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idental Finding of a Fenestrated Vertebrobasilar Junction Aneurysm
1
作者 Youssoupha Kassé Géraud Léra Akpo +8 位作者 Ibrahima Niang Khadidiatou Diouf Ka Rokhaya Diagne Ndèye Bigué Mar Khaoulah Talhaoui Aminata Mbaye Papa Malick Dibor Diouf Mame Coumba Fall Sokhna BaDiop 《Forensic Medicine and Anatomy Research》 2022年第2期44-49,共6页
Basilar artery fenestration is a rare anatomical vari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failed fusion of the two vertebral arteries during embryonic life. In order of frequency, it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location of vascular... Basilar artery fenestration is a rare anatomical vari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failed fusion of the two vertebral arteries during embryonic life. In order of frequency, it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location of vascular fenestrations after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Vertebrobasilar junction aneurysms are uncommon but often associated with basilar artery fenestration.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fenestrated vertebrobasilar junction saccular aneurysm in a 57-year-old woman. The diagnosis was incidentally made on CT angiography which found the anatomical variant and the aneurysm. The radiological features illustrating this association are detailed here and a brief discussion of its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was made. Vertebrobasilar junction aneurysms are rare and their presence should suggest an associated basilar fene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lar Artery Fenestration vertebrobasilar aneurysm CT Brain Angiography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晓明 张志文 +3 位作者 李安民 闫润民 杜程钢 赵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病例,其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2例;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7例;椎动脉瘤6例;小脑后下动脉瘤3例。行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动脉瘤...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病例,其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2例;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7例;椎动脉瘤6例;小脑后下动脉瘤3例。行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动脉瘤囊内栓塞25例,对其中的宽颈、梭形动脉瘤等复杂动脉瘤辅以血管支架、球囊辅助的瘤颈成形技术完成治疗;另对3例大、巨型椎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术。结果25例行GDC动脉瘤囊内栓塞病例,达完全致密栓塞11例,90%以上填塞14例,其中1例置入支架的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病例,术后半年复查,发现支架发生移位。1例巨型椎动脉瘤于载瘤动脉闭塞术后2 d出现脑干缺血症状,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维持呼吸,术后4 w死于肺部感染。术后半年,GOS预后评分良好27例。结论血管内治疗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尤其是后循环各种宽颈动脉瘤、梭形动脉瘤的有效方法,采用恰当的操作策略是提高治疗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支架
下载PDF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谦学 吴立权 +4 位作者 刘仁忠 陈治标 徐海涛 简志宏 田道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577-579,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此19例中,6例手术经颞下入路,7例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3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经枕下旁正中入...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此19例中,6例手术经颞下入路,7例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3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经枕下旁正中入路,1例经扩大颞瓣入路。结果9例患者动脉瘤成功夹闭,5例患者动脉瘤成功夹闭后行瘤体切除,5例患者动脉瘤被成功包裹。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出现同向偏盲,3例出现偏瘫,1例死亡。3例患者术后因脑积水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3月~6年,3例行瘤颈夹闭者见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包裹者动脉瘤瘤体增大,1例患者在术后2年因动脉瘤突发破裂导致死亡。结论对于后循环动脉瘤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地显露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术中注意对神经及穿支血管的保护,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 椎-基底动脉 动脉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曦 黄清海 +4 位作者 杨鹏飞 洪波 许奕 赵文元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50-353,359,共5页
目的探索使用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5例VBD患者。结果①5例患者中,VBD合并椎-基... 目的探索使用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5例VBD患者。结果①5例患者中,VBD合并椎-基底动脉急性夹层1例,VBD合并椎动脉动脉瘤1例,VBD引起三叉神经痛1例,VBD致后循环缺血、梗死2例。②每例VBD患者平均置入3(1~5)枚LEO支架和3.8(0~8)枚弹簧圈,重建椎-基底动脉的血流。③所有患者血管重建成功,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5例患者平均随访9.2(2~17)个月,无新发临床症状。结论弹簧圈辅助支架治疗VBD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安全性较好,可显著改善VBD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但对卒中的长期预防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颅内动脉瘤 支架
下载PDF
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佑祥 尹可 吴中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总结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1999年收治的32例颅内后循环非囊状动脉瘤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根据“珠线征”、动脉假腔(“双腔征”...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总结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1999年收治的32例颅内后循环非囊状动脉瘤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根据“珠线征”、动脉假腔(“双腔征”)、内膜瓣等影像学表现诊断夹层动脉瘤,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8例患者被诊断为夹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例,吞咽困难及偏瘫(Wallenberg 综合征)者1例,头痛或颈后部痛者3例,1例无症状。此8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高血压,1例同时患血友病。DSA及MRI检查发现“珠线征”者6例,动脉假腔者4例;MRI发现1例动脉壁内血肿。结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症状轻重不一,单凭临床表现诊断较难;但其影像学表现较为典型,DSA及MRI中的“珠线征”、“双腔征”或内膜瓣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夹层动脉瘤 颅内肿瘤 临床表现 影像学 DSA MRI
下载PDF
颅内支架重叠技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9
6
作者 吴琪 陈姝娟 +3 位作者 张鑫 张庆荣 史继新 王汉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重叠技术在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VBDAs患者,共12个未破裂VBDAs。运用颅内支架重叠技术,采用LEO支架进行治疗(对9例患者采用2枚支架,1例采用3枚支架),通过改变动脉...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重叠技术在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VBDAs患者,共12个未破裂VBDAs。运用颅内支架重叠技术,采用LEO支架进行治疗(对9例患者采用2枚支架,1例采用3枚支架),通过改变动脉瘤腔的血流动力学栓塞动脉瘤,并保留载瘤动脉。所有患者均完成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①影像学检查表现分别为近端狭窄、串珠样变、波纹状、双腔征、壁间血肿。②术后即刻造影均显示,动脉瘤腔内对比剂滞留。1例患者术中支架移位,但未导致神经功能障碍。2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症治疗后缓解。其余患者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出院前头部CT检查均未见新发脑梗死。③术后6个月造影结果显示,6个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6个夹层动脉瘤部分闭塞。临床随访8~27个月,10例患者的最终改良Rankin评分均为0分,随访中患者均未出现该技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颅内支架重叠技术治疗未破裂VBDAS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椎-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下载PDF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静伟 卞立松 +2 位作者 李桂林 张鸿祺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HR-MRI)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使用3.0 T HR-MRI检查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等序列,并经DSA确诊的VBDA患者62例,根据病史将其分...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HR-MRI)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使用3.0 T HR-MRI检查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等序列,并经DSA确诊的VBDA患者62例,根据病史将其分为无症状组18例和症状组4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HR-MRI显示,双腔征/内膜瓣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分别占27.8%(5例)和54.5%(24例),壁间血肿在两组中分别占22.2%(4例)和43.2%(19例),瘤壁强化在两组分别占33.3%(6例)和77.3%(34例),以上特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组中18.2%(8例)的患者出现复发,明显高于无症状组的5.6%(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MRI能够较好显示VBDA的病变特点。症状性VBDA中瘤壁强化和复发比例均较高,提示HR-MRI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瘤壁的稳定性并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瘤壁稳定性 复发
下载PDF
三枚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治疗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婷 梁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9-472,共4页
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神经介入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其手术难度及风险性相对较大。作者总结1例3枚支架(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儿童椎... 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神经介入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其手术难度及风险性相对较大。作者总结1例3枚支架(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的病史、影像学资料及介入治疗过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诊治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瘤 颅内栓塞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LVIS支架 儿童
下载PDF
80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大宇 陈晓旭 +1 位作者 汪新宇 李国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8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64例,单纯支架置入12例,载瘤动脉闭塞4例。结果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死亡1例,脑血栓形成或脑梗死4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64例,单纯支架置入12例,载瘤动脉闭塞4例。结果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死亡1例,脑血栓形成或脑梗死4例,血管痉挛1例。术后平均12个月复查:65例动脉瘤不显影,1例动脉瘤缩小,2例动脉瘤无变化,11例动脉瘤增大,给予再次完全栓塞。出院后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58例;轻微症状12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5例;中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无重度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 ,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夹层动脉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自膨式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2
10
作者 辛涛 贺西亮 +2 位作者 高述礼 卢佩林 张在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自膨式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0例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均行血管内治疗并随访。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例支架植入处血流发生明显改变,夹层扩张处缩小,4例无明显改变。术中无血栓事件及动... 目的探讨自膨式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0例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均行血管内治疗并随访。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例支架植入处血流发生明显改变,夹层扩张处缩小,4例无明显改变。术中无血栓事件及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应用罂粟碱后迅速缓解。临床随访3~30个月,8例头晕病例中有7例症状消失或减轻;7例术前饮水呛咳病例症状消失4例,减轻2例,1例无变化。造影随访10例,其中1例单支架治疗的患者五个月后夹层动脉瘤复发,球囊闭塞椎动脉,8个月后死于脑干衰竭。结论对于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采用单支架治疗效果不佳,多支架技术可以缓解症状并可能修复夹层,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多支架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夹层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津 张倩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VBAD)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VBAD患者的临床表现、DSA检查结果、CTA/MRA阳性发现及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lor flow image,CDFI)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共识别出24处夹层病变...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VBAD)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VBAD患者的临床表现、DSA检查结果、CTA/MRA阳性发现及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lor flow image,CDFI)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共识别出24处夹层病变。21例中,19例(90%)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体征,其中后循环梗死占71%(15/2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19%(4/21);经DSA和CTA确诊7例夹层动脉瘤,2例珠网膜下腔出血(SAH)。本组中,18例(86%)出现头痛、颈痛或头颈痛。本组DSA多见的异常表现为,线样征、夹层动脉瘤、串珠征和双腔征;CTA在发现线样征、串珠征和动脉瘤方面有帮助。与DSA比较,颈动脉CDFI可发现多数夹层病变的双腔结构和壁内血肿。结论 VBAD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后循环缺血与梗死,多伴有头痛、颈痛或头颈痛。与夹层相关的动脉瘤可能并不少见。颈动脉CDFI检查对VBAD的诊断十分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夹层 夹层动脉瘤 后循环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40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继明 李岩 高山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8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防治及疗效。方法:分别对40例椎基底动脉瘤的患者行单纯微弹簧圈栓塞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围术期经精心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38...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防治及疗效。方法:分别对40例椎基底动脉瘤的患者行单纯微弹簧圈栓塞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围术期经精心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38例致密栓塞,2例大部填塞。术中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及邻近主要血管分支通畅,均无再出血或血栓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术后的积极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
13
作者 孙力泳 李桂林 +4 位作者 李茗初 马妍 胡鹏 何川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复杂椎-基底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的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蛛网膜...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复杂椎-基底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的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3例为症状性夹层动脉瘤。对6例患者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动脉瘤孤立术,另2例在术中直接夹闭动脉瘤。分析术野暴露情况,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DSA检查示桥血管均通畅。术中实际测量枕动脉获取长度为(12.5±1.1)cm;6例旁路移植的吻合深度为(50±6)mm。术后随访4~21个月,7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新发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另1例术后小脑半球支配区域脑梗死,mRS评分4分。无一例发生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及脑脊液漏。结论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可有效地获取较长的枕动脉,减少了肌肉的占位效应和增加术野深度,利于病变显露及深部吻合手术操作,是神经外科治疗椎-基底动脉瘤较为安全实用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 枕动脉 动脉旁路移植术 远外侧入路
下载PDF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
14
作者 史继新 刘承基 +3 位作者 谭启富 邬祖良 孙克华 张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和手术人路。方法:后循环动脉瘤22例,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10.3%,其中大脑后动脉瘤12例,基底动脉瘤6例,脉络膜后动脉远端动脉瘤2例,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瘤各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和手术人路。方法:后循环动脉瘤22例,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10.3%,其中大脑后动脉瘤12例,基底动脉瘤6例,脉络膜后动脉远端动脉瘤2例,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瘤各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68.2%),其它表现为脑干和脑神经损害症状。18例经显微手术,主要经翼点人路和颞下经小脑幕人路。2例栓塞治疗,2例因病人拒绝未治。结果:动脉瘤夹闭加切除10例,孤立加切除6例,包裹2例,血管内治疗2例。18例优良,2例轻残,无手术死亡。结论:后循环动脉瘤大多瘤体较大,瘤内多含血栓。翼点人路对基底动脉远端、大脑后动脉P_(1+2)段动脉瘤显露优良,颞下入路用于夹闭大脑后动脉P_(2~3)段动脉瘤,显露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延长扩张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脑桥小脑角缺血性卒中进展致死二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榆棋 常晗晓 +2 位作者 李征 林超 路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延长扩张型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内弹力层广泛断裂,可伴管壁增厚多发夹层,内膜内外可见广泛血栓形成的动脉瘤样突起病变。为探讨延长扩张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脑桥小脑角缺血性卒中患者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笔者报道分析了2020... 延长扩张型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内弹力层广泛断裂,可伴管壁增厚多发夹层,内膜内外可见广泛血栓形成的动脉瘤样突起病变。为探讨延长扩张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脑桥小脑角缺血性卒中患者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笔者报道分析了2020年5—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2例延长扩张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脑桥小脑角缺血性卒中患者数天内死亡的病例资料。1例患者死亡原因经影像学证实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另1例因病情进展迅速,死因未经影像学证实,仅通过症状及血压波动特点考虑患者的死因可能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结合文献报道,提示出现脑桥小脑角缺血症状和病情恶化可能是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血栓进展致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兆。临床医师应该对此提高警惕,争取尽早完善术前准备,及时手术,避免动脉瘤破裂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蛛网膜下腔出血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延长扩张型夹层动脉瘤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金钊 张建刚 +1 位作者 李钊硕 冯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管内方法治疗的31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3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行单纯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术后即刻DSA复查显示,不显影9例,瘤颈残余...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管内方法治疗的31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3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行单纯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术后即刻DSA复查显示,不显影9例,瘤颈残余6例,部分残余16例。术后2例发生急性脑梗死,2例发生小脑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6例DSA随访3~6个月,其中改善13例,稳定10例,复发3例。31例术后1年随访结果示,预后良好22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9例,其中2例预后不佳。结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后循环动脉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旭东 吴中学 吴耀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报告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椎 -基底动脉瘤的情况。方法 局麻下股动脉插管 ,在球囊闭塞 (Ma-ta,s)试验成功后 ,闭塞小脑后下 (PICA)开口近端的椎动脉。结果 成功闭塞 5例椎动脉 ,无并发症。结论 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椎 -基底动脉 ... 目的 报告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椎 -基底动脉瘤的情况。方法 局麻下股动脉插管 ,在球囊闭塞 (Ma-ta,s)试验成功后 ,闭塞小脑后下 (PICA)开口近端的椎动脉。结果 成功闭塞 5例椎动脉 ,无并发症。结论 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椎 -基底动脉 ,尤其是梭形、囊状巨大动脉瘤简捷、安全、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瘤 球囊闭塞 椎动脉 PICA
下载PDF
LVIS支架在PICA起始部、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豆涛涛 成晓江 +3 位作者 卡合尔曼.卡德尔 吴海强 张杰 买买提力.艾沙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LVIS支架治疗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PICA)起始部、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椎动脉PICA起始部(椎动脉组)14例,基底动脉(基底动脉组)15例。栓塞结果依据Raymond分级评估,... 目的探讨LVIS支架治疗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PICA)起始部、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椎动脉PICA起始部(椎动脉组)14例,基底动脉(基底动脉组)15例。栓塞结果依据Raymond分级评估,临床结果依据mRS评分评价。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动脉瘤完全栓塞5例,部分栓塞24例。椎动脉组和基底动脉组发生并发症各2、5例,其中死亡各1、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26例通过DSA检查及术后随访5~25个月,椎动脉组无进展病例,基底动脉组进展5例,差异显著(P=0.039);椎动脉组mRS评分预后良好12例,基底动脉组8例,预后良好率无明显差异(P=0.077)。结论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容易进展,要严格随访,更有效的治疗方式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夹层 椎-基底动脉 支架
下载PDF
多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辛涛 贺西亮 +2 位作者 高述礼 卢佩林 张在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多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9例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患者,瘤体最大径>25 mm,均经磁共振成像(MRI)、二维及三维DSA造影重建明确诊断,其中颅内段椎动脉病... 目的探讨多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9例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患者,瘤体最大径>25 mm,均经磁共振成像(MRI)、二维及三维DSA造影重建明确诊断,其中颅内段椎动脉病变7例,椎-基底动脉病变2例。根据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态不同,选用双支架治疗7例,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1例,三支架治疗1例。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例支架植入处血流发生明显改变,夹层扩张处缩小。术中无血栓事件及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对比剂滞留,应用罂粟碱后迅速缓解。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0个月,8例头晕病例中有7例症状消失或减轻,7例术前饮水呛咳病例症状消失4例,减轻2例,1例无变化。造影随访9例,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1例动脉瘤无再通;5例多支架治疗后夹层动脉恢复正常,另4例扩张部分明显变小。结论多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下载PDF
椎-基底小型夹层动脉瘤单纯支架治疗探讨
20
作者 杨松 何裕超 +3 位作者 付宪华 周晶 陶雅丽 李国彬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支架植入治疗小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采取单纯支架植入治疗小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术后造影:所有支架位置准确,在夹层动... 目的探讨单纯支架植入治疗小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采取单纯支架植入治疗小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术后造影:所有支架位置准确,在夹层动脉瘤段释放到位;16例病例均明显造影剂滞留。16例患者术后7d内均出院,并进行随访3—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影像学随访:16例患者均治愈,夹层动脉瘤未显影,动脉支架安放段均通畅,未出现血栓或出血以及后循环供血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单纯支架植入的方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瘤,从支架植入前后影像对比,以及术后临床症状、造影的随访资料分析,单纯支架植入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夹层动脉瘤 单纯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