讨了核和壳组成的变化对聚合过程和生成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醋酸乙烯—丙烯酸酯 P(vac-ba)乳液 核—壳聚合法 性能研究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PVAc乳液胶粘剂及其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白龙 顾继友 +1 位作者 张彦华 李志国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作为醋酸乙烯酯(VAc)的改性共聚单体,采甩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5k$0备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以此作为木材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以粘接强度、吸水率和黏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作为醋酸乙烯酯(VAc)的改性共聚单体,采甩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5k$0备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以此作为木材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以粘接强度、吸水率和黏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改性乳液的最佳单体配比为w(BA)=15%、训(AA)=3%(均相对于VAc质量而言);改性乳液的平均粒径为200—400nm,粒径分布较均一;引入BA和AA后,改性乳液的I(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较明显,改性胶膜的热稳定性随改性单体含量增加而咯有增大,当w(BA)≥5%、w(AA)≥1%时,改,tO胶膜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比VAc均聚物提高了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 热性能 改性乳液
下载PDF
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延安 张心亚 陈焕钦 《粘接》 CAS 2004年第1期4-7,共4页
采用半种子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 - 10复配为乳化剂 ,合成了叔碳酸乙烯酯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阴离子 /非离子质量比和叔碳酸乙烯酯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引发剂用量... 采用半种子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 - 10复配为乳化剂 ,合成了叔碳酸乙烯酯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阴离子 /非离子质量比和叔碳酸乙烯酯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种子单体加入量以及单体进料速率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乳化剂用量为3%、阴离子 /非离子为 1∶1、叔碳酸乙烯酯用量为 30 % ;聚合温度为 76℃、引发剂用量为 0 .4 %、种子加入量为10 %、进料周期为 4h ,聚合过程稳定 ,乳液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碳酸乙烯酯 改性 醋酸乙烯酯 乳液聚合 乳化剂 引发剂
下载PDF
叔碳酸乙烯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小伟 雷自强 +1 位作者 罗策 张鹏云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75-80,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用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对醋酸乙烯酯(VAc)进行了共聚改性,使其改性乳液的耐水性、耐碱性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可以满足喷雾干燥法制备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的高固含量改性乳液.红外光谱证实VeoV...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用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对醋酸乙烯酯(VAc)进行了共聚改性,使其改性乳液的耐水性、耐碱性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可以满足喷雾干燥法制备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的高固含量改性乳液.红外光谱证实VeoVa10与VAc发生了共聚,TEM表明粉末产品分散液的粒径较小,约为0.5~2.0μm.并对影响聚合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改性单体用量为主单体量的5.0%~10.0%,引发剂为混合单体量的0.3%~0、5%,保护胶体为混合单体量的7.5%~15%,阴/非离子型乳化剂组成复合乳化剂(用量为混合单体量的2.0%~3.0%,配比为1:2~1.3),分散剂、消泡剂和酸碱缓冲剂均适量,加料时间3~4h,反应温度7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叔碳酸乙烯酯 可再分散聚合物粉末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喷雾干燥
下载PDF
铝箔/纸复合用醋丙乳液胶粘剂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奎 王平华 +3 位作者 刘春华 张红 范保林 张建堂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28,共4页
以醋酸乙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加入少量功能单体丙烯酸(AA)进行共聚改性,采用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制备出乳液型铝箔/纸复合用胶粘剂。研究了聚合过程中单体比例、乳化剂、引发剂以及AA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醋酸乙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加入少量功能单体丙烯酸(AA)进行共聚改性,采用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制备出乳液型铝箔/纸复合用胶粘剂。研究了聚合过程中单体比例、乳化剂、引发剂以及AA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BA):m(VAc)=50:50~65:35、w(复合乳化剂)=3%、w(AA)=2%~3%(相对于单体总量而言)和训(过硫酸铵):0.6%时,可以得到剥离强度、易干性和抗冻性等综合性能良好的醋丙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丙乳液 丙烯酸 胶粘剂 乳液聚合
下载PDF
乳化剂对醋苯丙核壳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方方 赵大鹏 +3 位作者 顾丽敏 冯丽欣 王志彬 张健 《中国胶粘剂》 CAS 2004年第5期22-24,共3页
简要叙述了乳化剂对聚合物乳液的影响。详细地讨论了AES、OP-10两种乳化剂对聚合物乳液最低成膜温度(MFT)、粘度、乳胶粒核壳结构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醋苯丙核壳乳液 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乳化剂 非离子型乳化剂 复配 醋酸乙烯 机械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粘度
下载PDF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合过程及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相元 侯昊飞 程珏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4,共5页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用半连续加料法合成共聚物。研究VAc/BA共聚合的3个阶段(种子预聚合阶段、单体滴加阶段和保温熟化阶段)所得共聚物组成和微观序列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FT-IR、13C-NMR、DSC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用半连续加料法合成共聚物。研究VAc/BA共聚合的3个阶段(种子预聚合阶段、单体滴加阶段和保温熟化阶段)所得共聚物组成和微观序列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FT-IR、13C-NMR、DSC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析聚合物共聚组成和序列结构随反应阶段的变化,采用1级Markov模型分析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半连续加料法制备的VAc/BA共聚物组成与序列结构在不同反应阶段存在明显变化。在预聚合阶段,单体浓度处于充溢态,聚合物中含有富BA单元的链段和富VAc单元的链段;反应进入单体滴加阶段,单体浓度处于饥饿态,生成共聚组成接近于加料比的均匀共聚物,VAc的数均序列长度(la)与BA的数均序列长度(lb)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ba共聚物 种子乳液聚合 共聚物组成 序列结构
下载PDF
自交联醋苯丙防水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丽敏 王嘉图 罗文飞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28,31,共4页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醋苯丙)三元共聚防水乳液。通过对乳液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的分析,发现有机硅成功引入醋苯丙乳液并起到室温自交联的作用,乳胶粒为核壳结构。着重考察了有机硅用量、...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醋苯丙)三元共聚防水乳液。通过对乳液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的分析,发现有机硅成功引入醋苯丙乳液并起到室温自交联的作用,乳胶粒为核壳结构。着重考察了有机硅用量、醋酸乙烯酯单体用量对乳液防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醋苯丙乳液的防水性能优于传统苯丙乳液,且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苯丙乳液 3-(甲基丙基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防水 核壳结构 自交联
下载PDF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少明 周立明 +3 位作者 刘东亮 高丽君 邢纪普 马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研究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工艺,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淀粉等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醋酸乙烯酯)∶m(丙烯酸丁酯)=1∶2,m(交联剂)=1.25g,m(淀粉)=15g时,该胶粘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其抗剥离强... 研究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工艺,探讨了单体配比、交联剂、淀粉等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醋酸乙烯酯)∶m(丙烯酸丁酯)=1∶2,m(交联剂)=1.25g,m(淀粉)=15g时,该胶粘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其抗剥离强度可达140N/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丁酯 共聚乳液 胶粘剂 合成工艺 单体配比
下载PDF
高固含量乙丙乳胶的研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自强 王圣军 吴鹰 《粘接》 CAS 1999年第1期13-14,共2页
合成了一种固含量为50%~60%的乙丙乳胶,测试了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该胶性能优良,可用于多种材料的粘接,以及制造性能优良的涂料。
关键词 乳液聚合 低温聚合 乙丙乳胶 胶粘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