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墓遣册所记“大房”再议
1
作者 田河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6-59,共4页
利用出土器物,结合传世文献,并吸收当代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望山楚简遣册部分45号简所记“大房”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以往学者认为立于俎面的“侧立板”实为置于俎面下的“立板足”,纠正了旧有的错误。并进而提出置于俎面的侧立板或俎... 利用出土器物,结合传世文献,并吸收当代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望山楚简遣册部分45号简所记“大房”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以往学者认为立于俎面的“侧立板”实为置于俎面下的“立板足”,纠正了旧有的错误。并进而提出置于俎面的侧立板或俎面下的侧立板足的有无是区分房与非房的标志,对楚器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墓遣册 大房 立板足 错置
下载PDF
古墓垂直防渗帷幕安全深度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日冉 马清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古墓作为特殊的文物保护群体,在实施保护时尤其要注意原状维护和病害防治。地下水渗漏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古墓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的治理方法主要是在古墓周边布置垂直防渗帷幕,形成不透水地下连续墙。对防渗帷幕的安全深度进行优化设... 古墓作为特殊的文物保护群体,在实施保护时尤其要注意原状维护和病害防治。地下水渗漏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古墓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的治理方法主要是在古墓周边布置垂直防渗帷幕,形成不透水地下连续墙。对防渗帷幕的安全深度进行优化设计成为解决影响防渗效果和工程造价问题的关键。结合地下水渗流理论,分析防渗帷幕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墓室底部土体不发生渗透破坏为控制条件计算垂直防渗帷幕插入深度,并通过工程实例利用ANSYS软件模拟地下水渗流场,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得出的古墓垂直防渗帷幕安全深度是可靠的,且满足刘崇墓古墓的防渗保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墓 垂直防渗帷幕 安全深度 渗流场
下载PDF
西安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土坑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3
作者 尚民杰 张翔宇 +2 位作者 郭永淇 呼安林 翟霖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129-131,共7页
一、遗址概况 鱼化寨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街道鱼化寨村西北侧,皂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今西安外事学院北校区西北部。遗址东、北两侧被皂河环绕,地势中心高,周围低(图一)。
关键词 鱼化寨遗 仰韶文化 土坑墓
下载PDF
从考古材料分析新疆地区的骨镞 被引量:3
4
作者 阿热阿依.托列根 《草原文物》 2018年第1期77-84,共8页
一、前言镞,又称"箭"、"矢"、"镝"等。在我国,古人对箭镞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后羿射日"的神化传说。《释名·释兵》载:"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1)《史记》、《晋书》... 一、前言镞,又称"箭"、"矢"、"镝"等。在我国,古人对箭镞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后羿射日"的神化传说。《释名·释兵》载:"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1)《史记》、《晋书》等诸多不朽之作中均记载有北方游牧民族以带响声的铜制或骨制的"鸣镝"作为军事信号工具或指代战乱的历史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骨镞 类型 竖穴土坑墓
下载PDF
河南三门峡刚玉砂厂唐墓发掘简报
5
作者 张凤(执笔/整理) 胡赵建 +7 位作者 许海星 胡赵建(整理) 郑立超(整理) 金海旺和(整理) 孙广贺(绘图) 王名飞(摄影) 吴印(摄影) 赵昂(摄影)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F0002,F0003,共9页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三门峡市刚玉砂厂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编号为M003的唐代墓葬形制完整,出土物丰富。根据墓志志文,判定墓葬年代为盛唐时期。该...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三门峡市刚玉砂厂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编号为M003的唐代墓葬形制完整,出土物丰富。根据墓志志文,判定墓葬年代为盛唐时期。该墓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三门峡地区唐代丧葬习俗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 唐墓 土洞墓 墓志
下载PDF
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6
作者 岳连建 程蕊萍(整理) +1 位作者 屈琳霞(绘图) 岳永军(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1,共9页
2010年11月,为配合西安至商洛段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老牛坡遗址路段发现的夏商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共发掘商代墓葬22座,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整体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器物主要有鬲、豆、罐、缸等。随葬陶器具有... 2010年11月,为配合西安至商洛段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老牛坡遗址路段发现的夏商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共发掘商代墓葬22座,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整体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器物主要有鬲、豆、罐、缸等。随葬陶器具有较浓的地方文化因素,为研究陕西商代考古学文化及与周边同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牛坡遗址 竖穴土坑墓 商代晚期
下载PDF
西安北郊大白杨东村M144发掘简报
7
作者 赵海洲 李梦迪 +4 位作者 张新凯 郭永淇 陈钦龙 张新凯(绘制) 侯贵春(摄)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2019年3月至9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在西安市克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M144为竖穴土圹积炭墓,出土遗物丰富,包括陶鼎、陶盒、陶壶、陶钫、茧形壶及玉印章等。从墓葬形制及出... 2019年3月至9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在西安市克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M144为竖穴土圹积炭墓,出土遗物丰富,包括陶鼎、陶盒、陶壶、陶钫、茧形壶及玉印章等。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的特征判断其年代为西汉早期,为研究西安地区西汉时期的汉代社会及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穴土圹墓 积炭墓 随葬品 西汉早期
原文传递
山东龙口西三甲墓地二期战国墓的发掘
8
作者 孙兆锋(执笔/拍摄) 赵娟 +5 位作者 赵斯田 周丽 朱俊颖(执笔/拍摄) 钱科技(执笔/绘图) 孙衍(绘图) 马新聪(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71,共32页
西三甲墓地位于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村和东三甲村南侧,墓地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2022年烟台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33座,包括战国墓86座,以M100、M101、M136、M137及M214为典型墓例。其中,M100、M10... 西三甲墓地位于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村和东三甲村南侧,墓地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2022年烟台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33座,包括战国墓86座,以M100、M101、M136、M137及M214为典型墓例。其中,M100、M101及M136、M137为2对并穴合葬墓,除成组彩绘陶器外,M101、M137出土多件青铜兵器,M137出土车马器,M100、M136出土荒帷串饰。M214出土外表华丽逼真、造型高大威猛的陶神鸟,此种陶器在其他墓地尚未发现。另外,据M100和M214人骨DNA检测结果,西三甲人群在战国时期为山东本地人群后裔,极有可能为莱人。这批墓葬为战国时期士人葬俗、尚鸟传统等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三甲墓地 战国墓 土坑竖穴墓 ?县古城
原文传递
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冢刘墓地西汉早期墓M31、M61发掘简报
9
作者 王志霞 张永清 +2 位作者 信应君 李扬(绘图) 蔡强(摄影)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3,共9页
2013年6月至1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航空港区冢刘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150座战国、汉代及晋、唐时期墓葬。其中M31、M61墓葬结构完整、保存较好,出土有仿铜陶礼器鼎、盒、壶、匜,另有陶碗、杯、马首等,为研究中原... 2013年6月至1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航空港区冢刘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150座战国、汉代及晋、唐时期墓葬。其中M31、M61墓葬结构完整、保存较好,出土有仿铜陶礼器鼎、盒、壶、匜,另有陶碗、杯、马首等,为研究中原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冢刘墓群 竖穴土坑墓 陶器 西汉早期
原文传递
长沙湘春路东辰国际工地战国墓发掘简报
10
作者 张景尧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4年第1期59-63,4,共6页
2010年1—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土坑竖穴墓2座,经过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2座墓葬出土的陶器组合为战国时期典型的楚墓陶器组合。经过比较研究,确认M1为战国晚期中段楚墓,M2为战国早中期之际楚墓。
关键词 长沙 土坑竖穴墓 战国 楚墓
原文传递
重庆市云阳县风箱背2号汉墓
11
作者 罗二虎(文/绘制/摄) 白丽群 +1 位作者 高金玉(绘制) 陈昀拍(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9,共14页
风箱背墓地在三峡库区建设前地属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群益村十组,现归属云阳新县城城区,濒临城区东南侧的长江边。地理坐标为北纬30°55′16″、东经108°42′15″,海拔150~178米(图一)。墓地坐落在长江北岸二级台地边缘的一个... 风箱背墓地在三峡库区建设前地属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群益村十组,现归属云阳新县城城区,濒临城区东南侧的长江边。地理坐标为北纬30°55′16″、东经108°42′15″,海拔150~178米(图一)。墓地坐落在长江北岸二级台地边缘的一个小山包上,当地人称为风箱背。小山包南、东、北三面是向下的斜坡,西面是向上的缓坡。坡顶共发现4座汉墓,2号墓是其中一座(图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云阳县 风箱背墓地 竖穴岩坑墓 新莽时期 封泥
原文传递
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宋、明墓葬发掘简报
12
作者 岳涌(领队) +6 位作者 许志强(发掘/绘图) 杨秀生(发掘) 于为磊(发掘) 祝乃军(摄影) 董补顺(绘图) 王滨(绘图) 王伯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4,共17页
2012年在南京林业大学发掘的宋代墓葬M30、明代墓葬M47,前者为夫妻合葬的竖穴土坑双棺墓,后者为夫妻合葬的竖穴土圹砖室墓,出土了丰富的釉陶器、瓷器、金器、银器、玉器、铜器、石墓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研究南京地区宋代、明代的... 2012年在南京林业大学发掘的宋代墓葬M30、明代墓葬M47,前者为夫妻合葬的竖穴土坑双棺墓,后者为夫妻合葬的竖穴土圹砖室墓,出土了丰富的釉陶器、瓷器、金器、银器、玉器、铜器、石墓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研究南京地区宋代、明代的社会文化、经济、丧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宋、明时期 竖穴土坑墓 砖室墓
原文传递
江苏金湖徐梁花园战国至汉代墓葬群发掘简报
13
作者 祁小东 单士鹍 +3 位作者 薛玲玲 王子涵 张华祥(绘图) 杜慧(绘图)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60,I0005,I0006,共24页
2019年9—11月,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在江苏省金湖县徐梁花园安置房项目建设用地发掘墓葬66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时代有战国、西汉、新莽至东汉初年和清代。出土各类随葬器物240余件,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钱币等。这批墓葬... 2019年9—11月,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在江苏省金湖县徐梁花园安置房项目建设用地发掘墓葬66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时代有战国、西汉、新莽至东汉初年和清代。出土各类随葬器物240余件,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钱币等。这批墓葬资料对研究该地区战国、汉代至清代的丧葬习俗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战国 汉代 竖穴土坑墓
原文传递
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M175西周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江宁 陈国梁 +1 位作者 钱国祥 肖淮雁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23,共11页
2007年,为了解在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附近勘探墓葬的时代、保存状况以及与城址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M175为西周晚期墓葬。该墓为土坑竖穴墓,葬具一棺一椁,出有铜器、陶器、石... 2007年,为了解在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附近勘探墓葬的时代、保存状况以及与城址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M175为西周晚期墓葬。该墓为土坑竖穴墓,葬具一棺一椁,出有铜器、陶器、石器、蚌器等遗物56件(组)。以该墓为代表的西周晚期遗存的发现,为了解汉魏故城西周遗存的分布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洛阳市 汉魏故城 土坑竖穴墓 西周晚期
原文传递
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2002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7
15
作者 万雄飞 白宝玉 孙建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32,共15页
2002年9~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化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建昌县东大杖子蕖地进行了第四次发掘。这次发掘区位于东大杖子壤地的东部,依村内小路大致可分为东北部与东南部两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中间间或少量前三次发掘的墓葬。
关键词 建昌县 东大杖子墓地 封石墓 竖穴土坑墓 战国中期
原文传递
洛阳市木材公司春秋墓 被引量:2
16
作者 俞凉亘 胡小宝 +5 位作者 胡瑞 高向楠 徐芳 高虎 侯秀敏 陈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3,共9页
1992年3月,在洛阳市木材公司家属楼基建工地发掘一座春秋墓ClM3529,位于东周王城遗址内中部偏北。墓中出土有青铜礼器鼎、敦、罍、盘、(?)及玉器、骨贝等,具有春秋中期器物特点。该墓为研究春秋时期的社会习俗与墓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关键词 洛阳市 西工区 竖穴土坑木椁墓 春秋中期
原文传递
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M47的发掘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振海 孙建军 +1 位作者 华玉冰 徐韶钢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9-63,2,共15页
2012年9~12月,东大杖子墓地联合考古队对M47进行了发掘,该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两椁一棺,填土中有人骨以及大量马、牛、羊、猪、狗等动物头骨,墓内出土鼎、簋、豆、匜、罐、盨、盆、牛尊等仿铜陶礼器,以及玉器、玛瑙器、铜器等,墓葬年... 2012年9~12月,东大杖子墓地联合考古队对M47进行了发掘,该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两椁一棺,填土中有人骨以及大量马、牛、羊、猪、狗等动物头骨,墓内出土鼎、簋、豆、匜、罐、盨、盆、牛尊等仿铜陶礼器,以及玉器、玛瑙器、铜器等,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昌县 东大杖子墓地 竖穴土坑木椁墓 仿铜陶礼器 战国晚期
原文传递
洛阳014中心春秋墓M8781
18
作者 俞凉亘 申建伟 +4 位作者 胡小宝 胡瑞 高向楠 高虎 王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4,共9页
2005年,在洛阳市西工区发掘一批东周墓葬。其中,春秋墓M8781是洛阳市发现为数不多的春秋早期墓,保存完整。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随葬有青铜器、玉石器、骨器、木器等器物。
关键词 洛阳市 014中心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春秋早期
原文传递
江苏溧阳蒋笪里土墩墓的发掘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19
作者 高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26,共21页
蒋笪里土墩采用"丰"字隔梁法发掘了10座春秋时期的竖穴土坑墓,墓坑较为明确,以熟土浅坑为主。墓葬群以主墓为中心呈向心型布局,整体排列有序。其中,中心墓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内分布的柱洞应是祭祀建筑遗存,甬... 蒋笪里土墩采用"丰"字隔梁法发掘了10座春秋时期的竖穴土坑墓,墓坑较为明确,以熟土浅坑为主。墓葬群以主墓为中心呈向心型布局,整体排列有序。其中,中心墓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内分布的柱洞应是祭祀建筑遗存,甬道内存在大量焚烧祭祀痕迹,中心墓堆筑有专属的封土墩;围绕中心墩周边有9座竖穴浅坑墓,再进行封土后形成了土墩的基本面貌;在土墩北侧外缘发现同期的祭祀器物群10处;结合土墩墓的相关发现来综合认识,土墩墓器物群应存在随葬器物群、陪葬器物群和祭祀器物群等三类,其中祭祀器物群应与墩体成型后的祭祀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土墩墓 竖穴土坑 向心型布局 祭祀 营建过程
原文传递
新疆伊吾托背梁南山顶遗址调查发掘报告
20
作者 习通源(文/图) 付一豪(文/图/摄) +4 位作者 唐云鹏(摄) 王亚(摄) 刘秋彤 马健 任萌 《西部考古》 2021年第1期47-66,共20页
2017—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伊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伊吾河流域的史前聚落遗址展开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托背梁南山顶遗址是伊吾河上游各支流交汇处的具有鲜明军事... 2017—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伊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伊吾河流域的史前聚落遗址展开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托背梁南山顶遗址是伊吾河上游各支流交汇处的具有鲜明军事防御性质的石构建筑群,其周边分布特征不同、年代各异的多处石构墓葬,为探索伊吾河流域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不同规模、功能聚落遗址的选址及结构等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构建筑 竖穴石椁墓 玛瑙原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