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琴题写与乾隆的雅正琴乐观
1
作者 郭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0,I0004,共8页
乾隆初期,乾隆与陈邦彦、梁诗正等七位翰林词臣对宫中旧藏及新斫古琴进行了多次题写活动。这批题写诗文作品体裁不一、数量众多且普遍运用比兴之法,体现出乾隆初期清秀典雅的古琴文学美学与艺术审美。在对古琴的多次题写中,乾隆不断确... 乾隆初期,乾隆与陈邦彦、梁诗正等七位翰林词臣对宫中旧藏及新斫古琴进行了多次题写活动。这批题写诗文作品体裁不一、数量众多且普遍运用比兴之法,体现出乾隆初期清秀典雅的古琴文学美学与艺术审美。在对古琴的多次题写中,乾隆不断确立古琴的卓越地位、并阐发古琴中和节止的儒家内涵,反映其一以贯之的雅正琴乐观。大规模的古琴题写活动表现出乾隆作为政治人物在诗教与乐教上的双重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初期 古琴题写 雅乐观
下载PDF
吴文光琴乐述作观探微--以琴曲《秋鸿》为例
2
作者 王晔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2-85,108,共5页
近代古琴大师吴文光先生在古琴演奏、古琴改编创作及古琴理论方面都有很高建树,在晚年时形成了自身琴乐的“述作观”。文章以琴曲《秋鸿》为例,通过对吴文光琴乐“述作观”的两个层次“打谱性阐释”与“化成性阐释”进行理论阐释,并对... 近代古琴大师吴文光先生在古琴演奏、古琴改编创作及古琴理论方面都有很高建树,在晚年时形成了自身琴乐的“述作观”。文章以琴曲《秋鸿》为例,通过对吴文光琴乐“述作观”的两个层次“打谱性阐释”与“化成性阐释”进行理论阐释,并对《秋鸿》在打谱层次与管弦乐改编层次所体现不同的内涵、意象和理念进行分析,进而说明吴文光当代琴乐理论的学理构建:将中国传统琴乐符号在当代进行重建,形成对琴乐传统的继承、创新及现代化的完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光 琴乐“述作观” 打谱性阐释 化成性阐释
下载PDF
状态导向音乐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3
作者 伦婷婷 李莉 +3 位作者 陈月彩 王德新 欧陕兴 余瑾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6-39,共4页
状态导向音乐疗法是一种中国特色新型音乐治疗模式,融合了西方音乐治疗及系统科学、现代意识科学和脑科学成果,创造性转化西方音乐治疗“同质化−异质化”思路,融合创新“协同化”模型,发展出更优化的“共情−移情−和情”模式。以“情志−... 状态导向音乐疗法是一种中国特色新型音乐治疗模式,融合了西方音乐治疗及系统科学、现代意识科学和脑科学成果,创造性转化西方音乐治疗“同质化−异质化”思路,融合创新“协同化”模型,发展出更优化的“共情−移情−和情”模式。以“情志−音乐互动状态”为核心,把握音乐节奏为关键要素,通过回归、调和、创造三个意象阶段,引导进入低耗散优化状态,扶中正调和之态,激活身心网络的自愈性联接,提高身心合一的程度,全维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观 状态导向音乐疗法 中态 守神 低耗散优化 全维协同
下载PDF
先秦乐论与音乐人类学的不谋而合
4
作者 王海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3,I0004,共10页
中国先秦思想家对音乐和国家礼乐制度的关系做过很多精辟论述。先秦乐论不只是讨论音乐问题而多涉音乐与“礼”、与伦理和国家政体—制度史等问题,因此乐论是先秦思想史和哲学史关注的一个重大主题。先秦乐论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暗合了人... 中国先秦思想家对音乐和国家礼乐制度的关系做过很多精辟论述。先秦乐论不只是讨论音乐问题而多涉音乐与“礼”、与伦理和国家政体—制度史等问题,因此乐论是先秦思想史和哲学史关注的一个重大主题。先秦乐论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暗合了人类文明和世界音乐史溯源的一些经典理论探讨,特别在音乐起源和功能研究方面跟古希腊乐论多有值得比较研究之处。19世纪兴起的人类学和其后的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为乐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结合史前学方法,音乐人类学对音乐起源、音乐的符号意义和功能等课题进行了世界性文明的综合探讨,对先秦音乐美学和文化意义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乐论 音乐人类学 音乐起源 史前学 礼乐文明
下载PDF
新时代美育视域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5
作者 杜乡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9-101,108,共4页
文化传承是高校主要功能之一,本土音乐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义务进行传承和保护。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作为培养美育人才的重要阵地有责任将本土音乐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并将其传承发展。音乐教育融入本土音乐,具有较高的... 文化传承是高校主要功能之一,本土音乐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义务进行传承和保护。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作为培养美育人才的重要阵地有责任将本土音乐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并将其传承发展。音乐教育融入本土音乐,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地方高校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地方音乐教材的开发,并应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示地方音乐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美育视阈 本土音乐 地方高校 课程开发
下载PDF
“音乐价值观”在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中的指导性意义——以贵州民族乐器芦笙研究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重 王建朝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从"音乐价值观"的角度,采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贵州省民族乐器芦笙的当前生存状态为调查研究个案,以"思想(音乐概念、认知)~行为(音乐行为)"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为指导,来反观和探讨音乐价值观在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 从"音乐价值观"的角度,采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贵州省民族乐器芦笙的当前生存状态为调查研究个案,以"思想(音乐概念、认知)~行为(音乐行为)"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为指导,来反观和探讨音乐价值观在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中所起到的价值和指导性意义,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套有效保护传统音乐的方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价值观 传统音乐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从《舞赋》看汉代人的乐舞观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健红 杨方刚 刘远林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4期87-90,共4页
汉代乐舞是百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傅毅和张衡的《舞赋》均描绘了当时舞蹈的演出盛况,从中可见汉代人开放、包容的乐舞观,其中也不乏儒家乐舞观的影响;汉代乐舞还具有新颖的形式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并具有十分先进的舞蹈编排理念。
关键词 傅毅 张衡 《舞赋》 乐舞观
下载PDF
乐与政通:音乐与周代政治的治乱兴衰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佳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76,共8页
“乐与政通”是中国艺术上一个古老的话题"为了艺术而艺术,从来都不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也不是中国文学的真相。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所司空见惯的,不是纯粹的文学或单纯的艺术,而总是依违于政治之间的文学和艺术。“乐与政通”虽说并... “乐与政通”是中国艺术上一个古老的话题"为了艺术而艺术,从来都不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也不是中国文学的真相。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所司空见惯的,不是纯粹的文学或单纯的艺术,而总是依违于政治之间的文学和艺术。“乐与政通”虽说并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但却是周代礼乐制度建构的历时性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富于意味的文化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乐与政通 观乐 观诗
下载PDF
论中华“诗乐传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桂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诗与乐的配合方式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国诗歌史的演进,诗乐"和"的基本性格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道德理念,以及中国人完成德性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标准。中华文明史上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即"诗乐传统":"... 诗与乐的配合方式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国诗歌史的演进,诗乐"和"的基本性格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道德理念,以及中国人完成德性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标准。中华文明史上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即"诗乐传统":"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是中华诗乐传统的理论基石;"声""音""乐"三分理论是中华诗乐传统形成的基点;"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华诗乐文化精神的核心。中华诗乐传统所蕴含的"中和"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传统 中华文明 文学史 音乐观 诗歌 音乐
下载PDF
儒家音乐观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美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6-90,共5页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音乐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重和合、追求中和之美、重人格修养而不重表演、重情感而轻技巧的特点 ,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儒家音乐观的局限 ,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相对地较不重视对音...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音乐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重和合、追求中和之美、重人格修养而不重表演、重情感而轻技巧的特点 ,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儒家音乐观的局限 ,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相对地较不重视对音乐本体规律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乐教 音乐观
下载PDF
乐语传统与汉代的兴喻文学观 被引量:7
11
作者 尚学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兴的概念来自西周的乐语,其本义是连类譬喻。它有寄寓政治道德理念和委婉蕴藉两个特征,体现了周代礼乐文化尚文和重教化的精神。《诗经》的作者在创作之初本来没有兴的概念。汉代人以兴解《诗》,兴由用诗方法变为做诗方法,但其含义仍是... 兴的概念来自西周的乐语,其本义是连类譬喻。它有寄寓政治道德理念和委婉蕴藉两个特征,体现了周代礼乐文化尚文和重教化的精神。《诗经》的作者在创作之初本来没有兴的概念。汉代人以兴解《诗》,兴由用诗方法变为做诗方法,但其含义仍是譬喻而不是开端。汉代的兴喻文学观虽不符合《诗经》的创作实际,却为后代作家所实践。在其影响下,兴由民歌中简单的开头方式变为文人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成了比兴寄托的文学传统,还发展成感物抒怀的表达方式,导致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语传统 文学观 兴喻
下载PDF
论《管子》的音乐观——兼与儒家音乐观作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鹿建柱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8-251,共4页
《管子》的音乐观与儒家音乐观相比较有其相同之处,表现为两者都重视雅乐的教化作用,但《管子》更重视探讨最高境界的雅乐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在对待俗乐方面,两者又都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俗乐的危害。但《管子》接受了俗乐兴起的客观... 《管子》的音乐观与儒家音乐观相比较有其相同之处,表现为两者都重视雅乐的教化作用,但《管子》更重视探讨最高境界的雅乐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在对待俗乐方面,两者又都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俗乐的危害。但《管子》接受了俗乐兴起的客观事实,承认了俗乐的部分作用,如统治阶级在不沉湎于俗乐的情况下,可以欣赏俗乐;亦曾巧妙地利用俗乐帮助自己脱离困境。《管子》的音乐观体现了它的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学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音乐观 雅乐 俗乐
下载PDF
诘问下的反思——管建华教授音乐教育观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6,I0002,共7页
管建华教授诘问:"有一种说法,以今天的音乐学院体制,阿炳考不上民乐系,刘天华考不上作曲系,梅兰芳考不上歌剧系,王光祈考不上音乐学系。"这是中国音乐教育界的领军人物管建华教授对中国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也是其倡导构建&qu... 管建华教授诘问:"有一种说法,以今天的音乐学院体制,阿炳考不上民乐系,刘天华考不上作曲系,梅兰芳考不上歌剧系,王光祈考不上音乐学系。"这是中国音乐教育界的领军人物管建华教授对中国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也是其倡导构建"中华母语音乐教育体系"的初衷,反映了管教授的音乐教育观。他以国际视野把握中国、东方与世界音乐文化的同与异,以本土意识去探索并践行多元文化下中华母语音乐教育体系架构,汲取西方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不等于盲目,恰恰是在世界多元中去把握中国这一元应如何独立性存在,否则便会迷失自我。诘问音犹在耳,斯人驾鹤西归,何为母语,何以东方,中国音乐教育的道路究竟应该怎样走,中国音乐学界应有自己的深层思考与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视野 本土意识 音乐教育体制 诘问 反思
下载PDF
孔子、荀子和《吕氏春秋》的乐论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先秦时期,我国音乐美学思想比较发达,孔子乐论被认为是先秦音乐美学的创始,荀子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论,《吕氏春秋》吸收并糅合了先秦各家乐论。文章旨在将三家对音乐的缘起、本质、作用的论述作比较,以期清理出先秦音乐... 先秦时期,我国音乐美学思想比较发达,孔子乐论被认为是先秦音乐美学的创始,荀子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论,《吕氏春秋》吸收并糅合了先秦各家乐论。文章旨在将三家对音乐的缘起、本质、作用的论述作比较,以期清理出先秦音乐美学思想渐进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论 发展 礼乐 和乐
下载PDF
合古成纯,别开生面:王夫之文论思想揭橥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宁宁 童庆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43,共12页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文学领域有着精深思考,其文论思想往往在继承中有创新,于总结中寓突破。如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说,从佛家"现量"角度对艺术直觉作了细致辨析,不论是深刻性还是系统性都超过了钟嵘、严羽的相关论...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文学领域有着精深思考,其文论思想往往在继承中有创新,于总结中寓突破。如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说,从佛家"现量"角度对艺术直觉作了细致辨析,不论是深刻性还是系统性都超过了钟嵘、严羽的相关论述。王夫之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论述也并非首创,但他以"圆"、"净"为核心所提出的"一意"说、"一笔"说等一系列创见,从广度与深度上完善了前人诸说。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重新阐释,将传统的诗歌功能论提升到了"四情"的本体论高度,并第一次对"兴观群怨"作了接受维度的创造性解读。王夫之还继承了明人对诗乐关系的思考,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乐体诗用"的观点,认为诗歌的美感乃至于存在意义都应体现为一种"乐"质,并通过多层特定的节奏运动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景会心 圆净成章 兴观群怨 乐体诗用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角度 被引量:18
16
作者 蔡际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3,共6页
研究角度,是指在案头研究构思中,根据特定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所选择的一种切入点。文章以大陆学者近年来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常见的几种角度为例,对其作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研究角度 研究构思 民族音乐学
下载PDF
《文选》音乐赋类名与萧统音乐观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2-76,共5页
古人对“音乐”概念的理解有广义、狭义之分,萧统对《文选》“音乐”赋的分类采用的是广义的理解,他的这种理解是受《礼记》和《周礼》的影响。萧统的音乐观,从微观上看,他对音乐有微词;从宏观上看,他是很重视音乐的。他积极的音乐观表... 古人对“音乐”概念的理解有广义、狭义之分,萧统对《文选》“音乐”赋的分类采用的是广义的理解,他的这种理解是受《礼记》和《周礼》的影响。萧统的音乐观,从微观上看,他对音乐有微词;从宏观上看,他是很重视音乐的。他积极的音乐观表现在: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注意音乐的娱乐养志作用,好尚“清音”。《文选》为音乐赋立类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与萧统对乐与礼的关系和功能的认识有关,二是与乐舞繁盛的历史、现实及乐舞赋的大量出现有关,三是受汉晋音乐类赋归类评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音乐赋 类名 萧统 音乐观
下载PDF
季札论《郑》《卫》平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群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7-92,共6页
文献中关于季札观乐的记载为辨析《卫诗》的范围提供了最早的历史坐标。季札所闻是诗乐一体的。季札的猜度语气因方言、咏唱等因素引起。季札对《郑》《卫》的评论差异显著,对艺术的独立性已有所涉及。孔子斥其"淫"有鲁国特... 文献中关于季札观乐的记载为辨析《卫诗》的范围提供了最早的历史坐标。季札所闻是诗乐一体的。季札的猜度语气因方言、咏唱等因素引起。季札对《郑》《卫》的评论差异显著,对艺术的独立性已有所涉及。孔子斥其"淫"有鲁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季札叹《郑》《卫》"美"有历史依据。季札对于孔子的文艺观有先发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札 观乐 郑卫
下载PDF
庄子与柏拉图音乐美学观之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志伟 陈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庄子和柏拉图是中西方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音乐美学观体现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差异所在。两人分别把"道"和"理念"作为音乐的本质和来源,但是二者产生的途径、存在的形式等都具有差异性。在论述"美... 庄子和柏拉图是中西方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音乐美学观体现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差异所在。两人分别把"道"和"理念"作为音乐的本质和来源,但是二者产生的途径、存在的形式等都具有差异性。在论述"美"与"善"的关系时,两人都引入了"真"这一范畴,但是"真"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同时,庄子认为善在美中,而柏拉图则认为美在善中。两人都把"自然"作为音乐的标准之一,但是论及音乐的最终标准时,庄子主张最好的音乐是"无乐",而柏拉图则认为音乐应该反映"善"。两人都注重音乐对于人身心的陶冶作用,分别提出了"近道说"和"净化说"。两人的音乐美学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对自由和善的向往对于当代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柏拉图 音乐美学观
下载PDF
略论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4-146,共3页
“大音希声”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提出的关于声音的美学观点。其“大音”即是“道”本身的声音,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最纯粹的声音。从这种声音派生出世界上一切可以称得上美好的声音。老子以“希声”之音为美,他... “大音希声”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提出的关于声音的美学观点。其“大音”即是“道”本身的声音,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最纯粹的声音。从这种声音派生出世界上一切可以称得上美好的声音。老子以“希声”之音为美,他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老子以“道法自然”的“希声”之音为典范,从而派生出了“弦外之音”的音乐审美观。而“弦外之音”的欣赏层面所揭示出的创造性思维则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过程。因此,了解和注重人们的审美取向,借鉴老子基于“道法自然”的“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思想,对现实的音乐审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传统音乐 大音希声 音乐审美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