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自旋转和冷热试验对早期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小莉 钱晓云 +4 位作者 刘晶 黄杰 赵宁 陈红 高下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前庭自旋转(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和冷热试验对早期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4例早期梅尼埃病非急性发作期(Meniere disease,MD)患者和22例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前庭自旋转(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和冷热试验对早期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4例早期梅尼埃病非急性发作期(Meniere disease,MD)患者和22例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进行VAT和冷热试验检查,均为单耳发病,均先行VAT检测后行冷热试验。VAT检测观察水平增益、水平相移、垂直增益、垂直相移、非对称性5项参数,其中任意一项及以上异常即评定为前庭功能异常;后行冷热试验观察记录半规管轻瘫值(canal paresis,CP)和热气试验最大慢相角速度(SPVmax)。对两组患者的VAT和冷热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 VAT结果显示24例MD组16例(66.7%)前庭功能异常,其中增益增高1例次、降低8例次,增益部分增高部分降低1例次,相移延迟有12例次,非对称性异常有5例次;22例VM组中12例(54.5%)前庭功能异常,其中增益增高6例次、降低1例次,相移延迟有10例次。两组数据比较,增益增高和降低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冷热试验显示24例MD组中CP阳性14例(58.3%),SPVmax均值10.5°±9.5°/S;22例VM组CP阳性4例(18.2%),SPVmax均值34.7°±17.9°/S。两组CP和SPVmax均值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两组疾病的非急性发作期,VAT测试提示MD患者以4~6 Hz增益降低,VM患者以2~4 Hz增益增高为主要特征;冷热试验提示MD患者多表现为单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减退,而VM患者表现为亢进或者正常;二者的结合具有高低频互补作用,可以提高早期MD和VM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眩晕
下载PDF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周围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管琼峰 张力三 +4 位作者 洪文轲 杨怡 陈昭英 张丹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前庭神经炎(VN)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眼反射(V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15日至9月1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诊断的33例VN患者和43例BPPV患...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前庭神经炎(VN)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眼反射(V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15日至9月1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诊断的33例VN患者和43例BPPV患者。另选同时段两家医院的工作人员、患者亲属以及社会志愿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用vHIT定量测定一对水平半规管平面、两对垂直半规管平面的VOR增益值及相应三个VOR增益不对称值并分析结果和差异,同时记录眼球追赶扫视信息。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BPPV组比较,VN组患侧水平及垂直VOR增益值减小,相应不对称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PPV组每个VOR增益值及水平不对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垂直VOR增益不对称值增大(均P<0.05)。与BPPV组比较,VN组患侧VOR增益值减小,相应三个不对称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HIT早期诊断VN的敏感度为87.9%。33例VN患者中,除一例无法区分外,前庭上神经功能损害22例,前庭下神经功能损害7例,前庭上、下神经功能均损害3例。结论:vHIT通过评估VN患者前庭功能可帮助临床早期诊断VN,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诊断 半规管 眩晕/诊断 眩晕/病因学 体位 反射 前庭眼 眼球运动 前庭功能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对眩晕病因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岳阳 李淑娟 胡文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各项参数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PC—TIV)患者66例和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39例,应用VAT测试仪对其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以VAT水平和垂直测试...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各项参数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PC—TIV)患者66例和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39例,应用VAT测试仪对其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以VAT水平和垂直测试的增益等为观测参数,≥1项异常,即评定该试验为阳性。结果全部试验对象均完成VAT水平测试。Pc—TIV组3例(4.6%)未完成VAT垂直测试。①各项参数综合评定,PC-TIV组41例(62.1%)异常,前庭周围性眩晕组30例(76.9%)异常,两组的异常结果的总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3,P〉0.05);VAT测试在PC—TIV组以增益增高为特征,Pc-TIV组和前庭周围性眩晕组增益增高分别为22例(33.3%)和6例(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038,P〈0.05);⑧两组增益降低分别为2例(3.0%)和11例(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2,P〈0.01);④两组的水平、垂直增益异常分别为30例(28.6%,30/105)和13例(12.7%,1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84,P〈0.01)。结论VAT在Pc-TIV组中,以增益增高为主要特征,而前庭周围性眩晕则以增益降低为主,其中水平增益更为敏感。VAT对前庭系统损伤的定位评估,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 鉴别 前庭自旋转试验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徐进 高波 +1 位作者 宋海涛 黄魏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 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rt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平衡功能障碍
下载PDF
基于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检查法的急性前庭综合征病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崔世磊 马中华 +3 位作者 刘欣欣 孙厚亮 王佳伟 张晓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39-243,共5页
目的分析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检查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观察AVS的病因分布。方法选取急诊就诊的眩晕持续>6 h的AVS患者,收集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检查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观察AVS的病因分布。方法选取急诊就诊的眩晕持续>6 h的AVS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完成HINTS床旁检查、颅脑MRI DWI像及前庭功能检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修正诊断。结果 12012~2013年以眩晕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AVS患者53例;2前庭中枢源性AVS共20例,前庭外周源性AVS24例,9例患者不能确定病变部位,HI NTS检查法对于鉴别前庭中枢源性AVS的敏感性100%(20/20),特异性69%(20/29);3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组7例,其余46例患者定义为非PCI(n PCI)组,比较发现PCI组年龄(68.3±9.2)岁,显著高于n PCI组(47.6±15.9)岁,P=0.002;PCI组患者均有1个以上脑卒中危险因素,n PCI组仅10.9%(5/46)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P=0.0。结论急性前庭综合征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中前庭中枢源性并不少见,应该推广HINTS检查法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对于眩晕症状持续超过6 h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如果伴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要高度警惕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诊断 临床方案 急性前庭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 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
下载PDF
眩晕性疾病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凯 严小艳 +3 位作者 韩玉梁 孙珊珊 王晓东 侯斌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349-351,35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text,VAT)对眩晕性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4例眩晕患者(眩晕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眩晕组按临床诊断又分为前庭中枢性疾病组、前庭外周性疾病组、非前...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text,VAT)对眩晕性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4例眩晕患者(眩晕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水平、垂直测试。眩晕组按临床诊断又分为前庭中枢性疾病组、前庭外周性疾病组、非前庭性疾病组,比较各组特异性参数、非特异性参数的差异。结果眩晕组中VAT结果异常率为90.2%,与对照组(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庭中枢性疾病组水平增益增高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庭外周性疾病组中水平增益降低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1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临床均确诊为单侧病变。各组非特异性参数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可以作为眩晕性疾病的一种筛查方法,也是定位诊断的一种客观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自旋转试验 诊断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水平增益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严小艳 王凯 +4 位作者 陈丰 韩玉梁 王晓东 侯斌 田军茹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敏感性以及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①对155例前庭源性眩晕患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测试。②将前庭源性眩晕组根据临床诊断标...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敏感性以及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①对155例前庭源性眩晕患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测试。②将前庭源性眩晕组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前庭中枢性疾病组和前庭外周性疾病组,比较两组间的VAT指标的特异性。结果①前庭源性眩晕组中VAT结果异常率约占9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73%前庭中枢性疾病组病人出现水平增益增高,明显高于前庭外周性疾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77%前庭外周性疾病组病人水平增益降低,明显高于前庭中枢性疾病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VAT可以作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一种敏感的筛查方法;②VAT的水平增益是在前庭源性眩晕疾病中帮助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一种客观而敏感的指标;③VAT为眩晕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无创、简便、客观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前途眼动反射 诊断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的检测 被引量:7
8
作者 蒋子栋 温彦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通过对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查,探讨VAT用于鉴别中枢性和外周性位置性眩晕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耳聋、耳鸣或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资料包括病... 目的通过对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查,探讨VAT用于鉴别中枢性和外周性位置性眩晕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耳聋、耳鸣或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资料包括病史,专科检查,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VNG),VAT,头颅磁共振(MRI),位置试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 13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VAT参数水平增益正常,部分患者的垂直向下的眼震(positional down beating nystagmus,pDBN)通过手法复位消失,经MRI排除其他疾病。2例颅底凹陷综合征(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ACM)通过头颅MRI得到确诊,其VAT水平增益增高,手法复位后pDBN不消失。结论 VAT可用以辅助BPPV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突发性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勍 马丽涛 +2 位作者 李娜 彭新 单希征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 检查,探讨前庭功能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8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查,从听力曲线类型、伴随症状、疗效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 检查,探讨前庭功能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8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查,从听力曲线类型、伴随症状、疗效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听力曲线类型分组,VAT结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α=0.05, χ2=3.6475,P=0.3021);按突聋有无伴随症状分组,VAT结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α=0.05,χ2=0.3119, P=0.5765);按突聋疗效分组,VAT结果组间有统计学差异(α=0.05,χ2=8.4207,P=0.0381).结论 突聋患者听力曲线类型及伴随症状的产生与前庭功能无关,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对判定突聋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前庭功能 突发性聋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前庭自旋试验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静 陈军 周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80-2484,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前庭自旋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PPPD的患者47例以及同期确诊... 目的探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前庭自旋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PPPD的患者47例以及同期确诊为外周性眩晕患者51例、中枢性眩晕患者43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构成和VAT检测指标。结果 PPPD组患者平均年龄最小(P<0.01),病程最长(P<0.01);中枢性眩晕组水平增益增高例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外周性眩晕组水平增益降低例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PPPD组非对称性异常例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外周性眩晕组与中枢性眩晕组水平增益异常合并水平相移异常例数显著高于PPPD组(P<0.01);PPPD组单纯水平相移异常例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PPPD组病程与水平相移异常呈正相关关系(r=0.439)。结论 PPPD患者VAT检查以单纯水平相移异常为主要特征,而外周性或中枢性眩晕以水平增益异常合并水平相移异常为主,VAT检测可为PPP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外周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前庭自旋试验
下载PDF
前庭功能旋转实验对无体征眩晕定位诊断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张敬艳 李杰 王岩 《系统医学》 2018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前庭功能旋转实验对无体征眩晕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无体征或轻微体征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1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VAT检测,对比分析两... 目的研究前庭功能旋转实验对无体征眩晕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无体征或轻微体征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1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VAT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结果颈性VEMP检测后,对照组中一共有28只耳出现异常,异常发生率为14%。观察组中一共有84只耳出现异常,异常发生率为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13、N23、P13~N23检测值分别为(12.74±0.53)ms、(22.29±3.87)ms、(22.34±2.17)m V,对照组患者P13、N23、P13~N23检测值分别为(17.68±2.07)ms、(27.06±2.82)ms、(27.73±3.29)m V。眼性VEMP检测后,对照组中一共有34只耳出现异常,异常发生率为17%。观察组中一共有80只耳出现异常,异常发生率为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P、N-P检测值分别为(10.02±0.65)ms、(15.73±0.61)ms、(3.21±3.13)m V,对照组患者N、P、N-P检测值分别为(11.09±0.84)ms、(17.11±1.04)ms、(2.02±1.57)m V。VNG检测后,观察组有36例出现异常,异常率为36%,对照组有15例出现异常,异常率为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T检测后,观察组半规管轻瘫指数阳性率为50%,对照组CP阳性率为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VEMP检测、眼性VENP检测对眩晕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ABT检测能够分侧定位,结合VNG检测,能够很好的发挥VAT检测的目的,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旋转实验 无体征眩晕 定位诊断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前庭功能变化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祁晓媛 范桂梅 +3 位作者 贾鸿宁 吴慧君 姚玉芳 张丽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54-858,共5页
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前庭功能变化及特点。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VM患者92例作为VM组,同期入院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组,收集和分析VM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纯音测听、声导抗、冷热试验、摇头试验(HSN)、颈肌前... 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前庭功能变化及特点。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VM患者92例作为VM组,同期入院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组,收集和分析VM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纯音测听、声导抗、冷热试验、摇头试验(HSN)、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及前庭自旋转试验(VAT)比较和分析2组受检者异常率的检出情况。结果:VM组患者前庭症状持续时间<1 min~>1 d不等,患者自发性眩晕或位置性眩晕症状,以1 h^1 d最为常见(46.74%),伴发症状由多到少依次为偏头痛74例(80.43%)、畏声49例(53.26%)、畏光46例(50.00%)及视觉先兆33例(35.87%);VM组患者纯音平均听阈、高频平均听阈、冷热试验、摇头试验、cVEMP和VAT的异常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3.70%VM组患者至少出现1项上述前庭功能检查异常。结论:大部分VM患者存在前庭功能异常,加强前庭功能检测有助于VM和其他前庭性疾病的评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功能试验 前庭性偏头痛 临床特点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自旋转试验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晶 张小莉 高下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患者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V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VAT检查,观察水平增益、水平相移、垂直增益、垂直相移、非对... 目的 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患者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V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VAT检查,观察水平增益、水平相移、垂直增益、垂直相移、非对称性五项参数,≥1项异常,即评定为前庭功能异常,VAT试验阳性。结果VAT结果显示VM组21例(80.77%)前庭功能异常;对照组2例(10%)前庭功能异常,两组前庭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患者增益异常18例(69.23%),其中水平增益增高12例次,垂直增益增高4例次,水平增益降低1例次,水平增益部分增高部分降低2例次。VM患者相移延迟16例(61.54%),其中水平相移延迟13例次,垂直相移延迟5例次。VM患者非对称性异常3例(11.54%),提示水平通路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右侧功能较弱。VM患者增益异常以2.0—2.7Hz为主,相移异常以3.5~5.9Hz为主。结论VM患者以增益增高、相移延迟为主要特征,水平测试比垂直测试敏感。VAT对VM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估有效,其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前庭性偏头痛 眩晕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欧阳汤鹏 徐先荣 +1 位作者 翟丽红 石婷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眩晕中心就诊的62例VM并发BPPV(并发组)及6...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眩晕中心就诊的62例VM并发BPPV(并发组)及65例原发性BPPV(原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累半规管、复位次数、复发率、冷热试验及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异常率等特点。结果并发组与原发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5.2和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与原发组水平半规管受累检出率分别为40.3%(25/62)、23.1%(15/65),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在服用抗VM药物治疗同时所需复位治疗次数及复发率与原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与原发组VAT异常者分别为69.4%(43/62)和52.3%(3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冷热试验异常率(分别为29.0%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并发BPPV常见于中老年女性,水平半规管更易受累,大部分患者在抗VM药物治疗同时经过1~2次复位治疗即可控制眩晕,前庭功能检查VAT异常率高于冷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法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前庭眼反射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开旭 陈太生 +5 位作者 王巍 李姗姗 温超 刘强 韩曦 林鹏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通过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分析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前庭眼反射特征,探讨VAT技术在前庭性偏头痛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临床确诊的VM患者69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73例、正常人65例在完成临床检查的基础上... 目的:通过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分析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前庭眼反射特征,探讨VAT技术在前庭性偏头痛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临床确诊的VM患者69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73例、正常人65例在完成临床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以VAT增益、相位及非对称性为指标,分析比较其前庭眼反射特征。结果:(1)69例VM患者中水平或垂直增益异常为54例(78.3%);水平或/和垂直相位延迟66例(95.7%);非对称性异常13例(异常率为18.8%)。(2)54例增益异常的VM患者中,46例(66.7%)为高增益,42例表现为高增益伴高相位,36例表现为单纯水平高增益(且主要集中在2~4 Hz异常,26例);8例(11.6%)表现为低增益。(3)PCI组VAT特征:73例PCI患者中,47例(64.4%)为高增益,11例(15.1%)表现为低增益,主要呈高增益。PCI组与VM组比较,高增益、低增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37,P>0.05)。VM组与PCI组的VAT均以高增益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相位延迟及非对称指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正常人组VAT特征:四项指标异常阳性率较低。正常人组与VM组比较,高增益及相位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17、97.57,P<0.01),低增益非及对称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M的前庭眼反射以高增益为主,多呈现在2~4Hz频率段,且多伴有相位延迟。VM主要累及前庭中枢,VAT检测可为VM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眼反射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原文传递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耳源性眩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爱萍 张道宫 +5 位作者 吕亚峰 李亚伟 徐继良 刘贤峰 李远令 樊兆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29例耳源性眩晕患者进行VAT及冷热试验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T检查结果异常者89例(69.0%),冷热试验检查结果异常者56例(43.4%)。两...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29例耳源性眩晕患者进行VAT及冷热试验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T检查结果异常者89例(69.0%),冷热试验检查结果异常者56例(43.4%)。两项对比试验中,单独结果异常VAT为47例(36.4%),冷热试验为14例(10.9%);两者均异常42例(32.6%),两者总异常103例(79.8%)。经统计学分析VAT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冷热试验,总异常的检出率高于任何单一试验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P〈0.05)。结论:耳源性眩晕患者中VAT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冷热试验。VAT与冷热试验联合应用,可相互补充,有助于全面了解半规管功能,为耳源性眩晕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眩晕
原文传递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前庭功能评定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太生 宋伟 鲁宏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724-727,共4页
目的: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前庭功能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行VAT和冷热试验(CT)。在VAT水平和垂直眼动增益、相位,水平非对称5项指标以及CT中,出现1项或1项以上异常指标即评定为该试验结果异常。结... 目的: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前庭功能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行VAT和冷热试验(CT)。在VAT水平和垂直眼动增益、相位,水平非对称5项指标以及CT中,出现1项或1项以上异常指标即评定为该试验结果异常。结果:VAT异常者36例(75.0%),异常指标中的相位多于增益,非对称最少,相位和增益病理数据在各频率的分布一致。其中水平测试异常32例(66.7%),包括增益降低21例次,相位延迟24例次,非对称6例次,与前庭损伤侧别相符,且均出现在6.0~11.0Hz;垂直测试异常15例(31.2%),包括增益降低或升高7例次,相位延迟14例次。CT管麻痹和优势偏向单项或双项异常者33例(68.8%)。VAT和CT单独异常分别为11例和8例,均异常25例;完全性前庭损伤者的2项结果均异常,且VAT异常数据呈全频带性。结论:VAT作为高频、宽带的前庭功能检测技术,既能提供前庭高频区的功能信息,又可检测垂直半规管功能,弥补了CT的缺陷,减少了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原文传递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查结果分析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波 宋海涛 +1 位作者 周金梅 黄魏宁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评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和诊断价值中的作用。方法:对41例BPPV患者分别进行VAT和红外视频眼震图的各项检查。根据受累半规管分组分析VAT的特点。结果:VAT异常者34例(82.93%)...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在评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和诊断价值中的作用。方法:对41例BPPV患者分别进行VAT和红外视频眼震图的各项检查。根据受累半规管分组分析VAT的特点。结果:VAT异常者34例(82.93%)。21例垂直半规管BPPV患者中,垂直相移异常14例次,垂直增益异常1例次;水平相移异常6例次,水平增益异常5例次,非对称性异常2例次。12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中,水平相移异常6例次,水平增益异常5例次,非对称性异常2例次;垂直相移异常4例次,垂直增益异常2例次。所有患者在相移指标上,4例表现全频段异常,21例在2~3Hz显示异常。冷热试验半规管麻痹(CP)和(或)眼震优势偏向(DP)异常者24例(58.54%),其中4例患者2项指标同时异常。结论:VAT能够全面地了解BPPV患者水平及垂直半规管功能。VAT检测中的相移异常是BPPV的一个相对恒定的表现,并且通常表现在2~3Hz频率上。VAT和冷热试验可互为补充,联合应用有助于全面了解半规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自旋转试验 变位试验 冷热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