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nosis of Malaria among Blood Donors in Port Harcourt, Nigeria: Microscopy or Rapid Diagnostic Tests?
1
作者 Kennedy T. Wariso Ibinabo L. Oboro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5年第5期358-363,共6页
The two most common techniques available for diagnosis of malaria in Nigeria are microscopy and rapid diagnostic tests (RDTs). However, in diagnosing asymptomatic Plasmodium parasitaemia among donors, the preferred te... The two most common techniques available for diagnosis of malaria in Nigeria are microscopy and rapid diagnostic tests (RDTs). However, in diagnosing asymptomatic Plasmodium parasitaemia among donors, the preferred technique should not only be timely but must not compromise diagnosis. It should be more sensitive with minimal chances of false negative result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microscopy and RDTs as effective tools for diagnosis of Plasmodium parasitaemia among blood donors in Port Harcourt. There were 200 donors involved in the study among which 135 (67.5%) tested positive and 65 (32.5%) tested negative on microscopy whereas 30 (15.0%) tested positive and 170 (85.0%) tested negative to RDT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techniques.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statistical package epi-info version 7.02. We therefore recommend that microscopy using giemsa-stained blood films remain the method of choice for diagnosis of Plasmodium parasitaemia among blood donor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ransfusion mala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donors MICROSCOPY rapid Diagnostic tests
下载PDF
2016—2022年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筛查及归队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郑剑婷 黄伯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23-327,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及其结果呈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为制定相应人群招募与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抗-TP-ELISA)对2016—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双试剂血液...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及其结果呈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为制定相应人群招募与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抗-TP-ELISA)对2016—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双试剂血液筛查;统计分析单、双试剂呈反应性构成比以及单试剂梅毒抗体呈反应性献血者归队资料;随机选择2022年部分抗-TP-ELISA呈反应性标本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2016—2022年广州地区共筛查无偿献血者1842945份,抗-TP-ELISA呈反应性共5029份(0.27%),双试剂呈反应性3804份(0.21%),单试剂呈反应性1195份(0.06%),逐年呈递减趋势(P<0.05);单试剂呈反应性1195份标本中,“首次献血者”共236份(19.7%),复查合格归队后再次献血的102份(8.5%),占“首次献血者”的43.2%(102/236)。“固定献血者”共231份,其中复查归队并再次献血的64份(64/1195,5.4%),占“固定献血者”的27.7%(64/231);抗-TP-ELISA呈反应性标本186份进行TPPA的确证阳性率为91.9%(171/186),其中172份A、B双试剂均呈反应性标本中TPPA确证阳性的有168份(97.7%,168/172),单试剂呈反应性标本共14份中有3例为TPPA阳性,单双试剂TPP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6—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筛查中TP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采供血机构应关注抗-TP-ELISA单试剂呈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问题,为献血者提供精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血清诊断 无偿献血者 归队 反应性献血者
下载PDF
120例无偿献血者HIV-ELISA单试剂反应性结果的分析
3
作者 徐伶莉 葛宇君 徐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4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tigen antibod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HIV-ELISA)单试剂反应性结果的检测性能,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作参考。方法采用... 目的分析研究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tigen antibod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HIV-ELISA)单试剂反应性结果的检测性能,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作参考。方法采用伯乐酶联免疫吸附法(BR-HIV)试剂对笔者血站2023年2月份的7069例标本进行检测,其中有120例BR-HIV单试剂反应性,再对其该单试剂反应性标本采用另外3家不同厂家HIV-ELISA试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detection technology,NAT)、Western blot法进行检测,统计分析ELISA、CLIA、NAT、Western blot法其检测结果关系。结果BR-HIV单试剂反应性阳性率出现了阶段性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P<0.05)。通过电话追踪其120例标本信息,将BR-HIV单试剂反应性的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进行比较,S/CO值感染者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假阳性率1.69%(120/7069)比2019年2月份假阳性率0.22%(8/3619)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99,P<0.05)。CLIA、NAT、另外3家HIV-ELISA检测试剂具有一致性(Kappa=1),具有等效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曾经感染过病毒的无偿献血者的标本BR-HIV单试剂假阳性率增高,可以用CLIA、NAT以及其他酶免试剂暂时替代检测,减少血液的报废,提高对捐献血液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核酸扩增试验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2012—2021年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景媛媛 段勇 +2 位作者 刘雅东 郭燕 张文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33-538,共6页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淘汰原因及各分项血液筛查项目不合格率的变化趋势,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者、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供血安全和血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西安地区2012—2021年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受教...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淘汰原因及各分项血液筛查项目不合格率的变化趋势,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者、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供血安全和血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西安地区2012—2021年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及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地区2012—2021年无偿献血人次逐年增加,血液标本检测总体不合格率逐年下降,累计不合格率为2.36%,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男性献血者明显多于女性,无偿献血人群的年龄构成比以21~30岁为主(40.19%);职业构成比以其他为主(21.75%);文化程度分布构成比以本科及以上居多(32.61%)。总不合格率ALT(0.68%)>HBsAg(0.55%)>抗⁃HCV(0.48%)>抗⁃TP(0.43%)>抗⁃HIV(0.17%)。31~40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高;随着学历的增高,各项不合格率大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军人、教师、公务员和医务人员的不合格率均较低。学生的各项不合格率均较高。总献血人次、总不合格率和各分项不合格率(抗⁃HIV除外)均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无偿献血的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男性、21~30岁年龄段、其他职业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献血者。总不合格率和各分项不合格率均存在季节性差异(抗⁃HIV除外)。本地区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应该在军人、教师、公务员和医务人员群体,高学历群体中建立,并着重注意加强对工人、农民、学生人群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不合格率 人群分布
下载PDF
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阳 严胜利 +1 位作者 张麦利 韩晓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3期1887-1891,1896,共6页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渭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为精准制订无偿献血招募策略及规范管理血液检测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渭南地区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速率法、乙型肝炎病毒...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渭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为精准制订无偿献血招募策略及规范管理血液检测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渭南地区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速率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ELISA法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PCR法检测结果。结果不同年份间无偿献血人群血清学检测总不合格率和核酸检测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 4项不合格结果中,HBsAg项目二检有反应性一检阴性的占比最高,抗-TP项目一检有反应性二检阴性的占比最高,抗-HCV和抗-HIV项目的双试剂均有反应性的占比最高(P<0.01);核酸检测拆分阳性率随着混检Ct值的减小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3042例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献血人群结构特征,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较高,女性献血者丙型肝炎项目输血风险较高,低学历45岁以上的初次献血者输血风险较高,农民和职员的输血风险更高。结论针对>45~60岁低学历初次献血人群,加强既往患病史的征询,严格落实初筛检测的质量控制;动员重复献血者定期献血;加强血液检测过程质量控制,降低单试剂反应性标本的不合格率,节约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人群 不合格检测结果 人群特征 精准招募
下载PDF
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HPV B19、HAV和HEV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克成 丁颍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评估献血者常规核酸筛查同时进行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核酸联合检测的可行性,分析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HPV B19、HAV和HEV感染状况,为制定合理的献血者血液筛查方案提供数据。方法对2021年1... 目的评估献血者常规核酸筛查同时进行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核酸联合检测的可行性,分析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HPV B19、HAV和HEV感染状况,为制定合理的献血者血液筛查方案提供数据。方法对2021年11月—2022年5月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采用核酸检测(NAT)方法检测其HPV B19 DNA、HAV RNA和HEV RNA,对核酸检测反应性标本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3440名无偿献血者中HPV B19 DNA检出3例,阳性率0.09%,其中2例HPV B19 DNA阳性献血者HPV B19-IgM为阴性,1例因标本量不足未能检测;3440例献血者中HAV RNA和HEV RNA未检出。HBV、HCV、HIV核酸筛查同步进行HPV B19、HAV和HEV核酸检测,较常规工作约延缓20 min发放检测报告。结论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HPV B19,HAV和HEV核酸阳性率较低,但仍然存在输血传播感染风险,核酸检测可以降低其输血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细小病毒B19 甲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献血人口特征分析
7
作者 王永均 王华 +4 位作者 李剑波 杜月娥 杨静雄 李俊帆 何永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13-817,共5页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地区无偿献血者的状况和特征,为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中科学、有效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9年在本站(驻地)所有献(采)血场所参加无偿献血的农村居民献血者资料,包括献血者民族、性别、...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地区无偿献血者的状况和特征,为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中科学、有效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9年在本站(驻地)所有献(采)血场所参加无偿献血的农村居民献血者资料,包括献血者民族、性别、年龄、学历等人口学数据,以及献血次数、血液感染性筛查(指标)结果;同上选取同一时段在本站完成献(采)血的城镇居民献血者的同类数据,考察这一时期大理地区献(采)血率的增长趋势,采用SPSS26.0对所收集的农村献血人口与城镇献血人口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2019年大理地区献血人数由13949人增加至19479人,增长了39.64%;农村居民献血人数由2623人增加至8727,其中农村少数民族献血者人数由1779人增加至5059人;本组献血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2010年为70.30%(1844/2623)vs 29.70%(779/2623),2019年为56.37%(4919/8727)vs 43.63%(3808/8727);献血者学历以初中及以下者为最[43.97%(38443/85836)],年龄以36~45岁者为多40.73%(30477/74827),重复献血者比例54.87%(35279/64299)[本地区同期城镇居民重复献血者比例为48.13%(55677/115675)](P<0.01),其中少数民族献血者以学历初中及以下者[24.47%(23583/85836)]、年龄以36~45岁者[28.56%(21374/74827)]最多,重复献血者比例49.89%(18080/36240);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最高的ALT为1.21%(1272/105489)[本地城镇献血人口的不合率为1.99%(3837/192552)](P<0.01),少数民族相应为1.51%(358/56718),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率城乡献血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弄清本地农村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献血者的基本特征与献血者(血液)不合格原因,对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偿献血(者)的宣教与招募,促进边远民族地区献血的主力军向农村居民献血者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献血人口 无偿献血 民族地区 献血者人口学信息 重复献血者 血液检测不合格 大理白族自治州
下载PDF
成都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人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64
8
作者 王乃红 傅雪梅 廖耘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5年6月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及其血液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目的了解成都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5年6月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及其血液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①45270名献血者血液检测阳检率(3.11%)随着年龄增长、文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与献血者的职业相关;②献血者中为18~30岁的年轻人占76.7%,随着年龄增加,参与献血的女性明显少于男性;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占81.6%,其阳检率远低于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献血者;④献血者中农民阳检率最高(6.63%),其次为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医生和学生;⑤献血者中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不明(记录不完整)的'未知'组血液阳检率远高于资料完整的献血者.结论献血者选择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招募安全血源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年轻人、高文化程度者和学生是较安全的献血者,应针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和农民开展无偿献血、献血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传染病/指标 献血者/招募 安全血源
下载PDF
2011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核酸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吕蒙恩 董杰 +3 位作者 吴亚玲 祝宏 朱发明 吕杭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检测2011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HCV、HIV-1感染的收益情况。方法采用PROCLEIX ULTRIO Assay和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2011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HCV、HIV-1感染性标志物的筛查。ULTRIO初次呈...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检测2011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HCV、HIV-1感染的收益情况。方法采用PROCLEIX ULTRIO Assay和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2011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HCV、HIV-1感染性标志物的筛查。ULTRIO初次呈反应性标本进行复试和鉴别试验,并对部分初次反应性标本进行追踪。结果在检测的131 594例献血者标本中,585例ULTRIO初试呈反应性,反应性率为0.44%。585例ULTRIO初次检测反应性标本中,418例为核酸种类可鉴别、44例为核酸混合检测反应性、123例为NAT初试反应性而重复无反应。在核酸鉴别反应性标本中,HBV DNA反应性为370例(88.5%)、HCV RNA反应性为29例(6.9%)和HIV-1 RNA反应性为19例(4.6%)。整体标本中97例为HBV DNA反应性而HBsAg无反应性,核酸检测确认收益率(yield rate)为0.07%。追踪分析46例NAT初试反应性而重复无反应的献血者,结果显示6例标本ULTRIO结果呈反应性(其中2例鉴别为HBV DNA反应性)。结论应用核酸扩增检测能有效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性疾病风险;而献血人群中核酸检测收益标本主要为HBV DNA反应性而HBsAg无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核酸扩增检测 收益率
下载PDF
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快速筛查阳性人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涛 文伟 李双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快速筛查情况,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BsAg/TP双联金标进行献血者初筛,对TP初筛阳性人群的一般情况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沙地区2014年5月~2015年4月无偿献血者146 753例,梅毒快...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快速筛查情况,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BsAg/TP双联金标进行献血者初筛,对TP初筛阳性人群的一般情况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沙地区2014年5月~2015年4月无偿献血者146 753例,梅毒快速筛查阳性701例。其中男性424例,占60.49%;献血年龄在26~45岁的429例,占61.2%;职业以不详多见(97例,占56.63%):高中以下学历圾其他共488例,占69.61%;汉族651例,占92.87%,本地居住者569人,占81.17%。结论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快速筛查阳性人群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分布均不同,研究结果对日后招募低危献血人群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梅毒 快速筛查
下载PDF
2019年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曾雪珍 赵俊鹏 +5 位作者 陈云龙 杜丹丹 邬林枫 李然 崔秀娟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分析2019年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TP)筛查情况,为评估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丽珠和索林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法)对2019年深圳市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筛查,梅毒抗体反应性标本送至深圳市慢性病防... 目的分析2019年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TP)筛查情况,为评估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丽珠和索林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法)对2019年深圳市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筛查,梅毒抗体反应性标本送至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进行TRUST检测及TPPA确证试验,TPPA阳性或滴度为1∶80,则结果反馈为梅毒确证阳性。结果2019年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全血或血小板标本检测量共计122103人份,梅毒ELISA筛查反应性标本714例(丽珠反应性:154例,索林反应性:217例,丽珠-索林反应性:343例),TP不合格率为0.59%(714/122103),不合格标本确证阳性率为40.9%(292/714),综上TP流行率为0.24%(292/122103)。确证阳性标本中97.6%(285/292)为丽珠-索林反应性,2.4%(7/292.丽珠反应性:3,索林反应性:4)为单试剂反应性。TP确证阴性的标本S/CO值均值为2.435±0.210,阳性标本S/CO值均值为11.346±0.500(P<0.01)。深圳地区TP阳性献血者36-55岁占比58.9%(172/292),主要职业为职员或工人(36.3%,106/292),高中及以下学历比例超过70%。结论深圳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TP双试剂反应性阳性预测值及ELISA S/CO值高于TP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标本;TP确证阳性中有一定比例ELISA单试剂反应性S/CO低值标本,揭示我国使用2种试剂进行献血者梅毒筛查具有科学性,有利于降低梅毒经输血感染的风险;TP阳性预测值较低,ELISA的非特异反应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需要加强对血液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管理,探究更合理的TP筛查策略;深圳地区TP阳性献血者主要为36—55岁职工或工人,教育水平较低,应加强对低危群体献血者的招募及高危献血人群的献血前征询,以及增加重复献血者在献血人群中的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梅毒螺旋体(TP)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确证试验
下载PDF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核酸检测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红娜 王艺芳 +3 位作者 葛文超 李俊英 李建斌 方建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3-926,共4页
目的评估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经2个不同厂家试剂同时进行ELISA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1/2(除酶免双试剂阳性)后的56 480人次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罗氏Cobas’s201系统进行HBV/HCV/HIV联合核... 目的评估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经2个不同厂家试剂同时进行ELISA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1/2(除酶免双试剂阳性)后的56 480人次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罗氏Cobas’s201系统进行HBV/HCV/HIV联合核酸检测。先进行6人份混样(pool,MPX)检测,再对阳性的混合标本进行单检。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本实验室用罗氏二代试剂和科华试剂进行定性鉴别试验的同时,送卫计委临检中心做罗氏定量鉴别试验和乙肝补充血清学试验。结果 56 480人次标本共检测了9 492个pools(混合标本),发现83个阳性pools(pools阳性率为0.87%)。经拆分阳性混合标本发现46例阳性标本,其中27例阳性标本经Roche Cobas TaqScreen MPX Ver2.0鉴别:19例为HBV DNA+,1例为HIV RNA+;科华NAT试剂鉴别:15例为HBV DNA+,1例为HIV RNA+。26例标本(1例未送检)送卫计委临检中心鉴别:21例为HBV DNA+。其余标本未鉴别。结论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核酸阳性标本,有效地避免了经血传播传染病的危险。NAT的常规开展可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及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 核酸检测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4种不同方法在献血者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邦锐 许婷婷 +1 位作者 张红 乐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898-901,共4页
目的制订合适的血液梅毒筛查策略。方法2018年1-6月该地区采集的78997份标本采用两种不同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共检出331份梅毒ELISA初筛阳性的标本(包括双试剂阳性标本227份,单试剂阳性标本104份),再进行梅毒螺旋体... 目的制订合适的血液梅毒筛查策略。方法2018年1-6月该地区采集的78997份标本采用两种不同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共检出331份梅毒ELISA初筛阳性的标本(包括双试剂阳性标本227份,单试剂阳性标本104份),再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金标试纸条、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以TPPA为金标准,比较各方法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梅毒初筛ELISA单试剂阳性标本104份,TPPA检出3份阳性,金标试纸条检出1份阳性,RPR检出1份阳性,其余为阴性;梅毒初筛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227份,TPPA检出209份阳性,金标试纸条检出192份阳性,RPR检出39份阳性。结论梅毒ELISA试剂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尤其是单试剂阳性,所以有必要进行确证试验,为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另外建议献血前加做梅毒金标试纸条初筛,可有效降低因梅毒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报废;最后TPPA确证为阳性的标本,可补充RPR试验,以有效判断献血者所处的感染状态,便于接受献血者的试验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
下载PDF
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BV DNA检测及追踪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丽莉 吕运来 陈善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87-691,共5页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BV DNA检测及感染情况。方法对2016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洛阳市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采用2种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和1种核酸(nucleic acid testing,NAT)试剂同...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BV DNA检测及感染情况。方法对2016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洛阳市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采用2种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和1种核酸(nucleic acid testing,NAT)试剂同时进行检测,并对ELISA检测结果无反应性、HBV/HCV/HIV核酸联合检测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至少进行2次跟踪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核酸和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最后根据2次追踪检测结果判定献血者的感染状态。结果 169 205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共检出363份ELISA检测无反应性、核酸联检有反应性的标本,进一步对这363份标本进行病毒种类的鉴别,最后鉴别出HBV DNA阳性152份,HIV RNA阳性1份,HCV RNA阳性0份。最终追踪随访到37名HBV DNA阳性献血者,根据标本追踪检测结果,确定隐匿性HBV感染33名(89.19%)、"窗口期"感染1名(2.70%)、核酸初始检测假阳性3名(8.11%)、一过性HBV感染0名(0%)。结论 HBV DNA检测可以有效地检出乙肝OBI和缩短病毒免疫测定的"窗口期",从而降低输血感染风险。但在工作中我们也要正确对待核酸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假阴性(病毒载量极低)和假阳性的问题,要正确认识防范偏差带来的风险,制定适合本血站的检测策略,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人群 核酸检测 HBV DNA 乙肝五项
下载PDF
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贝孟辉 李丽颜 +3 位作者 何子毅 陈庆凯 郭鹏豪 王振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4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当前本市无偿献血招募的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226811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 目的探讨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当前本市无偿献血招募的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226811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核酸检测(NAT),观察血液检测结果 ,统计血液检测淘汰率,以及其与献血者文化水平、职业、年龄的关系。结果所有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2014~2016年血液检测总淘汰样本数为4957份,淘汰率为2.19%,淘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抗-TP淘汰率下降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检测淘汰率最高,为0.84%。对所有无偿献血者职业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学生血液检测淘汰率最低(1.14%),其次为医务人员(1.26%)、现役军人(1.83%)以及公务员(1.94%)。统计所有无偿献血者职业可得,初中学历献血人数最多(72233例),其中研究生血液检测淘汰率最低(1.43%),其次为本科(1.44%)与专科(1.81%),血液检测淘汰率随学历的提高而降低。统计所有无偿献血者年龄可得,26~35岁年龄段献血者最多(83028例),18~25岁年龄段血液检测淘汰率最低(1.62%),其次为>55岁年龄段(1.90%)。结论做好采前检测工作,应对不同的人群制定科学的招募模式,从自愿无偿献血的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献血者招募 安全性
下载PDF
绵阳市无偿献血者HIV筛查及确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文成 冯霞 +3 位作者 何成容 刘旭 明艳 何小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HIV检测策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使用2种(国产、进口各一) ELISA试剂对2013—2017年绵阳市238 60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抗-HIV筛查,筛查阳性者送检做WB确证试验,根据确证结果对筛查检测情况做分析。结果本组...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HIV检测策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使用2种(国产、进口各一) ELISA试剂对2013—2017年绵阳市238 60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抗-HIV筛查,筛查阳性者送检做WB确证试验,根据确证结果对筛查检测情况做分析。结果本组无偿献血者抗-HIV筛查阳性率72. 50/10万(173/238 605),确证阳性率0. 289‰或28. 92/10万(69/238 605)(P<0. 05);确证阴性68份、不确定36份。ELISA双试剂筛查阳性者的确证阳性率93. 24%(69/74),确证阴性率5. 41%(4/74),不确定率1. 35(1/74);单试剂筛查阳性者的确证阳性率0(0/99),不确定35份、确证阴性64份,S/CO值分布为<6和≥0. 8;另有灰区(S/CO值0. 8—1)标本20份,确证均为阴性。国产与进口试剂灵敏度均为100%,阳性预测值为73. 40%,45. 10%。结论 ELISA双试剂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呈现明显正相关,灰区设置意义不大,核酸检测实施批签发之后,减少1次酶免检测时,需要合理评估选择检测试剂和方法,科学制定新的献血者检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抗-HIV筛查 HIV确证 蛋白印迹试验 血液检测策略
下载PDF
广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辉忠 黄伯泉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965-967,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无偿献血后血液筛查梅毒抗体阳性的献血者,为招募梅毒感染低危人群,降低输血传播梅毒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广州市无偿献血梅毒筛查阳性献血者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析广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 目的分析广州市无偿献血后血液筛查梅毒抗体阳性的献血者,为招募梅毒感染低危人群,降低输血传播梅毒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广州市无偿献血梅毒筛查阳性献血者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析广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群体特征。结果 2014―2016年广州市无偿献血906366人次,筛查梅毒抗体阳性3353人次,各年梅毒抗体筛查阳性率分别为0.49%、0.37%、0.25%,总阳性率为0.37%。其中,男性筛查阳性率高于女性,梅毒抗体阳性筛查率随年龄组增长而上升,低学历献血者阳性率高于高学历献血者,初次献血者高于重复献血者,个人献血者阳性率高于集体献血者。结论近年来广州市梅毒抗体筛查阳性率不断下降。梅毒抗体筛查阳性献血者在年龄、学历、个体与集体献血和献血次数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人群、单位员工和重复献血者是梅毒感染低危人群,应为保障血液安全的重点招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无偿献血者 梅毒抗体阳性
下载PDF
基于血液检测结果的无偿献血人群特征分析及血液招募策略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金云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分析济南市全血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血液检测结果及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人群特征,以期识别低风险人群,为制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山东省血液中心档案管理系统中的采供血专业电子档案,对2016-2018年,本血站全血献... 目的分析济南市全血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血液检测结果及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人群特征,以期识别低风险人群,为制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山东省血液中心档案管理系统中的采供血专业电子档案,对2016-2018年,本血站全血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和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人群特征。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济南市2016-2018年无偿献血群体的血液检测结果总体不合格率为6.61‰(1 076/162 713),其中ALT不合格率最高,为4.42‰(719/162 713)。男性提高血液不合格的风险;学生、研究生教育水平、重复献血者降低血液不合格风险。结论济南市无偿献血者中,学生、研究生教育水平、重复献血者为相对低风险的献血群体,应提高其在献血队伍中的比例;男性血液不合格风险高于女性,应针对性的加强对男性献血者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和健康咨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人口学特征 血液检测结果 感染性指标 济南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血常规检测必要性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外周血细胞计数的研究,探讨献全血前血常规检测的必要性。方法2011年11月1日一2012年6月30日献全血者外周血细胞计数进行检测,计算各类血细胞检测不合格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52名献血者进行血细胞计...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外周血细胞计数的研究,探讨献全血前血常规检测的必要性。方法2011年11月1日一2012年6月30日献全血者外周血细胞计数进行检测,计算各类血细胞检测不合格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52名献血者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测,有127名出现不合格项,血细胞计数异常占献血人数的28%,其中WBC异常占不合格人数的62%,形态异常与献血者性别有统计学关系。结论为保证血液质量,并保证献血者身体健康,条件允许时还应在献血者初筛时开展血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全血 血常规检测
下载PDF
部队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丽梅 张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部队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策略的优化。方法从本中心输血管理系统中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清学5项检测指标数据,回顾性统计分析在本中心献血的无偿献血者血液血清学检测5项指标的不合格情况(历年的不合... 目的探讨部队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策略的优化。方法从本中心输血管理系统中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清学5项检测指标数据,回顾性统计分析在本中心献血的无偿献血者血液血清学检测5项指标的不合格情况(历年的不合格率、军/民献血者不合格比例、ELISA双试剂或单试剂检测输血传播病原体反应性比例等)与核酸检测HBV、HCV、HIV不合格情况。结果本中心2017年~2020年军人/地方献血者比例为1∶4(25817/102067);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总不合格率为3.34%(4269/127884),各项指标不合格率依次为ALT>HBsAg>抗-TP>抗-HCV>HIV抗原/抗-HIV>NAT,其中军人献血者相应为3.5%(905/25817)、ALT>抗-HCV>HBsAg>HIV抗原/抗-HIV>抗-TP>NAT,地方献血者为3.3%(3367/102067)、HBsAg>抗-TP>ALT>抗-HCV>HIV抗原/抗-HIV>NAT(P<0.01);4年间本中心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HBsAg、抗-HCV和抗-TP逐年下降,HIV抗原/抗-HIV有所起伏,ALT则逐年递增(均为P<0.01);军人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最高[2.3%(594/25817)],占整个军人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的65.85%(594/902)。本组献血者的HBsAg、抗-HCV、HIV抗原/抗-HIV和抗-TP ELISA双试剂不合格比例分别为72.87%(787/1080)、33.02%(173/524)、16.56%(80/483)、67.67%(584/863)(P<0.05)。4年间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标本经NAT检测HBV DNA(+)比例为0.045‰(56/123668),军人献血者为0.02‰(3/123668)。结论部队采供血机构现行血液筛查策略基本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其血液报废的主因是高于ALT检测临界值的军人献血者比例较高;强化核酸检测的推广、落实,有针对性地调整个别检测指标的临界值,对于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并减少血源浪费,从而提升部队临床供血的安全性与保障水平,促进官兵救治能力,乃至提高部队战斗力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采供血机构 无偿献血者 军人献血者 血液检测策略 血液安全 输血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