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苏里藜芦碱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0
1
作者 韩国柱 李欣燕 +2 位作者 吕莉 李卫平 赵伟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 研究乌苏里藜芦生物碱 ( Vn A)对大鼠的抗血栓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电刺激诱发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瘀血诱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 Vn A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结果 大鼠 iv6种不同剂量的 Vn A ( 7.2~ 4 2 .9μg/... 目的 研究乌苏里藜芦生物碱 ( Vn A)对大鼠的抗血栓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电刺激诱发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瘀血诱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 Vn A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结果 大鼠 iv6种不同剂量的 Vn A ( 7.2~ 4 2 .9μg/ kg)导致血管阻塞时间 ( OT)显著延长 ,且具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Vn A 30μg/ kg产生的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与赖氨匹林 18.0 mg/ kg的作用相当。单次 iv Vn A30 μg/ kg使 OT呈时间依赖性延长。Vn A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起效迅速 ,持续至少 80 min,iv后 15 m in达效应峰值。iv Vn A( 15~ 4 5 μg/ kg)显著减少下腔静脉血栓干质量 ,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Vn A具有强大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 ,并具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其抗血栓效能高 ,作用强度大 ,在大鼠的有效剂量低至μg/ kg水平。V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乌苏里藜芦 生物碱 藜芦
下载PDF
乌苏里藜芦碱对血小板聚集及凝血与出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欣燕 韩国柱 +3 位作者 张书文 吕莉 杨静娴 赵伟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 研究乌苏里藜芦碱 (Vn A)对大鼠的抗血小板作用及其对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比浊法测定正常大鼠及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百分率 ,观察 Vn A抗血小板作用。毛细玻璃管法测定小鼠全血凝血时间 (CT) ;比较等效抗凝... 目的 研究乌苏里藜芦碱 (Vn A)对大鼠的抗血小板作用及其对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比浊法测定正常大鼠及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百分率 ,观察 Vn A抗血小板作用。毛细玻璃管法测定小鼠全血凝血时间 (CT) ;比较等效抗凝剂量的 Vn A及肝素对小鼠尾出血时间 (BT)的影响。结果  Vn A(45、30、15 μg/ kg,iv)对 ADP诱发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性。 Vn A (12 .5、2 5、5 0、10 0μg/ kg,ip)可明显延长小鼠 CT和 BT,等效抗凝剂量的 Vn A(49.3μg/ kg,ip)所致 BT延长略低于肝素 (1.2 5 mg/ kg,ip)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n A具有显著抗血小板作用 ,能显著延长 CT,对 BT的延长作用不超过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藜芦碱 抗血小板作用 凝血时间 出血时间
下载PDF
乌苏瑞宁的抗血栓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邓伟峰 赵伟杰 +3 位作者 吕莉 王世盛 潘平 韩国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36-1838,共3页
目的研究乌苏里藜芦总生物碱中乌苏瑞宁对大鼠的抗血栓作用,确证乌苏瑞宁是否为总碱中抗栓活性成分。方法应用电刺激诱发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瘀血诱发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乌苏瑞宁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采用Born... 目的研究乌苏里藜芦总生物碱中乌苏瑞宁对大鼠的抗血栓作用,确证乌苏瑞宁是否为总碱中抗栓活性成分。方法应用电刺激诱发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瘀血诱发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乌苏瑞宁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采用Born’s法测定大鼠体内外血小板聚集率以研究乌苏瑞宁的抗血小板作用。结果大鼠iv5种不同剂量的乌苏瑞宁(1.25~20.00μg/kg)均能导致电刺激诱发的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所致的血管阻塞时间显著延长;亦能减少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干质量;乌苏瑞宁在剂量为1.25~5.00μg/kg以及质量浓度为6.25~50μg/L时,能抑制大鼠体内外血小板聚集。结论乌苏瑞宁具有强大的抗大鼠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和抗血小板作用。乌苏里藜芦总碱的抗血栓作用与其中的化学成分乌苏瑞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藜芦总生物碱(VnA) 乌苏瑞宁 血栓
下载PDF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新计巴丁的抗血栓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平 赵伟杰 +4 位作者 吕莉 王世盛 邓伟峰 杨静娴 韩国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研究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新计巴丁(neogermbudine,NG)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及初步作用机制探讨。方法:应用电刺激诱发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淤血诱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NG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采用Bor... 目的:研究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新计巴丁(neogermbudine,NG)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及初步作用机制探讨。方法:应用电刺激诱发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淤血诱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NG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采用Born法测定NG在体、内外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活性;采用凝血酶时间法测定NG对血凝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生理氯化钠溶液(NS)组相比,NG4种剂量(5~40μg·kg^-1)组血管阻塞时间(OT)均显著延长,下腔静脉淤血形成血栓的干重明显降低;体内、外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上述指标均呈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NG具有较强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该作用与NG的抗血小板作用和抗凝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计巴丁 乌苏里藜芦 生物碱 血栓 血小板
下载PDF
乌苏里藜芦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世盛 赵伟杰 +3 位作者 闻伟峰 李广哲 郭修晗 宋其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04-1606,共3页
目的对乌苏里藜芦Veratrum nigrum var.ussuriens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溶剂分配和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包括1D和2D)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 目的对乌苏里藜芦Veratrum nigrum var.ussuriens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溶剂分配和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包括1D和2D)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7-甲氧基-2-(3′-羟基-2′,5′-二甲氧基苯基)苯骈呋喃(Ⅰ)、白藜芦醇(Ⅱ)、3,5,2′,4′-四羟基茋(Ⅲ)、β-谷甾醇(Ⅳ)。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藜芦呋喃素;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藜芦 苯骈呋喃 藜芦呋喃素
下载PDF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计米丁的抗动脉血栓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吕莉 潘平 +4 位作者 韩国柱 周琴 赵伟杰 王世盛 陆文婷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计米丁(germidine)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生理盐水(NS)组、计米丁5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物赖氨匹林(LAS)组。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后血流阻塞时间(OT),以NS组为基... [目的]探讨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计米丁(germidine)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生理盐水(NS)组、计米丁5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物赖氨匹林(LAS)组。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后血流阻塞时间(OT),以NS组为基准,计算不同给药组OT延长百分率。采用Born法评价计米丁的体内、外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NS组,计米丁4个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药物LAS组。大鼠给药后取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5 min最大聚集率。以NS组为基准,计算不同给药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百分率。另取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NS组,计米丁4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物赖氨匹林(LAS)组。取血,制备PRP和PPP,于PRP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受试药物或NS。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5min最大聚集率。以NS组为基准,计算不同给药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百分率,并计算计米丁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与NS组相比,大鼠静脉注射计米丁(1.3-20.0μg.kg^-1)后呈剂量依赖性OT延长,计米丁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体内(2.5-20.0μg.kg^-1)及体外(6.3-50.0μg.L-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其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9.3μg.L-1。[结论]计米丁具有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该作用与其抗血小板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 计米丁 动脉血栓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乌苏里黎芦碱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蓄积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晓艳 韩国柱 黄珊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乌苏里黎芦生物碱(Veratrum n igrum L.var.Ussurience Nakai alkaloids,VnA)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蓄积性毒性。方法:用小鼠急性死亡率法估测iv VnA的LD50及药代动力学参数,判定VnA的蓄积毒性。结果:测得VnA的LD50(iv)为... 目的:研究乌苏里黎芦生物碱(Veratrum n igrum L.var.Ussurience Nakai alkaloids,VnA)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蓄积性毒性。方法:用小鼠急性死亡率法估测iv VnA的LD50及药代动力学参数,判定VnA的蓄积毒性。结果:测得VnA的LD50(iv)为702μg/kg,95%可信限为681.83μg/kg^724.18μg/kg。对数体存率?时间曲线呈一室模型,其消除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VnA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K 0.32m in,t1/2 2.17m in,Vd 2.02μg/kg,AUC∞960.20μg/kg.m in,CL 0.65μg/kg.m in。小鼠每日140.2μg/kg(1/5 LD50),连续一个月,仍未见小鼠死亡,求得VnA的Kc>6,可见VnA无明显蓄积作用。结论:VnA静脉注射后其毒性成分在小鼠体内的动力学行为可用一室开放模型加以描述,其消除遵循一级动力学。VnA的毒性成分在体内消除极快,其半衰期仅为2.17分钟。VnA虽急性毒性很强但无明显蓄积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黎芦碱 半数致死量 药代动力学 蓄积性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