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黄海盆地构造运动学解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文勇 曾祥辉 +1 位作者 王信国 安战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86,共13页
以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北黄海盆地构造几何学特征为基础,采用盆地反演模拟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解析了北黄海盆地的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北黄海盆地在中、新生代时期经历了水平伸展、水平挤压、相对平移(走滑)以及垂... 以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北黄海盆地构造几何学特征为基础,采用盆地反演模拟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解析了北黄海盆地的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北黄海盆地在中、新生代时期经历了水平伸展、水平挤压、相对平移(走滑)以及垂直差异升降等几种运动型式,其中,水平伸展运动和垂直差异升降运动是北黄海盆地构造运动及形成演化的主体。水平伸展运动可以划分为J3—K1、E2和E3三个主要"伸展事件",并控制着盆地的成盆演化,其南北向伸展强度均东强西弱,东西向最大伸展强度自中生代到新生代由东向西迁移。水平挤压运动主要有晚白垩世和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期两期。相对平移(走滑)运动伴随水平伸展运动和水平挤压运动发生,使多数NNE向、NW向断裂具有相对压扭或张扭平移(走滑)性质,其中尤以NNE向断裂更为明显。垂直差异升降运动具有"幕式"渐进之特点,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始新世、渐新世以及中新世中晚期以来为沉降期,其中尤以始新世的沉降速率最大,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新世早期为抬升剥蚀期;盆地的中、新生代沉降作用具有明显的自东向西迁移规律:东部坳陷以中生代沉降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坳陷主沉降期为始新世,而西部坳陷的快速沉降主要发生在始新世,并一直持续到渐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盆地 新生代 水平伸展运动 垂直差异升降运动 构造运动学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运动学解析
2
作者 高日胜 戴国锋 +1 位作者 王信国 刘莉 《复杂油气藏》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几何学特征为基础,采用盆地反演模拟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解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在中、新生代时期经历了水平伸展、水平挤压和垂直差异升降... 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几何学特征为基础,采用盆地反演模拟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解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在中、新生代时期经历了水平伸展、水平挤压和垂直差异升降等几种运动型式。水平伸展运动主要集中在J1-J2,其NE-SW伸展强度西强东弱,最大伸展率和伸展速率分别达1.9%和19.48m/Ma·km。水平挤压运动可以划分为E3、N2和Q三个主要"挤压事件"并控制着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盆地NE-SW的压缩强度具有由西向东递减的特点。垂直差异升降运动具有"幕式"渐进特点,J1、E3、N2和Q为主要沉降期,其中尤以N2的沉降速率最大(182m/Ma),E3的沉降速率次之(38m/Ma),J3-K和E1早期为抬升剥蚀期。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中、新生代沉降作用具有明显的自西向东迁移规律:J1期以西部坳陷沉降为主,E3期以中部坳陷沉降为主,N2期以东部坳陷沉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差异升降 水平挤压运动 构造运动学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南海北部卫滩区浅断层的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寇养琦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3年第2期13-19,共7页
南海北部卫滩海区的浅层断裂十分发育。主要有NW-NWW、NEE和近EW向三组,它们一般切穿中更新统一上更新统,距离海底深度仅20-50m;有的切穿第四系,直达海底,具有明显的新生活活性,反映了区内剧烈的新构造运动。浅断层的形成,与... 南海北部卫滩海区的浅层断裂十分发育。主要有NW-NWW、NEE和近EW向三组,它们一般切穿中更新统一上更新统,距离海底深度仅20-50m;有的切穿第四系,直达海底,具有明显的新生活活性,反映了区内剧烈的新构造运动。浅断层的形成,与来自海洋方向的热沉降效应有关,并统一调整于周缘构造应力场的变动。浅断层的活动以断块垂直差异升降为主,促使了大陆边缘的伸张沉降,并严重破坏浅层沉积或引起位移,造成不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卫滩区 特征 油气地质 浅层断层 新构造运动 热沉降效应 周缘构造应力场 块断垂直养异升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