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暴力罪犯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宝花 王彬 +3 位作者 张金响 张增 刘贵献 胡峻梅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关系,为减少或预防暴力犯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冲动性和攻击性量表、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关系,为减少或预防暴力犯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冲动性和攻击性量表、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犯人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力犯组的运动冲动性、冲动总水平、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及攻击性总分等因子得分高于非暴力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力犯中无计划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冲动总水平和童年期创伤各因子均呈正相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攻击总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正相关,而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呈正相关。结论暴力犯有明显的冲动及攻击性,更容易失去理智,产生暴力攻击行为;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罪 冲动性 攻击性 童年期创伤经历
下载PDF
成年男性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及其与童年期创伤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贵献 王彬 +2 位作者 李宝花 张金响 胡峻梅 《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和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为暴力犯罪的心理矫治及其犯罪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和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为暴力犯罪的心理矫治及其犯罪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对象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是否暴力犯罪者分为两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最后将TPQ与CTQ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暴力犯罪组寻求刺激维度及NS4因子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奖赏依赖维度及RD1、RD3因子低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余维度及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力犯罪组童年期创伤史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等因子分均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三维人格量表寻求刺激维度和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躲避伤害维度和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0.01),而奖赏依赖维度则和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暴力犯具有冲动、探索、易变、兴奋、脾气急躁、外向和不守陈规等人格特征。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几率,因而暴力犯心理矫治时要了解其人格特征,结合其童年期的经历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罪 三维人格特征 童年期创伤经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