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含量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薛存宽 蒋鹏 +2 位作者 沈凯 李颖 曾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79-781,共3页
目的 研究缬草挥发油的成分、有效组份及油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川、陕、鄂、湘各地不同海拔、土质、生长期 ,野生与栽培、鲜与干药材 ,以挥发油测定器测定挥发油含量 ;GC-MS联用及纯品叠加 GC分析成分鉴定 ;溶剂提取分离纯萜烯... 目的 研究缬草挥发油的成分、有效组份及油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川、陕、鄂、湘各地不同海拔、土质、生长期 ,野生与栽培、鲜与干药材 ,以挥发油测定器测定挥发油含量 ;GC-MS联用及纯品叠加 GC分析成分鉴定 ;溶剂提取分离纯萜烯与萜烯含氧衍生物 ;86 Rb摄入示踪法和体外试验考察缬草挥发油及其不同组份的增进心、肾营养血流和胃平滑肌解痉作用。结果 缬草药材含油量为 0 .2 %~ 2 .1%。挥发油中共检出 46种成分 ,其中单萜类有莰烯等 6种 ,占 3 8.75% ;倍半萜类有 β-石竹烯等 11种 ,占 5.2 7% ;单萜、倍半萜含氧衍生物龙脑醋酸酯、缬草烷酮等 2 7种 ,占 54.2 5%。含氧衍生物具有明显地增进心、肾组织微循环灌流及胃平滑肌解痉作用。结论 高海拔、肥沃砂质土壤生长的、秋后采集的鲜缬草含油量最高 ;油中主要的活性组份为单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挥发油 成分分析
下载PDF
缬草油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杰 李忠海 +3 位作者 黄凌 黎继烈 文蓉 崔培梧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51-1652,共2页
目的探讨缬草油的抑菌活性。方法以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油为试材,用管碟法和微量稀释法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两种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对细菌和真菌有... 目的探讨缬草油的抑菌活性。方法以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油为试材,用管碟法和微量稀释法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两种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对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缬草油有抑菌作用,具很大应用潜力。实验结果为其在食品、化妆品行业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挥发油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缬草镇静催眠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宝康 郑汉臣 秦路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L.)为败酱科缬草属植物,具有镇静催眠活性,在欧美国家广泛用于治疗轻中度失眠。其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缬草素类、黄酮类以及水溶性氨基酸成分等。挥发油的特征性成分有乙酸龙脑酯、缬草烯酸...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L.)为败酱科缬草属植物,具有镇静催眠活性,在欧美国家广泛用于治疗轻中度失眠。其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缬草素类、黄酮类以及水溶性氨基酸成分等。挥发油的特征性成分有乙酸龙脑酯、缬草烯酸,缬草素类成分主要有缬草三酯、二氢缬草素和乙酰缬草素。缬草素类和挥发油类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催眠药和镇静药 油类 挥发 黄酮类 生物碱类 综述
下载PDF
β-环糊精包合缬草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洪燕 万明 +1 位作者 廖蔚珍 张丽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目的:研究用β-环糊精(β- CD)包合缬草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β- CD与缬草挥发油比例(g∶mL)、包合时间、包合速度、包合温度4个因素,以包合物收得率及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确定缬草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最佳... 目的:研究用β-环糊精(β- CD)包合缬草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β- CD与缬草挥发油比例(g∶mL)、包合时间、包合速度、包合温度4个因素,以包合物收得率及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确定缬草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条件:β- CD∶缬草挥发油比例(g∶mL)为7∶1,包合0.5 h,包合速度250 r·min-1,包合温度80 ℃。结论:确定了缬草挥发油的β-CD包合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下载PDF
宽叶缬草根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代泽琴 周镁 +2 位作者 黄秀平 范菊娣 覃容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6期7112-7113,共2页
[目的]建立宽叶缬草根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萘为内标物,以浓度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为色谱柱;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气化室温度为200℃;... [目的]建立宽叶缬草根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萘为内标物,以浓度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为色谱柱;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气化室温度为200℃;柱温为150℃;载气为氮气;尾吹30 ml/min;进样量2μl。[结果]在色谱条件下,乙酸龙脑酯与内标物萘及其他挥发性成分的分离效果良好,乙酸龙脑酯浓度在0.393~3.14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8%,RSD为1.1%(n=9)。[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宽叶缬草根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根挥发油 乙酸龙脑酯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纯化宽叶缬草挥发油中的乙酸龙脑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雄 吕庆银 +3 位作者 李岑 吴威 赵伟 张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4-278,共5页
采用分子蒸馏法对缬草挥发油进一步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技术纯化缬草挥发油所需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TR-5,在检测器温度为250℃,气化温度为250℃,分流比为50∶... 采用分子蒸馏法对缬草挥发油进一步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技术纯化缬草挥发油所需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TR-5,在检测器温度为250℃,气化温度为250℃,分流比为50∶1条件下进行GC法测定,并用内标法定量。考察蒸发温度,刮膜速率,进料速度等对缬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料速度为82 m L/h,蒸馏温度68℃,刮膜转速188 r/min,乙酸龙脑酯的质量分数为77.46%。结论:通过分子蒸馏法可得到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所提挥发油的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要高,在挥发油提纯工业化生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挥发油 分子蒸馏 乙酸龙脑酯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宽叶缬草挥发油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忠圣 钱志瑶 +2 位作者 黄秀平 周镁 覃容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00-2404,共5页
目的建立黔产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挥发油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进行定性鉴别,GC法定量测定乙酸龙脑酯含有量。结果挥发油透明,显淡黄色,具有其固有的气味和滋味,22批样品的平均酸值为3.49 mg/g,平均皂... 目的建立黔产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挥发油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进行定性鉴别,GC法定量测定乙酸龙脑酯含有量。结果挥发油透明,显淡黄色,具有其固有的气味和滋味,22批样品的平均酸值为3.49 mg/g,平均皂化值为178.71 mg/g,平均折光率为1.476 7,平均比旋度为49.17°。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乙酸龙脑酯在1.015 9~8.020 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1.01%)。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黔产宽叶缬草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挥发油 乙酸龙脑酯 TLC GC
下载PDF
野生与家种缬草挥发油GC-MS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亮 杨娇 +1 位作者 傅善权 胥秀英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119-123,共5页
应用GC-MS分析对比研究了野生与人工栽培缬草的挥发油,分别鉴定出52个和45个化合物.2种缬草挥发油的主成分基本相同,含量稍有差异,其差异对其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没有影响.
关键词 缬草 挥发油 野生 家种 GC—MS
下载PDF
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聂鲜钰 陆春云 +1 位作者 文大成 黄明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1期73-77,共5页
为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生长的影响,本文以同一等级(大小重量基本一致)的宽叶缬草种苗为试验材料,将宽叶缬草苗移栽至花盆,待苗齐进行控水,控水时间90 d,设置3个水分梯度,分别为T1低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为10%~15%,平均含水量12.5%;T2... 为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生长的影响,本文以同一等级(大小重量基本一致)的宽叶缬草种苗为试验材料,将宽叶缬草苗移栽至花盆,待苗齐进行控水,控水时间90 d,设置3个水分梯度,分别为T1低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为10%~15%,平均含水量12.5%;T2中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为25%~30%,平均含水量27.5%;T3高含水量,土壤含水量50%~55%,平均含水量52.5%。动态检测宽叶缬草生长期农艺性状和采收药材时的生物量、挥发油含量。结果表明株高、叶长、叶宽变化基本一致,均为T3>T2>T1;叶数、茎数、叶绿素等变化一致,均为T2≥T3>T1,但T2和T3间差异不大,甚至相等,说明土壤含水量低于25%时,对宽叶缬草的生长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生物量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与生长的影响相一致,均为T3>T2>T1,说明宽叶缬草是喜水植物,含水量较高但未积水的情况有利于生物量和挥发油含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土壤含水量 挥发油
下载PDF
缬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宏利 张振杰 +1 位作者 汪佑民 赵秀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1-27,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于太白县的缬草根和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分别进行分析,从根中鉴定出45种成分,以茎叶中鉴定出67种成分,并用GC测定了每一成分在该挥发油中的含量。
关键词 缬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败酱科
下载PDF
不同年份缬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11
作者 周景瑞 姜玲玲 +6 位作者 雷露 冉江 艾蓉 罗文菊 钟学志 王鑫 余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60-164,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2020、2021年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精油的挥发性物质,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2种年份缬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2种年份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70种主要挥发性...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2020、2021年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精油的挥发性物质,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2种年份缬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2种年份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70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帖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2种年份缬草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2021年缬草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比2020年多。在共有挥发性成分中,2-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乙酸冰片酯、(1S)-6,6-二甲基二环[3.1.1]庚-2-烯-2-基甲醇乙酸酯、甲氧基乙酸、β-乙酸松油酯相对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 精油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缬草根提取物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昊城 刘志华 +7 位作者 熊文 张超 何沛 向能军 司晓喜 蒋薇 朱瑞芝 张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186-190,226,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分析了缬草根提取物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优化确定的试验条件为0.5 g缬草根提取物样品,80℃下用红色萃取头萃取20 min,解吸3 min后进GC/MS分析。缬草根提取物样品中检出...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分析了缬草根提取物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优化确定的试验条件为0.5 g缬草根提取物样品,80℃下用红色萃取头萃取20 min,解吸3 min后进GC/MS分析。缬草根提取物样品中检出12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醇类28种、酯类22种、烯烃类21种、酮类15种、酸类8种、酚类5种、醛类6种、烷烃类4种和其他18种。缬草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是醇类(46.177%)和酸类(26.082%),其中(-)-桉油烯醇(13.630%)和异戊酸(24.540%)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根提取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 挥发性 香气成分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黔产宽叶缬草中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代泽琴 钱志瑶 +3 位作者 周道堂 覃容贵 冯广卫 赵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高度黔产宽叶缬草中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变化情况,为该药材的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叶缬草挥发油,利用GC测定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挥发...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高度黔产宽叶缬草中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变化情况,为该药材的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叶缬草挥发油,利用GC测定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挥发油含量、乙酸龙脑酯含量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海拔高度黔产宽叶缬草中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挥发油平均质量分数2.20%,变幅1.34%-3.60%,挥发油含量总体随海拔的增高而呈降低趋势,存在显著负相关;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平均质量分数50.29%,变幅29.64%-64.87%,乙酸龙脑酯含量基本上随海拔的增高而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黔产宽叶缬草中挥发油含量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建议该药材栽培宜选海拔较低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挥发油 海拔高度 乙酸龙脑酯
原文传递
黔产宽叶缬草根挥发油提取工艺优选及其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覃容贵 周镁 +2 位作者 龙庆德 范菊娣 秦拴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2-65,共4页
目的:确定黔产宽叶缬草根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缬草根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蒸馏时间、液料比、浸泡时间及粉碎度等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宽叶缬草根挥发油提取... 目的:确定黔产宽叶缬草根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缬草根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蒸馏时间、液料比、浸泡时间及粉碎度等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宽叶缬草根挥发油提取工艺。采用GC-MS分析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结果:宽叶缬草根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度为10~20目,料液比1∶10,蒸馏时间5 h,浸泡时间4 h;此工艺条件下,挥发油提取率达5.74%。缬草油中共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含有烯、醇、酮、酯、醚类化合物,其中乙酸冰片酯、香树烯和坎烯占主导地位,其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37.94%,18.52%,10.26%。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缬草根挥发油工业化提取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产宽叶缬草 挥发油 提取工艺 GC-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