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病毒病媒介昆虫的传毒特性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史晓斌 谢文 张友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1-848,共8页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癌症",至今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已知80%的植物病毒病依赖于媒介昆虫传播,而媒介昆虫对植物病毒的传播是一个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互作的过程,历经获毒、持毒和传毒等多个阶段,昆虫体内一系列病毒...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癌症",至今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已知80%的植物病毒病依赖于媒介昆虫传播,而媒介昆虫对植物病毒的传播是一个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互作的过程,历经获毒、持毒和传毒等多个阶段,昆虫体内一系列病毒受体或蛋白参与了这个过程。昆虫传播病毒的方式有口针携带式、前肠保留式和体内循环式3类,它们各自对应的持久性为非持久性、半持久性和持久性,不同昆虫获取这3类病毒的获毒时间、在体内存留位置和传毒时间也各不相同。这个过程受到媒介昆虫的性别及龄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昆虫体内共生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关的蛋白主要有病毒衣壳蛋白(CP)、次要衣壳蛋白(CPm)、GroEL蛋白、辅助因子(HC)和下颚口针蛋白等。近年来对植物病毒基因组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昆虫传毒机制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传毒方式、影响传毒效率的因素、传毒机制特别是昆虫体内与病毒传播可能相关的受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媒介昆虫 传毒 病毒受体 分子生物学 共生菌
下载PDF
真菌传播植物病毒的证据(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剑平 阮义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02-205,共4页
(一)概述已知的传毒真菌都是一些植物根部专性寄生的游动孢子真菌;它们是壶菌目(Chytridiales)的油壶菌属(Olpidium)和集壶菌属(Synchytrium)以及根肿菌目(Plasmodiophorales)的多粘菌属(Pplymyxa)和粉痂菌属(Spongospora)。壶菌目游动... (一)概述已知的传毒真菌都是一些植物根部专性寄生的游动孢子真菌;它们是壶菌目(Chytridiales)的油壶菌属(Olpidium)和集壶菌属(Synchytrium)以及根肿菌目(Plasmodiophorales)的多粘菌属(Pplymyxa)和粉痂菌属(Spongospora)。壶菌目游动孢子仅具1根鞭毛,在寄主植物根中所形成的休眠孢子是单个的,而根肿菌目游动孢子具有2根鞭毛,并形成休眠孢子堆。两类真菌介体生活史的详细情况,特别是所谓的核融合(Karyogamy)尚不能肯定,但其总的发育过程是相似的;即在寄主根部形成单个或成堆的厚壁休眠孢子,当根腐烂后,休眠孢子(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植物病毒 传播 证据 真菌介体
下载PDF
植物病毒—介体—寄主植物互作研究
3
作者 刘明杨 李静静 +1 位作者 卢少华 闫凤鸣 《华中昆虫研究》 201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植物病毒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因子,不仅影响寄主植物的产量、品质,还能够对其传播介体的生长发育、生态学特性、生理生化造成影响。研究植物病毒对介体与寄主植物互作的影响有助于明确三者间的互作机制,为农业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植物病毒 介体昆虫 寄主植物 挥发性物质 营养物质
原文传递
Towards sustainable protection against insect-borne plant viral diseases:Phytohormones and beyond
4
作者 WANG Ning YAO XiangMei +2 位作者 ZHU ChangXiang WEN FuJiang YE Jian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CAS 2016年第2期69-80,共12页
Due to the immobility of plants,around 75% of 1100 plant virus species are piercing-sucking insect transmitted.Host plant-medi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viruses and insects play vital roles i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 Due to the immobility of plants,around 75% of 1100 plant virus species are piercing-sucking insect transmitted.Host plant-medi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viruses and insects play vital roles i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vectors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plant diseases.A successful viral pathogen has to evolve multiple strategies to manipulate host immune responses and als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facilitat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by insect vectors.Among these strategies,reprogramming the phytohormone signaling pathways is critica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virus transmission among plants and disease pandemic.Here,we review recent studies on the plant-virus inter-relationships with a focus on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that drive vector-borne viral diseases.Defense-related phytohormones such as Jasmonic acid(JA),Salicylic acid(SA)and Ethylene(ET)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directly regulated by viral proteins.This knowledge is essential for the further design and/or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strategies to protect viral damages so as to increase crop yield and food security.Future efforts in this area should be focused on integrating and meta-analysis of big data generating from dynamics and multiple dimensional pathogen-vector-crop interactions under real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protection against plant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HORMONE Jasmonic acid virus-vector-plant TRIPARTITE interactions GEMINIVIRUS
原文传递
病毒—植物—媒介昆虫的化学生态关系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泽龙 李静静 +3 位作者 卢少华 王青 张蓓蓓 闫凤鸣 《华中昆虫研究》 2019年第1期42-50,共9页
化学信号分子在调控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交流作用,调节种群动态和各种群之间的平衡关系。植物病毒大多数由刺吸式口器昆虫持久性、半持久性、非持久性传播。病毒一方面通过改变寄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间接性地影响媒介昆虫的行... 化学信号分子在调控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交流作用,调节种群动态和各种群之间的平衡关系。植物病毒大多数由刺吸式口器昆虫持久性、半持久性、非持久性传播。病毒一方面通过改变寄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间接性地影响媒介昆虫的行为学特性,从而促进自身的传播;另一方面部分病毒干涉植物的生长代谢,与植物细胞竞争资源,造成植物生理紊乱,改变植物防御反应的强度,从而吸引害虫来取食。植物自身也存在化学防御系统,当植物受害部位感知信号之后,通过茉莉酸、水杨酸等信号转导途径将信息传递到效应部位,从而引发植物产生防御反应。例如,植物产生对昆虫天敌有吸引作用的挥发性化合物吸引天敌来消灭害虫,或者在体内合成对媒介昆虫有毒害作用或物理阻碍作用的化学物质来阻碍昆虫取食。对于昆虫而言,为了抵御植物的防御性物质,昆虫体内相关的解毒代谢酶表达量上调,从而降低植物对自身的毒害作用。病毒、媒介昆虫、寄主植物三者的互作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化学信号交流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三者化学生态学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媒介昆虫 寄主植物 化学信号分子 化学生态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