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检测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
1
作者 陈贞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建立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Agilent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蔓荆子黄素的线性关系... 目的:建立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Agilent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蔓荆子黄素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1.42×10^(4)X-2.172×10^(2),在12.5~200μg/mL范围内的峰面积与进样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71%、1.05%、0.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9%,其RSD为1.15%。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0554%。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专属性好,可应用于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蔓荆子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蔓荆子及其不同程度炒制品总黄酮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长强 程立方 +1 位作者 赵正红 刘文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5期30-32,29,共4页
目的:测定蔓荆子及其不同程度炒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吸收度,从而测定蔓荆子各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蔓荆子生品、微炒品、炒焦品、炒炭品、炒过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68‰、... 目的:测定蔓荆子及其不同程度炒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吸收度,从而测定蔓荆子各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蔓荆子生品、微炒品、炒焦品、炒炭品、炒过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68‰、5.85‰、7.89‰、8.02‰、0.31‰。结论:随着蔓荆子炒制程度的加重,总黄酮相对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炒制太过总黄酮基本损失殆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炒制品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含量测定 总黄酮含量 含量测定 不同程度 蔓荆子 制品 紫外分光光度法 相对含量 对照品 吸收度
下载PDF
单叶蔓荆不同器官中蔓荆子黄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维洋 李剑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不同器官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为选择单叶蔓荆的药用部位及栽培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叶蔓荆不同器官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自然晾干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最高(0.030 8%),叶片次之(0.0...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不同器官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为选择单叶蔓荆的药用部位及栽培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叶蔓荆不同器官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自然晾干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最高(0.030 8%),叶片次之(0.012 0%),未能检测出枝条和根系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结论单叶蔓荆以果实入药合理,叶片可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蔓荆子黄素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单叶蔓荆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动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维洋 李剑芳 赵利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84-2185,共2页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规律,以及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其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单叶蔓荆药材的合理采收时间及科学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叶蔓荆干燥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规律,以及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其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单叶蔓荆药材的合理采收时间及科学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叶蔓荆干燥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夏末秋初,单叶蔓荆果实和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累积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约为同时期叶片含量的3倍。起垄与直立整形相结合的栽培管理措施下,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较对照提高约16.3%,而叶片中的含量仅较对照提高2.7%。结论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山东及周边省份于8月底至10月上中旬采收单叶蔓荆果实入药较为适宜。起垄与直立整形相结合的复合管理措施能够显著促进单叶蔓荆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而对叶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蔓荆 蔓荆子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中药黄荆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正收 曾光尧 +3 位作者 周应军 唐莹翠 谭健兵 郭虹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中药黄荆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A)-0.1%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15%A;10~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中药黄荆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A)-0.1%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15%A;10~40 min,28%A),检测波长为255 nm,柱温为25℃,流速为1 mL·min-1。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及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抗肿瘤木脂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二氢芳基萘类木脂素VBE-1与VBE-2在该条件下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黄荆不同药用部位中其果实含量较高,茎(枝)中含量较少,根、叶中难以检测到。不同时间采收的黄荆子的木脂素含量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以11月采收其木脂素含量最高。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首次建立同时测定黄荆子药材中二氢芳基萘类木脂素VBE-1与VBE-2的含量测定方法学,为充分利用黄荆药材资源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黄荆 VBE-1 VBE-2 木脂素
下载PDF
不同基原蔓荆子的HPLC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芸 高佩云 +8 位作者 陈晓旭 王丽霞 蒋彤 吴桐 陈迎迎 岳春雨 吴宏伟 唐力英 王祝举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71-2479,共9页
为综合评价蔓荆子质量,建立蔓荆子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及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基原的24批次蔓荆子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H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主要成分蔓荆子黄素、穗花牡荆苷、异荭草素、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差... 为综合评价蔓荆子质量,建立蔓荆子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及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基原的24批次蔓荆子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H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主要成分蔓荆子黄素、穗花牡荆苷、异荭草素、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差异。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水(B)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8 nm,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0℃。24批蔓荆子指纹图谱共标示了21个共有峰,指认出9个成分。综合24批蔓荆子相关色谱数据进行相似度分析,单叶蔓荆除DYMJ-16外,其相似度均≥0.900,蔓荆的相似度均≤0.864。另外,分别将单叶蔓荆和蔓荆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16批单叶蔓荆的相似度在0.894~0.997,8批蔓荆的相似度在0.990~0.997。表明单叶蔓荆和蔓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有所差异,而相同基原间其相似度良好。3种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均将单叶蔓荆和蔓荆分为2类,并且PLS-DA的VIP分析结果表明,蔓荆子黄素、穗花牡荆苷2个成分对区分单叶蔓荆和蔓荆的贡献最大。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基原的蔓荆子中异荭草素和对羟基苯甲酸含量无明显差异,但蔓荆子黄素和穗花牡荆苷在不同基原间含量差异显著(P<0.01),单叶蔓荆中蔓荆子黄素含量较高,而穗花牡荆苷在蔓荆中的含量更高。该研究表明不同基原的蔓荆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和成分含量均存在差异,可为蔓荆子的质量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 单叶蔓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江西不同产地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 被引量:7
7
作者 杨人泽 钟美兴 钟星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7期4489-4490,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江西不同产地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 HP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50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为3.0)=50∶50,流速为1.0mL·min-1,... 目的:建立测定江西不同产地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 HP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50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为3.0)=50∶5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蔓荆子黄素的进样量在0.2~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6%,RSD=1.42%(n=9)。江西不同产地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蔓荆子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