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1
作者 茹选良 陈天国 +3 位作者 郝毅 宋柏杉 包建原 管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CTangiographicimaging,3D-CTA)检查,重建椎动脉和颈椎骨及颅内椎-基底动脉...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CTangiographicimaging,3D-CTA)检查,重建椎动脉和颈椎骨及颅内椎-基底动脉,在CTA上观察椎动脉的外形、行经及与颈椎骨的关系。结果:86例患者的椎动脉CTA重建图像中血管先天畸形15例,血管硬化21例,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致血管局部受压38例,血管闭塞1例,血管瘤1例;椎动脉正常10例。先天畸形中发育异常9例,表现为整条血管纤细,直径小于2.5mm;走行异常6例。血管硬化表现为血管壁粗糙、不规则、粗细不均匀、钙化等。结论:CTA诊断椎动脉先天畸形和血管硬化有独到之处,椎动脉先天畸形和血管硬化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成像 椎动脉型颈椎病 影像学特征 诊断 椎动脉先天性畸形
下载PDF
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与MRA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余经盛 陈会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弥散加权成像(DWI)评分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头颅脑磁共振检查示急性脑干梗死的患者,纳入其中211例符合入组条件并同时行头部DWI与颅内MRA检测的患者,对...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弥散加权成像(DWI)评分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头颅脑磁共振检查示急性脑干梗死的患者,纳入其中211例符合入组条件并同时行头部DWI与颅内MRA检测的患者,对其DWI评分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与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中,不同DWI评分与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总体狭窄程度随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的增加而增高(P=0.005)。当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4分时,可预测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5%和93.2%(P=0.000)。结论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中,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狭窄程度随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的增加而增高。急性脑干梗死DWI评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椎-基底动脉主干血管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干梗死 椎-基底动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血管成像
下载PDF
葛根汤加减联合疏经通络法对糖尿病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邢东华 张皞 王秀珍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葛根汤加减联合疏经通络法治疗后疗效。方法将我院81例糖尿病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疏经通络手法推拿,观察组41例增加葛根汤加减,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葛根汤加减联合疏经通络法治疗后疗效。方法将我院81例糖尿病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疏经通络手法推拿,观察组41例增加葛根汤加减,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椎动脉血流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葛根汤加减联合疏经通络手法显著提升糖尿病合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 疏经通络 糖尿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血流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系统性化疗对尿路上皮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唐碧霞 盛锡楠 +10 位作者 迟志宏 崔传亮 斯璐 鄢谢桥 李思明 连斌 毛丽丽 白雪 王轩 周莉 郭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接受治疗的42例尿路上皮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接受紫杉醇+吉西他滨、紫杉...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接受治疗的42例尿路上皮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接受紫杉醇+吉西他滨、紫杉醇+吉西他滨+顺铂,或紫杉醇+吉西他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持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然后分析各方案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时间为(2.0±0.7)[95%可信区间(condence interval,CI):0.6~3.4]个月,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为(6.1±1.7)(95%CI:4.1~9.9)个月。行系统性化疗联合TACE组的12例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7.1±0.7)(95%CI:5.7~8.5)个月,中位OS时间为(14.1±3.0)(95%CI:8.3~19.9)个月,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联合治疗组患者耐受性尚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2级消化系统反应、上腹部疼痛和白细胞减少。结论:TACE联合系统性化疗是治疗尿路上皮癌肝转移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案,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肿瘤转移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 尿路上皮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