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汀
王宇
+3 位作者
刘东亮
贾康
王明松
陈昌珍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究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行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3例纳入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接受微创经皮肾...
目的:探究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行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3例纳入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4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通道数量、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平均碎石时间、Ⅰ期和Ⅱ期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VAS评分、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以及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碎石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5),通道数量、Ⅱ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血红蛋白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应用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安全有效,能有效清除碎石,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结石清除率
并发症
血红蛋白下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于2cm单发性肾结石3种手术方法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瑞龙
蔡超
+3 位作者
吴荣海
徐炜
邓硕
陈伟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9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与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石大小为1~2 cm,CT值241~1964...
目的探讨超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与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石大小为1~2 cm,CT值241~1964 Hu。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9.8)岁,结石CT值(1099.8±297.81)Hu,行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大小为F12~14,钬激光将结石碎片化,负压吸引将结石碎片从负压吸引鞘吸出,选择性留置双J管,不留置肾造瘘管;输尿管软镜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3.3±11.7)岁,结石CT值(999.2±388.4)Hu,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钬激光将结石粉末化,留置双J管;4.8F可视肾镜组41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55.8±11.3)岁,结石CT值(1001.7±345.3)Hu,行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用4.8F的针直视下穿刺后直接碎石,以钬激光将结石粉末化并冲至肾盂,不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输尿管软镜组[(69.6±28.5)min]显著长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36.9±13.6)min]与4.8F可视肾镜组[(39.0±1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输尿管软镜组[(4.1±1.3)d]显著长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3.6±0.8)d]与4.8F可视肾镜组[(3.2±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最大,输尿管软镜组与可视肾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结石清除率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95.0%,38/40)最高,显著高于输尿管软镜组(59.5%,25/42)与4.8F可视肾镜组(70.7%,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95.0%,38/40)和可视肾镜组(90.2%,37/41)最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软镜组(73.8%,31/42)最低;术后高热、WBC与PCT等炎性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均以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最高。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小于2
cm
超微通道
输尿管软镜
4.8
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
结石清除率
炎性指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汀
王宇
刘东亮
贾康
王明松
陈昌珍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80-484,共5页
基金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编号:18PJ457)。
文摘
目的:探究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行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3例纳入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4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通道数量、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平均碎石时间、Ⅰ期和Ⅱ期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VAS评分、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以及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碎石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5),通道数量、Ⅱ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血红蛋白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应用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安全有效,能有效清除碎石,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结石清除率
并发症
血红蛋白下降
Keywords
visual
punctur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Renal calculi
Stone clearance
rate
Complications
Hemoglobin decline
分类号
R69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于2cm单发性肾结石3种手术方法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瑞龙
蔡超
吴荣海
徐炜
邓硕
陈伟文
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9期1381-138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与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石大小为1~2 cm,CT值241~1964 Hu。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9.8)岁,结石CT值(1099.8±297.81)Hu,行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大小为F12~14,钬激光将结石碎片化,负压吸引将结石碎片从负压吸引鞘吸出,选择性留置双J管,不留置肾造瘘管;输尿管软镜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3.3±11.7)岁,结石CT值(999.2±388.4)Hu,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钬激光将结石粉末化,留置双J管;4.8F可视肾镜组41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55.8±11.3)岁,结石CT值(1001.7±345.3)Hu,行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用4.8F的针直视下穿刺后直接碎石,以钬激光将结石粉末化并冲至肾盂,不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输尿管软镜组[(69.6±28.5)min]显著长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36.9±13.6)min]与4.8F可视肾镜组[(39.0±1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输尿管软镜组[(4.1±1.3)d]显著长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3.6±0.8)d]与4.8F可视肾镜组[(3.2±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最大,输尿管软镜组与可视肾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结石清除率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95.0%,38/40)最高,显著高于输尿管软镜组(59.5%,25/42)与4.8F可视肾镜组(70.7%,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95.0%,38/40)和可视肾镜组(90.2%,37/41)最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软镜组(73.8%,31/42)最低;术后高热、WBC与PCT等炎性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均以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最高。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肾结石
小于2
cm
超微通道
输尿管软镜
4.8
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
结石清除率
炎性指标
Keywords
Renal calculi
Less than 2 cm
Super-mini channel
Flexible ureteroscope
visua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alculi-free rate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分类号
R69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袁汀
王宇
刘东亮
贾康
王明松
陈昌珍
《河北医学》
CAS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于2cm单发性肾结石3种手术方法比较
朱瑞龙
蔡超
吴荣海
徐炜
邓硕
陈伟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