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ral Model to Predict Power Flow Transmitted into Laminated Beam Bases in Flexible Isolation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NIU Jtmchuan GE Peiqi +2 位作者 HOU Cuirong LIM C W SONG Kongji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27-232,共6页
For estimating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on accurately and performing vibration control efficiently in isolation systems, a novel gener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power flow transmitted into the complicate flex... For estimating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on accurately and performing vibration control efficiently in isolation systems, a novel gener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power flow transmitted into the complicate flexible bases of laminated beams. In the model, the laminated beam bases are simulated by the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laminated plate theory, which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economic but accurate in predicting the vibration solutions of flexible isolation systems with laminated beam bases in comparison with classical laminated beam theories and higher order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ed model, substructure technique and variational principle are employed to obtain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the isolation system and the power flow solution. The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exible isolation systems with laminated bases are investigated. Several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show the valid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esented 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sented model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classical one and it can obtain more accurate power flow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flow vibration isolation plate theory flexible system
下载PDF
A NEW MODELING METHOD FOR MACHINE-FOUNDATION COUPL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ONTROL OF POWER FLOW 被引量:3
2
作者 Xiong Yep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4-50,共7页
A new concept, namely, the equivalent mobility matrix of coupling subsystem is propo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reesubsystem coupling progressive approach is explored. With the new efficient approach presented, the c... A new concept, namely, the equivalent mobility matrix of coupling subsystem is propo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reesubsystem coupling progressive approach is explored. With the new efficient approach presented, the complexity in dealing with a more complicated dynamic coupling system is greatly reduced. The new modeling method is then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power flow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the overall non rigid isolation system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erg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silient machine of its main modes and the resonant behavior of the flexible foundation on power flow transmission is studied. Taking a machine tool mounted on a multi story working plant as an exampl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chine foundation coupling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ir effects on power flow transmission are revealed under various service frequency bands. Some advisable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 for machinery mounted on flexible structure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ng method power flow Resilient machine flexible foundation Subsystem vibration control
全文增补中
Power flow transmission influenced by vibration source impedance for a compound system 被引量:2
3
作者 XIONG Yeping SONG Konajie and HUO Rui(Institute of Engineerng Mechanics, Shandong Univerity of Technology Jinan 250061)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1996年第4期314-318,共5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source on the power flow transmission in a compound flexible system. Considering the internal impedance of the source, a general model is here proposed, and the general...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source on the power flow transmission in a compound flexible system. Considering the internal impedance of the source, a general model is here proposed, and the generalized transfer equations of the system and the closed form solutions for power flow in the fiexible system are then developed, with which the effects of th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n power flow transmission are discussed.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when the source and receiver impedances are comparable, substantial error can occur in the power flow estimation if the source is assumed to be an ideal constant force source (CFS)or a constant velocity source (C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source power flow flexible foundation
原文传递
舰船复合材料轴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
4
作者 辛大款 景伟 +3 位作者 陈武超 魏涛 朱军超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1-76,85,共7页
针对舰船复合材料传动轴减振机理尚不清晰的问题,文中构建了某舰船复合材料轴仿真模型,基于功率流法分析了复合材料轴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钢法兰-复合材料刚柔耦合界面匹配参数和轴段内复合材料铺层方式对振动能... 针对舰船复合材料传动轴减振机理尚不清晰的问题,文中构建了某舰船复合材料轴仿真模型,基于功率流法分析了复合材料轴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钢法兰-复合材料刚柔耦合界面匹配参数和轴段内复合材料铺层方式对振动能量传递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复合材料传动轴模态试验和振动传递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结论如下:刚柔耦合界面对于振动能量抑制有着显著作用,其振动能量的传递随接触面积的增大而降低,而弹性模量比仅影响传动轴固有频率;随着铺层角度的减小及铺层数量的增加,复合材料轴段隔振性能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轴 功率流 刚柔耦合 振动能量传递 铺层参数
下载PDF
内燃动车组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参数影响分析
5
作者 李超 余康凡 +1 位作者 张建润 刘晓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47,共10页
动力包系统为内燃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隔振性能直接关系到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针对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频响函数综合的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动力包系统分为发电... 动力包系统为内燃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隔振性能直接关系到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针对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频响函数综合的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动力包系统分为发电机组、散热器机组、公共构架和车体地板子结构,通过2次频响函数综合建立了公共构架B-基础D综合体和机组刚体的频响函数表达式,大大提升了建模效率与计算速度,对工程计算和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与ABAQUS软件中有限元频响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计算精度。以某型内燃动车组动力包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建模方法,结合动力包系统实际隔振设计需求,研究了子结构质量比、子结构刚度、子结构阻尼、各级隔振器刚度及阻尼等参数对动力包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内燃动车组动力包隔振系统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包刚柔耦合双层隔振系统 频响函数综合 刚柔耦合 隔振性能 功率流
下载PDF
功率流理论在柔性振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宋孔杰 张蔚波 牛军川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3-28,共6页
柔性振动控制技术和功率流理论是当前振动控制领域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回顾了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与演化,介绍了功率流方法的提出、发展。评述了功率流理论在柔性振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功率流理论和柔性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功率流... 柔性振动控制技术和功率流理论是当前振动控制领域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回顾了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与演化,介绍了功率流方法的提出、发展。评述了功率流理论在柔性振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功率流理论和柔性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功率流的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柔性振动控制技术中功率流理论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功率流 柔性系统 主动控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新型潮流控制器 被引量:11
7
作者 贾文鹏 吴俊勇 +1 位作者 郝亮亮 熊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3-1080,共8页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系统中潮流难以灵活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潮流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在不与交流侧进行能量交互的前提下实现直流潮流控制。首先,以三端柔性直流系统为例,对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潮流进行分析,提出了该直流潮流控制器...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系统中潮流难以灵活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潮流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在不与交流侧进行能量交互的前提下实现直流潮流控制。首先,以三端柔性直流系统为例,对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潮流进行分析,提出了该直流潮流控制器的拓扑结构及与系统连接方式;其次,通过对直流潮流控制器工作原理的分析,得出了针对潮流控制器2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控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了一个装有直流潮流控制器的三端柔性直流系统模型,通过对3种运行工况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潮流控制器在具有较好的潮流控制能力的同时,又能实现自身的功率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 直流潮流控制器 串联电压源 灵活控制 电压源型变流器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上设备振动隔离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顾乾坤 唐一科 +1 位作者 徐友钜 梁锡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从多支承系统出发,运用功率流和四端参数方法,研究了安装在柔性基础上设备振动的隔离问题。建立了机器-隔振器-柔性基础的一般模型,分析了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在计入柔性基础波动效应情况下,推导了系统功率流表达式,并分析了基础... 从多支承系统出发,运用功率流和四端参数方法,研究了安装在柔性基础上设备振动的隔离问题。建立了机器-隔振器-柔性基础的一般模型,分析了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在计入柔性基础波动效应情况下,推导了系统功率流表达式,并分析了基础柔性、波动效应等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隔振 功率流 波动效应
下载PDF
多激励多支承全柔性隔振系统的传递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牛军川 宋孔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64,共6页
现代机械的高速化和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更加严重的振动噪声问题,因此柔性系统的高频隔振降噪是机械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充分考虑机械系统的柔性性质,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和传递矩阵技术,建立多激励多支承的柔性机器和柔... 现代机械的高速化和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更加严重的振动噪声问题,因此柔性系统的高频隔振降噪是机械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充分考虑机械系统的柔性性质,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和传递矩阵技术,建立多激励多支承的柔性机器和柔性基础(Flexible machine and flexible base,FMFB)全柔性隔振系统的一般动力学模型和力学描述,该模型不但包含了刚性机器和刚性基础(Rigid machine and rigid base,RMRB)、刚性机器和柔性基础(Rigid machine and flexible base,RMFB)、柔性机器和刚性基础(Flexible machine and rigid base,FMRB)等多种隔振模型,而且还可以借助该模型分析积极隔振和被动隔振等问题。通过系统综合,给出适合于不同隔振系统的传递率和功率流表达式,探讨各类柔性系统的固有频率耦合规律,并研究它们的振动传递特性等问题,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对柔性隔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流 传递率 柔性系统 振动隔离
下载PDF
机器-基础柔性隔振系统的功率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冶平 王锡平 +1 位作者 韩玉长 宋孔杰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246,共5页
在对楼层安装机器柔性耦合动力系统功率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实验观点研究了机器—基础柔性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谱。建立了柔性隔振系统实验模型和功率流测试分析系统,从能量观点对机器—隔振器—弹性基础耦合系统的振动... 在对楼层安装机器柔性耦合动力系统功率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实验观点研究了机器—基础柔性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谱。建立了柔性隔振系统实验模型和功率流测试分析系统,从能量观点对机器—隔振器—弹性基础耦合系统的振动传递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称和非对称系统的功率流对比实验,揭示了功率流传递谱的非对称效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隔振 动态测试 非对称效应 机器基础
下载PDF
评估内燃机隔振系统功率流传递的一种新模型(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军川 葛培琪 +4 位作者 林志华 梁以德 宋孔杰 LIM C W LEUNG A Y T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准确评估弹性复杂隔振基础条件下振动内燃机的功率流传递水平,采用Mindlin板替代传统的Kirchihoff薄板,建立了一种涵盖多种隔振基础形式的普适模型。运用子结构技术和变分理论,推导了隔振系统的控制方程以及传递到较厚甚至不同配置方... 为准确评估弹性复杂隔振基础条件下振动内燃机的功率流传递水平,采用Mindlin板替代传统的Kirchihoff薄板,建立了一种涵盖多种隔振基础形式的普适模型。运用子结构技术和变分理论,推导了隔振系统的控制方程以及传递到较厚甚至不同配置方式的各向异性复杂梁式基础的功率流。与基于各向同性薄板基础的传统模型相比较,研究了普适隔振系统功率流的传递特性。仿真研究表明,所提模型是有效的,可得到比传统模型更加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流 振动控制 MINDLIN板 柔性隔振系统
下载PDF
柔性基础非线性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道坤 霍睿 +1 位作者 李淑颖 王志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2-446,共5页
建立了隔振对象-非线性隔振支承-柔性基础组成的耦合系统的一般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应用振动功率流对非线性隔振系统进行效果分析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动力学方程初值问题表达式;并且基于Runge-Kutta法以某小型无人机的发动机隔振系统为算... 建立了隔振对象-非线性隔振支承-柔性基础组成的耦合系统的一般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应用振动功率流对非线性隔振系统进行效果分析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动力学方程初值问题表达式;并且基于Runge-Kutta法以某小型无人机的发动机隔振系统为算例,对几种非线性隔振器的隔振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分析。研究表明并联刚度隔振器和分段线性隔振器可有效减少隔振系统功率流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隔振 柔性基础 功率流
下载PDF
一类柔性耦合复杂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国会 牛军川 宋孔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1期80-84,共5页
建立了一类柔性基础、刚性设备的复杂系统主动隔振模型 ,考虑了设备、隔振器、作动器和柔性基础的耦合作用 .用有效导纳来描述作动器的控制力 ,以传输到基础的功率流为目标函数 ,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推求主动隔振控制表达式 .探讨了PI... 建立了一类柔性基础、刚性设备的复杂系统主动隔振模型 ,考虑了设备、隔振器、作动器和柔性基础的耦合作用 .用有效导纳来描述作动器的控制力 ,以传输到基础的功率流为目标函数 ,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推求主动隔振控制表达式 .探讨了PID等主动控制策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隔振 振动主动控制 隔振器 功率流 柔性基础 作动器 导纳 子结构 耦合作用 控制力
下载PDF
基于功率流的柔性系统振动传递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国平 谌勇 +1 位作者 黄修长 华宏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9-722,共4页
振动控制是振动工程领域的一类重要问题。随着隔振要求的提高,研究考虑系统柔性的分布参数连续体的振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用梁结构模拟振源和基础,建立柔性系统的模型。从系统的传递路径角度,根据功率流法讨论柔性系统的振动传递关系,... 振动控制是振动工程领域的一类重要问题。随着隔振要求的提高,研究考虑系统柔性的分布参数连续体的振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用梁结构模拟振源和基础,建立柔性系统的模型。从系统的传递路径角度,根据功率流法讨论柔性系统的振动传递关系,并讨论弹簧刚度以及不同的基础边界条件对振动及功率流的影响。为柔性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的预测以及系统的振动控制提供有效的途径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柔性系统 传递路径 功率流
下载PDF
主动隔振系统中功率流的最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牛军川 刘玉友 +1 位作者 毛映红 宋孔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0年第5期2-5,共4页
用功率流指标描述主动隔振系统中能量的传输 ,以传输到接受体的功率流最小为最优化控制目标 ,推导主动隔振系统中功率流传递的最优控制表达式 ,提出了 SMR主动隔振模型基于功率流的最优化控制策略。针对工程实际中的柔性安装问题 ,对四... 用功率流指标描述主动隔振系统中能量的传输 ,以传输到接受体的功率流最小为最优化控制目标 ,推导主动隔振系统中功率流传递的最优控制表达式 ,提出了 SMR主动隔振模型基于功率流的最优化控制策略。针对工程实际中的柔性安装问题 ,对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主动隔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隔振 功率流 最优化控制 SMR模型
下载PDF
统计能量法和导纳功率流对单层隔振系统研究的对比 被引量:7
16
作者 伍先俊 朱石坚 程广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4年第3期5-8,25,共5页
将单层隔振系统的基础和机器作为柔性体研究其隔振效果,采用统计能量法和导纳功率流法两种分析方法研究对比都得到减小隔振器刚度和阻尼、增大机器阻尼、提高机器和基础刚度有利于减小传递功率流的结论,和增大板基础刚度比增大机器刚度... 将单层隔振系统的基础和机器作为柔性体研究其隔振效果,采用统计能量法和导纳功率流法两种分析方法研究对比都得到减小隔振器刚度和阻尼、增大机器阻尼、提高机器和基础刚度有利于减小传递功率流的结论,和增大板基础刚度比增大机器刚度更能减小传递功率流的结论,表明两种功率流分析法的统一性,而统计能量法更加简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隔振 柔性结构 功率流 统计能量法
下载PDF
弹性浮筏系统的实用解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蔚波 宋孔杰 石璐光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复杂柔性耦合系统 ,对建立在柔性基础 -弹性浮筏上的隔振系统应用子系统导纳法进行分析 ,推导了耦合系统动态功率流传递计算公式 在研究中 ,将浮筏和基础的固有频率与被隔振机组固有频率之比作为特性参数 ,对系统在不...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复杂柔性耦合系统 ,对建立在柔性基础 -弹性浮筏上的隔振系统应用子系统导纳法进行分析 ,推导了耦合系统动态功率流传递计算公式 在研究中 ,将浮筏和基础的固有频率与被隔振机组固有频率之比作为特性参数 ,对系统在不同频率比下的传递特性进行了计算研究 ;针对计算结果 ,分析了浮筏的弹性和基础的柔性对耦合系统的传递功率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浮筏系统 隔振 功率流 柔性基础 耦合共振
下载PDF
一类复杂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及其主动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国会 牛军川 +1 位作者 毛映红 宋孔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1年第3期6-9,共4页
综合考虑工程实际中多激励、多支承机组的柔性安装问题 ,建立了主被动复杂柔性隔振系统的统一动力学模型 ,将导纳方法推广到主动隔振分析中 ,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对弹性板基础上主动隔振系统的传递功率流进行了分析 ,并从插入损失的观... 综合考虑工程实际中多激励、多支承机组的柔性安装问题 ,建立了主被动复杂柔性隔振系统的统一动力学模型 ,将导纳方法推广到主动隔振分析中 ,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对弹性板基础上主动隔振系统的传递功率流进行了分析 ,并从插入损失的观点探讨了功率流的主动控制策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流 主控制 传递特性 复杂柔性耦合系统 主动隔振系统 主动隔振模型
下载PDF
一种基于SMR主动隔振模型的功率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牛军川 宋孔杰 Andrew Y T Leung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用功率流指标描述主动隔振系统中能量的传输 ,以传输到接受体的功率流最小为最优化控制目标 ,推导主动隔振系统中功率流传递的最优控制表达式 ,提出了一种基于SMR主动隔振模型的主动功率流的最优化控制策略 ,对比分析了被动和主动模型... 用功率流指标描述主动隔振系统中能量的传输 ,以传输到接受体的功率流最小为最优化控制目标 ,推导主动隔振系统中功率流传递的最优控制表达式 ,提出了一种基于SMR主动隔振模型的主动功率流的最优化控制策略 ,对比分析了被动和主动模型下总功率流的传递特性以及主动控制时传递到基础的各功率流分量的分布特性。针对工程实际中的柔性安装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R 主动隔振模型 功率流 控制方法 柔性安装 振动噪声控制
下载PDF
空间柔性耦合系统振动功率流传递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新德 宋孔杰 +1 位作者 孙玉国 张克国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针对动力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控制问题,通过六维空间单层[1]弹性浮筏的多机组隔振理论分析计算模型,导出弹性浮筏传递功率流的表达式,绘制功率谱曲线,从振动能量传输的角度来评价浮筏系统隔振效果,揭示机组的质量、筏架阻尼等结构参数对功... 针对动力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控制问题,通过六维空间单层[1]弹性浮筏的多机组隔振理论分析计算模型,导出弹性浮筏传递功率流的表达式,绘制功率谱曲线,从振动能量传输的角度来评价浮筏系统隔振效果,揭示机组的质量、筏架阻尼等结构参数对功率流传递的影响,最终给出浮筏设计中结构参数选择的一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筏形基础 功率流 隔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