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ick repositioning maneuver for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被引量:6
1
作者 Jinrang Li Pengfei Guo +2 位作者 Shiyu Tian Keliang Li Hao Zhang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5年第3期115-117,共3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quick repositioning maneuver for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H-BPPV). Methods:Clinical data of 67 patients with H-BPPV who underwent qu...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quick repositioning maneuver for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H-BPPV). Methods:Clinical data of 67 patients with H-BPPV who underwent quick repositioning maneuv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09 to Nov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maneuver involved rotating the patient in the axial plane for 180? from the involved side towards contralateral sid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Results:Complete symptom resolution was achieved in 61 patients (91.0%) at one week and in 64 patients (95.5%) at 3 months post-treatment. During the repositioning maneuver process, there were no obvious untoward responses except transient nausea with or without vomiting in a few patients. Conclus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uick repositioning maneuver is an easy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reat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H-BPPV. Copyright ? 2015 The Authors. Production & hosting by Elsevier (Singapore) Pte Ltd On behalf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go Vestibular diseases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repositioning maneuver
下载PDF
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
2
作者 谷李欣 马孝宝 +4 位作者 金玉莲 陈向平 郑贵亮 杨军 陈建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HC-BPPV患者49例,根据发病至复位时间分为短病程组33例和长病程组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转椅辅助下的Barbecue或Gufoni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复位后7~10 d进行复诊,复位前后均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复位前后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结果 复位前后,长病程组DHI总分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长病程组DHI-F评分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长病程组DHI-F评分、DHI-P评分、DHI-E评分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后,两组DHI各维度评分差值及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BPPV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风险与复位前病程有关,病程越长,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风险越大,残余症状可表现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障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病程 耳石复位 残余症状
下载PDF
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7
3
作者 区永康 郑亿庆 +3 位作者 陈玲 杨海弟 梁象逢 许耀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就诊的BPPV病人131例,应用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分析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并采用相...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就诊的BPPV病人131例,应用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分析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结果(1)后半规管BPPV94例(71.8%),随机分组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各47例。(2)水平半规管BPPV29例(22.1%),水平向地性眼震者16例,另13例为水平背地性眼震者,自行或采用Gufoni疗法后转换为水平向地性9例,方向不能转换4例。采用barbecue翻滚和/或强迫侧卧体位疗法。(3)前半规管BPPV6例(4.6%),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4)混合型BPPV2例(1.5%),行上述相应半规管的疗法。1周后随访总有效率85.5%(112/131),3个月后92.4%(121/131)。结论BPPV的诊断和治疗应根据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别不同半规管及不同发病机理类型,并选择合适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前庭疾病 半规管 耳石复位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2
4
作者 熊彬彬 吴子明 +1 位作者 刘兴健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31例BPPV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回顾性分析13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3个月。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51例,女80例,年龄20~82岁,平均47.7岁,其... 目的分析总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31例BPPV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回顾性分析13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3个月。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51例,女80例,年龄20~82岁,平均47.7岁,其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75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39例,单侧水平嵴顶结石BPPV4例,前半规管BPPV1例,混合型BPPV8例,主观性BPPV3例。其中,原发性BPPV103例,继发性BPPV28例。结论 BPPV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通过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手法复位
下载PDF
按眼震特点选择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5
作者 田从哲 刘佳 +1 位作者 陈向红 李进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分析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的眼震特点,并观察根据眼震特点选择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红外线视频眼震电图仪(Chartr 200Type1068,丹麦尔听美公司)记录的56例HC-BPPV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定... 目的分析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的眼震特点,并观察根据眼震特点选择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红外线视频眼震电图仪(Chartr 200Type1068,丹麦尔听美公司)记录的56例HC-BPPV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定侧和分型,其中水平向地性眼震患者38例,有28例接受Barbecue翻滚法治疗,10例不适于翻滚或体位维持困难者接受Gufoni法治疗;水平背地性眼震18例,采用Appiani法复位后转变为水平向地性眼震13例,再按Barbecue翻滚法治疗或Gufoni法进行复位,方向不能转换者5例,按李氏复位法进行复位;每种方法循环复位2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周后,治愈33例(58.93%,33/56),有效16例(28.57%,16/56),无效7例(12.50%,7/56),总有效率为87.50%(49/56);3个月后治愈42例(75.0%,42/56),有效8例(14.29%,8/56),无效2例(3.57%,2/56),复发4例(7.14%,4/56),总有效率为89.29%(50/56)。结论根据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HC-BPPV,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眼震 手法复位
下载PDF
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及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水英 区永康 +2 位作者 林海燕 植少娟 陶朵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959-196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治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就诊的BPPV131例,应用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分析变位试验诱发的跟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治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就诊的BPPV131例,应用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分析变位试验诱发的跟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头位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131例病例中,治疗1周后痊愈97例(74%),改善15例(11.5%),无效19例(14.5%),有效率85.5%;3月后共痊愈109例(83.2%),改善12例(9.2%),无效8例(6.1%),复发2例(1.5%),有效率92.4%。结论BPPV的诊断和治疗,应根据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别不同半规管及不同发病机理类型,并选择合适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护理上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认真配合操作,做好心理护理、头位护理及康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耳石复位 护理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急性期处理策略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希杭 张榕 陈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急性期临床特点、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断为急性期BPPV患者46例,予口服抗眩晕治疗...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急性期临床特点、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断为急性期BPPV患者46例,予口服抗眩晕治疗,分析急性期处理策略、手法复位的相关风险及并发症。结果 46例急性期BPPV患者予口服抗眩晕治疗,1周后复诊时症状消失痊愈18例,症状改善有效27例,无效者1例;对仍有眩晕的28例予手法复位,眼震、症状均消失。另外报道1例急性期BPPV在手法复位过程中,出现腰椎骨折,予对应处理;1例在耳石复位后出现耳石嵌顿现象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BPPV因发病病程长短、自愈性、急性期BPPV手法复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应充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对骨质疏松、围绝经期患者,复位过程中应充分告知手法复位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措施,避免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半规管 临床方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并发症
下载PDF
Epley加Semont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燕珍 黄静辉 余怀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Epley与Semont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n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PC-BPPV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法治疗(Epley管石复位法)与联合... 目的探讨Epley与Semont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n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PC-BPPV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法治疗(Epley管石复位法)与联合手法治疗(Epley加Semont联合复位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经1次手法复位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一次治疗有效率为83.3%,其中单纯组为78.3%,联合组为88.0%。无效患者继续重复相应手法治疗,至第三次复诊时统计总治疗有效率为93.8%,其中单纯组为91.3%,联合组为96.0%。随访3个月,共计有7例患者复发,总复发率为14.6%,其中单纯组为21.7%,联合组为8.0%。结论Epley加Semont联合手法复位治疗PC-BPPV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耳石 耳石复位
下载PDF
轻度颅脑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谈毅 郑云华 +2 位作者 聂德新 郑海明 朱峰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比较轻度颅脑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BPPV)与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2例t-BPPV患者(t-BPPV组)与35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i-BPPV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Dix-Hallpik... 目的比较轻度颅脑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BPPV)与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2例t-BPPV患者(t-BPPV组)与35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i-BPPV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Dix-Hallpike和/或Roll试验诊断,并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与i-BPPV组比较,t-BPPV组骨质疏松率、高血压比率、中度眩晕率、后半规管受累率降低,重度眩晕率、残余症状率、双侧半规管受累率及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多半规管受累率显著升高(P<0.05~0.01)。t-BPPV组(47.6%,52.4%)出现自发性眼震及半规管管轻瘫的比率显著高于i-BPPV组(4.7%,26.6%)(均P<0.01)。i-BPPV组治愈率(90.3%)显著高于t-BPPV组(57.1%)(χ~2=35.8,P<0.05)。t-BPPV组复发率(40.0%)显著高于i-BPPV组(16.6%)(χ~2=14.61,P<0.05)。结论 tBPPV患者有较为严重的眩晕症状,更多累及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或多半规管,且常伴有自发性眼震或/和半规管轻瘫。t-BPPV组治疗成功率较低,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颅脑外伤 半规管 复位治疗
下载PDF
改良李氏复位法和Semont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从哲 荣桂源 +2 位作者 王平 高永平 李进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确诊为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及Semont法进行...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确诊为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及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定其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改良李氏复位法40例,随访1周后总有效率92.5%(37/40),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87.5%(35/40),复发2例(5%);Semont法40例,随访1周后总有效率90%(36/40),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85%(34/40),复发3例(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李氏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确切,疗效与Semont管石解脱法相近(P>0.05),且操作更简洁,过程迅速,可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半规管 疗效
下载PDF
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仪器辅助诊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哲 彭新 +2 位作者 刘金梅 王恩彤 单希征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66-769,共4页
目的总结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multi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MC-BPPV)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中国武警总医院眩晕科被诊断为BPPV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MC-BPPV的... 目的总结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multi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MC-BPPV)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中国武警总医院眩晕科被诊断为BPPV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MC-BPPV的临床特征、复位治疗策略与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在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定期随访,分析与评价其复发情况及预后。结果在96例多半规管BPPV病例中,双侧后半规管管石症型26例(27.1%);一侧后半规管管石症型合并对侧水平半规管管石症者5例(5.2%);一侧后半规管合并同侧水平半规管65例(67.7%)。平均复位(3.60±2.07)次;复位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2%、11.5%、19.8%和31.4%。结论 MC-BPPV通过细致检查可得到明确诊断及有效地复位治疗,复位治疗后虽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但仍可得到成功复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Dix—Hallpike试验 仰卧翻滚试验 耳石复位治疗 复发
下载PDF
尼麦角林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瑞强 牛建平 +1 位作者 徐娜 叶良灶 《中国医药》 2015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 观察尼麦角林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厦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8例PC-BPPV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尼麦角林联合... 目的 观察尼麦角林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厦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8例PC-BPPV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尼麦角林联合手法复位组和单纯手法复位组,各64例,2组均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尼麦角林联合手法复位组同时予尼麦角林10 mg/次,3次/d,口服,疗程为2周.比较2组的治愈率.结果 治疗2周后单纯手法复位组治愈率为79.7%(51/64),尼麦角林联合手法复位组为92.2%(59/6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C-BPPV患者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麦角林 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 半规管
下载PDF
Francisco手法复位治疗外半规管嵴帽结石 被引量:5
13
作者 辜程遥 吴允钦 范振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9期493-494,共2页
外半规管嵴帽结石诱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临床上不常见,但患者发病时症状较其他类型BPPV更加严重,而且症状持续时间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Francisco手法复位治疗外半规管嵴帽结石型BPPV,与传... 外半规管嵴帽结石诱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临床上不常见,但患者发病时症状较其他类型BPPV更加严重,而且症状持续时间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Francisco手法复位治疗外半规管嵴帽结石型BPPV,与传统Appiani复位法比较,观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vertigo) 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 临床方案(Clinical Protocols)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嵴帽结石(cupulolithiasis) 手法复位(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纪树芳 李卡凡 +2 位作者 黄东辉 吕雪冰 邝丽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87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水平向地性眼震患者均接受Barbecue耳石复位治疗;背地性眼震患者采用Gufoni法、改良Semont解脱法及12小时强迫侧卧位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87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水平向地性眼震患者均接受Barbecue耳石复位治疗;背地性眼震患者采用Gufoni法、改良Semont解脱法及12小时强迫侧卧位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70例水平向地性眼震患者采用Barbecue法复位1次治愈率88.6%。17例背地性眼震患者采用Gufoni法转换眼震方向,治愈5例,改良Semont解脱法治愈8例,强迫侧卧位法治愈1例,最终仍有3例背地性眼震患者未能治愈。结论对于水平半规管位置性眩晕,采用Barbecue手法复位双侧向地性眼震类型效果良好,而双侧背地性眼震手法复位相对困难,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水平半规管 手法复位
下载PDF
与头位改变相关眩晕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秀兰 卢伟 +1 位作者 秦兆冰 郭爱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泔与头位改变相关的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与头位改变相关的眩晕患者进行体位试验及影像学检查,对确诊和可疑为BPPV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对诊断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采用戴颈托和全身应用扩血管、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结... 目的探泔与头位改变相关的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与头位改变相关的眩晕患者进行体位试验及影像学检查,对确诊和可疑为BPPV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对诊断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采用戴颈托和全身应用扩血管、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结果112例患者中,男45例,女67例,年龄12~75岁。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88例,其中后半规管BPPV76例,水平半规管BPPV9例,上半规管BPPV3例;可疑BPPV9例,这97例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1周后痊愈90例,有效4例,近期总有效率96.9%。确诊为颈性眩晕15例,治疗2周后眩晕消失4例.明显好转11例。结论体位试验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与头位改变相关的眩晕最简明的方法,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耳石复位法 半规管
下载PDF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娟 朱小明 李晓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确诊的48例离地性眼震H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滚转试验(roll test)、低头仰头试验(bow and lean test)等方法判断侧别... 目的探讨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确诊的48例离地性眼震H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滚转试验(roll test)、低头仰头试验(bow and lean test)等方法判断侧别,通过Gufoni法、Barbecue法、Head shaking法(向左右快速甩头)以及强迫侧卧体位法(FPP)法多方法运用判断耳石位置以及手法复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床边手法复位治疗,首诊时31例经Gufoni法、Head shaking法转为向地性眼震,予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30例症状缓解,1例减轻;17例未转为向地性眼震,予以前庭抑制剂、Barbecue翻滚法及FPP法治疗。第3天复诊时,转为向地性眼震的31例患者中,30例无眩晕及眼震,仅1例仍有两侧向地性眼震,Barbecue翻滚法复位后眩晕及眼震消失;另17例未转为向地性眼震患者中,10例转为向地性眼震者再行Barbecue翻滚法复位症状缓解,1例Gufoni法复位眩晕及眼震即刻消失,1例Gufoni法复位后仍存在两侧离地性眼震,予以Head shaking法习服及FPP法,5例未诱发出眩晕及眼震。1周后随访时,所有患者眩晕消失,残留程度不一的头昏症状。结论离地性眼震HC-BPPV的诊治,最重要的是通过眼震变换明确耳石位置,多方法运用可提高即刻复位效果,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离地性眼震 手法复位
下载PDF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
17
作者 梅仕俊 张长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5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采用耳石复位技术对某院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就诊的4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进行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心... 目的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采用耳石复位技术对某院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就诊的4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进行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头位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治疗1周后,40例患者中痊愈32例(80.0%),改善5例(12.5%),无效3例(7.5%),一次性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耳石复位法对大多数后半规管BPPV患者有效,护理上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认真配合操作,做好心理护理、头位护理及康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耳石复位 护理
下载PDF
李氏复位法治疗水平离地性眼震BPPV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邹世桢 李进让 +4 位作者 王志斌 吕霞 田丛哲 崔丽萍 田师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究李氏复位法对水平离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7月确诊的43例向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和30例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采用李氏... 目的探究李氏复位法对水平离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7月确诊的43例向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和30例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采用李氏手法复位治疗,将每次门诊治疗计算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进行2次相同复位法治疗,中间间隔5至10分钟,3天后及1周后复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天及1周的向地眼震患者复位有效率分别为83.7%和95.3%,离地性眼震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6.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氏复位法对治疗离地性眼震HC-BPPV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过程迅速,可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疾病 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离地性眼震 手法复位
下载PDF
耳石移位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罗红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年第6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耳石移位手法对后半规管性、水平半规管性良性的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对21例病人进行治疗,每一治疗循环间隔3d。结果:17例患者的眩晕和眼震于治疗后立刻或... 目的:探讨耳石移位手法对后半规管性、水平半规管性良性的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对21例病人进行治疗,每一治疗循环间隔3d。结果:17例患者的眩晕和眼震于治疗后立刻或1周内逐渐消失,治疗有效,另外4例无效:总有效率80.95%。结论:对不同类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用不同的耳石移位手法治疗,可作为门诊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耳石复位
下载PDF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慧贤 朱丽雅 刘鑫国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5期302-304,共3页
1921年Barany首次提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流性病学显示普通人群BPPV年发病率0.6%[1],是最常见前庭源性眩晕疾病。BPPV是常见内耳自限性疾病,指头部移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所激发短暂性... 1921年Barany首次提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流性病学显示普通人群BPPV年发病率0.6%[1],是最常见前庭源性眩晕疾病。BPPV是常见内耳自限性疾病,指头部移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所激发短暂性、阵发性眩晕、三个半规管均可以累及,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SC-BPPV)是最常见的,占57.2%~90.2%^([2,3])。目前主要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PSC-B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vertigo) 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 临床方案(Clinical Protocols)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手法复位(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