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离体葡萄叶中茋化物的含量 被引量:6
1
作者 田春芳 张波 +3 位作者 刘景磊 李荣飞 王晓琴 陈韩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11-2413,2419,共4页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红提(Vitis vinifera cv.Red globe)和紫香无核(Vitis vinifera cv.NO.4 Xinnong)离体葡萄叶片中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紫檀茋、ε-二聚体葡萄素4种茋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茋化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红提(Vitis vinifera cv.Red globe)和紫香无核(Vitis vinifera cv.NO.4 Xinnong)离体葡萄叶片中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紫檀茋、ε-二聚体葡萄素4种茋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茋化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0.2%~109.2%。新疆红提和紫香无核离体葡萄叶片中4种茋化物含量不同,红提葡萄叶茋化物含量相对较高,其中白藜芦醇苷含量最高达23.73μg/g。2种葡萄叶的茋化物含量依次均为白藜芦醇苷>紫檀茋>白藜芦醇>ε-二聚体葡萄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适用于葡萄叶中4种茋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提(vitis vinifera cv.red globe) 紫香无核(vitis vinifera cv.NO.4 Xin nong) 茋化物 离体葡萄叶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生理反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忻彦 李占成 +2 位作者 高秀萍 黄明镜 刘恩科 《山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
采用盆栽2年生自根苗对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和充足供水条件下的水分生理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下叶片水势(Ψw)降低。但在相同相对含水量下,其Ψw比对照高。随着Ψw的下降,膨压(Ψp)逐渐降低,但在相同... 采用盆栽2年生自根苗对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和充足供水条件下的水分生理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下叶片水势(Ψw)降低。但在相同相对含水量下,其Ψw比对照高。随着Ψw的下降,膨压(Ψp)逐渐降低,但在相同Ψw下,Ψp高于对照,最大Ψp比对照高0.15MPa。晚红葡萄具有渗透调节作用,但其调节能力仅有0.16MPa。反复干旱下,细胞最大体积弹性模量(εmax)增大,细胞壁刚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红葡萄 反复干旱胁迫 水分生理反应 叶片水势 膨压
下载PDF
葡萄叶片中提取总RNA的三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晓燕 张波 +2 位作者 黄方爱 颜欢 李月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0,共4页
采用试剂盒法、热酚法和LiCl沉淀法3种方法提取葡萄叶片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Agilent 2100计检测总RNA的完整性和提取纯度。对红地球葡萄叶片总RNA提取方法做比较,以得到完整的、高质量的葡萄RNA。结果表明:LiCl沉淀法提取的RNA... 采用试剂盒法、热酚法和LiCl沉淀法3种方法提取葡萄叶片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Agilent 2100计检测总RNA的完整性和提取纯度。对红地球葡萄叶片总RNA提取方法做比较,以得到完整的、高质量的葡萄RNA。结果表明:LiCl沉淀法提取的RNA收率高,完整性好,OD260/OD280均在1.80~2.00,纯度高,28S、18S条带清晰完整。可以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叶片 总RNA LiCl沉淀法 提取方法
下载PDF
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成熟期水分运输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娟 张坤 王玉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76-1784,共9页
以3年生延后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材料,在生育后期设置土壤水分处理控制在0.20(T1)、0.25(T2)和0.30 m^3·m^-3(T3)左右,以果农常用的管理方法为对照(CK),在果实成熟期采用切片和田间树体茎流测定方法,研究果实水分运输结构变化和树... 以3年生延后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材料,在生育后期设置土壤水分处理控制在0.20(T1)、0.25(T2)和0.30 m^3·m^-3(T3)左右,以果农常用的管理方法为对照(CK),在果实成熟期采用切片和田间树体茎流测定方法,研究果实水分运输结构变化和树体耗水状况。结果表明:(1)葡萄果实转色初期,果梗维管束的木质部结构完整且导管壁清晰可见;转色中期,果梗木质部部分导管壁变模糊,果刷中央维管束横切面积较转色前期变小;转色后期,果刷和果梗木质部导管壁模糊且破裂。(2)当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为7%时,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间隙小,果刷维管束导管清晰可见;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1%时,果刷中央维管束导管数量大于胚珠维管束,且分布不同;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至15%时,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表皮细胞拉长,部分细胞发生破裂,果刷中央维管束和胚珠维管束的导管均出现解体。(3)9月11日左右,不同土壤水分处理(CK、T1、T2和T3)茎液流达到最大值,峰值分别为3.51、3.95、4.37和4.59 d·L^-1;葡萄转色中期,在低温影响下T1的茎液流量整体显著低于T2、T3(P<0.05),但与CK无显著差异;10月15日至10月26日无明显极端低温发生,不同处理树体茎液流量均呈下降趋势;11月下旬随着温度持续降低,树体各处理茎液流量迅速下降。研究发现,土壤含水量过高,低温发生时会造成树体茎液流量降低,增加土壤供水能够延缓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从而延缓葡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延后栽培 水分运输 维管束 成熟期 液流
下载PDF
夏季覆盖对“红地球”葡萄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志强 吴玉霞 常永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4-57,共4页
以3年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设施葡萄园玉米秸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和清耕3种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浅层温度,而玉米秸秆覆盖保温效果不如清耕。2... 以3年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设施葡萄园玉米秸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和清耕3种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浅层温度,而玉米秸秆覆盖保温效果不如清耕。2种覆盖方式均能提高土壤湿度,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塑料薄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单果重较CK提高(63.5±0.65)%、果穗重较CK提高(45.0±90.0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提高(35.5±1.53)%,维生素C含量较CK提高(124.3±0.15)%,而可滴定酸含量较CK降低(42.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秸秆覆盖 塑料薄膜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乙烯利对红地球葡萄采后灰霉病发生的影响
6
作者 富新华 《保鲜与加工》 CAS 2009年第4期42-44,共3页
对经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果实接种灰霉葡萄孢霉菌后发病率的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在各贮藏期间,红地球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随着处理浓度加大和贮藏期延长而增加,乙烯利加速了红地球葡萄在贮藏保鲜过程中易受灰霉病菌侵染而腐烂... 对经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果实接种灰霉葡萄孢霉菌后发病率的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在各贮藏期间,红地球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随着处理浓度加大和贮藏期延长而增加,乙烯利加速了红地球葡萄在贮藏保鲜过程中易受灰霉病菌侵染而腐烂霉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红地球葡萄 贮藏期 灰霉病
下载PDF
浸渍酶对蛇龙珠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程国利 于庆泉 +1 位作者 张大鹏 段长青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35,共4页
研究了浸渍酶Lallzyme Ex-V对蛇龙珠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从酒精发酵到橡木桶贮藏12个月)类黄酮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浸渍酶处理加快了儿茶素、表儿茶素、杨梅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等5种类黄酮化合物在葡萄酒酒精发酵期间的浸提速度,... 研究了浸渍酶Lallzyme Ex-V对蛇龙珠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从酒精发酵到橡木桶贮藏12个月)类黄酮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浸渍酶处理加快了儿茶素、表儿茶素、杨梅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等5种类黄酮化合物在葡萄酒酒精发酵期间的浸提速度,但不影响杨梅素和槲皮素在后续酿造过程中的含量,杨梅素在葡萄酒酒精发酵结束后含量逐步下降,槲皮素在橡木桶陈酿期间含量逐渐增加;酶处理对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苹-乳发酵的第2周,酶处理酒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高于对照;浸渍酶对山奈酚含量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橡木桶陈酿3个月,处理酒中的含量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浸渍酶 蛇龙珠红葡萄酒
下载PDF
霜霉菌诱导葡萄叶中白藜芦醇积累的氧化还原调控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锦蕾 张闪闪 +1 位作者 王晓琴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86-492,共7页
本文针对霜霉菌侵染葡萄叶过程中植保素积累与活性氧调控规律开展研究。选取7月龄的红地球葡萄叶片,鉴定并分离霜霉病菌对离体的葡萄叶片在20℃黑暗条件下进行侵染处理。HPLC法分析侵染时间与白藜芦醇的含量的时效关系,检测侵染后细胞... 本文针对霜霉菌侵染葡萄叶过程中植保素积累与活性氧调控规律开展研究。选取7月龄的红地球葡萄叶片,鉴定并分离霜霉病菌对离体的葡萄叶片在20℃黑暗条件下进行侵染处理。HPLC法分析侵染时间与白藜芦醇的含量的时效关系,检测侵染后细胞活性氧积累时效关系,分析茋类物质合成途径限速酶基因的表达时效关系,最后通过助氧化剂及抗氧化剂的正反验证来确定霜霉菌对葡萄白藜芦醇的诱导规律。结果表明,霜霉菌侵染离体葡萄叶片活性氧与白藜芦醇积累呈现时效关系的顺序性,活性氧水平24 h时达到最高,白藜芦醇叶鲜重含量72 h达到最高(59.46μg/g);侵染过程中白藜芦醇合成途径下相关酶STS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而PAL、C4H和4CL的酶基因表达量在24 h或48 h最高;助氧化剂H_2O_2和FeCl_3前处理组叶片白藜芦醇含量增加,抗氧化剂NAC和GSH-EE前处理组白藜芦醇含量减少,提示霜霉菌诱导白藜芦醇积累与活性氧调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霜霉菌 茋类合成途径 ROS积累 美国红地球葡萄
下载PDF
FeCl_3溶液引起葡萄白藜芦醇积累与Halliwell-Asada途径的偶联关系
9
作者 董锦蕾 李月荣 +1 位作者 王晓琴 张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3-1720,共8页
【目的】FeCl_3溶液可导致葡萄白藜芦醇积累但机制不明,研究Halliwell-Asada(H-A)途径与白藜芦醇积累的关系在损伤保护角度。【方法】FeCl_3溶液处理葡萄叶片后,检测细胞损伤程度和活性氧水平,分析白藜芦醇与H-A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 【目的】FeCl_3溶液可导致葡萄白藜芦醇积累但机制不明,研究Halliwell-Asada(H-A)途径与白藜芦醇积累的关系在损伤保护角度。【方法】FeCl_3溶液处理葡萄叶片后,检测细胞损伤程度和活性氧水平,分析白藜芦醇与H-A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FeCl_3溶液造成叶片活性氧积累与叶片损伤正相关,且伴随白藜芦醇呈量效关系积累,峰值36.83μg/g;白藜芦醇合成途径以及H-A途径下相关酶PAL、C_4H、4CL、STS、APX和MDAR的基因表达量除DHAR基因外均明显上调;H_2O_2协同处理增加白藜芦醇含量,抗氧化剂NAC和GSH-EE协同则相反。【结论】Fe Cl3溶液降低葡萄叶片H-A途径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造成氧化胁迫并引起白藜芦醇积累,提示白藜芦醇合成与H-A途径存在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损伤 H-A途径 ROS积累 美国红地球葡萄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案对红提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加银 陈剑秋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02期228-229,234,共3页
以15年生红提葡萄(Vitis Vinifera L.cv Red Globe)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对照相比,全程营养解决方案葡萄叶片厚度、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4.0%、19.2%、20.3%,单穗重和产量分别... 以15年生红提葡萄(Vitis Vinifera L.cv Red Globe)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对照相比,全程营养解决方案葡萄叶片厚度、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4.0%、19.2%、20.3%,单穗重和产量分别提高14.0%、17.6%,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12.0%、5.3%、13.1%,总酸含量下降13.6%,固酸比提高29.7%,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施肥方案 红提葡萄(vitis vinifera L.cv red globe)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