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ation of Parvalbumin-Positive Neurons in Both Retina and Primary Visual Cortex Improves the Feature-Selectivity of Primary Visual Cortex Neurons 被引量:4
1
作者 Jinggang Duan Hang Fu Jiayi Zhang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5-263,共9页
Several recent studies using either viral or transgenic mouse models have shown different results on whether the activation of parvalbumin-positive(PV~+)neurons expressing channelrhodopsin-2(ChR2) in the primary ... Several recent studies using either viral or transgenic mouse models have shown different results on whether the activation of parvalbumin-positive(PV~+)neurons expressing channelrhodopsin-2(ChR2) in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V1) improves the orientation-and direction-selectivity of V1 neurons. Although this discrepancy was thoroughly discussed in a follow-up communication, the issue of using different models to express ChR2 in V1 was not mentioned. We found that ChR2 was expressed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 and V1 neurons in ChR2fl/~+; PV-Cre mice.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ation of PV~+RGCs using white drifting gratings alon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firing rates of V1 neurons and improved their direction-and orientation-selectivity. Longduration activation of PV~+interneurons in V1 further enhanced the feature-selectivity of V1 neurons in anesthetized mice, confirming the conclusions from previous finding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ctivation of both PV~+RGCs and V1 neurons improves feature-selectivity in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valbumin neurons Primary visual cortex Retinal ganglion cells Optogenetics
原文传递
Adaptation to visual stimulation modifies the burst firing property of V1 neurons 被引量:1
2
作者 Rui-Long LIU Ke WANG +3 位作者 Jian-Jun MENG Tian-Miao HUA Zhen LIANG Min-Min XI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I0027-I0034,共8页
The mean firing rate of visual cortical neurons is reduced after prolonged visual stimulation, but the underlying process by which this occurs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henomenon remains unknown.... The mean firing rate of visual cortical neurons is reduced after prolonged visual stimulation, but the underlying process by which this occurs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henomenon remains unknow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studies indicate that high-frequency bursts in stimulus-driven responses can be transmitted across synapses more reliably than isolated spikes, and thus may carry accurate stimulus-related information. Our research examined whether or not adaptation affects the burst firing property of visual cortical neurons by examining changes in the burst firing changes of V1 neurons during adaptation to the preferred visual stimul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aptation to prolonged visual stimul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urst frequency (bursts/s) and burst length (spikes/burst), but increased burst duration and the interspike interval within burs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daptation of V1 neurons to visual stimulation may result in a decrease of feedforward response gain but an increase of functional activities from lateral and/or feedback connections, which could lead to a reduction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adapted neurons in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o its driven neu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adaptation Burst firing neuronS Primary visual cortex CAT
下载PDF
不同日龄牦牛大脑视皮质发育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林 荆海霞 +4 位作者 李莉 张勤文 魏青 薛乾 俞红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6,共5页
为探明不同发育阶段牦牛大脑视皮质的组织形态结构,应用组织学技术及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发育期(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对牦牛大脑视皮质厚度、神经元密度和神经元截面积进行分析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牦牛大脑视皮质... 为探明不同发育阶段牦牛大脑视皮质的组织形态结构,应用组织学技术及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发育期(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对牦牛大脑视皮质厚度、神经元密度和神经元截面积进行分析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牦牛大脑视皮质的厚度增厚、神经元截面积增大和神经元密度在30日龄时最大,显著高于180日龄和成年组(P<0.05)。结果提示,牦牛大脑视皮质的厚度和神经元截面积从出生到成年逐渐增加,神经元密度从30日龄到成年则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质 神经元 截面积 密度 牦牛
下载PDF
形觉剥夺树鼩视皮质17区的可塑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广龙 杨冬梅 +6 位作者 梁佳芮 陈黎 代蕊 张弛 李娜 胡敏 代解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31,共9页
目的初步探索树鼩作为一种新的弱视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探讨形觉剥夺树鼩初级视皮质的可塑性机制,为进一步认识弱视形成及恢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出生30 d左右树鼩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右眼缝合1月组;右眼缝合2月组;右眼缝... 目的初步探索树鼩作为一种新的弱视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探讨形觉剥夺树鼩初级视皮质的可塑性机制,为进一步认识弱视形成及恢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出生30 d左右树鼩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右眼缝合1月组;右眼缝合2月组;右眼缝合1月打开换缝合左眼1月,即换缝合组;对照组1,为A组同龄大小树鼩正常环境饲养;对照组2,为B、C组同龄大小树鼩正常环境饲养。造模完成后进行视皮质定位取材,观察不同条件下树鼩视皮质组织学、超微结构、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以及c-fos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视皮质组织学及电镜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且缝合2月组损伤更为明显;凋亡染色显示实验组跟对照组无差异性;c-fos蛋白及mRNA表达量在各实验组均出现了降低,且缝合右眼两月组表达量最低,换缝合以后表达量有一个小幅度的升高,对照组间c-fos表达无差异性。结论不同程度的形觉剥夺性弱视引起了不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弱视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具有可塑性;树鼩可作为形觉剥夺性弱视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质 组织学 可塑性 形觉剥夺 树鼩
下载PDF
一种基于视皮层神经元模型的彩色图像签名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寇光杰 马云艳 +1 位作者 岳峻 邹海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89-191,212,共4页
针对彩色图像签名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哺乳动物视皮层神经元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三通道脉冲发放皮层模型TSCM(Triple-Channel Spiking Cortical Model),实现了对彩色图像不变性特征的有效提取。TSCM模型不但具有常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签... 针对彩色图像签名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哺乳动物视皮层神经元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三通道脉冲发放皮层模型TSCM(Triple-Channel Spiking Cortical Model),实现了对彩色图像不变性特征的有效提取。TSCM模型不但具有常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签名算法的平移、旋转、缩放不变性,而且算法更加简洁高效,对于噪声影响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放皮层模型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彩色图像签名 视皮层神经元
下载PDF
大鼠视皮层两类神经元的NMDA及GABA_A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电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伟 阴正勤 +2 位作者 翁传煌 赵研君 高朋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4-716,共3页
目的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探讨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细胞类型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反应的关系。方法对出生后14—28d龄正常大鼠进行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分别采用神经药理学方法分离和记录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 目的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探讨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细胞类型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反应的关系。方法对出生后14—28d龄正常大鼠进行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分别采用神经药理学方法分离和记录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以及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IPSCs),并进行神经元细胞内标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的NMDA受体介导的EPSCs峰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及NMDA/谷氨酸电流比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锥体细胞GABAA受体介导的IPSCs下降时间较颗粒细胞的短(P〈0.05),而峰值和上升时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GABAA受体在大鼠视皮层不同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而NMDA受体在不同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中具有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神经元 电生理 发育
下载PDF
新生Long Evans大鼠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军平 侯文生 +2 位作者 刘慧 陈丽峰 阴正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建立新生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钝性分离1d龄Long Evans大鼠双侧视皮层,2.5g·L-1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细胞悬液,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7~14d后行免疫组织化学及膜片钳鉴定。结果用该方法培养的... 目的建立新生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钝性分离1d龄Long Evans大鼠双侧视皮层,2.5g·L-1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细胞悬液,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7~14d后行免疫组织化学及膜片钳鉴定。结果用该方法培养的视皮层神经细胞存活率高,生长状态良好,存活可达1个月左右,β-III tubul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神经元占培养细胞中的80%以上,膜片钳成功记录了180个细胞,静息膜电位在-50~-70mV,存在内向、外向电流,脉冲恒流刺激可诱发多个动作电位。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视皮层神经元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神经元培养 大鼠
下载PDF
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69-372,共4页
随着脑科学的蓬勃发展 ,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研究证实 :发育早期异常视觉经验可影响皮层神经元的空间特性 ,弱视视功能损害涉及多个脑区并与皮层神经元空间特性的异常密切相关 ,弱视是视觉神经通路多方位、多层次损... 随着脑科学的蓬勃发展 ,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研究证实 :发育早期异常视觉经验可影响皮层神经元的空间特性 ,弱视视功能损害涉及多个脑区并与皮层神经元空间特性的异常密切相关 ,弱视是视觉神经通路多方位、多层次损害的综合。我们对 2种常见类型弱视 (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 )的神经生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斜视 屈光参差 视皮层 神经元 空间特性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下载PDF
妊娠期接触酒精对子鼠视皮质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杞英 胡艳秋 +2 位作者 吴萍 程相树 邓锦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酒精对C57BL/6小鼠胚胎发育和视皮质神经元数量的的影响。方法妊娠母鼠酒精灌胃直至小鼠出生;采用苏木精-伊红和Nissl染色法观察P0、P7和P14小鼠视皮质神经元密度(ND)和皮层的厚度(CCT)。结果酒精组出现死胎和畸形。晚期胚胎和... 目的探讨酒精对C57BL/6小鼠胚胎发育和视皮质神经元数量的的影响。方法妊娠母鼠酒精灌胃直至小鼠出生;采用苏木精-伊红和Nissl染色法观察P0、P7和P14小鼠视皮质神经元密度(ND)和皮层的厚度(CCT)。结果酒精组出现死胎和畸形。晚期胚胎和新生鼠发现多种畸形,如:小头畸形、无脑儿、脊柱脊髓裂等,畸形的出现率为12%。酒精组视皮质的发育明显滞后于对照组,皮质的分层和神经元的极性紊乱。在酒精实验组出现神经元的缺失。在各年龄组,酒精组视皮质神经元的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酒精实验组应见皮质的厚度明显比对照组薄(P<0.01)。结论出生前酒精处理诱导视皮质神经元的缺失,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长时程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胎儿酒精综合症 神经元密度 视皮质 小鼠
下载PDF
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荻 王美迟 +1 位作者 刘双珍 吴小影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通过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探求视皮层神经元的最佳分离和培养方法,提高原代培养神经元的纯度及活性,为视皮层相关性眼病的临床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分离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应用含10%新生牛血清、10%F-12 Nutrient... 目的通过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探求视皮层神经元的最佳分离和培养方法,提高原代培养神经元的纯度及活性,为视皮层相关性眼病的临床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分离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应用含10%新生牛血清、10%F-12 Nutrient Mixtures的DMEM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含2%B-27 Serum-Free Supplements的Neu-robasal Medium进行维持培养,利用尼氏染色进行神经元鉴定。结果培养的神经元生长良好,胞体饱满,突起长。尼氏染色示神经元比例大于50%。结论采用上述培养方法可以使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得到良好的生长和较高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神经元 原代培养
下载PDF
小鼠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常规蛋白激酶Cγ亚型的动态表达及单眼剥夺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郗平 王静 +2 位作者 韩松 李俊发 傅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6-490,共5页
背景弱视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有关,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synapsin参与视皮层的突触可塑性过程,而神经元特异性蛋白——常规蛋白激酶C1亚型(cPKC-γ)可能是synapsin的上游激酶之一,其在视觉发育可塑性中是否发挥或如何发... 背景弱视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有关,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synapsin参与视皮层的突触可塑性过程,而神经元特异性蛋白——常规蛋白激酶C1亚型(cPKC-γ)可能是synapsin的上游激酶之一,其在视觉发育可塑性中是否发挥或如何发挥作用尚未明确。目的观察随着小鼠发育其视皮层中cPKC-γ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异常视觉经验对cPKC-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C57BL/6小鼠36只,分别于出生后(P)7、14、21、28、35、42d各选6只小鼠,取其两侧视皮层用于研究正常小鼠随鼠龄增加视皮层中cPKC-γ表达水平的变化。另外选取清洁级C57BL/6小鼠24只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发育期组和成年期组,每组12只。发育期组取6只P14小鼠行右眼上下睑缝合术以制备单眼剥夺(MD)模型,其余6只小鼠不进行干预作为对照,至P28取小鼠左右两侧视皮层;成年期组取6只P60小鼠以同样方法制备MD模型,其余6只不作干预作为对照,至P74取小鼠两侧视皮层。采用Westernbolt法检测小鼠两侧视皮层内cPKC-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P7小鼠可见左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蛋白的微弱表达,表达量的相对值分别为(39.74+11.22)%和(40.78±10.37)%,随鼠龄增加cPKC-γ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21小鼠左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蛋白的表达量达峰值,分别为(138.68±15.73)%和(138.47±23.48)%,此后随鼠龄增加cPKC-γ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并稳定。不同鼠龄正常小鼠视皮层中cPKC-γ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鼠龄=57.174,P=0.000),各组小鼠左侧与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蛋白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左事=0.059,P=0.809)。发育期组MD小鼠与成年期组MD小鼠间左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鼠龄=1.798,P=0.159),各组MD小鼠与正常对照小鼠间左右侧视皮层中cPKC-γ蛋白的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104,P=0.749)。结论正常小鼠视皮层中cPKC-γ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相一致;MD对小鼠视皮层中cPKC-γ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影响,但是否对cPKC-γ蛋白的活性产生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生理 神经元可塑性/生理 突触/生理 单眼剥夺 近交系C57BL小鼠 常规蛋白激酶Cγ亚型
下载PDF
金黄仓鼠视皮层、上丘和外侧膝状体中的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元及其纤维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俊凤 吴奇久 韩戬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用程序稍有不同的两种PAP法对视觉通路中的三个重要区域视皮层、上6和外侧膝状体中的 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了定位,.视皮层Ⅱ至Ⅵ层都有VIP阳性神经元分布,内域性的阳性神经 纤维遍布整个视皮层。上丘中的VIP阳性神... 用程序稍有不同的两种PAP法对视觉通路中的三个重要区域视皮层、上6和外侧膝状体中的 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了定位,.视皮层Ⅱ至Ⅵ层都有VIP阳性神经元分布,内域性的阳性神经 纤维遍布整个视皮层。上丘中的VIP阳性神经无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上丘的咀部表层,视皮层和 上丘中的VIP神经元均为非锥体型的多极和双极神经元。外侧膝状体中未发现有VIP阳性神经元 胞体.只有弥散的阳性神经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仓鼠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元 视皮层 上丘
下载PDF
新生猫视皮质胼胝体神经元的DiI示踪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松林 郑德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采用DiI示踪法研究了新生猫视皮质的胼胝体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DiI标记的胼胝体神经元普遍分布于视皮质各区,包括在成年时缺乏胼胝体联系的17区内侧部.这些标记的神经元位于除Ⅰ层外的皮质各层中,但大部分位于Ⅲ展并有成簇... 采用DiI示踪法研究了新生猫视皮质的胼胝体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DiI标记的胼胝体神经元普遍分布于视皮质各区,包括在成年时缺乏胼胝体联系的17区内侧部.这些标记的神经元位于除Ⅰ层外的皮质各层中,但大部分位于Ⅲ展并有成簇分布的倾向.DiI标记的胼胝体神经元,特别是位于Ⅱ/Ⅲ层者大多呈“Golgi样”标记,其树突走行和各级分支,甚至树突棘均清晰易辨.上述结果除证实以往用其他方法证明的新生猫视皮质胼胝体神经元的分布外,还显示了标记神经元的详细形态特点,表明DiI示踪法是研究发育中的神经通路起源细胞及其突起形态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神经元 视皮质 DiI示踪
下载PDF
GABA神经元在金黄地鼠视觉中枢的分布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奇久 李俊凤 韩戬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50-555,共6页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GABA在金黄地鼠视觉中枢的分布特征,同时用统计学方法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ABA阳性神经元分布在整个视皮层和上丘中,呈不均匀分布,外膝体中GABA阳性神经元密度较低.视皮层中GABA阳性神经元密度为781mm^2...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GABA在金黄地鼠视觉中枢的分布特征,同时用统计学方法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ABA阳性神经元分布在整个视皮层和上丘中,呈不均匀分布,外膝体中GABA阳性神经元密度较低.视皮层中GABA阳性神经元密度为781mm^2,占视皮层细胞总数的19.7%,上丘中其密度为812/mm^2,占22.3%,视皮层Ⅰ层中GABA阳性神经元为52%,上丘表层(浅灰层及视觉层GABA阳性神经元为56%,GABA阳性神经元包括不同类型的细胞.在视皮层中可观察到GABA免疫疫应阳性的锥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神经元 视觉中枢 金黄地鼠
下载PDF
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初级视皮质尼氏小体损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翔 郭红建 +5 位作者 文晓霞 谢钊 谢学军 路雪婧 王毅 张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256-2260,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初级视皮质尼氏小体损害的干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烙闭上巩膜静脉法,烙闭大鼠3支上巩膜静脉,制作大鼠慢性EIOP模型,随机分为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初级视皮质尼氏小体损害的干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烙闭上巩膜静脉法,烙闭大鼠3支上巩膜静脉,制作大鼠慢性EIOP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连续灌胃8wk,并于8wk末处死大鼠,观察其对EIOP大鼠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初级视皮质(primary visual cortex,PVC)尼氏小体含量、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结果:本实验采用的烙闭上巩膜静脉的造模方法使大鼠眼压明显升高(P<0.01),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VC病理切片半定量分析表明:模型组尼氏小体总面积34941±8482.1·S/μm2、平均光密度152.8±27.97、积分光密度11993±3084.8,与空白组(总面积55742±6348.1·S/μm2、平均光密度304.04±100.1、积分光密度18219±3548.9)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模型组Nissl小体总面积、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与给药组(总面积46406±5989.3·S/μm2,平均光密度251.05±77.41,积分光密度16899±404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通过增强尼氏小体的表达、改善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而促进EIOP大鼠初级视皮质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补肾活血中药 初级视皮质 尼氏小体 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金黄地鼠视皮层神经元的再生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悦梅 苏国辉 +1 位作者 刁云程 王连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6-313,共8页
将自体坐骨神经移植到成体金黄地鼠视皮层17/18a 交界附近,或靠近枕部大脑的中缝处。手术42~131天后,在移植的外周神经断端,给以 HRP(浓度50%,溶于生理盐水中),观察HRP 逆行标记的再生视皮层神经元。发现外周神经移植法可诱导成体金黄... 将自体坐骨神经移植到成体金黄地鼠视皮层17/18a 交界附近,或靠近枕部大脑的中缝处。手术42~131天后,在移植的外周神经断端,给以 HRP(浓度50%,溶于生理盐水中),观察HRP 逆行标记的再生视皮层神经元。发现外周神经移植法可诱导成体金黄地鼠视皮层神经元再生;各种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神经元,都可再生出纤维到移植的外周神经中,长达10mm;再生神经元分布于靠近移植神经的皮层Ⅱ~Ⅵ层中;某些再生的神经元胞体,较正常细胞明显增大,这与金黄地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的情形类似,但金黄地鼠视皮层神经元再生能力远不如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本实验用荧光双标记法,证实皮层视区胼胝体神经元是可以再生的。用“预先溃变”和“额外损伤”法,未能导致视皮层再生神经元数目的增加。本实验结果还表明,外周神经移植法可诱导金黄地鼠视皮层神经元再生,局部环境因素是影响哺乳动物中枢神经元再生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胼胝体神经元 再生 地鼠
下载PDF
金黄地鼠视皮层17、18区乙酰胆碱阳性神经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俊凤 吴奇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7-590,共4页
利用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Ach) 自身抗体对金黄地鼠视皮层17、18 区乙酰胆碱阳性神经元及其分布进行免疫学显示并进行量化分析. 实验发现, Ach 阳性细胞大部分为非锥体神经元, 也有少量锥体神经元.... 利用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Ach) 自身抗体对金黄地鼠视皮层17、18 区乙酰胆碱阳性神经元及其分布进行免疫学显示并进行量化分析. 实验发现, Ach 阳性细胞大部分为非锥体神经元, 也有少量锥体神经元. Ach阳性神经元在视皮层的Ⅱ~Ⅵ层, 主要分布在Ⅱ~Ⅳ层. 在不同层次中其阳性神经元类型存在某些差异, Ⅱ~Ⅳ中双极细胞居多, 其他层次中多极细胞占优势.17 区的这类神经元数量较多且集中成垂直于皮层表面的细胞带,18 区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少且多呈分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乙酰胆碱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元 数量分布
下载PDF
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初级视皮质BDNF损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翔 郭红建 +5 位作者 文晓霞 谢钊 谢学军 路雪婧 王毅 张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初级视皮质(primary visual cortex,PV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干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初级视皮质(primary visual cortex,PV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干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烙闭上巩膜静脉法,烙闭大鼠3支上巩膜静脉,制作大鼠慢性EIOP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给药组,空白组。连续灌胃8wk,并于8wk末处死大鼠,观察其对EIOP大鼠眼压、PVC的BDNF表达及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本实验采用的烙闭上巩膜静脉的造模方法使大鼠眼压明显升高(P<0.01),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VC病理切片半定量分析表明,模型组BDNF总面积82438±2597.39(S/μm2)、平均光密度1155.9±123.14、积分光密度12915±673.28,与空白组(总面积132370±7588.47S/μm2,平均光密度5365±379.65,积分光密度35102±2648.5)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模型组BDNF总面积与给药组(108980±9126.77S/μm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平均光密度(3220.4±413.67)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积分光密度(23821±3431.68)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通过增强BDNF的表达、改善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而促进EIOP大鼠初级视皮质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补肾活血法 初级 视皮质 尼氏体 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系统 (ERKs)在正常发育大鼠视皮层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剑萍 张振平 印湖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4,T052,共7页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RKs)是皮层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分化的关键因子。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 ERKs(ERK1、ERK2和 ERK3 ) m RNA在视皮层各层的分布、表达量以及发育过程变化。实验用健康雄性 SD大鼠 ,于生后 (P) 14、2 1、2 8、45和 90...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RKs)是皮层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分化的关键因子。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 ERKs(ERK1、ERK2和 ERK3 ) m RNA在视皮层各层的分布、表达量以及发育过程变化。实验用健康雄性 SD大鼠 ,于生后 (P) 14、2 1、2 8、45和 90 d(成年 )灌注固定 ,取全脑 ,切取视皮层。用 4%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4μm厚切片。地高辛标记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ERK1、ERK2 )和 c DNA探针 (ERK3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三种 ERKs亚型的 m RNA在各年龄组大鼠视皮层的表达。结果证明 :ERKs m RNA在出生后大鼠正常发育视皮层的表达 ,ERK1和 ERK2 m RNA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的特异性 ,表达于除 I层 (分子层 )之外的 II-VI层 ,ERK2较 ERK1m RNA的表达更广泛、信号密度更强。ERK1和 ERK2 m RNA的转录在发育敏感期增高 ,从 P2 1~P2 8逐渐增加 ,P45时达到高峰 ,到成年时降低为相当于 P2 1的水平。 ERK3 m RNA在大鼠出生后视皮层的信号表达强 ,比较恒定 ,无明显的层分布特异性。本研究结果提示 ,出生后正常大鼠发育期视皮层 ERK1和 ERK2的 m RNA表达呈上调趋势 ,而 ERK3 m RNA在大鼠出生后视皮层的表达量中等 ,比较恒定 ,缺乏发育性变化特点。表明 ERK1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S 神经元可塑性 原位杂交 视皮层 大鼠 基因表达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系统
下载PDF
胆碱能神经元在闪光刺激增强大鼠初级视皮层可塑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玲 任京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研究胆碱能神经元及递质在大鼠初级视皮层可塑性中的作用。方法36只(36眼)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激动剂组、阻断剂组,每组各12只(12眼)。各组大鼠麻醉、固定后在初级视皮层(V1区)植入记录电极和玻璃微电极、在额叶植入参... 目的研究胆碱能神经元及递质在大鼠初级视皮层可塑性中的作用。方法36只(36眼)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激动剂组、阻断剂组,每组各12只(12眼)。各组大鼠麻醉、固定后在初级视皮层(V1区)植入记录电极和玻璃微电极、在额叶植入参考电极,术后第7、8、9天于固定时间行紫光闪光刺激1 h,第10天行微量注射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和M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注射后在相同闪光刺激条件下给予一串高频刺激,记录各组高频刺激前后V1区的视觉诱发电位,分析各组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值和峰时值的变化。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在强直性闪光刺激后初级视皮层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胆碱酯酶(AchE)活性,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初级视皮层ChAT含量。结果对照组和激动剂组在接受强直性闪光刺激后视觉诱发电位幅值较之前有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且峰时值变短(均为P<0.01),阻断剂组幅值和峰时值在刺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强直性闪光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激动剂组幅值升高(P<0.01)、峰时值变短(P<0.01),阻断剂组幅值降低(P<0.01)、峰时值变长(P<0.01)。对不同组别大鼠进行强直性闪光刺激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激动剂组的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AchE活性降低(P<0.05);而阻断剂组的ChAT活性明显降低(P<0.05),AchE活性升高(P<0.05);阻断剂组与激动剂组ChAT、AchE活性差异显著(均为P<0.05)。ChAT蛋白的表达经Western blot分析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激动剂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阻断剂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阻断剂与激动剂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直性闪光刺激能使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呈现LTP样反应,胆碱能神经元及递质系统参与了闪光刺激致大鼠初级视皮层的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视皮层 视觉诱发电位 M受体 胆碱能神经元 胆碱乙酰转移酶 LT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