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and 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被引量:6
1
作者 Bridget Martinez Philip V.Peplow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16-726,共11页
Temporal lobe epilepsy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focal epilepsy in adults,accounting for one third of all diagnosed epileptic patients,with seizures originating from or involving mesial temporal structures such as th... Temporal lobe epilepsy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focal epilepsy in adults,accounting for one third of all diagnosed epileptic patients,with seizures originating from or involving mesial temporal structures such as the hippocampus,and many of these patients being refractory to treatment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Temporal lobe epilepsy is the most common childhood neurological disorder and,compared with adults,the symptoms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age and brain development.Diagnosis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relies on clinical examination,patient history,electroencephalographic recordings,and brain imaging.Misdiagnosis or delay in diagnosis is common.A molecular biomarker that could distinguish epilepsy from healthy subjects and other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would allow for an earlier and mor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to be initiated.Among possible biomarker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as well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in the epileptic brain are micro RNAs.Most of the recent studies had performed micro RNA profiling in body fluids such as blood plasma and blood serum and brain tissues such as temporal cortex tissue and hippocampal tissue.A large number of micro RNAs were dysregulated when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and with some overlap between individual studies that could serve as potential biomarkers.For example,in adults with temporal lobe epilepsy,possible biomarkers are miR-199a-3p in blood plasma and miR-142-5p in blood plasma and blood serum.In adults with 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possible biomarkers are miR-153 in blood plasma and miR-145-3p in blood serum.However,in many of the studies involving patients who receive one or several anti-epileptic drugs,the influence of these on micro RNA expression in body fluids and brain tissues is largely unknown.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with children with temporal lobe epilepsy and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utilizing mouse or rat and non-human primate models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The animal models could be used to confirm micro RNA findings in human patients and to test the effects of targeting specific micro RNAs on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S biomarkers blood plasma blood serum children hippocampal tissue 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icroRNA temporal cortical tissue temporal lobe epilepsy
下载PDF
基于Freesurfer自动分割技术评估不同类型颞叶癫痫患者大脑皮层厚度的改变
2
作者 张彦玲 李健 +3 位作者 闫梦楠 李金芹 田博 陈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4-890,共7页
目的探讨Freesurfer自动分割技术评估成人颞叶癫痫(TLE)大脑皮层厚度的变化。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共同确诊的84例TLE,包括MRI阴性TLE 32例、左侧海马硬化30例、右侧海马硬化2... 目的探讨Freesurfer自动分割技术评估成人颞叶癫痫(TLE)大脑皮层厚度的变化。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共同确诊的84例TLE,包括MRI阴性TLE 32例、左侧海马硬化30例、右侧海马硬化22例,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轴位T1WI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扫描。使用Freesurfer软件对T1WI图像行大脑皮层分割,比较不同类型TLE患者各皮层厚度的差异。结果MRI阴性TLE组与对照组比较有14个区域皮层厚度均减小,主要集中在双侧额叶和右侧顶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海马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34个区域皮层厚度均减小,主要集中在双侧额叶、颞叶及顶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侧海马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27个区域皮层厚度均减小,主要集中在双侧额叶、顶叶及右侧颞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动分割技术可评价不同类型TLE患者大脑不同皮层区域厚度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进一步了解TLE的发展,为完善治疗方法或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磁共振成像 自动分割 脑部皮层厚度 大脑皮质 成年人
下载PDF
Treatment of Epilepsy with 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An Analysis of Cortical Blood Flow and Histological Change in Temporal Lobe 被引量:3
3
作者 Zhi-Qiang Cui Guo-Ming Luan +3 位作者 Jian Zhou Feng Zhai Yu-Guang Guan Min B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Background: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has a reported efficacy in treating epilepsy involving functional cortex by pure electro-coagulation or combination with resection.However,the mechanisms of bipolar electro-coag... Background: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has a reported efficacy in treating epilepsy involving functional cortex by pure electro-coagulation or combination with resection.However,the mechanisms of 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are not completely known.We studied the acute cortical blood flow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after 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in 24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temporal lobe epilepsy.Methods:Twenty-four patients were consecutively enrolled,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admission.The regional cortical blood flow (rCBF),electrocorticography,the depth of cortex damage,and acute histological changes (H and E staining,neuronal staining and neurofilament (NF) staining)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The t-test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rCBF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Results:The rCBF after coag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5).The spik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electro-coagulation.For the temporal cortex,the depth of cortical damage with output power of 2-9 W after electro-coagulation was 0.34 ± 0.03,0.48 ± 0.06,0.69 ± 0.06,0.84 ± 0.09,0.98 ± 0.08,1.10 ± 0.1 l,1.11 ± 0.09,and 1.22 ± 0.11 mm,respectively.Coagulation with output power of 4-5 W completely damaged the neurons and NF protein in the molecular layer,external granular layer,and external pyramidal layer.Conclusions:The electro-coagulation not only destroyed the neurons and NF protein,but also reduced the rCBF.We concluded that the injuries caused by electro-coagulation would prevent horizontal synchronization and spread of epileptic discharges,and partially destroy the epileptic fo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Histological Change 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ELECTROCORTICOGRAPHY Regional cortical Blood Flow temporal lobe Epilepsy
原文传递
基于MRI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双重病理致颞叶癫痫患者脑区结构特征分析
4
作者 孔钰 刘瑞寒 +3 位作者 姚磊 王淑贞 刘春朝 孔庆霞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后处理技术,对双重病理(DP)致耐药性颞叶癫痫(TLE)患者脑区结构变化特征进行自动精细脑分割及脑区数据定量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DP致TLE患者35例设为TLE-DP组,并选择同期32例健康成年人为对... 目的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后处理技术,对双重病理(DP)致耐药性颞叶癫痫(TLE)患者脑区结构变化特征进行自动精细脑分割及脑区数据定量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DP致TLE患者35例设为TLE-DP组,并选择同期32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的MRI图像资料,进行自动精细脑分割及脑区数据定量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各脑区的体积、体积分数、皮质厚度、皮质表面积及皮质曲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上述指标对DP致TLE的诊断效能。结果自动精细脑分割及脑区数据定量分析显示,两组受试者30个脑区体积、12个脑区体积分数、2个脑区皮质厚度、11个脑区皮质表面积、3个脑区皮质曲率,以及21个海马亚区体积和1个海马亚区体积分数差异显著(t=-2.151~3.88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部分脑区体积、脑区皮质表面积和海马亚区体积对DP致TLE诊断效能较高(AUC>0.7)。结论基于MRI后处理技术的自动精细脑分割及脑区数据定量分析对DP致TLE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磁共振成像 皮质发育畸形 海马 硬化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及预后的影响对比
5
作者 徐坤 张晓东 +1 位作者 张云一 李喆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3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1年1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1年1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行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行经侧裂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预后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动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7 d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更佳,可加快血肿清除,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侧裂入路 经颞叶皮层入路 血肿清除率
下载PDF
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钱洪波 殷骏 潘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0月接诊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0月接诊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自动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周GCS均较术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显示,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预后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后部 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预后 疗效
下载PDF
38例儿童颞叶难治性癫痫病理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江娅 李文玲 +3 位作者 武江 赵焕芬 毛金丽 娄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颞叶难治性癫痫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8例颞叶癫痫患儿的病理资料。结果 38例患儿年龄2.5-14岁,男21例、女17例。病理诊断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21例,其中FCDⅠa 1例、FCDⅠb ... 目的探讨儿童颞叶难治性癫痫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8例颞叶癫痫患儿的病理资料。结果 38例患儿年龄2.5-14岁,男21例、女17例。病理诊断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21例,其中FCDⅠa 1例、FCDⅠb 2例、FCDⅡa 2例、FCDⅡb 3例、FCDⅢa 5例、FCDⅢb 1例、FCDⅢc 1例、FCDⅢd 6例;微皮层发育不良3例;单纯海马硬化3例;神经系统肿瘤7例,其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5例,星形胶质瘤2例;脑炎2例;蛛网膜囊肿2例。结论 FCD是引起儿童颞叶难治性癫痫最常见的原因,其中FCDIIId型为最常见的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 难治性癫痫 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 儿童
下载PDF
皮层脑电监测下颞叶病变合并癫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斌 蔡明 +7 位作者 朱红玉 韩树生 孙印臣 罗丽媛 袁进国 李志波 曹臧柱 刘福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监测下合并颞叶病变的癫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1例伴有癫症状的颞叶病变患者,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确定癫灶,切除病变后,切除或热灼可疑癫疒间灶。术后随访患者的癫发作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切除颞叶病变前均可通...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监测下合并颞叶病变的癫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1例伴有癫症状的颞叶病变患者,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确定癫灶,切除病变后,切除或热灼可疑癫疒间灶。术后随访患者的癫发作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切除颞叶病变前均可通过皮层脑电图探及疒间波,病变及疒间灶完全切除后,癫波消失者19例,2例功能区患者虽多次皮层热灼,仍可见偶发棘波。术后20例未再有癫疒间发作,1例有部分性发作,用抗癫疒间药可控制。结论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切除或热灼癫灶是一种有效控制颞叶病变切除术后癫发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脑电监测 癫 颞叶病变
下载PDF
扩大翼点入路在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忠平 石斌 +2 位作者 高海平 王景云 靳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对210例额颞部颅脑损伤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术中颅压情况决定去骨瓣减压的范围。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分,预后良好108例(51.4%),中度残废24例(11.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对210例额颞部颅脑损伤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术中颅压情况决定去骨瓣减压的范围。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分,预后良好108例(51.4%),中度残废24例(11.4%),重度残废18例(8.6%),植物生存12例(5.7%),死亡48例(22.9%)。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暴露范围广、骨窗大、术野清晰、减压充分、止血完善,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翼点入路 额颞部 颅脑损伤
下载PDF
颞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开东 耿晓增 +2 位作者 程刚 李海林 傅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系统了解颞叶桥静脉及其属支的显微解剖。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的颞叶桥静脉,由各属支起源追踪至静脉汇入点,测量有关数据。结果:颞叶桥静脉有4型:Ⅰ静脉湖型15%(3侧),Ⅱ烛台型40%(8侧),Ⅲ单干型20%(4侧),... 目的:系统了解颞叶桥静脉及其属支的显微解剖。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的颞叶桥静脉,由各属支起源追踪至静脉汇入点,测量有关数据。结果:颞叶桥静脉有4型:Ⅰ静脉湖型15%(3侧),Ⅱ烛台型40%(8侧),Ⅲ单干型20%(4侧),Ⅳ多干型25%(5侧)。20侧半球共有107条桥静脉属支、43个静脉汇入点,静脉汇入点分布于横窦区54%(23个)、小脑幕区23%(10个)、颞骨岩部区23%(10个)。结论:熟悉颞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是在相关手术中保护桥静脉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 桥静脉 显微解剖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颞叶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不同病理亚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传栋 武江 +8 位作者 岳向勇 赵磊 李文玲 郑杰 郭韬 何利兵 李颖 赵建凯 吕冬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30-1434,共5页
目的比较201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下颞叶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不同病理亚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进行颞叶癫痫手术患者241例。根据2011年ILAE分类... 目的比较201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下颞叶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不同病理亚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进行颞叶癫痫手术患者241例。根据2011年ILAE分类对经过颞叶癫痫手术患者FCD按不同病理亚型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病理亚型患者癫痫发作起始年龄、患病年限、手术年龄、发作频率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观察不同病理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92例患者符合FCD诊断,结合型FCD平均发作起始年龄为19.2岁,晚于单纯型FCD(P=0.038)。在结合型FCD患者中,FCDⅢc型平均发作起始年龄为30.7岁,晚于结合型FCD中的其他亚型(P=0.007)。结合型FCD平均癫痫患病年限为7.8年,短于单纯型FCD(P=0.003)。在结合型FCD的病理亚型中,FCDⅢb型平均癫痫患病年限为3.5年(P=0.016),FCDⅢc型平均癫痫患病年限为5.3年(P=0.041),短于结合型FCD的其他病理亚型。FCDⅢc型平均手术年龄为35.8岁,晚于结合型FCD的其他病理亚型(P=0.014)。结论结合型FCD癫痫发作起始年龄晚,尤其是FCDⅢc型。结合型FCD手术前癫痫患病年限短,尤其是FCDⅢb型和FCDⅢc型。在结合型FCD患者中,FCDⅢc型平均手术年龄明显晚于结合型FCD的其他病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 颞叶癫痫 病理亚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早期左侧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伟强 彭国毅 +3 位作者 杨金华 肖哲 张子衡 罗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62-64,7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早期急诊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的69例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早期急诊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的69例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术后失语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大部分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69.6%(48/69)比44.8%(26/58)],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2%(7/69)比31.0%(18/58)],观察组患者未见完全失语者,无失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0%(49/69)比3.5%(2/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8%(44/69)比32.8%(1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效果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其具有血肿清除效果好、止血方便、对脑组织损伤小、对语言功能的影响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出血 高血压 侧裂-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侧裂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癎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丰势 王政刚 +5 位作者 张旭东 张卫宁 程建业 黄英雄 李建衡 陈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总结对颞叶癫病人行侧裂径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显微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对28例顽固性颞叶癫病人进行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视频脑电图实时监测、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检查,确定颞叶癫灶。行... 目的总结对颞叶癫病人行侧裂径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显微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对28例顽固性颞叶癫病人进行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视频脑电图实时监测、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检查,确定颞叶癫灶。行翼点开颅,经右侧手术17例,左侧11例,行颞叶径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显微切除术。结果术后发作完全停止20例(71.4%);症状显著改善,偶有发作3例(10.7%);好转3例(10.7%);无效2例。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及综合性辅助检查确定颞叶癫,行侧裂径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显微切除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但要求解剖清晰,显微外科技术熟练,避免意外损伤脉络膜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侧裂入路 海马 杏仁核
下载PDF
难治性癫相关病理学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朴月善 卢德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35-1040,共6页
外科手术切除致灶的大力开展,为难治性癫的神经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病例资源。近年来,国际上关于皮质发育畸形和海马硬化的分类均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探索为我们认识癫相关病变的疾病谱系... 外科手术切除致灶的大力开展,为难治性癫的神经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病例资源。近年来,国际上关于皮质发育畸形和海马硬化的分类均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探索为我们认识癫相关病变的疾病谱系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未来几年,关于致灶的分子病理学及其致性的研究将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皮质发育畸形 海马 病理学 综述
下载PDF
微创锁孔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治疗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痫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翔宇 孙康健 +4 位作者 王汉东 王娟 杨昉 张志强 李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颞上沟-侧脑室锁孔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3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19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颞上沟-侧脑室锁孔... 目的探讨经颞上沟-侧脑室锁孔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3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19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颞上沟-侧脑室锁孔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手术方式。结果术后复查头颅MRI示,手术切除范围满意。术后随访6~24个月,EngelⅠ级14例(73.6%)、Ⅱ级4例(21%)、Ⅲ级1例(5.4%),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经颞上沟-侧脑室锁孔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安全有效;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锁孔入路 海马-杏仁核切除术 海马硬化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与颞叶癫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超 徐波涛 +3 位作者 杨开军 王克万 王洪筱 漆松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66-169,169,共4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相关颞叶癫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颞叶癫DNT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以部分性癫起病,平均起病年龄轻。MRI上有典型的"倒三角...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相关颞叶癫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颞叶癫DNT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以部分性癫起病,平均起病年龄轻。MRI上有典型的"倒三角征"和瘤内分隔表现。PET检查表现为病灶及周边脑皮质葡萄糖摄取减低。均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6年,癫控制良好,无肿瘤复发病例。术后病理提示:单纯型DNT 6例,复杂型DNT 15例,伴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13例。结论应用标准前颞叶切除治疗癫相关的颞叶DNT,手术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癫痫 颞叶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下载PDF
海绵状血管瘤致颞叶内侧癫痫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浩 别毕洲 +4 位作者 徐国政 宋健 黄河 吴越 向露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癫痫的颞叶内侧不同部位海绵状血管瘤(CA)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对3例位于颞叶内侧不同部位CA导致癫痫发作的患者,分别采取经侧裂入路、颞上沟入路及颞下回入路手术切除病灶。结果所有病例术中病灶显露满意,均予以完全切除... 目的探讨引起癫痫的颞叶内侧不同部位海绵状血管瘤(CA)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对3例位于颞叶内侧不同部位CA导致癫痫发作的患者,分别采取经侧裂入路、颞上沟入路及颞下回入路手术切除病灶。结果所有病例术中病灶显露满意,均予以完全切除。术后随访4~8个月,3例患者均无癫痫发作。结论对位于颞叶内侧不同部位的CA应根据病灶的部位选择不同手术入路,有利于充分显露并完全切除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颞叶内侧癫痫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额叶与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癫病人临床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曲文 翁洁玲 +3 位作者 华力栋 胡滨 姚建玲 王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402-404,共3页
目的研究额叶与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癫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FCD且病灶位于额叶或颞叶的48例癫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额叶15例,颞叶33例。根据病理分型,轻度皮质发育不良(mild... 目的研究额叶与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癫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FCD且病灶位于额叶或颞叶的48例癫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额叶15例,颞叶33例。根据病理分型,轻度皮质发育不良(mild cortical dysplasia,MCD)8例,FCDⅠ型8例,FCDⅡ型16例,FCDⅢ型16例。分析额叶和颞叶病人在癫始发年龄、病程、癫发作类型、频率、脑电图双侧异常率、MRI异常率、抗癫药物数量及FCD病理亚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额叶与颞叶FCD癫病人在性别、文化程度、癫始发年龄、发作类型及服用抗癫药物数量、脑电图双侧异常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两组在病理亚型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额叶癫以FCDⅡ型为主,颞叶癫以FCDⅢ型多见。与颞叶相比,额叶病人病程更短、发作频率及MRI异常率更高(均P<0.05)。结论额叶FCD与颞叶FCD癫病人在病理分型、病程、癫发作频率、MRI异常率上可能存在差别,这些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F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痫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额叶 颞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颞叶癫痫病患者的脑皮层多特征分类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圣文 赖春任 +4 位作者 汪文胜 成丽娜 吴凯 岑桂英 池敏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7-1060,共4页
为了自动识别左、右侧颞叶癫痫病患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脑皮层结构特征的分类方法.采集了21例左侧TLE患者(LTLE)、18例右侧TLE患者(RTLE)与28例健康正常人(NC)的脑结构磁共振图像,提取与分析其脑皮层形态结构特征.为了降低特征维数,利用... 为了自动识别左、右侧颞叶癫痫病患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脑皮层结构特征的分类方法.采集了21例左侧TLE患者(LTLE)、18例右侧TLE患者(RTLE)与28例健康正常人(NC)的脑结构磁共振图像,提取与分析其脑皮层形态结构特征.为了降低特征维数,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获取对分类有效的主要特征.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对3组人群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大脑皮层表面积为最佳分类特征,灰质体积也具有突出的分类能力,皮层厚度识别不同侧TLE的能力稍差,平均曲率对右侧TLE与健康人群的区分能力相对较弱.对分类有重要影响的脑区主要分布于颞叶、额叶与顶叶,尤其是大脑左侧脑区.由此证明利用脑皮层特征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侧TLE患者和健康正常人,TLE患者的左脑更易受损.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TLE患者的病理机制与进展规律、确定病灶位置及实现自动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脑皮层特征 支持向量机 分类
下载PDF
MRI阴性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发作间期^(18)F-FDGPET显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迟红卫 白金城 +3 位作者 王淑萍 陈艳芳 李滨 武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MRI无明显异常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表现。方法 47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术前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行18F-FDG PET显像,采用标准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局... 目的探讨MRI无明显异常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表现。方法 47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术前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行18F-FDG PET显像,采用标准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Ⅰ型33例,包括Ⅰa型12例、Ⅰb型8例、Ⅰc型13例;Ⅱ型14例,包括Ⅱa型10例、Ⅱb型4例。47例患者中45例(95.74%)表现为脑组织葡萄糖代谢降低,包括颞叶局灶性低代谢37例,分别位于颞叶内侧、颞极和海马等部位;弥漫性低代谢8例,表现为前颞叶和后颞叶广泛性代谢降低。结论对于MRI无明显异常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18F-FDG PET显像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对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发育畸形 颞叶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