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B7-H3和IFN-γ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成德 蔡健梅 +2 位作者 吴小文 申学基 张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B7-H3(s B7-H3)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7例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急性肝炎16例、慢性中至重度肝炎25例、肝硬化代偿期24例和肝硬化失代偿期22例,同期24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B7-H3(s B7-H3)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7例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急性肝炎16例、慢性中至重度肝炎25例、肝硬化代偿期24例和肝硬化失代偿期22例,同期24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人群血清s B7-H3和IFN-γ的含量,分析二者分别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白细胞(WBC)计数及HBV DNA定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s B7-H3、IFN-γ水平为(27.82±12.75)ng/m L、(328.84±240.20)pg/m L,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 B7-H3、IFN-γ含量分别为(202.17±58.14)ng/m L和(3436.11±1605.01)pg/m 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 B7-H3与IFN-γ密切相关,AST、ALT、AFP、WBC及HBV DNA与二者均无相关性。s B7-H3在急性肝炎时水平最高,IFN-γ则在慢性肝炎时水平最高。结论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的s B7-H3、IFN-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者,连续监测血清s B7-H3、IFN-γ可能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转归预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慢性 乙型 可溶性B7-H3 Γ干扰素
下载PDF
IFN-α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亚群Tim-3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冰洁 何瑜 +1 位作者 贾战生 左维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为探讨应用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细胞频数及各亚群上Tim-3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各亚群频数及膜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方法;q T-PCR检测... 为探讨应用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细胞频数及各亚群上Tim-3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各亚群频数及膜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方法;q T-PCR检测血清中HCV-RNA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8+T细胞频数、Tim-3表达与HCV-R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频数较健康对照组、IFN-α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初始T细胞明显增加(P<0.01)。TCM、TEM细胞分布频率降低(P<0.01)。经IFN-α治疗后,CD8+T细胞百分率上升(P<0.05),初始T细胞数量下降(P<0.01),TCM、TEM细胞频数均升高(P<0.01)。三组人群TEMRA细胞频数无统计学差异。与健康对照组、IFN-α治疗组相比,慢丙肝患者CD8+T细胞及各亚群Tim-3表达水平均有上调(P<0.05)。经抗病毒治疗后,CD8+T细胞、Naive细胞、TEM细胞、TEMRA细胞亚群Tim-3表达明显降低(P<0.05),TCM细胞亚群中Tim-3表达也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与病毒载量呈反比(r=-0.3775,P<0.01),而Tim-3表达水平与病毒载量正相关(r=0.6230,P<0.0001)。由此可知,HCV感染慢性化时可出现CD8+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及各亚群Tim-3过表达。IFN-α通过调节各CD8+T细胞亚群分化状态,及下调各群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促进HCV免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CD8+T淋巴细胞 TIM-3 干扰素-Α
下载PDF
α2b-IFN诱导CD25表达和对PBMC内HCV RNA的阴转作用
3
作者 王健 王瑜 +1 位作者 江水清 项桂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5-56,60,共3页
目的探讨α2b-IFN对PBMC内CD25的诱导及对HCV-RNA、抗-HCV转阴效果。方法用BSA法检测慢性丙肝患者治疗前后CD25表达水平。以α2b-IFN(3MU/d)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PBMC内HCV-RNA和血清HCV-RNA、抗-HC... 目的探讨α2b-IFN对PBMC内CD25的诱导及对HCV-RNA、抗-HCV转阴效果。方法用BSA法检测慢性丙肝患者治疗前后CD25表达水平。以α2b-IFN(3MU/d)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PBMC内HCV-RNA和血清HCV-RNA、抗-HCV。结果慢性丙肝患者α2b-IFN治疗后静息期、诱导期CD25表达水平分别为(3.44±0.77)%、(33.62±3.95)%,PBMC、血清内HCV-RNA和抗-HCV转阴率分别为42.31%(11/26)、57.69%(15/26)和65.38%(17/26),与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α2b—IFN可诱导CD25表达,对PBMC内HCV-RNA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α2b—ifn HCV—RNA 抗-HCV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D25
下载PDF
IFN-α对HCV感染者CD8^+记忆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4
作者 李冰洁 左维泽 《农垦医学》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IFN-α对HCV感染者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于IFN-α抗病毒治疗的不同时间点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者CD8+T细胞及记忆细胞亚群百分率,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CD8+T细胞及记忆细胞亚群频数与HCV-RNA滴度的... 目的:观察IFN-α对HCV感染者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于IFN-α抗病毒治疗的不同时间点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者CD8+T细胞及记忆细胞亚群百分率,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CD8+T细胞及记忆细胞亚群频数与HCV-RNA滴度的相关性。结果:HCV组患者CD8+T细胞频数较EVR组、SVR组、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0.0001),初始T细胞频数明显增加(<0.01),TCM、TEM细胞频数降低(<0.01)。IFN-α治疗后,EVR组、SVR组CD8+T细胞百分率上升(<0.05),初始T细胞数量下降(<0.01),TCM、TEM细胞频数均升高(<0.01)。四组人群TEMRA细胞频数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CD8+T细胞、TCM、TEM百分率与HCV-RNA滴度呈负相关(值分别为-0.502、-0.213、-0.326),初始T细胞百分率与HCV-RNA滴度成正相关(=0.354),TEMRA百分率与HCV-RNA滴度无相关性。结论:HCV感染时CD8+记忆T细胞亚群频数分布异常,可能导致CD8+T细胞清除病毒能力下降。IFN-α可调节CD8+记忆T细胞亚群频数分布,促进HCV免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CD8+T细胞 记忆T细胞 干扰素α
下载PDF
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焦建中 葛勤利 +3 位作者 陈官培 朱平 王秀丽 马军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苦参碱抗HB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慢性乙型肝炎 1 2 5例 ,治疗分为 3组 ,分别为苦参碱、干扰素及苦参碱联合干扰素组 ,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轻重等方面皆具可比性。观察 3、6、及 1 2个月HBV -M和HBV -DNA的变化。结... 目的 :探讨苦参碱抗HB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慢性乙型肝炎 1 2 5例 ,治疗分为 3组 ,分别为苦参碱、干扰素及苦参碱联合干扰素组 ,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轻重等方面皆具可比性。观察 3、6、及 1 2个月HBV -M和HBV -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 3个月 ,苦参碱、干扰素及苦参碱联合干扰素组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 30 .4 % ,36 .6 %和 39.5 % ;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 39.1 % ,4 1 .5 % ,和 5 0 .0 %。治疗结束后及 6个月HBeAg、HBV -DNA的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随访 1 2个月 ,总有效率分别为 1 2 % ,9%和 1 8% ;苦参碱联合干扰素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和苦参碱组 (P <0 .0 5 )。结论 :苦参碱、干扰素和苦参碱联合干扰素组均有较好的HBV -DNA及HBeAg阴转率和抗HBe的阳转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苦参碱 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INF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与肝功能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超 段卫星 李卫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210-5213,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INF)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载量、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与肝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CHB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干扰素(INF)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载量、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与肝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CHB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INFα-2b肌肉注射治疗,疗程均为48 w。比较两组治疗后HBV载量、Th1/Th2型细胞因子、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V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P<0. 05)。两组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INF-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INF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且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载量
下载PDF
干扰素抗体与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文铤 朱科伦 +2 位作者 马佩球 梁增伟 叶新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抗-IFN与IFN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IFN。结果:IFN治疗后3个月、6个月,抗-IFN阳性率分别为28.1%、31.1%,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6.3%),使用不同类型IFN,产... 目的:探讨抗-IFN与IFN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IFN。结果:IFN治疗后3个月、6个月,抗-IFN阳性率分别为28.1%、31.1%,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6.3%),使用不同类型IFN,产生抗-IFN情况也有差别。用IFN治疗3个月、6个月后,抗-IFN阳性者,HBV-DNA或HCV-RNA阴转率分别为22.2%(2/9)、20.0%(2/10);而阴性者,则分别为43.4%(10/23)、54.5%(12/22),后者的阴转率较前者高,治疗前抗-INF已阳性的2例病人HBV-DNA均没有阴转。结论:抗-IFN可能是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抗体 疗效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1、2型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萍 吴文漪 魏来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0例急性乙肝患者、35例慢性乙肝患者及 12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植物凝血素 (PHA)和脂多糖 (LPS)刺激下 ,产生白细胞介素 -...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0例急性乙肝患者、35例慢性乙肝患者及 12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植物凝血素 (PHA)和脂多糖 (LPS)刺激下 ,产生白细胞介素 - 10 (IL - 10 ) ,γ -干扰素 (IFN -γ)及白细胞介素 - 12 (IL - 12 )的水平。结果 ①所有患者在PBMC培养上清液中 ,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均 <0 .0 5 ) ;与慢性乙肝组相比 ,急性乙肝组IL - 10较低 (P <0 .0 1) ,而IFN -γ、IL - 12较高 (P <0 .0 5 ) ,慢性乙肝轻、中、重度 3组间呈现重度 >中度 >轻度 ,但是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②IL - 12、IFN -γ水平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及总胆红素 (TBIL)呈正相关 (r =0 .6、0 .7,P均 <0 .0 1;r =0 .6、0 .6 ,P均 <0 .0 5 ) ;而与病毒含量呈负相关 (r =- 0 .75、-0 .73,P均 <0 .0 5 ) ;IL - 10与ALT、TBIL无相关性 (r=0 .0 3、0 .0 5 ,P 均 >0 .0 5 )。③Th2 /Th1比值 :与正常相比 ,慢性患者较高 ,急性患者较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急性患者明显低于慢性患者 (P <0 .0 5 ) ;慢性轻度组高于慢性中、重度组 (P <0 .0 5 ) ,而后二组间无明显差别 (P >0 .1)。结论 Th2细胞因子与HBV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Th1/Th2白细胞介素-10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质-12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γ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瑞琳 蔺淑梅 +3 位作者 张树林 叶峰 张曦 赵英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FN-γmRNA的表达和血清IFN-γ的分泌水平;巢式PCR技术检测PBMCs中HBV...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FN-γmRNA的表达和血清IFN-γ的分泌水平;巢式PCR技术检测PBMCs中HBV DNA。结果慢性HBV感染者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慢性HBV携带者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均<0.05)和HBeAg阴性组(P均<0.01);HBeAg阳性组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HBeAg阴性组(P均<0.01);PBMCs中HBV DNA阳性组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HBV DNA阴性组(P均<0.01);IFN-γ表达和分泌水平与血清HBV DNA水平均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慢性HBV感染者IFN-γ低表达;高病毒载量可抑制IFN-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干扰素-γ(ifn-γ)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缭云 赵龙凤 郝素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 96例为研究对象 ,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α 干扰素(IFN α)抗病毒...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 96例为研究对象 ,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α 干扰素(IFN α)抗病毒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此两项指标的变化 ,检测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夹心ELISA法。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 2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血清ALT呈正相关 ;各型丙型肝炎时 ,CD4 + T细胞及CD4 + CD8+ 均下降 ,CD8+ T细胞升高 ;α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 ,病毒复制指标阴转 ,同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下降 ,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结论 :免疫反应参与丙型肝炎发病 ,临床各型丙型肝炎均有免疫功能紊乱 ,观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的变化 ,是判断丙型肝炎转归和预后和干扰素疗效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丙型病毒性肝炎 应用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3型鼠肝炎病毒诱导的小鼠慢性病毒性肝炎中作用的探讨
11
作者 陆玉蕾 王晓晶 +3 位作者 严伟明 王洪武 罗小平 宁琴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26-228,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在3型鼠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鼠慢性病毒性肝炎模型中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肝脏γδT细胞在肝脏T细胞中的比例变化以及细胞因子IFN(干扰素)-γ的表达。方法:C3H/Hej小鼠腹腔注射10pfu(空斑形成单位)MHV-3建立小鼠慢性病毒性肝... 目的:探讨在3型鼠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鼠慢性病毒性肝炎模型中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肝脏γδT细胞在肝脏T细胞中的比例变化以及细胞因子IFN(干扰素)-γ的表达。方法:C3H/Hej小鼠腹腔注射10pfu(空斑形成单位)MHV-3建立小鼠慢性病毒性肝炎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荧光分析法检测MHV-3感染后0天、5天、10天、15天、20天肝脏中γδT细胞在T细胞中的比例变化及其表达IFN-γ的比例。结果:随着MHV-3感染时间的延长,模型中肝脏γδT细胞在肝脏T细胞中的比例较0天逐渐升高(P<0.05),在感染后10天达到最高值。肝脏γδT细胞大量表达IFN-γ,在MHV-3感染10天后达到最高值。结论:感染MHV-3后C3H/Hej小鼠体内γδT细胞的数量增加并表达IFN-γ,提示γδT细胞参与了MHV-3诱导的小鼠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慢性病毒性肝炎 3型鼠肝炎病毒 干扰素-Γ
下载PDF
pHSA导向α-干扰素制备及其抗肝炎病毒效果研究
12
作者 刘明旭 李莉 +4 位作者 张新全 张文瑾 蔡光明 魏振满 陈菊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4,共2页
观察多聚人血白蛋白(pHSA)导向α-干扰素(α-IFN)的体内外抗病毒效果。方法:以戊二醛聚合的pHSA作栽体,合成了导向肝脏干扰素(pHSA-IFN)。体外测定其保护肝细胞和非肝细胞抗病毒感染的效果.同时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志愿者的临床治疗。结... 观察多聚人血白蛋白(pHSA)导向α-干扰素(α-IFN)的体内外抗病毒效果。方法:以戊二醛聚合的pHSA作栽体,合成了导向肝脏干扰素(pHSA-IFN)。体外测定其保护肝细胞和非肝细胞抗病毒感染的效果.同时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志愿者的临床治疗。结果:pHSA-IFN对肝细胞的保护活力高出其对非肝细胞的保护活力4~5倍;肝炎病人治疗有效率(HBeAg或HRV-DNA转阴)达60%,高于一般干扰素(30%)。结论:pHSA-IFN确有肝脏导向作用,不会产生免疫排斥,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多聚人血白蛋白 慢性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HBsAb靶向干扰素和IL-12双表达质粒pVAX-HBVE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沙沙 高燕 +6 位作者 王宇 武帅 朱晓明 郭炳冉 徐元基 阎瑾琦 于继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构建能同时表达HBsAb靶向干扰素(dsFvα)和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的新型基因治疗质粒pVAX-HBVE。方法将pEE14.1-dsFvα质粒双酶切获得dsFvα片段,克隆入经同样双酶切后的载体pVAX-IRES-hIL-12 IRES序列的上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命名... 目的构建能同时表达HBsAb靶向干扰素(dsFvα)和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的新型基因治疗质粒pVAX-HBVE。方法将pEE14.1-dsFvα质粒双酶切获得dsFvα片段,克隆入经同样双酶切后的载体pVAX-IRES-hIL-12 IRES序列的上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VAX-HBVE。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ELISA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提取重组质粒pVAXHBVE,注射到乙肝转基因小鼠腿部肌肉并采用电穿孔递送,定量PCR检测注射前后转入1.3拷贝HBV全基因组的BALB/c小鼠体内HBV基因拷贝数的变化。结果 pVAX-HBVE经酶切和测序分析与预期设计完全一致,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ELISA检测显示dsFvα和IL-12基因在细胞上清中获得表达;注射重组质粒pVAX-HBVE 30μg仅1次即可使转基因小鼠体内的HBV基因拷贝数降低2个数量级。结论成功构建能够含有靶向干扰素(dsFvα)和hIL-12的双表达质粒,为慢性乙肝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基因治疗剂 HBsAb靶向性干扰素 ifn hIL-12 真核表达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孝周 杨涓 郑盛 《医学信息》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大理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CHB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31名体检健康的同龄者为对照组;依据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大理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CHB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31名体检健康的同龄者为对照组;依据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研究组分为HBeAg(+)组与HBeAg(-)组,以病毒载量10^(4)拷贝/ml为界值,将HBeAg(+)组进一步分为高病毒载量组(>10^(4)拷贝/ml)与低病毒载量组(<10^(4)拷贝/ml)。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中HBeAg(+)组与HBeAg(-)组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HBeAg(+)组中的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外周血IFN-y、IL-2、IL-4、IL-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HBeAg(+)组外周血IFN-γ和IL-2水平低于HBeAg(-)组,而外周血IL-4和IL-5水平高于HBe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组中低病毒载量组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5水平均低于高病毒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检测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对疾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ifn IL-2 IL-4 IL-5 免疫功能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PEG-IFN-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患者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金莲 赵安静 +3 位作者 陈瑞霞 戴朝明 刘学胜 徐迈宇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PEG-IFN-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高载量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医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毒高载量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 目的探讨PEG-IFN-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高载量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医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毒高载量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EG-IFN-α-2b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血清HBV DNA检测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sAg阴转率;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肝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血清HBVDNA检测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HBeAg血清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HBs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血清AST和AL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血清AST和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病毒高载量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ifn-α-2b 恩替卡韦 慢性乙肝病毒高载量 效果 肝功能
原文传递
α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肝炎副作用的长期观察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鸿飞 杨晓晋 +4 位作者 朱世殊 鲍鹤玫 王陆军 徐志强 陈大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 了解应用基因工程α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近、远期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  2 6 1例慢性肝炎随机分组 ,用α干扰素治疗 ,以 114例同期治疗的成人病毒性肝炎做对照 ,观察副作用。观察时间平均 5~ 6年 ,最长 10年。结果... 目的 了解应用基因工程α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近、远期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  2 6 1例慢性肝炎随机分组 ,用α干扰素治疗 ,以 114例同期治疗的成人病毒性肝炎做对照 ,观察副作用。观察时间平均 5~ 6年 ,最长 10年。结果 近期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小儿发热≤ 38℃组比成人少 (χ2 =2 2 .3 ,P <0 .0 0 1) ,流感样症状也少于成人 (χ2 =16 .1,P <0 .0 0 1)。长期观察部分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者 (2 % )未影响治疗。治疗对甲状腺功能 (血清T3 ,T4,TSH)和肾功能 (BUN ,Cr)也无影响。不同的肝病病因 (乙型和丙型 )、病理改变 (≤G2组和≥G3组 )患儿发生副作用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病毒性肝炎 儿童 副作用 治疗
原文传递
辩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笑美 王小珍 余春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辩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效果,以使患者完成干扰素终末治疗。方法将病毒性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HAMD)17项量表评定,总分≥7分、≤24分,诊断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00例... 目的探讨辩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效果,以使患者完成干扰素终末治疗。方法将病毒性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HAMD)17项量表评定,总分≥7分、≤24分,诊断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外,还给予辩证施膳和五音调式干预,分别于干预后的第2周、4周、8周再次采用HAMD量表评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AMD量表评分第2周无明显差异,第4周与第8周有显著差异(P〈0.05,P〈O.01)。结论辩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可减轻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所致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干扰素治疗期问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施膳 五音调式 干扰素 病毒性肝炎 抑郁症
原文传递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因子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江若霞 赵丽敏 +2 位作者 姚宏建 崔莉芳 潘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884-2886,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免疫功能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诊治HBV感染的450例患者,并将作为HBV感染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群10...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免疫功能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诊治HBV感染的450例患者,并将作为HBV感染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群100名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FN-γ、TNF-α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V感染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健康对照组,HBV感染组IFN-γ、TNF-α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患者CD_3^+、CD4^+、CD_8^+、CD_4^+/CD_8^+低于阴性患者,IFN-γ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HBV感染患者CD_8^+、CD_4^+/CD_8^+比值低于慢性及隐匿性HBV感染患者,IFN-γ、TNF-α高于慢性及隐匿性HBV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IgM阳性患者单纯保肝降酶治疗患者治疗6个月后CD_3^+、CD_4^+、IFN-γ、TNF-α低于加用IFN-α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明显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FN-γ、TNF-α异常变化,而且对疾病转归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