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贵高原1961-2006年大气能见度和消光因素变化趋势及原因 被引量:25
1
作者 郑小波 王学锋 +2 位作者 罗宇翔 Tianliang Zhao 陈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4-319,共6页
根据云贵高原203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大气能见度、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采用倾向率方法对能见度和大气消光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还应用Mann-Kendall方法对>19km能见度、霾日数和消光系数的多年变化进... 根据云贵高原203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大气能见度、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采用倾向率方法对能见度和大气消光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还应用Mann-Kendall方法对>19km能见度、霾日数和消光系数的多年变化进行了气候突变检验。结果表明,有84.2%台站出现了能见度减少趋势。减少最多为-11km·10a-1,最少为-1km·10a-1。减少的平均气候倾向率在1961—1979年为0.96km·10a-1,1980—2006年为1.6km·10a-1,高原平均能见度从60年代的约34km下降到目前的约27km。另一方面,有15.8%台站能见度有增加趋势,且多集中在人类活动较为稀少的高海拔山区。有71%的台站>19km能见度频率出现减少的趋势,平均倾向率为-2%·10a-1,主要出现在高原东部和中部人口和工业稠密区。该地区同时也出现霾日增加的现象。Mann-Kendall检测结果表明,>19km能见度频率减少和霾日数增加现象出现突变的时间相同。年平均消光系数发生突变的时间稍推后。认为能见度下降、消光因素增加的原因与人为排放污染物浓度增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消光系数 霾日 气溶胶 云贵高原 大气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