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流伦理的三个维度:理论渊源、文化积淀与历史实践
1
作者
张俊峰
李杰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2期7-12,共6页
河流伦理虽是针对当下的河流问题提出的,但应把其放在历史的脉络、逻辑中加以理解及建构,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加强建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河流伦理的逻辑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河流伦...
河流伦理虽是针对当下的河流问题提出的,但应把其放在历史的脉络、逻辑中加以理解及建构,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加强建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河流伦理的逻辑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河流伦理的理论基础;深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丰富河流伦理的文化蕴含与中国智慧;充分、系统地总结、汲取历史上的水利经验和教训,既是构建河流伦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有助于为具体的实践提供历史镜鉴。如此,才能把河流伦理做实、做厚、做通,做成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促进人类认知观念的转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伦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传统文化
历史实践
中国方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实践形态及发展逻辑
2
作者
刘蕾
王正坤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34-36,40,共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实践中有独特展现与发展脉络。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精髓,将其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实践紧密结合,旨在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独特实践风貌与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研究不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实践中有独特展现与发展脉络。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精髓,将其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实践紧密结合,旨在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独特实践风貌与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研究不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土壤上的生根发芽与茁壮成长,还进一步阐明了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未来的演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国化实践
发展逻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双碳”目标的哲学基础、生态蕴意与实践推进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珊
于法稳
刘月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12期142-155,共14页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高碳排放。改善气候危机,关键在于革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探求新的生态实践。“双碳”目标...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高碳排放。改善气候危机,关键在于革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探求新的生态实践。“双碳”目标基于马克思唯物主义深厚哲学基础之上,能够重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蕴含着生态效用观、生态制度观、生态创新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法治观五大维度的生态实践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因此,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要将生态实践智慧内化为政府、企业、公众等实践主体的现实力量,在实践向度上实现“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双碳”目标
哲学基础
生态蕴意
实践推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生态劳动实践观及其现实价值
4
作者
宋周尧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劳动实践的生态内涵,即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生态尺度及生态功用。从这个层面看,马克思的劳动实践观就是生态劳动实践观。认真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型社会规范仍具有重...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劳动实践的生态内涵,即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生态尺度及生态功用。从这个层面看,马克思的劳动实践观就是生态劳动实践观。认真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型社会规范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本质
生态尺度
生态功用
劳动实践
马克思生态劳动实践观
现实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塑造示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结构——行动”实践解释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李若青
赵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6,共7页
示范创建工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集中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示范创建体现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特色,是理解民族工作的重要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塑造示范社会,意即示范话语要作用于社会,这就...
示范创建工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集中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示范创建体现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特色,是理解民族工作的重要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塑造示范社会,意即示范话语要作用于社会,这就需要把话语转变为嵌入社会结构的一套实践机制,明晰示范过程的结构和行动之维,而结构和行动又与行动者产生了互动,从而形成了民族工作示范创建中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实践过程。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化典型示范创建,可持久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
民族团结进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民族工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蕴
被引量:
5
6
作者
龚锦涛
李春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33-140,共8页
诉诸解释及改变世界的人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始源性、基础性的核心地位。通过感性的、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作为主体的人以人所特有的方式有目的地作用于自然界,自然成为"人"的...
诉诸解释及改变世界的人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始源性、基础性的核心地位。通过感性的、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作为主体的人以人所特有的方式有目的地作用于自然界,自然成为"人"的自然或人化自然,共同与在历史境域下展开劳动实践中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形成整个现实的、充满活力的感性周围世界;自然不再以被抽象地理解的形式孤立于人的对象性活动。作为人类有目的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体不得不遵循客观规律性的活动方式,人是自然化了的人,因此实践主体必须在遵循自然和社会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归根到底也只有在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人化自然
自然规律
生态危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利文
王建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观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主要有自然本体论、自然先在论和理念统一论,但都未能正确揭示人类与自然的本质关系。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观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主要有自然本体论、自然先在论和理念统一论,但都未能正确揭示人类与自然的本质关系。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找到人类与自然统一的现实基础,从而阐明了主体与客体、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逻辑。其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基石作用,从哲学层面为解读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自然观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重美蕴与美丽中国建设
被引量:
1
8
作者
麦飞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11-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美蕴、生态美蕴、精神美蕴的三重美蕴与"美丽中国"中的"自然环境美""社会生活美"与"精神人格美"三重内涵互为融合,这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旨趣与行动...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美蕴、生态美蕴、精神美蕴的三重美蕴与"美丽中国"中的"自然环境美""社会生活美"与"精神人格美"三重内涵互为融合,这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旨趣与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实践美蕴
生态美蕴
精神美蕴
美丽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观探析
9
作者
张力红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丰富的生态观。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手段;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生态观
自然
劳动实践
共产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及其实践价值
10
作者
汤俪瑾
周岳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内含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的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以及系统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统一性,是破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内含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的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以及系统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统一性,是破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之精华,超越了西方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割裂地看待人与自然的传统观念,帮助人们重新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开展同自然界相关联的物质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的价值遵循。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人们不得不再次全面审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
实践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内涵、当代中国表达与实践
11
作者
魏文刚
何昌龙
顾涵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露了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远关切...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露了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远关切。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中国表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中国实践立足全球视野,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科学内涵
当代中国表达
当代中国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伦理的三个维度:理论渊源、文化积淀与历史实践
1
作者
张俊峰
李杰
机构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2期7-12,共6页
基金
山西大学学科交叉建设项目“历史时期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文摘
河流伦理虽是针对当下的河流问题提出的,但应把其放在历史的脉络、逻辑中加以理解及建构,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加强建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河流伦理的逻辑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河流伦理的理论基础;深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丰富河流伦理的文化蕴含与中国智慧;充分、系统地总结、汲取历史上的水利经验和教训,既是构建河流伦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有助于为具体的实践提供历史镜鉴。如此,才能把河流伦理做实、做厚、做通,做成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促进人类认知观念的转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关键词
河流伦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传统文化
历史实践
中国方案
Keywords
river ethics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traditional culture
historical
practice
Chinese solution
分类号
TV88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实践形态及发展逻辑
2
作者
刘蕾
王正坤
机构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34-36,40,共4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舜文化融入山东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23CKSJ13)。
文摘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实践中有独特展现与发展脉络。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精髓,将其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实践紧密结合,旨在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独特实践风貌与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研究不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土壤上的生根发芽与茁壮成长,还进一步阐明了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未来的演进趋势。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国化实践
发展逻辑
Keywords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Chinese localization
practice
development logic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双碳”目标的哲学基础、生态蕴意与实践推进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珊
于法稳
刘月清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12期142-155,共14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者资助计划”项目“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的绿色发展研究”(XC2023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项目“农业示范区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度及其辐射效应研究”(2023-KY-6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高碳排放。改善气候危机,关键在于革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探求新的生态实践。“双碳”目标基于马克思唯物主义深厚哲学基础之上,能够重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蕴含着生态效用观、生态制度观、生态创新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法治观五大维度的生态实践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因此,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要将生态实践智慧内化为政府、企业、公众等实践主体的现实力量,在实践向度上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双碳”目标
哲学基础
生态蕴意
实践推进
Keywords
marxist
practice
view
"dual carbon"goal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ecological
implication
practice
promotion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生态劳动实践观及其现实价值
4
作者
宋周尧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出处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03BZX052)阶段性成果
文摘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劳动实践的生态内涵,即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生态尺度及生态功用。从这个层面看,马克思的劳动实践观就是生态劳动实践观。认真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型社会规范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本质
生态尺度
生态功用
劳动实践
马克思生态劳动实践观
现实价值
Keywords
ecological
Nature
ecological
Measure
ecological
Funetion
work
practice
view of marxist ecological work practice
Realistic Value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塑造示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结构——行动”实践解释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李若青
赵敏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建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历史经验及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研究”(20VSZ127)
国家民委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工作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MYJKS25)。
文摘
示范创建工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集中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示范创建体现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特色,是理解民族工作的重要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塑造示范社会,意即示范话语要作用于社会,这就需要把话语转变为嵌入社会结构的一套实践机制,明晰示范过程的结构和行动之维,而结构和行动又与行动者产生了互动,从而形成了民族工作示范创建中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实践过程。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化典型示范创建,可持久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格局。
关键词
示范
民族团结进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民族工作
Keywords
Exemplary Modal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marxist
Practical
view
Ethnic
work
s
分类号
C957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蕴
被引量:
5
6
作者
龚锦涛
李春茹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33-140,共8页
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钻石’模型研究"(18SKZ021)
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CYS18324)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基础研究"(yjscxx201803-028-15)
文摘
诉诸解释及改变世界的人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始源性、基础性的核心地位。通过感性的、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作为主体的人以人所特有的方式有目的地作用于自然界,自然成为"人"的自然或人化自然,共同与在历史境域下展开劳动实践中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形成整个现实的、充满活力的感性周围世界;自然不再以被抽象地理解的形式孤立于人的对象性活动。作为人类有目的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体不得不遵循客观规律性的活动方式,人是自然化了的人,因此实践主体必须在遵循自然和社会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归根到底也只有在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解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人化自然
自然规律
生态危机
Keywords
marxist
view
point towards
practice
manmade
view
of
nature
natural law
ecological
crisis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利文
王建洲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基金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部级研究项目“青少年辨别和抵制‘颜色革命’的意识与能力研究”(19TZTSKC011)研究成果之一
201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青年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综合素养体系研究”(2019040305003)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观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主要有自然本体论、自然先在论和理念统一论,但都未能正确揭示人类与自然的本质关系。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找到人类与自然统一的现实基础,从而阐明了主体与客体、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逻辑。其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基石作用,从哲学层面为解读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范式。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自然观
生态文明
Keywords
marxist
theory
Practical natural
view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重美蕴与美丽中国建设
被引量:
1
8
作者
麦飞燕
机构
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11-15,共5页
文摘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美蕴、生态美蕴、精神美蕴的三重美蕴与"美丽中国"中的"自然环境美""社会生活美"与"精神人格美"三重内涵互为融合,这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旨趣与行动指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实践美蕴
生态美蕴
精神美蕴
美丽中国
Keywords
marxist
view
of
nature
practical aesthetics
ecological
aesthetics
spiritual aesthetics
beautiful China
分类号
D61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观探析
9
作者
张力红
机构
湖南信息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与科学系
出处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文摘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丰富的生态观。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手段;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生态观
自然
劳动实践
共产主义
Keywords
The
ecological
view
, Nature.
practice
of
work
分类号
A1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及其实践价值
10
作者
汤俪瑾
周岳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WK2111070006)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转化为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SK2019A0250)。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内含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的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以及系统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统一性,是破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之精华,超越了西方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割裂地看待人与自然的传统观念,帮助人们重新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开展同自然界相关联的物质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的价值遵循。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人们不得不再次全面审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
实践价值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of
shared lif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marxist
view
of
ecology and na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practical value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内涵、当代中国表达与实践
11
作者
魏文刚
何昌龙
顾涵钰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基金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3JDSZK020)
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049)
+1 种基金
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LNYJG2023192)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yjs-13)
文摘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露了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远关切。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中国表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中国实践立足全球视野,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科学内涵
当代中国表达
当代中国实践
Keywords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scientific connotat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express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ractice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流伦理的三个维度:理论渊源、文化积淀与历史实践
张俊峰
李杰
《中国水利》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实践形态及发展逻辑
刘蕾
王正坤
《黑河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双碳”目标的哲学基础、生态蕴意与实践推进
林珊
于法稳
刘月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的生态劳动实践观及其现实价值
宋周尧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塑造示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结构——行动”实践解释
李若青
赵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蕴
龚锦涛
李春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陈利文
王建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重美蕴与美丽中国建设
麦飞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观探析
张力红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及其实践价值
汤俪瑾
周岳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内涵、当代中国表达与实践
魏文刚
何昌龙
顾涵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